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59章用人
清晨。
陆宁春早早起来,骑上摩托车往隔壁县城去,这个县城的人不太友好,餐馆饭店老板一听她不是来吃东西而是来推销面粉的,直接赶人,压根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跑了一上午,没什么收获,还遇到了街头小混混,幸亏她跑得快。
下午,她干脆去了另一个县城,倒是跑到了不少单子,总算没有白跑。
晚上,陆宁春神情疲惫的回来。
“姐!”
陆家盛领着自己的好兄弟小吴过来。
小吴是个会来事的,看见她,立马自来熟的喊,“陆姐姐好,经常听家盛说陆姐姐长得漂亮,还以为是夸张,今天见到你,才知道是谦虚了。”
陆宁春笑道:“我和家盛同年的,就是大了些月份,你还是别喊我姐姐了,没准你比我大呢。”
小吴笑眯眯道:“这年头有本事的人都喊哥姐,尊称而已,和年纪没关系。”
陆宁春和小吴聊了会儿,大概摸清了这个人的性格,有些油嘴滑舌,脸皮够厚,但是说话办事牢靠,正适合跑销路。
小吴仔细打量陆宁春的神色。
“陆姐姐,我觉得吧,与其让我在厂里干活,不如让我出去卖东西,我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闷在厂里干活,当然,还是看你,如果你不用我卖东西,我也可以在厂里干活,毕竟要挣钱养家。”
“你就那么肯定我一定会用你?”
小吴自信满满道:“说大话谁不会,我用事实跟你证明,我今天又卖出去一百多包,只要你给我机会,我肯定能帮你把面粉卖出去,我也不要两毛提成,给我一毛就成了,另一毛给家盛。”
她笑道:“好吧,以后跑销路的活就给你了。”
小吴高兴道:“没问题。”
陆家盛笑的很开心,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活计分给好兄弟了。
见他没心没肺的样子,陆宁春觉得好气又好笑,又对小吴道,“试用一个月,你的提成只有一毛,家盛没有功劳,没有提成,但是工作的好,会有奖金,家盛以后还是待在厂里,负责送货。”
陆家盛巴不得,笑嘿嘿道,“我还是想当运输队的队长,推销这活不适合我。”
接下来的聊天中,她得知小吴是憨子的堂弟,只能说太巧了,她不会因为和憨子的交情对小吴特别优待,能不能录用,要看他接下来的表现。
小吴是外村的,他家离这有些路,今晚先跟陆家盛住一个屋,第二天也是在陆家吃的早饭。
张巧一听这人顶替了自家儿子的活计,原本热情的脸立马拉了下来,再看引狼入室还傻乎乎招呼人家吃东西的儿子,气得吃不下饭。
她跑去找陆宁春说情,“宁春,你知道,你兄弟就是个傻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咱是一家人,肯定比外人靠谱不是,那活还是给家盛呗。”
陆宁春笑道:“人是家盛找来的,也确实比家盛有能耐,我觉得挺好。”
陆奶奶端着玉米糊糊在喝,“家盛不行就算了,他送货够辛苦了,你干嘛非要给他揽活。”
张巧叹气道:“二十好几的人连媳妇都没娶上,村里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不是急嘛,想让他多攒点媳妇本,辛苦怕啥。”
“他自己不愿意你能咋办,好在他也不是在家闲着,你就别管了,逼急了他给你撂挑子不干。”
张巧离开后,陆奶奶问,“那小伙子成不?”
“还得再看看,要是成,我就把这活交给他,自己也能歇歇,专门管着厂子里的事。”
“对嘛,这种出去跑的活不适合姑娘家,瞧瞧你都晒黑了一圈,以后咋找婆家。”
一听这话,陆宁春三两下啃完手里的馒头,一口气喝完玉米糊糊。
“奶,我还有事,出去了。”
她骑上摩托车一溜烟不见了。
别说小吴还真是个能干的,每天出去都有收获,为了方便最快交接订单,他这几天都是住在老陆家,和陆家盛一个房间。
张巧是个小气人,除了自家丈夫和儿子,别人占她一毛钱便宜都不行,见小吴见天住在自己家,早上还在家里吃早饭,天天脸色不好看。
小吴是个机灵人,他从自家带了粮食过来,嘴巴又甜,一口一个婶子,变着花样夸人,还说,“等我这个月发了工资,就给婶子买礼物。”
张巧心里满意的不得了。
再过几天,陆宁春就发现小吴俨然成了自家二婶的亲儿子。
“小吴,你吃一碗哪够,你还要出去跑销路,再吃一碗,带上个馒头,肚子饿了垫吧一下。”
“谢谢婶子,你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我一直很羡慕家盛,有你这么好的母亲。”
“苦命的孩子,你比我那侄女还可怜,她好歹还被爹妈养到十二岁,你连爹妈的面都没见过,以后你就住在婶子家,婶子把你当亲儿子。”
陆宁春觉得稀奇,私底下问陆家盛,“二伯娘怎么对小吴那么好?”
嘴甜会说好话,可能会得到二伯娘一个好脸色,但是不可能说出当亲儿子看。
陆家盛无奈道:“小吴答应发了工资给我妈买礼物还要给伙食费,我让他别给,他非要给。”
陆宁春倒是觉得小吴这人不错,虽然油嘴滑舌了点,但是不占人便宜。
“他给你妈多少钱,你告诉我,我补给他。”
等到月底发工资,小吴真给二伯娘还有二伯买了礼物,两双皮鞋,连陆爷爷和陆奶奶这边都买了一袋点心。
陆宁春把小吴交给二伯娘的伙食费还给他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你是因工作住在我家,不能让你自己掏钱,这是另外发给你的伙食补贴。”
不等小吴拒绝,她开口让小吴去市里跑销路。
考察了一些日子,她决定把跑销路的活全部交给小吴负责。
小吴惊讶道:“让我去市里?”
陆宁春点头:“县城的地界不大,销路基本都跑过了,再跑也没什么意义,都是些小单子,大单子还是得去市里找,有信心吗?”
最近小吴跑了不少单子,这些订单加在一起,勉强能维持厂子的运转,厂子要想发展起来,还是得寻找大客户。
小吴抬头挺胸道:“有信心。”
(本章完)
第360章 开始盈利
第360章开始盈利
小吴去了市里。
最舍不得的人莫过于张巧,伙食费没啦,礼物没啦,天天念叨着“小吴”,“小吴”,陆家盛都被她念叨烦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吴才是她的亲生儿子。
车子响起,陆家盛从外面送货回来。
一天下来,衣服都被汗打湿了,又累又渴,直接从自家小卖部拿了瓶饮料喝。
张巧叫唤道:“喝啥饮料,这是卖钱的,两块钱一瓶呢,家里有的是水喝,回屋喝水去。”
陆家盛才不管他妈念叨,反正天天念叨不耽误他天天喝,不喝家里的去外面买更不划算。
“妈,我就爱喝这种饮料。”
“我还爱喝呢,不要钱呀,养儿子有啥用,小吴还知道给我买礼物,你呢,给我买过啥!”
“妈,我工资都给你了,我哪有钱买礼物,要不你给我钱,我明天去买。”
当然,钱没要到,还被他妈数落了一顿。
李庆松不知道从哪知道新店长和陆宁春闹矛盾,陆宁春把面粉都拿回来的事,特地跑来村里,他在老陆家没看到陆宁春,又去厂子里找人。
陆宁春正在办公室里。
看见大姑父过来,立马站起来热情招呼,“大姑父来了,快坐,我给你倒杯水。“
“不用麻烦了,我今天过来是跟你道歉的,我不知道我堂弟妹会那样,你不要放在心上,你的面粉不错,放在我店里迟早能卖掉,她胡说的。”
刚开始陆宁春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新店长故意针对她的事她几乎都忘了,自己一天到晚忙厂子的事,哪有闲心记得这种小事。
“大姑父,你不用道歉,做生意不是慈善,你没必要看在咱们亲戚的份上照顾我,店长有句话说的对,公是公,私是私,我的面粉已经有许多销路了,在县城卖的不错。”
李庆松笑道:“是啊,少我一家也不耽误啥,就是我心里过意不去,我这个堂弟妹,心眼不大,她觉得你当店长那会儿我给分红,她当店长只拿工资,心里不服气,不敢找我,故意找你麻烦。”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新店长想隐瞒,但是店里的员工都看见了,李庆松到店里来看看,有店员偷偷告诉了他。
李庆松当时都气坏了。
“宁春,你受委屈了,当时为啥不跟我说?”
“毕竟是你家的亲戚,闹起来不好看,作为店长,她有权拒绝采购我的货,她说的也是实话,当时我的面粉确实很难卖出去。”
李庆松沉默了会儿。
“我已经让我堂弟妹回去了。”
“大姑父,你不用因为我这样做。”
“不止是因为你,店里的营业额一直下滑,我这次过去看,发现了很多问题,她真的不适合当店长,私心太重,把家里乱七八糟的亲戚弄来店里,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她对客人不够礼貌。”
陆宁春心下了然。
不够礼貌这个词很含蓄,反正她是亲眼看到新店长对员工不礼貌。
既然不是因为她,新店长为什么开除就跟她没关系,她没再多说什么。
“宁春,你的眼光不错,小李是个踏实能干的人,我决定让小李当店长。”
陆宁春笑道:“李姐确实不错。”
李庆松笑道:“我店里还能在你这采购面粉吗?”
“当然能,我们不是一直在合作。”
李庆松一愣,随即笑起来。
除了县城那间店,镇上和市里的店一直都在采购春风牌面粉,而且销量不错。
李庆松回到家,他跟陆大姑感慨道,“宁春是个办大事的人。”
陆大姑问:“你去道歉,宁春咋说?”
李庆松道:“咱小看了宁春的心胸,她不是狭隘的人,压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陆大姑先是因为侄女的心胸开阔高兴,想到新店长,脸又沉了下去。
“你家的亲戚真不像样,宁春在的时候把店里生意经营的多好,咱不求她更好,连保持原状都做不到,弄得一团糟,还不如当时答应大嫂让家昌媳妇来,也不会比这更差。”
李庆松笑道:“这回是我看走眼了,我不会再让亲戚来管了,我已经找好了人。”
……
春风面粉厂的工人更有干劲了,因为这个月给发了奖金,奖励超额完成任务。
这些工人拿着工资和奖金回家,被家里人大大的夸奖,家里人还纷纷出去显摆。
一些原本不看好厂子的村民见几个月过去,面粉厂非但没倒闭,人家还蒸蒸日上了,心思又活泛起来,和老陆家沾亲带故的都上门来找陆爷爷和陆奶奶说情,希望能让自家孩子进厂上班。
陆奶奶心里得意,面上不显,“那是我孙女的厂子,又不是我的厂子,你们找我干嘛。”
“你是她奶奶,你开口她还能不答。”
“我孙女主意正着呢,我可做不得她的主。”
陆八婆挤到前面来,堆着笑道,“嫂子,咱可是亲戚。”
陆奶奶哼道:“拐着不知道多少弯的亲戚也好意思提,我家实在亲戚村长侄子都没上门呢,再说了,你家孙子手脚不干净,谁敢要啊。”
无功而返,陆八婆憋屈死了,站在门口低声骂道,“啥玩意,瞧她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不就一个丁点大的小破厂子,当谁稀罕。”
张巧的脑袋从小卖部的窗户里伸出来,“八婆,你不稀罕,你上门来干嘛,有本事让你孙子也开一个小破厂子。”
陆八婆气呼呼的走了。
陆爷爷这边也是一样,凡事来说工作这事的,他一律让人自己去厂子应聘。
“咱去了,厂子说不招人。”
“不招人我也没办法,你们等招人再去吧。”陆爷爷背着手回家,嘴角扬得高高的。
陆宁春刚开厂子的时候来应聘的人不多,因为优先村里人,好不容易才凑到十几个不错的。
优先村里人不止是为了造福乡亲,更是有自己的考量,她无法提高宿舍和食堂,招村里人就不需要提供这些。
小吴是个能耐人,他去市里拉了不少单子,有大有小,销路越来越好。
虽然没有特别大的单子,但是不错了,陆宁春亲身经历过,她知道在外跑单子有多不容易,加上各个县城一些零零碎碎的单子,厂子已经开始盈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