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情提醒得越早越好,不但能够减少伤亡,还能够减少大家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位于重灾区的几个乡镇也要开始演练撤离了。
大桥沟子村就是其中重中之重的一个村庄,在视谶小组刷视频的时候,曾经看到了这个村子因为附近的山体雪崩而直接被淹没了,雪太大了,虽然雪崩不至于像南北极那么严重,可是雪是带着重量的,这个村庄直接因为房屋倒塌的原因伤了30多个,死亡10人。
所以得到了消息的应急部门在做计划的时候就将这个村子划为了重点。
“背也要把全村男女老少全部都背走!”
第182章
大桥沟子村是个诨名; 现在已经改名叫做红兴村了。
事实上在东北这样不太讲究的地名是真的很多,比如说大桥沟子村旁边的村子以前叫做野鸡沟子,后来改名叫红丰村;他们隔着一大片田地北边的村子叫秃头堡,因为这村子旁边也有座山; 这座山长得就像半个人头; 只是这头上不长头发。现在这个村子已经改名叫光明顶村; 很有一些幽默在。
红兴村是一个很大的村子; 旁边紧挨着他们县城里最高的山小燕山,再加上在几十年前村里人曾经浴血奋战; 靠村上的民兵消灭过侵略者; 因此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红色景点了,以前挖的那些地道什么的都还在; 有不少人来这里参观时; 会照顾一下村里的生意。
再加上前些年有大学生村官来到了村里,不但将村里的这些特殊景点全部都重新修整了一遍,变得更具有观赏性和特色; 而且还给村里引进了最新的稻种; 稻米品质高; 而且产量也好; 让习惯在土地里刨食的村民们大大地丰收了一番。
除此以外; 这个年轻的“村官”赵晓玲还去跟附近的多所农业院校签订了协议; 每一年都会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到村里,发展出了特色的庭院经济——来村里游玩的人们经常会买上一些,让家家户户都有收入了。
年轻的村长赵晓玲带着大家走上了致富之路,到了冬天也是不会停歇的; 她专门请了技术员回来教大家用温室种植蔬菜和其他的作物,还以村里的名义直接注册了网店和商标; 村上所有的农作物只要合格的都可以贴上标签直接售卖出去,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还有村上养的土猪肉、走地鸡、绵羊……村上办农家乐的人家也都得到了不少的帮助,可以说整个村子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得知雪灾即将爆发,甚至他们旁边的小燕山还很可能雪崩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着急。
他们村里离山上实在是太近了,如果光是下大雪那还好,村上现在已经都盖起了2层小楼,雪大一点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窝在家里挺几天也就差不多了。
可如果雪崩了,房屋被压塌就不多说了,全村上下所有人赖以生存的特色景点和大棚岂不是都要完蛋?
人可以逃跑,大棚怎么逃?
11月的东北,气温比起南方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很低了,年轻人穿上了挺厚的外套,年纪稍大一点的那就直接羽绒服都穿上了——这会儿炕如果烧得太热容易上火,不烧屋子又冷,就很麻烦的一段时间。
赵桂娟裹紧了自己身上的大衣走进了村委会,一进去就看到了正在对着电脑快速打字的村长赵晓玲。
虽然赵晓玲和赵桂娟都姓赵,但她们之间并没有亲属关系,不过现在在赵桂娟的眼里,赵晓玲也跟她的亲人差不多了,能带着大家致富,能不是亲人吗!
但是今天赵桂娟过来绝不是为了找她的“亲人”聊天,而是想要问问关于12月份雪灾的事情。
赵晓玲很快就发现有人进来了,她抬起头笑了笑:“赵二姨,你咋来了?”
赵桂娟自然地扬起微笑:“小玲,忙着呢?”
她坐在赵晓玲对面的椅子上,有些拘谨地搓了搓手,赵晓玲察言观色,眸光一闪问道:“这是有啥事儿吗?”
“我就是想问问你之前在村里广播说的那个……”
赵晓玲了然地点头:“嗯,对,你是想说下个月下大雪,还有小燕山雪崩的事儿吧?”
赵桂娟点点头:“我家这不是今年才又立起来两个大棚,这要真雪崩了……”
其实村里人现在用的已经不是传统大棚了,为了能够种出更好的蔬菜大家全部都狠下心买的,又坚固又宽敞的玻璃大棚,这种大棚的抗压能力非常强,基本上用的都是钢化玻璃,非常坚固。
可这种坚固自然也是相对而言的,东北待过几年的人,谁不知道普通的雪和大暴雪完全不同,如果再加上雪崩雪暴这种极端天气的话,除了躲在屋里真的没啥别的办法。——这还得保证家里的房子足够坚固,不会被一下子压塌。
赵晓玲双手交叠着放在桌子上:“赵二姨,你的意思我懂。这大棚才安好,要是雪崩严重的话给弄坏了,钱就打水漂了。”
赵桂娟道:“说的就是这个理儿啊,那里头的小柿子啥的我才种上呢!”
赵晓玲无奈地笑了笑:“但是雪崩来了咱谁也挡不住,就算没有雪崩,接下来下了这么大的雪,咱们也肯定不能指望这茬菜了,你说是吧?”
她继续道:“咱们村上现在搞了大棚的有十几户人家,像你们家这种大型玻璃大棚的有9家,加一起20多个大棚,这个我这儿都有记录的。这茬菜呢,咱们就看看能不能在月底之前把能收的都收了,村委这边会尽量帮你们推销卖了。”
她用安抚的语气说道:“可是没有长成的也卖不出去的,可能这一茬就浪费了,毕竟咱们得在下雪之前把这些玻璃都收起来啊。”
赵桂娟也明白这些道理,她只是老觉着这小村长办法多厉害,所以才来问问:“这个我知道,回头那些小番茄啥的,我拔了也没啥。”
天灾来了,可不就是得有点损失?
赵晓玲也觉得这次天灾来得真不是时候,她这边正在大刀阔斧的在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呢!
但抱怨也没办法,赵村长先让赵桂娟回去,并且马上用村上的广播通知每家,每户今天下午都要派一个人来村委开会。
……
“……村上搞了大棚的,种在大棚里的菜,月底如果长不出来,嗯,咱就定个11月23号吧,暂定这个日子,之后要是有变化,咱们还是及时通知。”赵村长看着手上的发言稿继续说,“这个菜长不出来,咱们就只能放弃这一波菜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大棚,咱们都得马上收起来了,大棚里放着的架子啥的全都收起来。”
“另外我之前广播里通知大家的就是小燕山回头可能要有雪崩,大家也可以想象啊,下这么大雪,小燕山肯定积雪特别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不就雪崩了吗。”
她拿起旁边的一沓纸给大家发放下去:“这个纸上是咱们之前就已经分过的撤离小组,从明天开始呢,咱们就5天一训练,大家都跟着组长撤离,咱们必须把这个流程全都练会了。”
“别管啥时候人命肯定最重要,这些天大伙都把值钱的东西收拾收拾,别收拾太多,别把家里微波炉电饭锅啥的都带着……”
她在面对这些村民的时候,一向都要拿出最大的耐心来交流,否则就会有人因为听不懂而误解她的本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待会儿回去都好好看看名单,明天上午9点就跟着各组长按照要求撤离!”
她之后又直接将自己对于村上各种设施的安排念了念,总而言之就是能保护的就要保护,实在没办法提前做保护的也就只能算了,像是房屋加固这种事她都是直接找工程队来负责的。
在嘉国的许多基层,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员,就比如说红星村的村委会总共也就那么几个人,现在大家都忙得团团转了,因此根本没有哪个人专门负责应急撤离,现在一切都是村长负责。
但好在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村上的人现在都比较信任赵晓玲,所以才能还算高效地布置下去。
散会后,赵晓玲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因为是外地人,在村里并没有自己的房子,现在还住在村委宿舍。
上午做了几个小时的计划表,下午又一直在开会,赵晓玲回到屋里就直接扑在炕上睡着了。
等她被手机的声音吵醒的时候已经是第2天的早上5点多了——寒冷的北方到11月份的时候天已经开始变短了,5点多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屋子里黑乎乎的。
打来电话的是乡里应急办的工作人员。
“喂?”
“赵晓玲同志,是这样的,上级部门刚刚来了新通知,说是气象部门最新的观测结果是,11月半可能就开始下雪了,你今天有空的时候来乡里一趟,咱们这边要赶紧协调一下提前撤离的事情,另外,你们村私家车的车牌号也全部给我们汇总上来,你们回头到了临时的撤离点,所有车辆都得登记!”
赵晓玲听着这一连串的新变化,瞌睡虫瞬间离家出走了,她从炕上坐了起来问道:“十一月半就下雪,下大还是下小啊?”
另一边:“这个不太确定,但应该不会太大,不过肯定会有麻烦的地方,你今天先来乡里咱们再说吧。”
其实在之前,赵晓玲已经在手机上看到了十一月中旬的天气,上面写的是小雪。
“好,我上午过去咱们再说。”
第183章
雪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对于山脚下的小小村庄来说,如果没有国家做后盾,像是这样的小村庄其实抗灾能力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对于各个灾区村庄具体的撤离细节,新建立的天灾撤离管理局事无巨细地将每个村甚至每个人、每辆车应当如何撤离; 走哪条路; 去哪个地方暂避都提前安排好了。
甚至为了安置这些受灾的民众; 在此之前国家还直接掏钱在各地一些适合安置社区群众的地方建设了一些新的仓库; 以便撤离的群众临时放置自己的东西——就比如说像赵桂娟家里即将拆下来的玻璃大棚,这些东西他们当然可以放在自己家里; 也可以直接运到国家的仓库里放着。
另外就是赵晓玲想要给村上人加固房子这件事; 乡里也已经有安排了,想要给全村人整修房子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原本时间到月底的话还是来得及的; 可现在到了月中就会开始下雪,工程进度肉眼可见的一定会变慢,因此县里已经从其他地方招来了不少工人; 政府负责车费; 现在让各个村自己去申请。
一系列的事情都跟原本的计划有了些许的出入; 好在现在距离雪灾来临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重新安排也不算太晚; 只不过赵晓玲这种小村长要辛苦一下了。
……
在嘉国东北正在忙着预防一个多月后的雪灾时; 嘉国的沿海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紧急的疏散撤离。
这次是真的很紧迫,因为,根据嘉国专家的测算,蜗国的9。2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 极有可能到达嘉国沿海的时候海啸高度仍然不小于10米。
这只是最基本的预测,因为视谶小组并没有刷到相关的数据; 只是在之前的一天晚上看到了一条关于沿海遭遇海啸的伤亡情况:【“因蜗国特大地震影响,嘉国西南沿海遭遇海啸,目前伤亡情况未知,本台将持续报道。”】
——当然,即便没有这条视频,嘉国也绝对不会放松警惕,在之前希尔国也曾经被海啸袭击过,但当时因为方向和距离的问题并没有对嘉国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所以嘉国可以维持一个作壁上观的状态。
可这次不同了,9。2级地震的级别太高了,如果参考之前蓝星上发生的类似地震,那么极有可能整个太京洋地区都会遭到海啸的冲击。
天灾面前人人平等,嘉国不得不防。
于是,从得知这次严重的大地震开始,应急部门又又开始加班了。
沿海的人们要抓紧时间撤离,各个岛屿上守着的军队或者是普通民兵,也要抓紧时间暂时离开,实在不能离开的就要赶紧寻找相对安全的避难点。
因之前发生的事情,其实目前还留在蜗国的嘉国公民已经非常少了,但无论如何,外交人员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的嘉国公民还是留在了蜗国,并没有离开,因这次的事件实在太过严重,所以嘉国驻蜗国大使馆是直接一个一个地打电话通知的。
嘉国这次希望能够做到最小的伤亡。
4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几天里视谶小组也刷到了更多关于此次蜗国9。2级地震的后续影响——比如说五缘山再次爆发,并且在旁边形成了两座新的火山,比如说蜗国的南河道直接裂开了,裂开的一小部分甚至还下沉了0。5米。
距离蜗国南河道很近的熊国沿岸、棍国、北棍国,或者说夏洲很多的沿海国家全部都遭到了损失。
这当中嘉国居然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