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荇在出发前,问酒叟:“老爷子,我拿去喂鸡没事吧?”
  “能有什么事?”酒叟一挥手,“我那边酿酒剩下的酒糟也会给冉千虹喂鸡,养出来的鸡可肥可嫩了。”
  酒叟盖章没问题,江荇就放下了心。
  他开着小卡车往山上走。
  地上结了冰,路很滑,他开得很慢,所有心神都放在眼前的路上。
  所以在听到笑闹声的时候,他吓了一跳。
  他的农场里根本没外人过来,怎么会有笑闹声?
  江荇停下了车,凝神细听,前面果然有笑闹声。
  他家的狗子在家里帮忙,没有过来这边,他现在不太清楚前面是什么情况。
  难道是有人闯进来了?
  江荇瞬间连鸡都顾不上喂了,连忙开着车顺着路往山上开。
  等差不多开到山顶上的时候,他果然看到了前面一群穿着登山服的人正迎面朝他走来。
  那群人穿得红红绿绿,还拿着登山杖。
  江荇看着那些人,霎时意识到,可能是有人抄近路,所以经过他的农场。
  他们去年种南瓜的时候把山顶的篱笆修剪了个口子出来,方便自己进出。
  现在可能有游客看到有路,便误入进来。


第166章 支持
  江荇看到人的时候; 对方也看到了他。
  似乎好不容易见到了人,这些大姨大叔们远远就笑着招手:“你好啊,小伙子; 这是哪里啊?”
  江荇停了车:“你们好; 这是我的农场。”
  大姨大叔们意外地笑起来:“我们就说地图上怎么找不到这个地方,原来是你的农场啊。”
  双方停下来交谈,大姨大叔们告诉江荇; 他们今早出来爬山,没想到爬着爬着迷了路; 不知道怎么绕到了这边来。
  其中一个大姨说道:“幸好看见了你,要不然我们现在还蒙圈呢。”
  江荇笑:“附近的山比较多; 好些还是原始森林,你们爬山的时候小心一点,里面可能有野兽。”
  好几个大姨连连点头:“我们也说; 下次不能爬陌生的山了。”
  有个大姨转头对同伴说:“我就说早上不应该悄悄走岔路,要不是遇见这个小伙子的农场; 我们现在怕还不能下山。”
  大姨大叔们互相埋怨了几句。
  大家问江荇出去要怎么走江荇,给他们指了路。
  他们挥别江荇,正要下山。
  有个大叔忽然想起来; 问道:“你家这里有没有狗啊?”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 转头看江荇。
  据他们所知,一般的农场都有狗; 这些狗还一只比一只凶。
  江荇家还真有狗。
  狗子们对外人也的确挺凶,不打招呼容易出事。
  江荇说道:“确实有狗; 我跟家里人说一声; 让他们看好狗子。”
  “哎; 麻烦了。”
  杭行一上山去了,酒叟他们正在忙,狗子们蹲在旁边,也在忙。
  江荇直接打电话给大黑:“大黑,这边有几个客人从山上下去,你们看到了别吓人家。”
  大黑:“汪。”知道了。
  大黑叫得中气十足,站在边上的大姨大叔们都听见了,不过以为江荇在跟家里人打电话。
  先前说话那个大叔说:“嚯,你家的狗真神气。”
  江荇笑笑:“你们顺着这条马路一直往下,看到一座院子后,再往下走一点就能看到我们村。狗不咬你们,别怕。”
  “谢谢啊。要不是遇见你,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小伙子,我再打听一句,你们村里要出去怎么走?能叫到出租车吗?”
  江荇:“可以,你们打电话去叫就能叫到了。”
  “那你有没有电话,可以帮我们打个电话吗?”
  察觉到江荇比较好说话,大姨大叔们向他求助。
  出来了快一天,大家的手机都没什么电了,大家有点怕等会没法叫车。
  江荇耐心地帮他们打了个电话给镇上做载客生意的人,把手机递给为首的那个大姨,让大姨跟载客的人沟通。
  大姨打完电话后,感激地把手机交给江荇:“今天多亏你了。谢谢你啊。”
  大姨说着,拉开背包,掏出一大盒巧克力,塞给江荇:“这个给你吃。”
  江荇连忙拒绝:“不用,太客气了。”
  “拿着拿着。”大姨说,“我们买来上山吃的,下山了不敢吃这么甜的东西了。”
  推让的时候,大黑跟芝麻跑上来了。
  它们奔跑得极快,几乎像奔潮一样,眨眼间就从下面跑到了上面。
  大黑站在江荇面前冲他吠叫:“汪汪!”我们带人下去。
  江荇招招手,大黑和芝麻蹲到他面前。
  江荇揉了揉大黑和桃桃的脖子,两只狗子蹲坐在地上,乖乖地让他摸,尾巴一扫一扫的。
  大姨大叔们看了又是一顿夸。
  江荇跟大姨大叔们说道:“你们跟着我家的狗子下去就可以了,它们会给你们带路。”
  大黑“汪”了一声表示同意。
  大家笑起来,跟在狗子们后面走了。
  大黑和芝麻上来带路,也有监督这群人,免得他们在农场里搞破坏的意思。
  大姨大叔们热情归热情,一路上很规矩,并不过多好奇农场的事情,狗子们很快就将他们带下山去了。
  江荇喂完鸡,抓了只鸭子回到院子的时候,酒叟和蛇老板坐在院子里喝茶。
  蛇老板问:“刚刚谁来了?你还让大黑去送。”
  江荇:“一群迷路的大姨大叔们,我还纳闷,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人过来?”
  蛇老板笑:“人家还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已经在这里两年了,没发现现在新农村发展得非常快吗?”
  江荇:“我们这边没怎么发展吧?”
  蛇老板:“怎么没有?隔壁小镇已经打出了旅游镇的名头了,古镇、山林和漂流,大小也是个景区。只是这个镇没什么旅游资源,发展得相对比较慢。”
  江荇还真没怎么注意。
  蛇老板说:“你不是给老乡供货吗?你从他们每个星期拿的货越来越多这点来看,就知道他们生意做得不错了。”
  江荇家一直给开民宿的江明健和开饭店的江长发供货。
  这段时间,他们供应的菜确实比以前多。
  不过因为冬天的关系,他们家的菜总共也没多少,总体而言,供货并不算多,江荇也没有注意到两人的生意做得怎么样。
  吃完午饭,江荇特地在社交软件上问了江长发一下,问他家的生意最近怎么样?
  江长发很快给了回复:【最近没什么节假日,生意比较一般,等过年的时候会好一些】
  江长发:【我正想找个机会问问你,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多供点菜给我?你家的菜太好了,帮我留住了不少客人】
  江荇:【可以啊。不过都是一些比较普通的蔬菜。】
  江长发:【一般的菜就很好了,过年的客人一般是附近办酒席的,太好的菜比较难卖出去】
  江荇心头一动,问:【除了过年的客人外,平时会比较多外地客人?】
  江长发:【怎么了?】
  江荇:【我听说隔壁镇的旅游发展得不错,会有很多客人顺便到这边来?】
  江长发:【是发展得不错,他们镇的旅游不错,我们镇的水土好,菜好吃,不少客人专门过来我们这边吃饭】
  江长发:【村里好几个人都说明年不出去打工了,就留在镇上找点活干】
  江长发说起来的时候喜气洋洋的,告诉江荇,隔壁镇的景区叫长峰山景区。
  县城里甚至市里,很多人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开车过来爬爬山,玩玩水,顺便在这边吃饭。
  他们家因为用了江荇家的菜,竞争力不错,在网上有了一点小名头,生意红火的时候还要提早定位置。
  江长发还说,今年回来的人比较少,明年会有更多人回来,好些人连铺面都找好了。
  镇上除了开饭店的,也有好些人表示想回来种田。
  附近的人流量大,这么多人,总要吃饭,随便承包点土地,搞个大棚,种点菜或者搞个果园农家乐,都不会亏到哪里去。
  江荇听了还挺高兴,上面要是决定发展旅游,对整一片地区都有好处。
  起码他们不必担心环境被污染。
  江荇又去问江港知不知道这事。
  江港:“肯定知道啊。你的消息也太慢了。”
  江荇:“主要我们平时也不怎么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回来的人很多吗?”
  江港:“不算少。今年回来种田的人也好,做生意的人也好,只要待在家里的人都挣了不少钱。明年肯定会有更多人回来,镇上的小学今年秋还新招了两个老师,说生源越来越多,要先做好准备。”
  江荇:“我们这个地方还真渐渐发展起来了。”
  两人感慨了几句,江港笑:“这里面还托了你的福,要不是你给的种子,我们的菜没办法脱颖而出,也吸引不到那么多客人。”
  江荇谦虚:“那不能这么说,多亏了大家的辛勤劳作,我们镇才越来越好。”
  江港:“是啊,上面还做了发展计划,明年我们也要搞绿色农业,搞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你放心吧,我们肯定会一年比一年更好。”
  江港的消息比江荇灵通多了,他说做了发展计划,那肯定会发展。
  未来,他们这片地区恐怕也会有不少改变。
  江荇一心两用,一边聊天,一边琢磨着这种改变对他们的影响。
  杭行一回来就听江荇和江港在旁边叽叽咕咕说了一大通。
  等他挂断电话,江荇问道:“村里已经在做明年的发展规划了?”
  江荇:“这我倒不知道,只是说小镇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江荇转头问:“今天家里还有一帮客人误入你知道吗?”
  杭行一:“听大黑说了。过两天我们把篱笆补全就没事了,这边比较山,应该很少有人能误入。”
  江荇凑近:“你说,太杭山不会开发吧?”
  “原来你在担心这个。”杭行一笑,“这个不用担心。太杭山作为一条山脉,主峰在深山里面,附近的山没什么看头,不会开发。”
  江荇松口气:“我这不是怕开发了,以后越来越多人过来这里,乱糟糟的,再没清净日子过。”
  杭行一:“不会,要开发也开发长峰山那边。隔壁还有座修真者村落,人类不会冒这个险。”
  江荇靠到他身上:“那我就放心了。对了,我决定把我们农场的种子分出去,你觉得怎么样?”
  江荇把下午和江长发聊天的内容告诉杭行一:“我们农场的菜比较有限,价格又贵,给大家供应菜肯定没法供应,卖点种子倒是可以,也算支持地区发展了。”
  杭行一:“这个没问题。我们收拾一下,等下个赶集日,我们可以上镇上摆摊。”
  江荇:“那我收拾一下,杂物间堆了那么多菜种,反正我们也用不完。”


第167章 私房
  江荇一直都有收集种子的习惯。
  这是跟他奶奶学的; 他奶奶有将每一季长得最好的作物留下来做种的习惯。
  村子里其他人也是这个习惯。
  春天的萝卜种子、油菜种子,夏天的西瓜种子、茄子种子,秋天的南瓜种子、辣椒种子; 冬天的大蒜种子、葱头种子……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各种种子。
  江荇家的这些种子中; 有些被取出来了单独放置; 有些则和晒干了的种荚一起放置。
  单独放置的种子,江荇都用纸包着了,晒干的种荚则堆在箱子里; 杂七杂八地放成一团。
  现在要拿出来用,他还得再找一下。
  家里的小家伙们跟他一起去杂物间的阁楼里找。
  丹参果们对种子放在哪里记得很清楚,看到江荇找; 它们在前面带路。
  阁楼很久没有人过来了,一上去; 一股尘土的味道。
  江荇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摸索着打开灯。
  霎时间; 阁楼中光明一片,他们可以看见在木楼板上随意堆着的干茄子、干丝瓜等。
  江荇提起脚边的一串茄子,“我们先来清点一下; 看一共有多少种子; 留够我们自己要用的,剩下的清理出来拿去集市上卖掉。”
  小一扯了扯江荇的裤脚; 仰起脑袋:“除了我们自己要用的; 剩下所有的都卖掉吗?”
  江荇:“差不多,先看看到底有多少种。”
  小一伸手一指:“那里有一大袋南瓜种; 当时我们说炒来吃; 最后没炒完。”
  江荇不太记得:“南瓜种啊; 我看看。”
  小五也扯扯江荇的裤脚:“叽叽。”那里有一袋西瓜种。
  小六:“叽叽叽。”还有菜瓜种,那个是我放的。
  小家伙们当时亲手把种子放了进来,现在阁楼哪些种子放在哪里,它们一清二楚。
  江荇说要拿种子出来清点,它们吃力地将所有种子拖出来,一一摆到江荇脚下。
  江荇家一共收藏了五十六种种子。
  除了少数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