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密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从前把镇南王妃的和善和忍让当成理所应当,镇南王妃每每在她给了李胜蓝难堪的时候也总是半点脾气都没有,她就傻气的以为镇南王妃是碍于老镇南王妃的威势。

    其实她也没有看错,这些人对她好,的确是因为老镇南王妃对她的偏爱。

    可是有时候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走,等她所倚仗的东西没有了,这些人回踩起她的时候,也会是最厉害的那一批。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她不招惹她们,但愿她们也仁慈一点不要来招惹她。

    李胜蓝受宠若惊,忙站起来:“有的有的,随便您挑,花房里还养着几盆山茶和六月雪,您要是喜欢的话”

    庄奉站在原地看着她,咬牙切齿的表情有些呆滞,垂在腰侧已经握成了拳头的手也不由自主松开,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看惯了卫安的颐指气使,他从不知道卫安还会有现在这样的时候。

    她看见那只风筝的时候率先往李胜蓝那里看了一眼,好像知道这只风筝原本不是为她准备的,顺水推舟的让出来,还替李胜蓝在老镇南王妃跟前落了个好

    可是他又有些怀疑,是这样吗

    卫安把他的震惊怀疑看的一清二楚,垂下头,心里半丝波纹也没起。

    不用急,她已经不再把他当未婚夫看待,自然也就不会把李胜蓝当成来抢夺她东西的情敌。

    对于一个孤女,她又有什么好为难的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力所能及不损害自己利益,还能顺带挽回前头犯下的过错的事,她是很愿意做的。

    老镇南王妃直到散席了,人都走了,才朝卫安招招手,见她到了跟前,仔细的看了她一眼:“你很喜欢放纸鸢的,为什么又让出去了”她说:“是不是因为她们在你跟前说了什么安安不要怕,你说出来,外祖母替你做主。”

    她看着长大的孩子,脾气性情她在清楚不过了。

    从前的卫安哪里是这副忍气吞声的模样

    该受了多少委屈,才能忽然懂事看的懂人的眉眼高低,学会审时度势

    老镇南王妃心里不好受,恨不得把一切好的都捧到卫安跟前来:“不喜欢风筝,外祖母给你别的东西”

    说着领她回房,让陈嬷嬷献宝似地把她早就从库房理出来的东西捧上来给卫安看。

    白玉嵌红珊瑚珠双结如意钗、花穗钗、缠枝钗、金雀钗、镏金点翠钗珊瑚翡翠宝石琉璃蝴蝶型大凤簪、银鎏金模印花卉带陈永和双款大银簪、银花卉绞丝小发簪

    光是簪子和钗就有整整两匣子,整座房子都被这满堂金玉给照亮了。

    卫安终于没忍住笑出了声。

三十八章·绸缪

    老镇南王妃见她笑了,也就放心,跟着笑起来,伸手摸摸她的头,把她搂在怀里,掰开了揉碎了跟她说道理:“我晓得你心里很多委屈,可是安安,再委屈,你也不能因为这些委屈就想歪了走偏了”

    很多事她无能为力,只好加倍的对卫安好,想叫卫安知道这世上不止是有冷面相对的亲人,同样还有爱她如命的外祖母,她见卫安仰起头来,如同小鹿一样的眼睛湿漉漉的好像要哭,叹了口气道:“你祖母不喜欢你,不是你的缘故,你别为了这事儿觉得自己就不好了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旁人才会看得起你。

    自己心智坚定了,外头的风言风语就伤害不了人,老镇南王妃希望卫安懂的这个道理。

    卫安点头,眼睛很清澈干净,看着老镇南王妃,抿了抿唇问她:“外祖母祖母为什么不喜欢母亲”

    这些旧事其实卫安都知道,早年间没人告诉她,她一直以为是她自己蠢自己坏,才让是人无数的老太太对她厌恶至极,可是等到去了豫章,耳朵里听的话多了,等到嫁给了彭采臣,宫廷秘史听的也多了,她才知道不是那样。

    她的母亲,向来光风霁月高高在上的母亲,原来当年也曾经不择手段的抢过别人的东西。

    卫安想过很多遍,若是换做她是卫老太太,平心而论,说什么原谅儿媳说什么善待儿媳的孩子,能忍着不亲手掐死她们就已经是仁慈了。

    可是她从前知道的并不算太多,她还想知道的更多一些。

    朦胧中她其实有种不怎么好却很强烈的预感卫老太太虽然厌恶却总是宽容她的原因,长宁郡主会怀疑她身世的原因,都在这张脸上。

    老镇南王妃搂着她的动作顿了顿,缓缓把她推开一些,点头沉吟了一瞬才摇头:“你母亲犯了个错”到底是什么样的过错她却不肯说了:“你只需知道,不是你的错,你原本半点错处都没有。”

    她想到这里,心里沉沉的愧疚怒意还有许多情绪一齐涌上来,有些支撑不住,叫陈嬷嬷领卫安去休息,自己靠在大引枕上,目光有些凝滞。

    她没有生个好女儿,长宁从小就被老王爷娇惯坏了,天底下就没什么东西是她得不到的,隆庆帝也乐意纵着她,当年连长安长公主也在她手底下吃过亏。

    所以养的无法无天,不知廉耻。

    不知廉耻四个字从脑海里蹦出来的时候叫老王妃有些愣,有一天她竟然也会拿这样不堪的词来形容自己女儿,可是她并没觉得这词有什么错处。

    犯了错不要紧,犯了错又不肯认,并且还一直耿耿于怀,这才是最要命的。

    随着卫安长大,她越来越明白长宁郡主冷待卫安的原因。

    正因为知道,所以更失望。

    还不就是因为卫安是跟明鱼幼的女儿同时出生,明鱼幼的女儿又死了的缘故

    她自己心里过不去,就拿卫安来撒气。

    好像卫安不出生,明鱼幼和明鱼幼的女儿就不会死一样。

    长宁的心结是不要想着解了,这么多年下来,她的心魔越中越深,自己骂也骂了打也打了,甚至还曾经亲自去往豫章,也没有什么见效,换来的只是长宁日复一日的冷淡。

    这回更过分,进京送节礼,人人的都有人人的都好,只有卫安的,衣服都不合身。长宁当的什么母亲她怎么配当一个母亲

    她抬了抬眼皮,见陈嬷嬷轻手轻脚的进来给自己提了提毯子,问她:“睡了”

    陈嬷嬷点了点头,将四面的窗子都打开通风,外头栀子花的香气迎风送进来,叫人耳目一清。

    老王妃眼皮也没再动一动:“你去封信给长宁,跟她说,以后安安的事不需要她插手,我来管。你告诉她,让她把安安的生辰八字包在红纸里带回来。”

    陈嬷嬷心里一个咯噔,动作有些迟疑:“可是”

    老王妃摇头:“没什么可是的,再拖就迟了,不能再拖下去”她看着陈嬷嬷,目光炯炯:“上头的越来越糊涂了,安安这张脸”

    陈嬷嬷顿时觉得心惊肉跳,竟下意识的左右瞧了一眼。

    隆庆帝都已经近古稀的人了,膝下却没养下个儿子来之前也是有的,而且还是明皇后亲生嫡出,可是随着明家和盛家的相继倒台,太子也不明不白的死了。

    从太子死了以后,隆庆帝一朝的皇子就好像遭到了诅咒,统共也才三个皇子,两个都死了,还有一个才十二岁的,却也病恹恹的是个药罐子。

    没儿子,为了江山都血流漂杵的隆庆帝当然不甘心,不甘心怎么办呢当然是要扩充后宫生儿子,美人越来越多,道士也越来越多,丹药吃的也越来越多。

    丹药吃的多了,人也变得神神叨叨的,近年来行事是越来越荒唐了。

    就前年,还有个地方官上折子把他骂的狗血淋头。

    说他对上不孝,对妻无义,对朝事不管对百姓无仁心,舔居帝位却不做皇帝该做的事,天底下的人都要唾骂他。

    隆庆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当场要把人给杀了。

    只是那人根本不怕死,也早已经准备好了棺材,隆庆帝到底还不傻,知道杀了他就更把这封骂人的折子的内容传的越来越广,硬生生的忍了这口气。

    可是自此以后行事却更加肆无忌惮,最近这阵子,朝中对于彻查明家一事又有言论,就立即传出云南那边出了明家余孽的事儿。

    要是再让有心人提起卫安的这张脸

    隆庆帝什么荒唐的事都是做得出来的一个原本从不受宠的皇子到靠着岳家登上帝位的人,一个在富贵了之后就能飞鸟尽良弓藏的人,指望他有什么德行

    他要是有德行,明家和盛家

    又忘记设定时了,幸好我发现的早

三十九章·要人

    雨后太阳又冒了头,傍晚的夕阳叫人看的心头发慌,连在光线里的浮尘也透着腐朽陈旧的味道,卫安坐在廊庑底下,看着郁郁葱葱的栀子花,在雨水滴答里披散着头发同陈嬷嬷闲聊。

    陈嬷嬷是被老镇南王妃遣来给她送衣裳的,之前镇南王妃送的竟不过是小头,她去衍圣公家的衣裳,老王妃是另外准备了的。

    陈嬷嬷想着要哄这个小姑娘开心,话说的极为好听。

    卫安也就应景的笑一笑。

    她早已经学会了迎面见人三分笑的本事,心里不想笑,面上也随时随地笑的出来的,习惯了也就不费什么事。

    笑完了睁着两只眼睛看着陈嬷嬷,似乎犹豫了一瞬才问她:“嬷嬷,您还记得清荷吗”

    卫安想知道从前的事,太想知道,自从知道长宁郡主怀疑起她的身世,甚至荒唐的想要用滴血验亲这样的法子来验证她究竟是不是自己女儿的时候,她就无时无刻的不被自己的身世之谜缠绕。

    人活着总是需要念想的。

    上一世维系着她的生命的一点念头就是替卫家复仇,替父母雪恨,这一世她想她总需要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活着。

    如果母亲真不是她的母亲,如果她的人生不是她的人生,那她总有知道真相的资格。

    陈嬷嬷脸上笑容有片刻停顿,仔细思索了一下才记起清荷其人,然后就皱了眉头:“姑娘怎么想起问她”

    陈嬷嬷是跟着老镇南王妃的老人儿了,从小也算是看着长宁郡主长大,长宁郡主生头一个孩子卫玠的时候,还是她给断的脐带。

    可是等到生卫安的时候却没来得及长宁郡主生在了寺里,实在让人措手不及,老王妃赶到建州的时候,长宁郡主都已经带着卫安从万安寺回城了,那时候的卫安就如同一只幼猫,小小的红红的,连哭声都是弱弱的,又天寒地冻的,大家都说恐怕养不活

    她叹了口气收回目光,看着卫安的眼神带了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怜悯:“姑娘小时候,她是姑娘身边的大丫头,那时候她都已经十四岁啦”

    十四岁的清荷一直伺候着卫安,直到卫安回了京城的定北侯府,长宁郡主跟卫阳清回京述职,犯了过失被赶出去了。

    想一想现如今也已经过了差不多六年,清荷大约也有二十岁了吧应当已经嫁人了陈嬷嬷有些恍惚,郡主也真是太狠心,毕竟是一等大丫头呢,好容易熬资历熬上去,原本是伺候长宁郡主自己的,而后被郡主给了卫安也就罢了,好歹仍旧是大丫头,可没想到又从云端跌到了泥地里

    卫安一双眼睛亮的出奇,笑一笑露出颊边两只酒窝:“上回听秋韵提过一回,秋韵说清荷姐姐过的似乎不是很好,我想着总归是伺候过我一场,我身边也没有得用的人,若是知道她的去处,可以把她要回来当个管事的您知道,我不能去求母亲,也不能去求祖母”

    卫安不遮着藏着,大大方方的把自己的难处摊在你面前让你瞧,这一副信任的模样叫人心里格外熨帖,陈嬷嬷有些惊异于这个女孩子的成长,又为她觉得开心不被人所宠爱的人,总要自己学着立起来。

    她努力想了一想,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老王妃一定是会毫不犹豫的应允的,笑着应承她:“那嬷嬷替您留心留心,若是能找得到去处,把她给您要回来。”

    卫安知道陈嬷嬷最后还要过问老王妃的意思,可是她不怕。

    长宁郡主做这滴血验亲的事儿,若是有半分想叫老王妃知道的念头,都不必这样偷偷摸摸鬼鬼祟祟,那说明当年给清荷撵出去的由头也不会是关于她的身世的理由,如果犯得是无关紧要的错,老王妃为了要自己欢喜,也一定是会把人带回来的。

    而陈嬷嬷得了自己的提醒,一定会叫老镇南王妃不必把要回清荷的事同长宁郡主提起,免得长宁郡主生气,又叫她们母女之间徒增嫌隙。

    她不想算计母亲,她的偏执阴狠还有心机,半点不想用到母亲身上,可是她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她不能坐着等死,不能任母亲的疑心还有厌憎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如同水草一般疯长,她总得做些什么。

    陈嬷嬷的消息来的很快,长宁郡主的陪嫁庄子总共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