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两百六十七章 闯宫争宠

    一听到这个声音,明霏眼底就掠过一道阴霾,安宁郡主一直不忿自己得宠,现在更是变本加厉了,连皇上在这里,她都敢闯进来。

    不过明霏知道自己现在并不具备和安宁抗衡的实力,安宁的北越郡主身份,既是她的劣势,也是她的优势。

    现在东澜和北越的关系趋于缓和,就算抛却安宁本人的绝美娇俏,皇上也不可能真的让她失宠。

    这一点,明霏看得很清楚,只要东澜北越一日不失和,安宁郡主的君宠就一日不衰,所以,对安宁的欺压挑衅,她始终表现得逆来顺受。

    皇上也没想到宁妃居然来了,这在宫里可是很少见的情形,按理说,皇上在一妃子宫里歇息,若没有极为紧急的事情,其他妃子是不会主动前来叨扰的。

    这个宁妃,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皇上正欲拉下脸,训斥一顿,可他的目光锁定宁妃脸庞的时候,到了嘴边的训斥竟然又咽了回去。

    今天的宁妃是有备而来的,俏如芙蓉初绽,媚如玫瑰凝露,笑如凤仙嫣然,眸若秋波四溢,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神一荡,皇上的怒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笑道:“宁儿怎么来了”

    一听这句话,明霏就明白安宁郡主成功魅惑到了皇上,皇上不会再怪罪她了,适时道:“臣妾参见宁妃娘娘。”

    安宁郡主并没有把明霏放在眼里,只是淡淡“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虽然皇上人还在锦瑟居,但允许明霏协理惠妃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安宁盛宠这么久,皇上也无意她协理宫务,倒是才入宫没多久的明贵人后来居上,不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

    可安宁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之辈,她才不甘心,灵机一动,精心装扮之后,大摇大摆地到了锦瑟居。

    安宁郡主樱唇勾起,笑容有几分邪魅,几分妖冶,几分大胆,“原本陛下在明妹妹这里,臣妾是不该来打扰的,只是臣妾最近新学了一种鲜美参汤的做法,从昨日就开始准备了,现在出锅的时辰刚刚好,特来请陛下尝尝,陛下不会怪罪臣妾打扰了陛下和明妹妹吧”

    安宁郡主自从知道皇上为什么喜欢来锦瑟居的原因之后,就开始在厨艺上大下功夫,请教名厨,苦心钻研,做出的美食令皇上也赞不绝口。

    “怎么会呢”皇上哈哈一笑,“让朕看看,宁儿的手艺是不是又精进了”

    安宁郡主暗自朝明霏丢了一个得意的眼神,“碧婵,呈上来。”

    碧婵忙将宁妃精心准备的参汤盛了上来,然后悄然退了下去,根本没把锦瑟居的主仆放在眼里。

    夏儿看得咬牙切齿,争宠都争到锦瑟居来了,偏偏皇上毫无怪罪之意,她再生气也无济于事。

    安宁郡主俏生生一笑,全然无视这是在锦瑟居,而不是她的紫华宫,为皇上盛了一碗,娇嗔道:“陛下,这可是宁儿苦心钻研了好久的参汤,虽然您已经在明妹妹这里用过膳了,但宁儿的心意您可不能辜负。”

    果然香气四溢,皇上浅浅啜了一口,笑道:“宁儿有心了,这手艺的确不错。”

第两百六十八章 明霏和安宁

    得到皇上赞许,安宁郡主笑意盈盈,扭动着纤纤细腰,媚眼如丝,明眸似水,以退为进道:“臣妾的心意已经送到了,就不打扰明妹妹的好时光了,臣妾告退。”

    明霏正欲开口,却陡然听皇上道:“朕已经用完膳,时辰还早,顺道去你的紫华宫坐坐吧。”

    安宁郡主立时笑靥如花,夏儿脸色陡然变了,宁妃这个贱蹄子,竟然将已经准备在此歇息的皇上,从锦瑟居硬生生媚走了

    明霏也掩饰不住的失望,但她明白,这个时候只能忍,一定要让皇上看到自己的大度和雅量,失去一时,以后才会得到更多。

    她没有安宁郡主的异国背景,明家是江南豪族,但后宫里,出身高贵的女人如过江之鲫,明家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她只能凭借自己的心智和坚韧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款款屈膝下跪,“臣妾恭送陛下,恭送宁妃娘娘。”

    此刻,皇上心里只想着娇美如花的宁妃,对明霏道:“你也累了,早些歇着吧,朕改日再来看你。”

    “谢陛下。”明霏心底委屈,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温顺。

    安宁郡主见状,从鼻子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转而看向皇上的时候,又是一副千娇百媚的情态,踮起脚尖,附在皇上耳边说了一句话,立即惹得皇上哈哈大笑,看向她媚意十足的眼睛,皇上眼底浮起不易察觉的欲望。

    原本皇上的确是要歇在锦瑟居的,但在见到宁妃之后,又改变了主意,明贵人矜持雅致,善解人意,如清新芳香的百合,尤其是身上那股浓浓的江南水乡韵味,在姹紫嫣红的后宫,如一枝独秀,卓尔不群。

    宁妃则完全不同,她不懂事,也不雅量,她大胆争宠,公开吃醋,在不缺温柔贤惠的后宫,显得格外真实而可爱,透出一种男人无法抗拒的别样魅力,形成了某种特别的张力,这种独特的美,也让皇上不会将她彻底抛诸脑后。

    最重要的是,在床闱间,安宁从来不像别的妃子那样羞涩而拘谨,那些女人虽然听话乖顺,却也少了男女情趣。

    安宁则会毫无顾忌地展现女人无与伦比的性感魅力,花样频出,情潮迭起之时,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快冽和舒畅,让皇上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男人征服女人,尤其是在床笫之间的征服和驾驭,可以极大地满足男人的虚荣和尊严,这一点上,安宁做得极好,她在男女之事上对皇上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在安宁这里,皇上可以尽情展现一个男人的本色,而在别的妃嫔那里,皇上就是皇上,女人承宠之时,也多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皇上心情烦躁的时候,需要的是贤良淑德通情达理的后妃,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喜欢的就是安宁郡主这类看似不懂事本性流露的娇憨小女孩。

    明霏虽然聪明,但到底道行尚浅,缺乏对男人本性的彻底了解,所以被安宁郡主轻轻松松抢走了皇上。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京城佳话

    这晚连续发生的两件事,都在宫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件是皇上竟然允许位份不高的明贵人参与后宫事务的打理,这意味着明贵人不会在贵人这个位置上呆很久了,晋升是迟早的事,只需一个时机,这个时机要么是孕育皇嗣,要么是伺候皇上有功。

    另一件是准备歇在锦瑟居的皇上,居然转道去了宁妃的紫华宫,原本等着看宁妃笑话的人,这才明白,宁妃的恩宠依旧不变。

    宫里的夜晚虽平静,人心却无法平静下来,薛皇后听说了这件事,只是付诸一笑,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瑶姑姑却明白,皇后娘娘想看到的两虎相争的场面,已经浮出端倪,这只是个开头,以后的纷争只会更加激烈。

    惠妃喜忧参半,喜的是皇上心里还是有她的,记挂着她宫务繁忙,忧的是,皇上是不是有分解她手中权力的意思

    玉淑道:“娘娘不必忧心,明贵人再受宠,也宠不过娘娘去,如今皇上已对太子殿下心生不满,而珞王殿下深得圣宠,娘娘的福气还在后面。”

    玉淑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惠妃艳丽的脸上浮现舒悦笑容,“是啊,这次江夏王可把皇上给惹恼了。”

    曾经因为瑞儿的任性,没有娶到江夏郡主,一直是惠妃心里的刺,但现在看来,这可真是因祸得福,不然就会像太子一样被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的江夏王所连累,等到太子从北越回来,也许朝中格局已经不一样了。

    ---

    曲府。

    “不知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殿下见谅。”曲尚书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

    曲府最近喜事连连,太子大婚之后,就是悠若出阁之礼,随后又是庶女悠娴和韩家嫡公子定了亲,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

    落座之后,面对曲尚书的殷勤,轩辕珞脸上并没有多少表情,直言不讳道:“本王今日前来,是有关江夏王一事。”

    江夏王曲尚书微怔,江夏王拒婚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城各大世家,不少人为皇帝陛下体恤功臣的鸿恩大义所打动,也被江夏王对其亡妻经久不变的深情厚谊所打动。

    这件并不怎么光彩的事,却不知怎么的,反而成了京城佳话,皇上和江夏王成了一对令人交口称赞的明君贤臣,有这样仁厚的君王,还有这样忠义的功臣,是东澜之福。

    虽然外界全是不知情的美誉,但曲尚书却知晓皇上和江夏王并非外界传说的那么亲密无间,毫无隔阂,因为他已经接到来自中书阁的明旨,自即日起,江夏军队的供给与俸禄回归地方军级别。

    曲尚书接到这道明旨的时候,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江夏可有足足三十万将士,此举不亚于一场轰轰烈烈的强烈地震,皇上震慑江夏王的大手笔,也让他浑身发寒。

    “微臣愚钝,还请殿下明示。”曲尚书在心里暗自揣测珞王此时前来的用意,试探道。

    轩辕珞知道这些老东西个个都是成了精的人物,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过他并不在意他们这些小心思,勾唇道:“曲大人已经接到中书阁的谕旨了吧”

第两百七十章 珞王的鸿篇巨论

    曲尚书忙道:“是,微臣刚接到圣旨,因年底事务繁忙,还没来得及施行,不知殿下有何指示”

    轩辕珞看似随意实则冷沉道:“曲大人觉得棘手”

    轩辕珞高深莫测的笑容让曲尚书摸不着头脑,他重重一叹,不棘手才怪

    这一道圣旨下去,触动的是三十万人的切身利益,那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儿戏。

    虽说是奉上旨意,但军资供给却由兵部直接发放,具体操作起来,兵部还是有着极大的权力,若江夏王一怒之下,将这笔账算在兵部头上,也足以让曲尚书吃不了兜着走。

    虽说曲府隶属珞王派系,而江夏王府某种程度上隶属太子派系,看似是对立的,但深知朝局诡谲盘根错节的曲尚书,和别人的看法并不相同,因为到目前为止,江夏王摆出的姿态始终是不涉朝局的中立态度,并没有明显要偏向太子的迹象。

    既然并非敌对关系,至少现在不是,曲尚书并不想凭空无故招来那个沙场枭雄的怨恨,至少不愿在明面上和他结下梁子,所以,接到旨意之后,他左右为难,借故迟迟不动,试图寻找能让自己置身事外的万全之策。

    面对珞王的冷意,曲尚书叹道:“不瞒殿下,此事的确棘手,江夏足足有三十万将士,军资供给的重新计算和发放,需要不少时间,现在又是年底,兵部的各项事务堆积起来,忙得实在抽不开身。”

    轩辕珞当然知道曲尚书心里的顾虑,说白了就是害怕得罪江夏王,他今天来,就是为了督促曲尚书尽快落实此事,忽然话锋一转,意味深长道:“这么多年,江夏军队按照御林军的标准供给,引起了不少怨言,为了这三十万军队,户部每年都需多支出数百万两白银,为此,不得不缩减其他利国利民的大工事开支,所以,不仅仅是其他地方军,其他各部也颇多怨愤,削减江夏军队开支,已经势在必行,是国之大政。”

    殿下的鸿篇巨论,深明大义,无可辩驳,曲尚书连连点头,“殿下说的是。”

    轩辕珞淡淡一笑,逐渐加码道:“每年兵部都要多支出数百万两,以致户部空虚,户部的郝大人顾此失彼,不得不以国库紧张为由打发其他各部的人,那些人可把这笔账都算在兵部头上呢。”

    曲尚书手一抖,些许茶水洒在地面上,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珞王的意思他明白,为了江夏军队的优厚待遇,他这个兵部尚书都快成众矢之的了,可江夏军队并没有把他当成功臣看待。

    对曲尚书越来越凝重的脸色,轩辕珞视若无睹,“皇上当初施此军政,是为了鼓舞士气,安抚忠魂,此一时彼一时也,战时重武,闲时重农,如今皇上治下,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天下太平,纵使江夏军队旧日功劳再大,也不能永久等同于皇上身边的御林军待遇,曲大人说是吗”

    曲尚书忙附和道:“殿下字字箴言,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是”

    后面的话他没说,他相信珞王心如明镜,江夏王何等人如非必要,谁都不想得罪那个一方诸侯。

第两百七十一章 曲尚书豁然开朗

    再说,武人向来心胸狭隘,有仇必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万一有天江夏王的旷世功勋再次传遍大江南北,说不准到时候就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