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误会?”余曼青冷笑不止,“端王殿下,家父说得清清楚楚,您派来刺探他的便是这位薛大家,事后我家护卫亲眼看到她进了端王府,怎么可能是误会?您这是仗着家父身故,就将脏水都泼到他头上吗?”
说到这里,余曼青忍不住哽咽了一下,哭着说:“陛下,是臣女害死了父亲。方才臣女在此观看龙舟,忽然来了个婢女,将臣女叫了出去。臣女先前与徐三小姐有些不愉快,原以为是她的人,出去才知道是端王派来的。臣女为她胁持,假借名义叫了父亲来,父亲担忧于我,这才中了他的诡计。陛下,求您为父亲伸冤,还他公道啊!”
余曼青在人前演了多年的戏,哭起来情真意切。这番话大体是她以为的真相,又把自己对端王不可说的心思摘了出去,合情合理,令人同情。
端王听到这里,终于抓到了一个疑点,立刻说道:“陛下,余大将军遇刺的关键就在这个婢女身上,请您速速派人搜查。臣弟没有派过什么婢女,愿与此人对质。”
余曼青立刻打断他的话:“王爷,您这么肆无忌惮,这个婢女早就被处理了吧?这会儿说什么对质,哪里还找得到人?”
端王脸色微变,沉默下来。
余曼青都能想到,陷害他的人会想不到吗?真是好毒的计,他思前想后,竟找不到漏洞为自己脱罪。
果然,皇帝派人出去查问,翻遍了都找不到那个婢女。
这段时间,足够余曼青冷静下来了。她看着父亲残破的尸首,除了悲伤外,还浮起浓浓的不安。
她很清楚,自己能跟太子定下婚事,是因为父亲大权在握。现下父亲没了,接下来她还要守孝,那这桩婚事该怎么办?
余曼青思来想去,最终咬了咬牙。
不能藏拙了,她要借着这个机会立下功劳,保住婚事!
“陛下!”余曼青再次喊道,“臣女要告发,端王如此辣手,是因为家父对他起了疑,他担心家父将这件事告诉您,才要杀人灭口——端王他有不臣之心!”
皇帝霍然转头,向端王看过去。
这四个字,是任何一个君王的死穴。无论他的儿子,他的兄弟,他的叔伯,只要沾上这四个字,都没有好下场。
端王对上皇帝阴郁的眼神,整个人如坠冰窖。
完了。
他心里闪过这两个字。
第265章 下狱
“陛下!”端王深深伏了下去,“这一切都是误会,臣弟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认识这位薛大家,求您明察。”
今天打了个措手不及,端王深知自己手头没有任何证据,辩驳也格外苍白,为今之计,只能将事情往后拖,再想法子翻案。
想到这里,他一颗心直往下沉。就算事后能脱罪,皇帝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只怕日后会时时监视,他要谋划的事将会难度倍增。不过眼下顾不了这么多了,先把这关过去再说。
皇帝阴沉着脸:“诸卿有何看法?”
臣子们你看我,我看你,涉及到皇位之争,他们也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最终,一位官员出来说道:“陛下,兹事体大,还要再细细查证才好定罪。”
这话正中大家下怀,于是纷纷表态:“朱大人说的是,臣附议。”
皇帝点了点头,下令:“将刺客收押,交由大理寺看管。此案由三司会审,直接向朕汇报。”
三司堂官领命,大理寺卿犹豫了一下,请示:“陛下,那端王殿下是否收押?”
皇帝目光冷冷扫过,哼了一声:“回宫!”
大理寺卿明白他的意思了,吩咐侍卫:“请端王殿下一并去天牢吧!”
“是。”
直到此时,徐吟才吐出一口气。
好了,端王的狼子野心已经揭发,第一步算是成功了,接下来就看昭国公府暗中的势力能不能把他一口咬死。
长宁公主魂不守舍,拽着她的衣袖不放,喃喃问:“皇叔……这真的是皇叔干的吗?”
在她心里,端王是一个不错的叔叔。和蔼可亲,为人大方,每次遇到都笑眯眯地打招呼,有时候闯了祸他还会帮忙说情,有事相求从不拒绝。
徐吟想到前世她被端王送去和亲,年纪轻轻死在异国他乡,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公主,知人知面不知心。端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等三司查出来就知道了。”
长宁公主点了点头,看到太子和燕凌出来,急忙跟了上去。
“皇兄!”
太子向她摆了摆手:“回去再说。”
随后他转头问燕凌:“你还好吧?”
燕凌点了点头,感激地说:“今日殿下百般维护,臣铭感在心。”
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豪气地说:“自家兄弟,说这个作甚?你先前帮了那么多忙,孤都记在心里呢!”
燕凌笑了笑,心想,看在今日的情分上,往后若有需要,定当还报。
“今日吓到你了,回去歇着吧。”太子温声安慰,“这事很快过去,父皇想必不会再禁你足了。”
燕凌点了点头,顺从地向他拱了拱手:“那臣就告退了。”
“去吧去吧。”
太子看着他被燕吉扶着离开,不由叹了口气,对长宁公主说:“走吧,我们也回宫。”
长宁公主答应一声,跟徐吟告别后,便坐着太子的驷车走了。
小满过来问:“小姐,我们也回吗?”
徐吟收回目光:“回吧。”
这个端午过成这样,龙舟赛也是虎头蛇尾,就此作罢。
京城里人心惶惶,哪怕是平民百姓,也嗅到了非同一般的气息。
有见多识广的老者,想起几十年前的绿林之乱的乱相,不由叹了口气:“世道不太平啊……”
徐吟回到府中,洗漱更衣,一如寻常。
待她换了家常衣裳,坐在凉阁里饮茶时,有人敲了敲窗。
不等她回应,窗户就被推开了,燕凌翻进来,说:“热死我了,来杯茶!”
小满一边去倒茶,一边抱怨:“燕二公子,好歹男女有别,您进来的时候就不能注意一下?万一我家小姐在更衣怎么办?”
燕凌先愣了一下,随后脸色一红,轻咳一声:“下次注意。”
小满不再多说,给他上了茶后,便到外头守着去了。
徐吟没理会这些小事,问他:“怎么样了?”
燕凌在她对面坐下,咕噜咕噜先灌了杯茶,然后说道:“端王进了天牢,不过大理寺卿态度暧昧,我们怀疑可能是同党。”
端王隐藏得深,表面上只是一介闲王,时则借着诗会网罗了一批朝中官员。大理寺卿不在其中,他们先前没打探到这个消息。
“可能是张怀德结交的。”徐吟说,“陛下这些年疏于国事,张怀德手里有不小的权柄,大理寺卿或许已经投了他。”
燕凌感到棘手:“这有点麻烦。刑部是我们的人,本以为大理寺只要不偏向端王,就能直接将他按死,现在事情不好办了。”
薛如是端王的人,这一点洗不掉,朝中自有密探,细查总有蛛丝马迹。但是薛如早一步被端王府扫地出门,也是千真万确的事,端看审案的人往哪方面引导。
如果大理寺打定主意在其中阻挠,那么想办成铁案就有难度了。
徐吟心中转过一个念头,说道:“不急,先看看事态发展,要是真确定跟张怀德有关,我们再想法子。”
燕凌点点头,又跟她商议了一些事,直到夜深才离去。
……
天牢。
端王还没有定罪,狱卒并不敢多怠慢,住的单人牢房收拾得很干净。
大理寺卿来时,端王正在用饭。一碗饭两个小菜,虽然不馊但是平平常常,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他倒也不嫌弃。
这让大理寺卿松了口气。怕就怕端王自己先慌了,那样的话,有力也使不出。
“王爷。”他躬身施礼,“您受苦了,眼下盯着的人多,臣不好多做什么。”
端王嗯了一声,平静地将最后一点饭用完,搁下碗筷。
大理寺卿亲自上前倒了茶水,伺候他漱了口。
端王慢条斯理拭了嘴角,问道:“薛如呢?”
“关在刑室。”大理寺卿回道,“臣叫人一刻不离地守着,以防让人灭口。”
端王摇了摇头:“这倒不至于,到了这一步,薛如死了对他们没好处。”
大理寺卿乖顺受教:“是。”
端王停顿了一下,面露疑惑:“你问清了吗?薛如到底怎么活过来的?”
大理寺卿点头:“问过了。她先前犯了事,生怕要以死谢罪,抢先一步吞服了护心丸,又将匕首插歪,这才瞒过府中耳目,逃出生天。”
端王冷笑:“她跟了本王多年,旁的没学会,耍心眼倒是一流。”
大理寺卿陪笑。
端王略一思索:“本王要见她,方便吗?”
第266章 灭口
幽暗的刑室内,薛如被捆在刑具上,整个人奄奄一息。
那些禁军都是余充的部下,对她这个刺客恨之入骨,虽然没有用刑,但这一路的拖拽,够她喝一壶了。
她伤势未愈,又被折磨了一路,能强撑到现在,全凭着对徐吟的满腔恨意。
到了这个地步,薛如哪会猜不到自己被人算计了?
从她踏进酒楼,就入了圈套,成了替罪羊!
最糟糕的是,主子也被连累了。想到端王当时的样子,薛如内心绝望。本想找到徐三的把柄,好回到主子的身边,没想到……主子一定恨死她了吧?
门外传来铁链拉动的声音,薛如勉强抬起头。
当她看到端王的身影时,眼睛骤然睁大,绽出惊喜。
“主子……”她激动得想喊出来,可惜嗓子是哑的,只发出低哑的声音。
端王走进来,立时有狱卒搬了椅子过来,请他坐下。
大理寺卿跟在他身后,态度恭敬。
这让薛如大为欢喜,期盼地问:“主子,您没事了吗?”
看她蓬头垢面的样子,端王心生厌恶,冷声问:“说!你怎么活下来的?谁救了你?”
看到他充满猜忌的眼神,薛如知道他误会了,忙道:“主子,没有别人救我,是我事先服了药,又把匕首撞歪,这才保住的性命。”
端王却斥道:“胡言乱语!你都被关起来了,哪有机会服药?”
“真的!”薛如急急解释,“主人命我接近余充,他武功高强又疑心重,属下生怕任务失败被他所杀,就把药藏在耳朵里,故而禁足时并没有被搜走。那天,我瞧看守的侍卫神情不对,觉得可能会出事,便先一步吞了药……”
她说的十分详细,端王不由信了七分。难道这女人背后真的没有主使?可她又实实在在做了陷害自己的棋子!
“主子!”薛如哀哀哭泣,要不是被绑着,她一定扑到端王脚下,“如儿对您一片忠心啊!就是那事办砸了,所以如儿才想着将功补过,查出背后主使,回到您的身边。主子,您一定要相信如儿……”
她反复地哭诉,自己一片赤诚,愿意为他肝脑涂地,端王听得头都大了,示意大理寺卿附耳过来。
“还有个人怎么说?”他问。
对方低声回答:“和她说得差不多,臣判断,应该是实话。”
端王点了点头,勉强压下心头怒火:“行了行了,本王信你就是了。”
“真的?”薛如一脸惊喜。
端王忍着恶心,做出平常淡定的样子:“嗯。你好好说清楚,为什么这次又被人利用了?”
薛如不由露出笑容,随后想到主子的处境,对徐吟的恨意翻涌上来,连忙告状:“主子,就是徐三干的!我瞧见她从大光明寺溜出来,进了那间酒楼,所以我才跟进去,没想到就……”
她上回“死”之前也是这么说的,当时端王并没有相信,因为一点证据都没有,全是薛如单方面的臆想。但这回她说看到了,端王就问:“你确实看到她了?千真万确没有弄错?她当时做了什么?你可看到她进房间了?什么时候离开的?”
薛如十分肯定:“我看到了!虽然她戴了帷帽,但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我瞧着她上了三楼,然后……”
端王听她说完,不由皱眉:“你没看见脸,也没看见她进了那个房间,更没看见她从那里离开,你怎么确定就是她干的?”
薛如急了:“主子,徐三最擅长的就是箭术啊!她百步穿杨,会用强弩射杀的除了她还有谁?”
端王冷声道:“军中神箭手多的是,刺杀还需要她一个千金小姐亲自动手?不然陛下为何会怀疑昭国公?那燕家二郎可是全程没离开过。”
他觉得薛如真是脑壳坏了,竟把徐三小姐当成她一样的人。即便徐氏的势力不够庞大,她都是主子,自有部下效力,哪用得着亲身犯险,平白惹人怀疑?
不过,薛如这次提供的消息确实可疑,他得好好查一查才行。
事情问完了,端王起身。
薛如连忙叫道:“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