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面对这个伤透了她的心的人,她也不想再见到,既然障碍已经清了,她不想和林府的人多加纠缠,转身就准备上车。
却听到林归远儒雅的声音,“何小姐请留步”
众人只觉得头顶又是一场天雷滚滚,瞠目结舌,林公子当初对何淑蕙不是除了厌恶,还是厌恶吗
今天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主动和何淑蕙说话
柳如茜眼中嫉恨一闪而过,自己现在是越来越不摸不清楚林归远的想法了。
不过,何淑蕙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什么,没有拂袖而去,而是转身看他,风中一袭天青色袍服,玉树临风,曾经也是京城叫得上号的贵公子啊,今天居然落得人人唾弃的下场。
她的话语平静而疏离,“林公子有什么事吗”
林归远缓步上前,语出惊人,“之前多有得罪,还望何小姐见谅。”
柳如茜呆住了,林归远最近的眼神越来越清澈,用了这么多年的绕骨情丝,怎么就不起作用了呢难道林归远竟能战胜绕骨情丝的力量
就算他对自己不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但他也一向讨厌蛮横骄纵的何淑蕙啊,怎么像变了个人一样
曾经极力想要的东西,一旦变换了时间,变换了地点,就再也不是最初的模样,面对林归远的温和清雅,何淑蕙只无所谓一笑,“林公子言重了,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相谈甚欢
看着眼前女子风姿昂扬,林归远只觉得心底微微一揪,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是枉然,“请代我向老侯爷问候。”
何淑蕙不置可否,对这个孙女婿,爷爷一提起来就怒不可遏,还问什么候纯粹添堵罢了,她一言不发,转身就上了车。
这场持续了许久的纷争,最后以林国公府的退让了事,柳如茜强作欢笑,却掩不住眼底深深嫉恨,何淑蕙只是面无表情,并没有得意忘形之色,大家风范可见一斑。
看热闹的人逐渐散去,心事重重的林归远忽然发现表兄的身影,神情一震,快步而来,敛衽一礼,“见过王爷。”
百里长卿神色淡然,“不必多礼。”
刚才那一幕定然已经落入表兄眼中,林归远心底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感觉,一旁的马车帘子掀起来,传出一个清越动听的声音,“林公子”
大年初一,太子妃和王爷同时出行,去的只能是林国公府,林归远道:“见过太子妃。”
柳如茜将刚才诸多不悦压了下去,纤细身姿款款而来,先是对百里雪一福身,“妾身见过太子妃。”
随后又对江夏王欠身行礼,温婉道:“妾身见过王爷。”
高居马背的江夏王,丰神俊朗,眉目威凛,富有穿透力的目光从柳如茜身上滑过,随即就看向远方的河水清清。
“臣女见过太子妃。”
“见过王爷”
一个英姿豪爽的声音自后面而来,原来是已经过了桥的何淑蕙,她娴熟地跳下马车,行走之间,潇洒至极,毫不拖泥带水,大有侯府小姐的气派。
百里雪冲何淑蕙微微一笑,“老侯爷安好”
“爷爷身子康健,多谢太子妃挂念。”
何淑蕙和柳如茜同时站在眼前,一个风姿烈烈,一个弱不禁风,若是在别的男人眼中,可能更喜欢柳如茜这样的女人,但在百里长卿这类王者的眼中,在何淑蕙的光彩照人之下,柳如茜根本不值一提,淡淡一笑,“本王在回江夏之前,会去找老侯爷喝上几杯。”
江夏王是藩王,老侯爷是侯爵,按理说是老侯爷拜访江夏王,但对王侯公卿都不放在眼中的江夏王来说,老侯爷是京中为数不多的他看得上眼的人物之一,何况,老侯爷资格老,他是晚辈,理应主动拜访。
何淑蕙见清高冷傲的江夏王这么说,顿时欣喜不已,“我这就回府告诉爷爷,爷爷一定很高兴。”
百里雪揶揄道:“何小姐你可要小心看着,他们一喝起来,恐怕没日没夜。”
何淑蕙原来和百里雪接触不多,此时一番交谈下来,才知太子妃性情不羁,亲和可爱,“如蒙太子妃不弃,届时一并前来侯府如何”
百里雪笑了笑,看了一眼哥哥的方向,“来日方长,同在京中,还怕没有时间吗”
见他们几人相谈甚欢,像是一家人一样,尤其是林归远看着何淑蕙在江夏王面前那股落落大方的洒脱,心底更是黯然。
第四百九十六章 林府拜年
柳如茜更是郁闷,明明自己才是国公府名正言顺的少夫人,可江夏王和太子妃眼中只有非亲非故的何淑蕙,这个该死的下堂妇,都已经被国公府扫地出门了,却还是这般不知廉耻。
须臾之后,百里长卿看着太阳的影子,提醒道:“阿雪,此时外祖母也该起身了,我们走吧。”
何淑蕙知晓他们还有事,连忙告辞,言谈间神色明快,丝毫没有弃妇的羞愧,“那我就不打扰了。”
既是去林国公府,林归远自然要陪着同行,也知晓他们兄妹并不待见茜儿,他们之所以屈尊去林府,主要是因为老夫人,其他的人都不想见,便谴茜儿去城隍庙上香。
柳如茜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神冷得像冰,手心紧握,仿佛有什么东西渐渐失去了掌控一样。
---
到了寿康院,王嬷嬷一见百里兄妹就笑道:“老夫人一早就说盼着你们今天过来拜年呢。”
百里长卿瞥了一眼妹妹,百里雪吐了吐舌头,在外面看热闹看得忘了时间,以致让外祖母久等。
百里雪回给了哥哥一个调皮的眼神,让哥哥哭笑不得。
王嬷嬷又道:“今天楚世子也来过了。”
“大年初一就来,他可真敬业啊。”百里雪笑道。
王嬷嬷忍俊不禁,她自然明白老夫人能得楚世子和秦公子妙手联合医治,是托了太子妃的洪福,京城里谁不知道清高的楚世子是什么脾气
“楚世子说午后要陪长公主去九仙观上香,会有好几日不在京中,所以今天一早就来看望老夫人。”王嬷嬷解释道,又感叹道:“楚世子虽然看着冷冰冰的,行事倒是细心体贴。”
百里长卿不置可否,一言不发入内,“外祖母,长卿来给你拜年了,祝您老人家福寿永安。”
老夫人今天穿一身深蓝色吉祥如意图案的绣金长袄,虽然动作仍然不利索,细看过去,嘴唇也微有歪斜,但精神却矍铄,眉开眼笑,“好好好,长卿啊,过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你。”
百里长卿依言上前,林家的人,唯一能让他感到温暖的就是这位外祖母了,舅舅虽然本性不坏,却平庸迂腐,在官场里混了这么多年,身上沾染了不少圆滑气息,不复最初的清正之气。
老夫人浑浊的眼睛一遍又一遍地打量百里长卿,不舍道:“过年了,你又要走了,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百里雪在一旁不满道:“外祖母,你可真偏心,我都来了这么久了,你只顾着对哥哥嘘寒问暖,都不记得我了”
老夫人笑道:“你这丫头连哥哥的醋也要吃,你嫁在京城,太子又宠你,想必是可自由出入东宫,想看你什么时候不能看我这么多年才见长卿一面,多不容易”
“外祖母放心吧,哥哥过了元宵才走呢。”百里雪在外祖母身旁坐下,她和哥哥的感觉一样,只有寿康院才是她喜欢呆的地方,林府其他地方一律不想去。
“那就好”老夫人点点头,拉着百里长卿的手问了许久,才微微一叹,“过了年,你就三十二了吧”
第四百九十七章 老夫人的关心
百里长卿颔首,微微一笑,“外祖母好记性。”
“我这脑子虽然不如年轻时候好用,但也还没到老糊涂的程度。”上次中风,连老夫人自己都以为回天乏力,即将和仙逝多年的国公爷团聚了,却不想还能捡回一条老命,勉强支撑,和秦公子还有楚世子妙手回春的医术是绝对分不开的,换了别人,恐怕已经死了,她有这个福气,全是因为阿雪这个好外孙女,这一点,她心如明镜。
“你这岁数,放在别人身上,也该儿女绕膝了吧”老夫人道。
百里雪神色一跳,看向哥哥,却见哥哥神色如常,“长卿不孝,让外祖母担心了。”
“我这把年纪,也什么都看开了。”老夫人关切道:“只是可怜你母亲,要是你膝下有个孩子,她该多高兴。”
老夫人行动不便,除了到院子里晒太阳之外,就很少出门了,而现在虽然神智清醒,但中风一次,元气大伤,精力不济,已经不能和以前一样关注外面的风风雨雨,并不知晓皇上再次赐婚的消息。
百里长卿淡淡含笑,“母亲心怀宽广,大概也是不介意的。”
“说的什么话”老夫人不悦道:“你是百里家唯一的男丁,现在阿雪又嫁出去了,你百年之后,难道还要眼睁睁地看着百里家就这样断了香火吗”
百里雪心头刺痛,不知情的外祖母若是继续追问这个问题,无疑是在哥哥心头上撒盐,忙转移话题道:“外祖母,我特意从太子的库房里找到了一根千年雪参,祝您老人家寿康永享。”
“阿雪,你别岔开话题。”老夫人并不糊涂,在老人家看来,这个问题不容回避,屏退了左右,低声道:“我知道像你这样的身份,是不能自娶的,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总不能让你这样一直孤独终老吧”
百里长卿笑容洒脱,“自然不会,江夏王妃,关系重大,当然要选得慎重些。”
“这也慎重得太久了吧”老夫人皱眉,“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都整整七年了,你一个大男人,身边没个伺候的人可不行。”
“有的有的。”百里雪笑盈盈道:“哥哥寝院里伺候的人多得去了,外祖母你就别担心了。”
老夫人自然也不可能知道江夏王寝居里到底有没有伺候的人,见兄妹俩一直顾左右而言其他,无奈摇头,“要是明年我这把老骨头还有幸活着的话,你们拜年,什么贵重礼物也不用带,一人给我带一个重外孙回来,我就最高兴了。”
百里雪在心底表示,这个难度有点大,表面上却嫣然道:“外祖母身体康健,又有妙手神医,必定寿比南山,说什么明年在不在的话若是您的重外孙多得抱不过来了,到时候您可别嫌弃。”
一席话终于把老夫人哄笑了,“我的话,只要你们记在心里就好了,天气暖和,我想出去走走。”
百里长卿在老夫人中风之后,特意请能工巧匠打造了一张轮椅,派人千里迢迢送进林府。
也多亏有这张精妙的轮椅,老夫人外出方便了许多,也能经常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颐养天年。
第四百九十八章 老夫人的教诲
屋外艳阳高照,有大地回春之相,老夫人坐在轮椅上,王嬷嬷在后面推行。
百里长卿示意王嬷嬷退下,他来推轮椅,王嬷嬷忙阻止道:“使不得,王爷身份尊贵,这等事情,还是奴婢来做吧。”
百里长卿淡淡一笑,玄色锦袍衬得他身形挺拔如松,容貌英俊如刻,似乎并没有将天下人侧目的权势放在眼中,语调平静如水,“再尊贵的身份,在外祖母这里,也只是外孙。”
老夫人容色愉悦,示意王嬷嬷让给他,“别人都说老身有福气,如今看来,是真有福气。”
百里雪真是佩服外祖母,府里一摊乱七八糟的事,子嗣如此不孝,老人家却还能这般宽心,换了别人早就被气死了,盈盈一笑,“外祖母宅心仁厚,心宽似海,自然是有福报的。”
百里长卿推着外祖母走在宽阔的甬道上,府内楼谢亭阁,山青碧水,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下,大有国公府气派。
尊贵的王爷推着行动不便的老夫人,在道路上缓缓慢行,太子妃在一旁陪同,欢声笑语不断,新年伊始的这一幕,十分温馨。
谈起外孙的婚事,老夫人又语重心长道:“娶妻当娶贤,贤妻福三代,长卿啊,你要记住,不能只看对方的家世,一定要看家风是否清正,女子是否贤德,我当年若是擦亮眼睛,也就不会和钟家结亲了。”
钟氏的品行如何,睿智的老夫人自然看在眼里,百里雪抿唇一笑,“外祖母,你刚才不是还说哥哥的婚事不能自己做主吗既然如此,将来的大嫂贤不贤,只能听天由命了。”
“是啊。”老夫人才反应过来,自嘲道:“我也真是老糊涂了,江夏王妃的位置空缺了这么多年,希望皇上这次能指个贤妻。”
一连来了两个大人物,林府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林尚书见王爷亲自推轮椅,急忙赶来,“王爷,还是我来吧。”
百里长卿淡淡含笑,“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