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珠-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承见他神情如常,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还是觉得没问题,便做出坦然的样子,行礼告退了。
  但他走后,明德帝垂下了眼皮。
  奏章是郑奎写的,却通过徐焕的路子递到他面前来,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这事的重点不在于谁担责,而是有人敢动军需。
  明德帝平静地将奏章扔回去。
  外面有了动静,皇后的声音传了过来:“九月入秋快得很,东西你们早些备好,坐月子可疏忽不得。”
  “是,娘娘。”
  “辽州前些日子贡上来的人参呢?先拿出来——诶,你这是干什么?起来了衣裳也不穿好,屋子里一股药味,我才走开多久,你就作怪!”
  明德帝一脸窘迫地起身,陪笑道:“我就是犯个懒,马上收拾。”
  说着向内侍使眼色,到隔间更衣去了。
  皇后一边叫人开窗通风,一边嫌弃:“这么大的人了,跟孩子一样不管不行。衣服扣子也不系,绑着个额带弄得一屋子药味,不知道的还以为病得不行了,真不像话!”
  ……
  八月,董氏旧宅修缮完毕,办了一场酒宴。
  徐吟好些日子没出宫了,索性跟着皇后去玩玩。
  董家如今是京城新贵,宴会办得不大,贵客却不少。徐吟坐了一会儿,就看到静华郡主和佳仪郡主相携而来。
  她不禁道:“瞧你们两个和和气气的,还真不习惯。”
  两位郡主相视一笑,坐到她旁边。
  “别说你了,我们自己也不习惯,斗了十几年,到头来还是我们两个同病相怜。”
  静华郡主说完,就被佳仪郡主扯了扯袖子。她意识到自己失言,忙解释道:“我是说我们的婚事,都成了老大难。”
  佳仪郡主先前被伪帝强行赐了婚,和离之后就没心思再嫁了。静华郡主经历过家变,到现在也没找着合适的。
  徐吟知道她们的顾虑,笑道:“你们多挑挑是对的,一辈子的事呢,找个合心意的最重要,反正你们有食邑,没人嫌弃嫁不出去。”
  两位郡主都笑起来:“你这就是经验之谈了。”
  两人围着徐吟的肚子,好奇地摸一摸,甚至趴上去听一听。
  “这么大的肚子,累不累?”
  “还有多久生?瞧着快了吧?”
  “也就是你,这么大的肚子还敢出门。”
  徐吟摸了摸肚皮,说道:“还好,我身子结实,不太累。现在八个月,大概还有一个来月就生了吧。我是闲不住的,太医也说多走动好生一些。”
  随后说到长宁公主。
  静华郡主含湖地说:“她给我回信了,说过得挺好的,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做那么多事,每天都很充实。”
  佳仪郡主则好奇:“她现在算是县令吗?那有没有官印?”
  徐吟回道:“有印,但没有正式告身。这事还得等一等,看是开特例还是怎么样。”
  女子做官毕竟罕有,长宁公主的身份又特殊。虽然她自己不想恢复封号,但最终怎么处理,还得看明德帝的。
  说着,董绮过来招呼了,于是话题从这事上挪开,众人开开心心聊起闲事来。


第510章 秘事
  正堂里,长辈们也在说话。
  皇后看到金城长公主,主动招呼:“多日未见,公主可好?”
  金城长公主连忙回道:“托娘娘的福,每日好吃好睡,快活着呢。”
  她这是实话,明德帝厚待前朝宗室,公主府一切照旧。虽然失去了无形的权势,但经历过伪帝一朝,能有如今安稳的日子,金城长公主已经满足了。
  皇后欣慰:“这就好,我们这样的年纪,说老还没老,可也不年轻了,还是要自己保重才好。”
  “娘娘说的是。”
  金城长公主心中唏嘘不已。她与皇后也是少时相识,当时她金尊玉贵,而皇后家世不显,哪里料到会有这么一日,真是世事无常。
  两人正说着,又有一名夫人前来请安。
  皇后定睛看了两眼,问道:“这位夫人是哪家的?本宫怎么看着眼熟?我们见过吗?”
  董夫人忙介绍道:“姐姐,这是定西侯府的二夫人,娘家姓程。”
  “定西侯府,姓程……”皇后想起来了,“哦,你是程家的素芬妹妹?”
  这位夫人神情激动:“娘娘竟还记得臣妇。娘娘早年在京城的时候,臣妇的二姐姐与娘娘素有来往。”
  皇后笑着点头:“是这么回事,你姐姐素英呢?”
  程夫人面露哀色:“二姐姐去了虞州,前些年遇上兵乱,一家子都没了。”
  皇后叹息一声。这些年来,先有绿林之乱,后有门阀林立,如此遭遇也是常态了。
  “还记得本宫离京时,素英特来相送。初时还有通信,后来分隔两地,时有战事,渐渐失了联系,没想到就此天人永别。”
  程夫人轻声道:“姐姐一直惦记着娘娘,早年回京探亲,还与臣妇说,当初您的婚事那般仓促,她忧心不已,后来得知娘娘夫妻和睦,总算是放了心。”
  这番话说得皇后更加伤感:“素英待人最是仗义,我家阿凌周岁的时候,她还千里迢迢送贺礼过来。”
  这个话题再说下去,不免冲了今天的喜气,皇后很快打住,笑道:“既逢故友,那少不得要喝一杯了。”
  董夫人闻言,忙调整坐席,将她安排在近处。
  程夫人受宠若惊,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被皇后称一句故友,她今日堪称脸上有光。
  众人小坐片刻,宴席很快开始了。
  ……
  今日人来得多,董夫人忙得不可开交。
  直到宴会中途,大家自行玩乐,她才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
  董绮看她扶着腰,忙问:“母亲可是腰疼发作了?不如在此歇息片刻,外头有我看着,等时候差不多了,您再出来送客,保管误不了事。”
  女儿如此懂事,董夫人当然高兴,就问她:“你自己能行吗?”
  董绮拍着胸脯保证:“我跟您学了好几个月呢!再说,有姑母在,谁敢放肆?”
  燃文
  董夫人想想也是,便道:“那我歇两刻钟,外头先交给你了。”腰疼起来实在难受,能缓两刻钟也好。
  “哎!”董绮高高兴兴出去了。
  董夫人长出一口气,叫侍婢回去拿膏药,自己就在水阁的里屋休憩片刻。
  过了一会儿,外头有人来了。
  董家这座水阁建得精巧,八字排开,景致一览无余。其实后头还有隐蔽的内室,供宾客歇息。不过外人不熟悉,很难发现内室的存在。
  譬如现在,这两人坐下,没瞧见旁边有人,就说起话来。
  “程姐姐好运道,能得皇后娘娘另眼相看,真叫人羡慕。”
  另一人叹道:“这都是二姐姐的遗泽。世事无常,我也没想到当初的董姐姐,有一天会变成皇后娘娘。”
  董夫人听出了程夫人的声音。
  那位夫人附和:“谁想得到呢?我记得你说过,当初娘娘的婚事并不被人看好。”
  “可不是么?”程夫人很感慨,“娘娘这桩婚事定下来后,二姐姐回家生了好大的气,说那柳氏真会算计,自己不要的推给旁人,不过是欺负娘娘心地好。”
  如此秘事,平日哪里听去?那位夫人忙问:“程姐姐说的柳氏,可是早年那位贤妃?”
  程夫人点点头,又往旁边瞧去:“嘘!这事可不好让人听到。”
  两人看了一圈,没瞧见人影,遂放下心来。
  “此处没有旁人,程姐姐与我说说?你放心,我听过就算,必不出口。”
  程夫人想必也是满肚子的话想说,问她:“柳氏的事,你听过吧?”
  “听过一些。”
  程夫人接着道:“咱们不可妄议陛下,但那柳氏,我二姐姐却是极反感的。当初她与陛下青梅竹马,眼看着就要定下婚事,忽然被东宫看中。二姐姐很纳闷,便是皇家娶妻纳妾,也讲究个你情我愿,柳家并不是非得拉拢的权贵,如何就到了强夺臣妻的地步?”
  那位夫人应声:“是这样道理。不过那位德宗皇帝的性子……或许柳家只是不敢得罪东宫,没有拒绝呢?”
  “所以我二姐姐就留心了。那时娘娘已经随陛下去了潼阳,柳氏闭门待嫁。二姐姐特意上门打探,却屡屡被拒,只见过柳氏一次。”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二姐姐说,柳氏脸色不对,看着像是病了,身子却丰腴了些。而且当时有流言传出来,说柳氏在赐婚前的马球会上,对东宫投怀送抱。”
  “啊!”那位夫人低呼一声,“难道……”
  程夫人点点头:“你也想到了吧?我二姐姐怀疑,根本不是东宫看中柳氏,而是柳氏主动谋算进的东宫。她避不见人,其实是因为……”
  那位夫人听懂了,不免鄙夷:“这也太……”想想又道,“不过,若是真的珠胎暗结,她不应该赶紧进东宫吗?为何要拖到别人看出来?”
  程夫人提醒:“你回想一下,柳氏可有子嗣?”
  那位夫人明白过来了:“对了,她并无所出。这是怎么回事?”
  “自然是出了问题。”程夫人道,“我记得,下旨赐婚是在那年盛夏,可柳氏是来年才进的东宫。必是那一胎有问题,需要处理掉,柳氏才躲起来养身子,等好了才进的东宫。”


第511章 打听
  外头的交谈还在继续。
  「那位大贤妃风评还不错,没想到……」
  程夫人澹澹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她惯会装模作样。你瞧太元宫那位,就知道柳氏家学渊源了。」
  另一位夫人赞同:「太元宫这位,早年也看不出来,后来淑妃、德妃失势,才露出些微痕迹。听说她如今一心礼佛,哼,必是犯了事,才不得不皈依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柳太妃的事虽然并未对外公布,但多少会有风声。
  程夫人语气不屑:「那位大贤妃的手段,可比太元宫这位高多了。当初人人称赞,娘娘只怕到现在还记着她的好。我二姐姐也是无意中看到她陷害旁人,才发现不对劲,只可惜没有证据,无从揭穿。唉,如今事过境迁,这世间大概只有我还记着这些事了。」
  那位夫人道:「她便是装得再好,还不是早早没了?倒是皇后娘娘,如今贵不可言,可见善恶到头终有报。」
  「是啊……」
  两人感慨一番,起身回去了。
  董夫人定定坐了许久,直到侍婢送膏药回来,她才拍了拍脸颊,把心神抽回来:「贴上,得赶紧回了。」
  回到席上,又是一通忙乱,直到送走客人,董夫人才得以喘口气。
  可一坐下来,她脑子里嗡嗡作响,全是程夫人方才说的话。
  先前她怀疑,太子是皇后婚前怀上的,其实是足月而生,所以身子并无亏空。皇后不提怀他的情形,只因事实与公众所知不符。
  后来想想不对,帝后二人的婚事是仓促定下来的,婚前怎么会逾矩?假定太子并未早产,那个时间明德帝还在跟柳家大小姐议亲吧?董夫人便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可今日听到如此秘闻,她的思路便一路飞奔,朝向自己都觉得可怕的方向。
  「这怎么可能呢?太荒诞了。」董夫人忍不住拍脑门,但记忆却主动翻出种种细节,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今日皇后说程素英在燕凌周岁的时候送了贺礼,又一次漏过了燕承。
  董国舅送完客回来,看到的就是脸色惨白的董夫人。
  他吓了一跳:「怎么,累到了?瞧你的脸青白青白的,快去歇歇。」
  董夫人一把揪住他,问:「我问你,太子出生的时候,家中可送过贺礼?」
  董国舅愣了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董夫人不答:「我有用,你回答我便是。」
  董国舅想了想,答道:「那会儿挺乱的,姐姐的信送到的时候,已经下半年了。我们后来补了贺礼,百日肯定没赶上,但周岁应该有的。」
  这事发生的时候,董夫人还没进门,是以并不清楚。
  「这是姐姐婚后送回来的第一封信吗?」
  「当然不是,姐姐先前送过两三封信吧。」
  「之前的信,没提过怀孕的事?」
  「没有。」董国舅怀疑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又想东想西了?我跟你说,皇后是我们的姐姐没错,但那毕竟是天家,你可不要僭越。」
  「知道了。」董夫人心不在焉地敷衍他。
  董国舅无奈地点了点她,转身往外走:「你好好歇着,我叫人去收拾。」
  歇了几日,董夫人仍然放不下此事,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一个人,便下了一张帖子。
  隔日,金城长公主带着女儿依约赴会。
  一番寒暄过后,董夫人笑问:「说来郡主和离一年多了,不知可有相中的郎君?」
  金城长公主正头疼着呢,她自然希望女儿能够再嫁个好郎君,可自家经过这一番动荡,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
  闻听此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