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华裳的歇斯底里和穆岑的冷静对比起来,就立竿见影了。
  “母后,李家被满门抄斩,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臣妾那时候未曾出生,这些事,也是前不久才听人说的,臣妾又何德何能能变得出李家的衣裳,再说,这凤清宫内,前后都是母后的人,臣妾就算真的陷害母后,难道还能在凤清宫内得逞吗?”穆岑问的直接。
  曲华裳被穆岑说的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何况,臣妾从来没陷害母后的意思,臣妾的话都没说完,母后又何必给臣妾一定帽子呢,还是当着父皇的面。”这话,就好似穆岑在叫委屈。
  李长天倒是不厌烦穆岑的话。
  穆岑说话从来都有调理,反而能从混乱之中,找到重点,让人一目了然。
  而现在的曲华裳,在李长天看来,就好似一个泼妇,总可以随时随地的出乱子,再仗着身份,没少嚣张跋扈。
  自然,李长天不会信曲华裳的话。
  “你继续说。”李长天的声音沉沉的传来,也彻底的让曲华裳禁了声。
  “是。”穆岑这才继续开口道,“父皇,臣妾就是想,母后留着李家的东西,是不是知道一些什么隐情,或许当年李家的事并不是表面看见的这么简单。毕竟母后母仪天下,天下的人对于母后而言,母后都是仁慈的。只是李家的事罪名甚大,母后恐怕也无力扭转,毕竟这牵扯的人太多了。”
  穆岑的话低低沉沉的传来,却不带一丝玩笑的意思。
  给了曲华裳一顶高帽子,让曲华裳完全没了任何反击的能力。而李家这件事,从来没小过,从最初被定义通敌叛国开始,就是死罪一条,和李家有牵连的人都会第一时间的撇清关系,免得饱受无妄之灾。
  但是穆岑却很清楚,李长天对于这件事的在意,任何一个帝王对于叛国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如果曲华裳和李家真的有关系的话,那么李长天势必会让人彻查这件事,毕竟现在这样的局势,曲华裳和太子必然是站在一边,李长天虽然在位,但已经有了被逼宫的危机感。
  牵扯出这件事,曲华裳无辜与否,都足够让李长天顺势震慑曲华裳,让曲华裳彻底的老实下来。
  但是这对于穆岑而言并无所谓。
  曲华裳现在是翻不出多大的水花,穆岑要的是李长天开始彻查李家这件事。
  但是有些话,穆岑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引火烧身,之前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再多说什么,就容易把自己牵连进去了。
  而相较于穆岑,李长天却很清楚,当年李家的事情,彻查的人就是皇后的娘家,而这件事,曲华裳自己心中也很清楚。
  “朕记得很清楚,这件事可是太傅亲自处理的?”这话是在问曲华裳。
第460章 重查李家
  曲华裳的脸色更是变得难看,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皇上,臣妾一家对大周绝无异心。”
  这是表忠心,也是要把自己从这件事里彻底的摘出来。
  但显然李长天不是这么想的。
  在李长天看来,当年之事,是太傅亲自处理的,李长天不过就是下了一个旨,满门抄斩,而现在种种诡异的行为却怎么都说不过去了。
  若李家是冤枉的,那么证明曲家和李家必然也是有所牵连的,如果李家不是冤枉的,曲华裳留着这件衣服意味着什么,是曲家一直都有谋反之心吗?只是当年牵扯过大,想把自己摘干净吗?
  这件事让李长天的眸色渐渐的沉了下来。
  这种事,在大周绝对不能容忍。
  “既然绝无异心,皇后和朕解释下,为何皇后的寝宫内,还留着这件李家的衣裳。”李长天一字一句问的直接,: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这件衣裳是在当年收缴的李家的画册里面,根本就没出售过的,皇后又是如何得到的!”
  曲华裳是泪眼婆娑。
  “臣妾是冤枉的,臣妾什么都不知道。”曲华裳摇头,“这件事必然是有人陷害臣妾。”
  李长天无动于衷的站着。
  穆岑没说话,安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聪明的不发一言。
  曲华裳仍然跪着,一脸的狼狈。
  很久,李长天才开口:“来人,传旨下去,彻查当年李家的事情,包括当年这件事是经过谁的手,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都要仔仔细细的给朕查好,而后禀名。”
  “是。”王永立刻应道。
  李长天安静了下,才继续说:“这件事,让四殿下和九殿下查,让四殿下和九殿下即刻就到御龙殿觐见。”
  王永恭敬应声。
  而李长天话音落下,很快就甩手离开,王永立刻跟了上去,在经过曲华裳面前的时候,王永冲着曲华裳摇摇头,但也只是一下,很快就就跟着李长天离开了。
  穆岑听见李长天的话,眉眼里有着淡淡的笑意。
  李长天开口,一切都按照穆岑的方向走,而穆岑从来没指望过李长天在位的时候能处理好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已经有了突破口。
  这就足够了。
  安静了片刻,穆岑却没在凤清宫多停留,曲华裳怨恨的看着穆岑:“穆岑,本宫不会放过你的。”
  “娘娘,拭目以待。”穆岑转身,居高临下的看着狼狈的曲华裳,“我只是不知道,娘娘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如何不放过我。”
  穆岑很淡的笑了笑,忽然就这么抓起了喜服的一角,半蹲了下来:“我真的很好奇,娘娘和李家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有这件喜服,就连皇上都知道,这件喜服李家不曾对外出售过,一直都在李家的册子里。”
  穆岑每一个字都说的格外的清晰。
  她看着曲华裳的眼神也微微沉了沉:“娘娘怎么就不解释一下呢?娘娘真的天真的认为,说着是有人陷害的,皇上也会信吗?这凤清宫里里外外哪里不是娘娘的人,还能容得外人进来吗?”
  “娘娘要和通敌叛国的李家牵连上关系,别说曲太傅了,就算是太子殿下也会第一时间和娘娘撇清关系,这要和巫蛊之事比起来,恐怕巫蛊是小,通敌叛国就是死罪难逃了。”
  穆岑半笑不笑的威胁着。
  曲华裳的脸色彻底的变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
  她的手指颤抖,就这么指着穆岑,声音结结巴巴的:“你……穆岑……你……”
  穆岑冷淡的笑了笑,倒是完全无惧了曲华裳,而后,她淡淡开口:“皇后娘娘,好自为之。”
  而后穆岑看向玲珑:“玲珑,回宫。”
  “是。”玲珑恭敬的应声。
  很快,穆岑转身离开,玲珑取出了那件喜服,带着其余的衣服,安静的跟在穆岑的身后,从容的离开了。
  凤清宫内一片死寂。
  一直到穆岑离开,曲华裳踉踉跄跄的站起身,晚清立刻上前扶住了曲华裳:“娘娘,您小心点。”
  “是谁,是谁拿的!”曲华裳阴沉的开口,“把人给本宫拉出去斩了。”
  晚清安静了下:“奴婢这就去处理这件事。”
  说完,晚清快速的走了出去,曲华裳被穆岑气的不轻,更是头疼难耐,一旁的奴才也是大气不敢喘。
  和穆岑的较量里,曲华裳好似节节败退。
  再没了之前的风光无限,但是却又拿穆岑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连原本对自己极为信任的李时元都已经无声无息的站在穆岑的这边。
  在这样的情况下,曲华裳百口莫辩。
  就好比今日之事。
  不甘心又如何,就只能压着,毕竟曲华裳很明白这个深宫的生存之道,该忍的时候要忍,太过于急躁,只会让自己全盘皆输。
  ……
  而晚清走出凤清宫,看见寝宫外瑟瑟发抖的奴才,晚清居高临下,看看开口:“我没交代过你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吗?”
  “晚清姑姑,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奴婢就看见衣服在那就去拿了。”跪在地上的小姑娘不断的磕头,一下一下的。
  晚清面无表情的站着,看着不断磕头的小姑娘,鲜血已经流了一地。
  对于她的命运,晚清岂会不知道,这件事,凤清宫必然要找一个替罪的人出来,要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
  “晚清姑姑,求求您放过奴婢,奴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她的哭声变得越来越明显,“奴婢还有父母要供养,求求您,晚清姑姑。”
  声嘶力竭。
  晚清的表情却始终冷淡。
  这个宫内,几个没父母要供养的,几个不是背负着家族的希望来的,但是几个人最终能善始善终。
  “不是我不帮你,是我无能为力。”晚清平静的把话说完,“你就安心去吧,你的父母,我自然会找人安顿好。”
  晚清闭眼,没再说什么,一旁的太监已经快速的上前,在一声声凄厉的叫声里,人就已经被拖走了。
  结局可想而知。
  一直到周围的声音安静了下来,晚清才走回寝宫内,而凤清宫内,隐约带着血腥,挥散不去。
  ……
第461章 秋祭之行
  两日后——
  一年一度的秋祭之行正式开始。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京都出发,一路西行,若是快马加鞭,差不多十日便可到,但是队伍中不仅仅有宫内的嫔妃,还有太后,皇上,自然这队伍是怎么都不可能快的起来。
  按照往年,二十五日到三十日是正常的时间。
  这一路上更是小心翼翼,当地的官员开道,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的意外。
  随行的几位皇子并没乘坐马车,而是骑马而行。
  随性的官员武将多于文官,这意味着什么也再清楚不过了,这些人都是在保护李长天和后宫女眷的安全。
  穆岑并没着急,而是耐心的等着,看着徐洛尘把太后扶上了马车,太后的马车缓缓前行,穆岑这才在玲珑的搀扶上上了马车,待穆岑坐稳后,马车的门帘也被玲珑从外面放了下来。
  在门帘放下来的瞬间,穆岑看见了龙邵云。
  那一日在皇宫西门,穆岑就知道龙邵云会随行,所以看见龙邵云的时候,穆岑也没觉得奇怪,只是微微的颔首示意。
  倒是龙邵云冲着穆岑笑了笑,而后穆岑就发现了,龙邵云骑着马匹,倒是一路跟着自己和太后的马车。
  反倒是李时渊和李时厉这些皇子,是跟在李长天的边上。
  一前一后,还是有不远的距离呢。
  好似那一日后,穆岑也不曾在见到李时渊了,就算是宫内,也只是擦肩而过。谁都没能和谁说上一句话。
  穆岑安静了下,低敛下眉眼,而马车也已经缓缓的动了起来。
  渐渐的,京都从穆岑的眼中消失了,越是往西行,原本满眼的绿色也逐渐变得枯黄了起来,那是和京都截然不同的一种风景。
  而温度也随着进入西域,渐渐的降低了下来。
  中途,太后不小心感染了轻微的风寒,让一路的人都跟着紧张不已,太后年事已高,是不争的事实,这么长途奔波,每个人都害怕出事。
  太后倒是不以为意的挥挥手,队伍也没因为太后的风寒而停下来,只是速度慢上了很多。
  从太后感染了风寒,穆岑就从自己的马车到了太后的马车,细心照顾着。
  安营扎寨的时候,穆岑也很自然的和太后在一个帐篷里,避免出现意外。宫内的御医也去了不少,风长阳和何长生都在队伍之内,还包括了徐医女,方便给女眷看病。
  太后自然是徐医女亲自问诊的,穆岑没多问。
  但是太后的病情是一天天好了起来,除了容易疲惫外,倒是也没别的大事,这才让一队伍的人跟着松了口气。
  穆岑倒是跟前跟后的伺候着,并没任何怨言。
  这宫内的热很清楚,太后生病的时候,脾气很差,更是阴晴不定,很难伺候,就算是跟在太后身边的人也没任何办法,反倒是太后在穆岑的手里,变得老老实实的,从来不曾对穆岑发过脾气。
  这对穆岑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也是真的。
  而因为太后的风寒,队伍的速度减缓了下来,比起原本预计的时间,又慢上了几日。
  在从京都出发的第三十日,一行人才浩浩荡荡的抵达了西域的边境。
  此刻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在李长天的旨意里,所有人原地安营扎寨,休息后,翌日再进入西域领地。
  赶了几天路的众人,倒也疲惫了,安营扎寨好,大家也显得静悄悄的。
  穆岑在后面的临时小厨房里,亲自给太后熬着爽口的粥,这几日来,太后的胃口不好,吃的都是穆岑亲自做的东西。
  穆岑耐心的站着,木勺子在锅里搅动着。
  一直到粥好了,穆岑才小心的盛好,徐洛尘正好探了脑袋进来,穆岑看见了:“太后的粥好了,你拿过去给太后。”
  徐洛尘最近一段时间倒是得心应手了,自然也不会觉得害怕,应了声,很快就端起盘起,快速的朝着太后的帐篷走去。
  穆岑没跟上去,她看着锅底的粥,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