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华为菅-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些想法她还是暂时不要和钟荟说好。
  温见宁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向来最是感性,要是被她确认了是个悲剧结局,指不定要哭去几缸的泪。以后再被她知道,温见宁就是这个白茅,说不定还要凶她一顿。
  她正微笑着想着,又听钟荟说:“白茅从前的作品我都找来看过了,也不知道他什么能再出新作。《海上繁花》虽然写得好,但是未免太伤感了,我倒是希望能看他写些别的作品。”
  温见宁其实很想告诉钟荟,白茅先生因为功课吃紧,暂且不打算写长篇了,即便是短篇小说,也只打算偶尔有闲暇时再动笔。
  不过她还是忍住了,什么也没说。
  钟荟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扭头问她:“见宁,你的国文作文向来都是被老师称赞的,为什么不试着自己写写文章投给报社。”
  其实还有件事,钟荟一直觉得奇怪,见宁是野火社的成员,但一直以来,她只帮忙审稿校对,除了读书笔记外,几乎没有主动写过什么往校刊上投稿过。
  温见宁镇定地答道:“至少要等大学再说,如今的时间实在不充裕。”
  原来还是因为学习,也是,她一直都很用功。
  钟荟点了点头,又问:“对了见宁,之前一直忘了问你,你应该是打算考港大的吧?”
  温见宁摇头:“不是。”
  钟荟好奇地追问:“那你是打算出国吗,去欧洲,还是美国?”
  温见宁还是摇头:“都不是,我想我大概……会去内地吧。”
  她不确定地这样说着。
  上次收到冯翊的信后,她一直有这方面的打算,只是这段时间她身心疲惫,无暇去细想究竟要考内地哪一所大学。
  钟荟一脸崇拜道:“见宁,我可真佩服你。”
  温见宁一看她的神色,就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只怕想岔了什么,连忙解释道:“我想去内地只是因为我的老师在那边,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她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向来巾帼不让须眉,虽是个女孩,却有着拳拳报国之心,总想着去内地前线看看。
  钟荟莞尔一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是如今大家都知道内地这么乱,争先恐后地往香港、往国外跑,你还愿意去北边,这本身就很值得我佩服了。”
  温见宁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也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还没想好要去哪里呢。”
  钟荟低头道:“其实我也想去北平上大学,可我爸爸他们说,眼下国内正值多事之秋。日本人说不定何时就会打进华北,接下来几年只怕更不太平。”
  钟荟在香港还有割舍不下的家人,但温见宁却没这些牵绊。离了香港,她大可以去上海投奔齐先生,对她而言,哪怕内地再怎么不太平,也比留在香港这里好。
  和温家的这些恩怨,温见宁实在没法和钟荟讲,她只能低声道:“留在香港或去国外,只能躲得了一时清净,但到了内地,哪怕身处战火中,至少心里是安宁的。”
  钟荟低头想了一会,突然抬起头,神色郑重道:“见宁,我跟你做个伴,咱们一起去内地考大学,再拉上蒋旭文。”
  温见宁笑问道:“你家里人会同意吗?”
  她这话问得一语双关,虽然这两人至今还没有确定关系,但这两个好友之间的古怪,她这个中间人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钟荟羞红了脸,别扭道:“我才不管他们。”
  两人还在说笑,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她们,回头一看,只见身穿黑色学生装的蒋旭文正冲她们跑来,气喘吁吁地站在她们面前。
  随着学业的日益紧张,高年级的社员已在逐渐退出社团的日常活动,就连蒋旭文这个野火社的社长也正在将手头的事务慢慢移交给低年级的社员。他这边刚一结束了社团的事务,就马上跑过来找她们了。
  他一来,钟荟就把刚才和温见宁的话又说了一遍,提议道:“到时候我们三个就一起北上,也好做个伴。”
  温见宁看钟荟是真的动了这个念头,怕她这急冲冲的性子,第二天就要闹着北上,连忙道:“北上的事先不着急,咱们先是好好想想去考哪里的大学。”
  钟荟歪头道:“这还用想吗,你成绩这么好,肯定是要去北大,或者清华。”
  温见宁愣了一下。
  钟荟说的这两个,都是北平的大学。
  虽然一开始她也有考虑过将来要去北平的几所大学看看,但她在北平没有认识的人,齐先生人又在上海,她首先考虑的也是上海那边。北平对于她而言,实在过于遥远陌生了。”
  钟荟在一旁自言自语,仿佛已经拿定了主意:“其实天津的南开我也想去看看,张伯苓先生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实在是深得我心。但北大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她这话说得仿佛是已经被这几所国内顶尖的大学录取了,正在苦恼着去哪家更好。
  蒋旭文和温见宁对视后无奈一笑,简直拿她没办法。
  钟荟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转过头来,短发甩出干净利落的弧度:“那我们就说好了,明年一起去内地,就考北大。”
  看她这样开心,温见宁浅浅一笑:“好。”
  旁边的蒋旭文也只是跟着笑,眼里却闪过一丝苦涩。
  可再一晃眼,他也应声下了,还和旁边的钟荟讨论起内地的大学来。
  温见宁晃了晃脑袋,只当是自己一时看错了。
  好友三人一路闲聊着在校门口分别,各自回了各自的家。
  温见宁回到半山别墅后,直接上了楼复习功课。不知不觉快到饭点了,她放下笔伸个懒腰,正准备起来活动一下,佣人敲门送了信进来。
  温柏青那边终于来信了。
  温见宁拆开来一看,才扫了几行,就慢慢皱起了眉头。
  果然和他们当日所猜想的一样,温柏青这次回去后并不顺利。
  信中的字迹带着几分潦草,显然他写信时心情不佳,也存了和温见宁一吐为快的心思。
  当日温柏青带着母亲孟鹂返回广州,先租了一处公寓让她住下。还没等他想好如何跟老师一家开口,却被对方先发了难。
  恩师大发雷霆,问他为何从香港带回一个女人,做出金屋藏娇的事。向来视他为己出的师母也对他一脸失望,更不用提那位原本对他颇为仰慕的小姐了。
  好不容易等他解释清楚,可局面再次陷入僵持。就如同温见宁先前所说的,普通人家尚且难以接受和一个妓女做亲家,更何况温柏青他老师这等人家里。
  温柏青的这位恩师姓廖,不仅家世显赫,本人在军中也是位高权重。
  他原先看中温柏青当他的女婿,一是看温柏青相貌英俊、人品端正、能力出众,又是自己手底下的学生,算是知根知底。温家虽是商人出身,但至少也算身家清白,不至于辱没了他的爱女。如今这学生突然带回一个当过妓女的母亲,这便由不得他心里不舒坦了。
  可女儿实在喜欢,这个学生他又着实满意。思忖之后,他给温柏青下了通牒:由他出面给孟鹂一笔钱,让她签下和温柏青断绝母子关系的文书,并保证今后不和任何人提起此事,还送她去东南亚定居,两家才能结亲。否则,他绝无可能让女儿认一个妓女当婆母。
  以温柏青的性格,怎么可能答应。
  他虽然这几年磨得比从前圆滑许多,但还有自己的坚持。且不说年幼时孟鹂曾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带到十几岁,单说断绝母子关系,这便触动了他的底线。
  双方一时僵在了这里。
  孟鹂却是知道自己拖累了儿子,自己偷偷跑了几次,又被温柏青找了回来。她希望自己能离开广州,让温柏青好生和他老师的女儿结婚,过好自己的日子。
  温柏青自然不肯。
  可老师那里他也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交代,就连那位爱慕他的小姐也不曾替他说话,让他只能夹在其中两头为难。
  所以他特意写信给温见宁,一是对她发牢骚,二是想问问她有没有什么主意。
  可温见宁虽站在温柏青这边,却也能体会他老师一家的心情。
  她想了半晌,才提笔给温柏青回信。
  其实温见宁也想不到什么两全的办法,只能告诉他应当体谅老师一家的心情,若是有机会和他老师,还有廖家的那位小姐好好谈一谈他的想法。若是实在谈不成,也不必勉强。总归双方现在只是口头婚约,及早解除婚约,也好不耽误各自婚嫁。
  她写完信,正打算放下笔,脑海中突然想起上次温柏青说过的话。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那位廖家的小姐似乎很喜欢她的小说。


第四十四章 
  温见宁沉吟良久,抽出一沓稿纸在上面写下一个标题:
  《续汧国夫人传》。
  《汧国夫人传》是唐人白行简所写的传奇小说,又名《李娃传》,写的是名妓李娃在长安得遇荥阳公子郑生,两人经过一番波折后终于结为夫妇。李娃后来被封为汧国夫人,有四个儿子都当了大官,还与望族通婚,家族兴隆。
  唐传奇的结局到这里原本已很圆满,有情人终成眷属,福泽绵延至子孙。
  然而传奇终归只是传奇。
  事实上,唐代奉行士庶不婚,门第之见远比时下还要根深蒂固。
  以李娃妓。女的出身,哪怕她曾对郑生有恩义,受到世人尊重,但把故事换到现实中,真的所有人都能毫无芥蒂地接受她吗?
  只要看一看孟鹂的处境,就能知道结论。
  虽然,温见宁如今自己也写小说,知道虚构与真实不能混为一谈。但这并不妨碍她从另一个角度写一个故事。
  她从《李娃传》的结局续上,开篇的李娃和郑生早已结为夫妇将近二十年。昔日的传奇虽然偶尔还有人提起,但早已在岁月的磨蚀下褪色。轰轰烈烈的爱情在风尘中打了个滚,最终还是跌入琐屑的世俗中。
  不过转眼的功夫,李娃和郑生的长子已经了定亲的年龄,两人有意为他求娶望族崔氏女,未曾想却被对方婉拒。之后接连几次求亲,都屡屡碰壁。夫妇二人深感纳闷,私底下去打听了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些大户人家其实因为李娃从前做过妓女,声名不佳,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和这样的人家有牵扯。
  他们这才知道,哪怕李娃已被封为汧国夫人,哪怕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世人的偏见仍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中。
  两人正在为了儿子的婚事劳心伤神,此时长子又爱上了另一位风尘女子,和家中反目。几番波折中,夫妇渐生嫌隙,到了故事结局时,二人已是同床异梦。到了结尾时,李娃翻了个身,看着窗外的沉沉夜雨,思绪渐渐混沌,还在想着等待天明要和长子好好商量的事。
  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明朗,正如温见宁自己也不知道应该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她只是把温柏青他们如今的困局换了种方式表述出来,至于对方看到后会想什么,会有什么反应,温见宁无法确定,她甚至都不能确定,自己用这种方式来劝人究竟是对还是错。
  但她也只能帮温柏青到这里了。
  温见宁将信封好后,便窝在被子里沉沉睡去。
  …
  才送出给温柏青的信,温见宁便开始算起了回信的日子。
  往常温柏青在广州读军校时,至少一来一回要等十天半个月才能有回音。如今他经常在内地不知什么地方执行要务,只怕短时间内都不会有消息了。
  可是她能等得起,人家廖小姐也能等得了吗。
  温见宁有些忧心忡忡。
  可就和她猜测的一样,温柏青那边始终没个回信。温见宁只觉情况不容乐观,但又不能自己去信催问,只能等温柏青想好了再说。
  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漫长,时间一日一日地过去。
  这期间,国内外又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
  香港虽然同样不平静,但在周边的飘摇风雨中已算是难得的一处避风湾。学校里虽不乏热血的同学们一心报国,但比起内地那些不时上街游行的学生,至少这小小的港岛上还能放下一张安稳的书桌。
  这天傍晚放学后,温见宁是最后一个抱著书走出教室的。
  钟荟他们今日有社团活动,只怕一时半会还没有结束,她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慢慢地收拾完书,打扫了卫生,这才一个人沿着林荫道往校门口走去。
  香港四季温暖,这个季节尤为闷热多雨,使得岛上的草木格外蓊郁。路两边影树高大得仿佛要耸入云端,树冠上的野火花犹如火烧云霞,映衬着湛蓝高远的天。
  在温见宁的印象里,往年的野火花从未开得像今年这样好,热烈、赤忱而纯粹,仿佛要用尽全部的气力,燃烧完这最后一个平静的夏天。
  前方尽头的树下有人冲她招手喊:“见宁!”
  温见宁一路小跑到对方面前,站定后才问道:“你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