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怼
    她出身显赫,向来自视甚高,却没想到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连太子的面都没见到,第一关就被狼狈地刷下来了。
    崔念姗落选之后,自觉无脸继续待在京中,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回到了故地汝南。
第七十九章 众口铄金
    听闻江夏郡主被册封为太子妃之后,崔念姗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见人就发火,谁都哄不好。
    却没想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天有不测风云,她自己角逐太子妃失利不说,身为三品大员的爹爹也突然被捉拿下狱,押解进京,罪名竟然是恶意中伤未来的太子妃。
    一夜之间,崔家的天塌了,而且,事关太子妃清誉,刑部不敢怠慢,办事雷厉风行,很快就掌握了罪证。
    崔巡因其女儿在竞选太子妃中失利,怀恨之心,便收买一些见财起意的落魄书生,在京城恶意散播江夏郡主舞弊的丑闻。
    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快,许多不明真相的儒生文人信以为真,自动加入了声讨江夏郡主的大军之中,没过几日,就演变成了满城风雨的舆论洪流。
    而且,崔家千金和江夏郡主在选秀过程中发生过冲突的事情,也有不少人知悉,至此,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崔家在背后捣的鬼,原先射向被污蔑中伤无辜的江夏郡主身上的利箭,现在全都调转方向,谴责崔家居心叵测,险恶至极。
    更有不少人幸灾乐祸,崔巡的女儿第一关就被刷下来,实在是老天开眼,有其父必有其女,要是这样阴险恶毒的女人入了东宫,才是真正的国之不幸。
    树倒猢狲散,门庭败落不过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昨日烈火烹油,今日萧瑟零落,崔夫人慌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进京找姐姐求助。
    谁也没想到,姐妹多年没见面,一见面竟然是这样的晴天霹雳,崔夫人眼泪濛濛,“姐姐,我家老爷根本没在背后污蔑太子妃,他是清白的。”
    钟氏也如遭雷击,怎么也没想到这股洪流的受害者竟然是妹妹一家
    短短几日,崔念姗就从养尊处优的豪门小姐沦落到了罪臣之女,她怎么都不能接受这其中的天差地别,泣不成声,“姨母,一定是有人陷害爹爹,你可一定要救救爹爹啊”
    崔大人出事之后,崔夫人也马上找过那些平日和崔大人处得不错的同僚求助,没想到,一听说崔大人卷进去的是太子妃的事,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平日称兄道弟,此时溜得比兔子还快,崔夫人吃了无数闭门羹。
    面对惊慌失措的妹妹和外甥女,钟氏却有苦说不出,这场风暴到底是谁挑起来的,她心知肚明,问题是,那是她惹不起的人物。
    原本想借刀杀人,借赵国候府的权势让百里雪的太子妃终成空,却做梦也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崔夫人惶惶道:“姐姐,你一定要救救你妹夫啊,他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去污蔑太子妃啊。”
    钟氏被妹妹的哭声搅得有些头晕,若是让妹妹知道了背后的原委,一定会恨死自己,她不明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仅薛家公子为百里雪做赋,而且现在的百里雪全然是无辜的受害者,更不会有人再提出要江夏郡主现场验证刺绣的无理要求了。
    “毓琴,你先不要着急,容我先想想办法。”钟氏自己也心烦意乱,只得吩咐周嬷嬷先把妹妹和外甥女带去休息,她自己才能坐下来好好理一理这一团乱麻。
第八十章 再入侯府
    薛夫人正在府里看账册的时候,薛南来报,“夫人,林国公府大夫人求见。”
    都是这个无事生非兴风作浪的女人,差点把赵国候府都拉下了水,薛夫人此刻对林夫人更是半分好感也没有,一听到林夫人,脸都黑了下来,正欲推回去,忽然又想到什么,淡淡道:“请林夫人进来吧。”
    钟氏一想到妹妹哭红的眼睛,就心疼不已,本以为这次可以躲在背后看到两虎相争的好戏,却不料为了妹妹,她不得不再次踏进侯府,“见过夫人。”
    薛夫人连眉眼都没抬,只是不冷不热道:“林夫人可真是稀客。”
    一听到这个声音,钟氏就暗道不好,硬着头皮恭维道:“夫人说笑了,上次见夫人的时候,夫人穿的那件深紫蓝翼纱织金锦的衣服可真是好看极了。”
    薛夫人微微一笑,“林夫人光临侯府,不光是为了称赞我的衣裳好看吧”
    钟氏原本以为经过上次的密谈,已经拉近了二人的关系,却没想到,这次见面,薛夫人话语中的火药味如此浓厚,差点让她招架不住,陪着笑脸道:“夫人英明,我这点小心思想来是瞒不过夫人的。”
    薛夫人在心底嗤笑,吏部尚书夫人,平日也是趾高气扬的主儿,现在倒好,满脸谦卑讨好的笑容,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对于她的目的,薛夫人自然心知肚明。
    因为事关自己的妹妹,钟氏心急如焚,病急乱投医,以至于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身居高位者来说,越是卑躬屈膝,越会被她们看不起,心底越鄙夷。
    她们最看得起也最尊重的,永远都是不卑不亢的人,当然,往往这种人身上更有她们看得上的价值,而情急之下失去冷静的钟氏已经无法再去考虑到这一点。
    薛夫人慢条斯理道:“林夫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钟氏道:“不瞒夫人,那汝南布政史崔巡是我的妹夫,他的为人我是熟知的,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又深明大义,他怎么可能干出这种糊涂事呢”
    薛夫人笑而不语,只是静静地盯着钟氏,侯爷夫人的气势自然非同凡响,看得钟氏浑身发毛。
    直到气氛足够凝重了,薛夫人才慢慢开口,“这些话,林夫人似乎应该去对刑部尚书讲,为什么要对我讲呢”
    永远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明显薛夫人就是在装糊涂,钟氏不得不再进一步,“我今日来见夫人,是带着十足的诚意的,还望夫人也能与我坦诚相见。”
    你还不配薛夫人心道,自作聪明的人,她见得多了,但像钟氏自作聪明到这种程度的人并不多,刚开始存在利用赵国候府的心思,还以为和侯府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现在崔巡出了事,就妄想以这种默契来要挟侯府。
    薛夫人淡淡一笑,“本夫人最见不得有人藏着掖着了,林夫人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现在清高起来了,当初得知江夏郡主根本不会刺绣的时候,可不是这副姿态,但钟氏知道现在不是和薛夫人翻脸的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正色道:“我认为,江夏郡主一事,绝非崔巡所为。”
第八十一章 以卵击石
    这也是薛夫人答应见林夫人的原因,要防止这个心思险恶的女人在外面反咬侯府一口,危及侯府。
    薛夫人并不希望此事传到皇后娘娘耳朵里去,她冷笑一声,别有深意道:“那依林夫人之见,应该是谁所为呢”
    钟氏咬了咬牙,“夫人聪明,何必要我说得那么明白”
    薛夫人的脸色蓦然冷了下来,“本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只是希望你记住,自己沾了一身腥,就不要妄想把赵国候府拉下水,否则,结果就远远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钟氏一怔,想不到薛夫人竟然会完全翻脸不认人,脱口而出,“难道夫人真甘心太子妃的位置落入她人之手”
    薛夫人当然不甘心,薛氏一族都不甘心,但来日方长,还有的是机会慢慢去争,而且,她并不愿与钟氏这样的人为伍,冷淡道:“不管甘心与不甘心,这都是侯府的事,与林夫人无关。”
    看来薛夫人是铁了心要和自己划清界限了,之前心照不宣的默契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钟氏不能让卷入到这个旋涡中的每个人都全身而退,却偏偏把妹妹一家拉入深渊,“关于江夏郡主不会刺绣一事,难道夫人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这样好的把柄,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毫无用武之地吗这不像是赵国候府的行事风格。
    薛夫人见钟氏不死心地穷追不舍,淡淡道:“江夏郡主到底会不会刺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今日林夫人好生奇怪,尽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本夫人很忙,如果林夫人没有其他事的话,就失陪了。”
    钟氏在京城也是有名的贵夫人,还从来没有被人甩脸子下逐客令的冷遇,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口不择言道:“流言的事,夫人真以为可以推得一干二净吗”
    言下之意,就是这件事的内幕她是一清二楚的,若是想以此来要挟侯府的话,就大错特错了,薛夫人嗤笑,“既然你都来了,本夫人也不妨和你多啰嗦几句,免得你心怀不甘,继续生事。”
    见薛夫人终于开始正面回应自己了,虽然明知不是什么好话,但钟氏还是耳朵竖了起来。
    “江夏郡主的事,若是真的公诸天下,头一个遭殃的是你这个舅母,太子头一个饶不了的,也是你,毕竟,江夏郡主不会刺绣的闺中秘密,除了至亲的人,还有谁会知道呢”
    想起太子冷肃慑人的眸瞳,钟氏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原本以为在此事上,自己和侯府是栓在一条线上的蚂蚱,却没想到此时侯府竟然撇得一干二净,而自己做的事,虽说空口无凭,但以侯府的能力,把自己推出去,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钟氏怎么也想不明白,赵国候府到底因为什么突然改变了立场
    看到钟氏灰白的脸庞,薛夫人意味深长道:“所以,本夫人劝你一句,不要试图以卵击石,更不要妄想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来威胁本夫人,这个结果不是你可以承受的,也不是林国公府可以承受的。”
第八十二章 走投无路
    从赵国候府出来,钟氏的腿都在发虚,不知道回府之后要如何面对妹妹望穿秋水的眼神,身为煊赫的尚书夫人,平日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此时却忽然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惶恐。
    周嬷嬷见夫人满脸愁容,灵机一动,“夫人,不如去求求惠妃娘娘”
    惠妃钟氏猛然抬起头,婷儿是瑞王妃,惠妃怎么说也是自己人,可她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人希望还没入门的儿媳府上就有一大摊子麻烦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打扰惠妃,不能影响娘娘对婷儿的印象。
    见夫人拒绝了,周嬷嬷为难道:“那怎么和崔夫人交代呢”
    钟氏心烦意乱,“先回府等老爷回来再想办法吧”
    在钟氏看来,现在崔巡的案子在刑部,老爷是吏部尚书,六部之间总算有些交情,就看老爷能不能想想办法了。
    她人还没踏进府中,崔夫人已经急不可待地等候在林府门口了,“姐姐,有消息了吗”
    钟氏忙安抚妹妹,“这件事没有那么快,容我慢慢想办法。”
    崔夫人满脸失望,焦急之下,差点昏了过去,老爷现在被关进了刑部天牢,因为涉及要案,任何人不得探监,连面都见不到,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到现在她还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林尚书很快就回府了,汝南布政使与他是连襟,这个案子多多少少对他也有影响,这一年他就没有清静过,各种糟心事不停地发生,一件接着一件,没完没了,让他脸色很难看。
    钟氏见到老爷,立即陪着笑脸迎了上去,“老爷回府了”
    林尚书和钟氏多年夫妻,自然明白钟氏此刻想要干什么,眉头并未舒缓,而且,对冯姨娘一尸两命的事情,虽然顺天府目前并未有定论,但林尚书最怀疑的人始终是钟氏这个结发妻子,心中的隔阂越拉越大,黑着脸道:“我还有公务要忙,你就别过来了。”
    说完,就扬长而去,把钟氏一个人丢在原地,呆呆地看着老爷离去的身影。
    自从有孕的冯姨娘死后,老爷就对自己越发冷淡,看她的眼神也透着一股别样的冷,钟氏实在冤枉,她的确想让冯姨娘死,但她也的确没动手,更让她心惊胆战的是,老爷已经找了媒婆赛金花,正在寻找京城里面合适人家的姑娘准备纳为妾室。
    东澜大户人家的规矩,老爷纳妾须得经过正妻的同意,但如今老爷连纳妾都不再和她这个正妻商量了,钟氏感到十分恐慌,仿佛所有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
    周嬷嬷最清楚地知道大夫人的艰难处境,走投无路之下,死马也要当做活马医,“夫人,不如还是去找找惠妃娘娘吧”
    钟氏无奈,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也只能试试了。”
    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在梓乐宫外,等候了许久,才见到一位容色清婉的姑姑出来,是惠妃娘娘身边的玉淑,“夫人请随奴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