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恒王却不见了踪影。
“恒王呢?”或许是自知自己现在的安全只能依靠恒王,晋国君现在对这个儿子十分的依赖。
陈英的身上也有些损伤,他刚刚包扎完,身上的伤口也还很疼,可回答起晋国君的问题却一点都不含糊。
“回国君的话,逆贼让人放火烧了后宫,恒王殿下觉得那些亲卫们不好进后宫,就带着宫人去后宫救火了。”陈英说话时眉眼间带着些悲意。
“后宫可有伤亡,皇后现在可还好?”晋国君强忍着悲痛问陈英。
他已经知道了太子和皇长孙等人被害的事情,也因此,他更不希望皇后出事了。
“皇后娘娘听到消息后,身上就有些不好了。不过太医刚刚来说娘娘无甚大事。”陈英对晋国君道。
其实皇后听到太子和皇长孙被害的消息后,直接就吐了一口血。
可陈英不敢担心晋国君的身体受不了,不敢再刺激他了,就隐去了这件事情没有提,
而晋国君听到皇后无事的消息后,大大的松了口气。
京郊,阿亨见父王直接派人来跟他们说,让他们从密道回国都后,就知道皇宫内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
他连忙过去叫王元元,让她跟他一起回国都。
一群人从京郊回到王府后已是筋疲力竭。
王元元劳累了一整天,刚刚又没有睡着,她知晓恒王一切都好,且逆贼已经被控制后,就放心的睡下了。
一觉醒来时已是天亮。
看到她醒过来,春红连忙过来对她道:“主子,刚刚王爷派人过来让接您进宫。”
“接我进宫?发生什么事情了?”王元元闻言心里就是一跳。
春红就道:“太子殿下和皇长孙等人都被逆贼害了,皇后和太子妃都病倒在床。”
王元元听完之后,就明白恒王接自己进宫为的是什么了。
皇后病了,她这个做儿媳的无论怎样都要过去伺候才是。
不过,太子和皇长孙竟然被害了吗?
太子可是他们晋国的除菌,他这么一走,晋国接下来该不平静了。
王元元心里既有对太子等人逝去的感伤,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但无论怎样,她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进宫伺疾。
皇后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病情也时好时坏,但她并没有如王元元想象的那般一直以泪洗面,大多数时候,她的神色都很平静。
到时她身边的宫人,一副天已经塌了的表情。
看到她这样,王元元的心里也不知道是何滋味。
平心而论,她更希望看到皇后哭出来也不情愿看到她这样冷静的模样。
皇后虽然不说,可她能感觉到太子的逝去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她的头顶遍布白发。
晋国君太子和皇长孙的葬礼举办的很是低调。
这个也是皇后的意思。
“听僧人说不要把丧礼举办的太隆重了,不然反而会折了孩子的福分。”晋国君发现皇后不知为何,开口闭口就把僧人的话挂在嘴边。
他让陈英问了皇后身边的宫人才知道,自恒王妃为了安慰皇后无意中给皇后讲了佛法中关于福报的故事后,皇后就对这些事情极感兴趣。
她不仅羲皇听恒王妃讲这些故事,还让人请寺庙内的僧人来为她讲经说法。
晋国君听完陈英的回话后,叹息了一声。
他自是明白皇后这是想用佛法来抚慰丧子之痛。
也因此,晋国君完全采纳了皇后的意见。
但这些还没完,皇后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布施最能增加福报,她就让宫人把自己的一部分金银细软收拾出来,拿到外面布施给一些穷人,说是要为太子和皇长孙积福报。
晋国君知道后也没有阻止。
他现在对皇后异常的宽容。
而后宫的事情不过是晋国君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那就是继承人的确认。
自太子的丧礼过后,朝臣们就开始跟晋国君提立太子的事情。
他们主提的就是梁王,因为除了梁王之外,就没有适合年龄的王爷了。
晋国君看完所有请立太子的折子后,提了一个让他们觉得十分意外的人选。
他竟然属意恒王为继承人。
朝臣们听后有觉得可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那些反对的朝臣就拿着恒王救驾的时间说事。
眼看着这些朝臣在那里攻击恒王,晋国君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据暗探们说,他们遇到恒王的时候,恒王正准备进宫,听到逆贼谋反的消息后,恒王就转身去京郊搬救兵。
这么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两个多时辰。就这样他还没有算上他们和逆贼正面交锋所需要的时间。
晋国君心里明白,恒王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尽快赶回京城。
这些人之所以借着这个事情攻击恒王,不过是想要让他改变心意册立梁王为太子罢了。
可梁王,乃至于说除了恒王之外的余下诸子再无一人能承担起这国君的职责。
他们既不像太子以及纯王和康王那样身居朝堂多年,能掌控住那些朝臣,也不像恒王这样战功赫赫,能以武力威吓住这些朝臣。
他们自来都是透明的王爷和皇子,依仗着那些朝臣们登上国君的位置,日后未免不会因此而被那些朝臣们所利用。
他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打来的江山让给别人。
更何况,这些内忧他们都无法应对,更遑论那些外患了。
晋国君既是心意已定,那么无论那些朝臣们再说些什么,他都不予理会。
有一部分朝臣见事情已成定局,便不再挣扎,只安心等待圣旨下发。
而另有一部分朝臣则决定再挣扎一下,他们希望皇后能出面反对立恒王为太子。
可皇后又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甚至于说相比梁王,皇后更属意恒王为太子。
因为梁王以往经常跟着纯王与太子做对,而恒王和太子却无冤无仇。
并且皇后也要为太子妃和太子的幼子幼女考虑。
相比于如嫔和梁王妃,柔妃婆媳为人可厚道多了。
她可不想让如嫔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皇后以无声的沉默拒绝为朝臣们说话。
朝臣们见连皇后都不反对立恒王为太子了,只好再度妥协。
再说回恒王府这边,王元元自从知道晋国君有意将国君的位置传给恒王后,心情就一直有些波动。
皇宫的生活有多复杂,她比谁都清楚,也因此她比谁都不愿意再度被困到那座宫殿里。
第236章
可这只是王元元一厢情愿的想法; 这段时间恒王虽然一直在忙,可她仍能感觉到恒王的意气风发。
还有就是她的孩子们,除了最小的阿金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他的生活将会随着恒王身份的改变而改变之外; 余下的孩子们都知道了恒王即将要接替晋国君位置的事情。
他们几个都是好孩子,自幼就被他们教导要谦逊不要上扬; 可王元元还是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一丝兴奋。
在这样的氛围下; 她的这一丝丝隐忧,简直是无足挂齿。
罢了; 恒王登位是大势所趋,她没有力量阻拦; 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阻拦; 那就只管走一步看一步吧。
众人只以为晋国君会将恒王册立为太子; 在他身故后再传位于恒王。
可让他们没想到,晋国君竟然打算直接让位于恒王。
满朝哗然。
可这个时候,众臣已经接受了恒王即将接替晋国君位置的事实,他们也只是在私下揣测一下晋国君的用意; 在明面上他们还是不敢说些什么的。
而晋国君选择在此时退位,自然也有他的用意。
如果等到他身故后再让位于恒王,那么恒王即位后; 一定会有人想借机寻事。
到那时,晋国国内免不了会引起一番波动。
他不希望晋国会步入楚国的后尘,便想要趁着现在他还活着,直接把国君的位置传给恒王。
这样一来; 恒王即位不会再有任何的争议,并且在他活着的时候; 那些朝臣们也不敢随意做些小动作。
恒王就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做一些事情巩固国君的位置。
晋国君一声令下; 内务府和礼部也紧跟着忙碌了起来。
他们紧赶慢赶着总算是在晋国君指定的日期前; 准备好了让位典礼所需要的一切事情。
而这个时候,恒王也已经在皇宫里住了有两个多月了。
自从晋国君下完让位的圣旨后,恒王就被他宣进了宫里。
晋国君日常起居都会把恒王待在身边,告诉他,他即位后哪些朝臣可以用,那些朝臣要警惕。
他还告诉恒王要如何处理政事,如何审批奏折。
在皇宫的这两个月,恒王虽然回府的次数寥寥无几,可进步的速度也很快。
而他虽然在宫内有许多事情要忙,倒也没忘了恒王府的妻子和儿女们。
他担心妻子和儿女们的安全,派了许多侍卫守在恒王府。
与此同时,他也有让人给王元元带信,告诉他不要担心他也不要担心日后进宫的处境,他会处理好一切事情的。
而王元元看完这些信后,心里也不是不动容的。
她比谁都清楚恒王现在有多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顾及到她的心思,并且写信过来安抚她。
无论未来会怎样,这份情谊很是难得。
王元元这段时间原本有些打不起精神,可看完这封信后,她的心情竟又奇异的平静了起来。
恒王既然即将登位,那么王元元自然也就理所应当的会被册封为皇后,而他们的儿女们的身份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宫外的官眷们自然很想要趁着这位皇后娘娘还没进宫去和她打好关系。
说起来,她们之前都把目光放在了太子妃和纯王妃身上,再加上这位未来的皇后娘娘生性低调,她们竟然没怎么和她打过交道。
但那个时候,她们哪里能想到恒王会成为未来的晋国君呢。
一封封的拜帖如流水般的被送进了恒王府。
而这些拜帖全部被恒王身边的内侍挡住了。
恒王早有吩咐,不许那些人过来烦王元元。
而王元元也暂时不想和那些女眷们多接触。
在恒王未登位之前,任何事情都有变数,她不希望给恒王添麻烦。
恒王的继位典礼举办的热闹而又隆重。
典礼举办后,晋国君就借口要养病搬到了南宫苑居住。
恒王原本想让晋国君继续住在太和宫,他自己则另宫别住。
可晋国君说这样不符合规矩,十分的不肯。
恒王只得让晋国君搬到了南宫园,但他虽然仍旧在太和宫的书房办公议政,却不住在太和宫的寝殿。
他将太和宫的寝殿封了起来,以示对晋国君的尊重。
至于他自己,则住在了太和宫旁边的安和宫。
而王元元这边,恒王的继位典礼一结束,她和孩子们就被接到了宫中。
原本,皇后说要把宁和宫让给王元元的,但王元元不愿意住在宁和宫,就说让皇后仍旧住在宁和宫。
可宁和宫向来都是中宫皇后住的地方,她一个太后住在这里算是怎么回事。
原先的皇后,现在的东太后自也是十分的不愿意,且她说她也要去南宫苑服饰晋国君。
王元元也是苦留她不过,只得任她搬离了宁和宫。
但王元元和恒王一样,只在宁和宫接受朝拜,宁和宫的寝殿也被她封存了起来以示对东太后的尊重。
她自己则住到了另外一处名为景和宫的宫殿。
恒王和王元元的住处解决了之后,余下这些人的事情就好办了。
公主们和皇子们都有各自的住所,一切都按照宫规办就是了。
至于那些太妃们原本应该搬到西六宫去的,但是晋国君和东太后都已经搬到了南宫苑养病,那些太妃们自然也要跟着过去。
柔妃也就是现在的西太后也跟着去了南宫苑。
而原太子妃和她的儿女们则搬到了宫外晋国君赐给她们的宅子里。
她们走之后,整个晋皇宫竟然空前的安静了起来。
原来,皇宫里不仅有晋国君的后妃和儿女也有太子的后妃和儿女,这些人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有她们在整个皇城还是很热闹的。
但恒王的后院里正儿八经的主子就只有王元元一个,再有就是皇后赐的海姑娘和贵妃赐的秋姑娘。
伺候的主子少了,余下那些宫人们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有些朝臣见状就提议让恒王进行选秀以充实后宫。
恒王自然不愿意这么做。
他自己对王元元的深厚感情暂且不提。就说他们刚进宫,对宫里的事情都不甚清楚,他为了孩子们都不会随便纳人进宫。
要知道纯王和康王他们的前车之鉴也还在那里呢。
那些朝臣们见自己说服不了恒王,就去求见晋国君。
若是换做从前的晋国君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