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密事-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郑王携新王妃进宫谢恩,连天子都赏脸在郑王磕过头之后还去了凤仪宫,又打算留饭。

    可是谁知道,这个时候四皇子跟五皇子却又不知怎的闹了起来。

    五皇子虎头虎脑的可爱的紧,眼睛又大又水亮,泪汪汪的盯着四皇子瞧,也没哭,四皇子却没头没脑把手里拿来玩儿的叉子便要往五皇子身上扎。

    这东西虽然是给小孩儿玩的,可是却也尖利的很,一殿伺候的宫娥们都惊慌失措,抢的抢哄的哄,好容易才从四皇子手里把东西拿走了。

    四皇子转眼就坐在地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他时常这样哭号的,一开始也没人当回事,连方皇后也只是低声让乳娘把他抱到后殿去,谁知道就出了事。

    四皇子差点儿喘不上来气,四肢抽搐,嘴里开始吐出泡沫来。

    这个真是吓死了在场的人,直到太医来了,方才稳住了四皇子的病情。

    楚景行听到后头,便微微笑了笑。

    两宫的争斗看样子连遮掩也不想遮掩了。

    倒是好时候。

    确实是个好时候,他心情大好,借故要回房去寻书,见了长安长公主府派来的袁嬷嬷,便也和颜悦色的问了声好。

    袁嬷嬷满面笑意的回了,让人按照家里仙容县主的闺房布置了屋子,快步走到楚景行身边,低声道:“世子,公主殿下让我知会您一声,您让她办的事,她给您办成了。”

    这就是有一个好盟友的好处,就算是身处颓势,她也总能在逆境里翻过身来。

    楚景行嗯了一声,饶有兴致的让袁嬷嬷重复一遍昨晚在郑王府发生的事:“好好想想,谁都说了什么,一个字也不要错。”

    袁嬷嬷立即道是,将昨天的事重新复述了一遍。

    楚景行便懒散而随意的在太师椅上坐了,笑了一声说:“原来如此。”

    这么说,长安长公主就是借着这个时机,把卫家引向刘必平,做到对他的承诺

    倒是个祸水东引的好法子。

    只是有些美中不足虽然长安长公主这么厉害,可惜仙容县主却是个不能成大事的。

    竟然会被卫安三言两语就撩拨的蠢的在人家府上买凶栽赃,实在是愚不可及。

    这样的人

    仿佛是知道他在想什么,袁嬷嬷紧跟着便又道:“我们长公主说,还有件事要先过问您的意思,这个明家的遗孤,您看是安置起来,还是”

    真是个妙人儿。

    楚景行知道长安长公主是拿这个孩子做人情来了,笑了笑就道:“若是实在无法安置,不如就放到我这里来,日后总有能用得上的时候。”

    这个可是制约郑王的好棋子。

    若是刘必平没能扳倒卫家,还是要挟卫家绝佳的人选。

    长安长公主可真是处处都设想周全了。

    既然如此,他也不好太过吹毛求疵,他轻轻笑了笑,拍拍手掌,外头便走进来一个平平无奇的丫头,手里捧着一只黑漆描金的匣子:“嬷嬷辛苦了,这是我送给阿晟的新年礼物,只是虽然定了亲,却也不敢私相授受,您既然是长公主的贴身嬷嬷,经了您,便也不算私相授受了,请您替我转交她。”

    袁嬷嬷忍不住在心中叹气。

    这样变脸如同翻书一样自如的人物,仙容县主怎么可能会是他的对手

    这么想,她还是尽职尽责的回去跟长安长公主说了:“县主是个实诚的恐怕应付不过来”

    长安长公主明白她的意思,皱了皱眉头低声叹气:“我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正要告诉你,你到时候便跟着一起陪嫁过去,另外还有把外院的几房人家都陪给她”

    她顿了顿,问袁嬷嬷:“还有红鹰她们几个您说她们如何”

    袁嬷嬷很快领悟了她的意思:“您是想要给县主选陪嫁丫头”

    说的好听是陪嫁丫头,其实就是给主母固宠生孩子用的。

    袁嬷嬷想了想便摇头:“这几个人,忠心都有了,可是却不够机敏,县主做的不对的,她们也不不知道规劝。”

    这样最是要不得了。

    还是要再给个老练的跟在她身后才放心,长安长公主让外头等着回事的人再等一阵,想了想,便又给仙容县主圈定了几个人选。

    快被感冒折腾死了的作者想说,这不是爆更,只是还债,爆更等我两天

第七章·纰漏

    婚事迫在眉睫,长安长公主府进出的人一拨又一拨,就没个停的时候,等到跟袁嬷嬷商议完了,听完了楚景行的回复,长安长公主才似乎想起来似地,问袁嬷嬷:“白先生走了”

    今天早起她先进宫去给皇后请安了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怕郑王会有意无意在皇后面前多说什么,她便也进宫了一趟。

    等到一回来便先到了府中的议事厅去理事,到如今才稍微得了空闲。

    袁嬷嬷答应了一声:“一早就启程了,混在人群里一起出去的,别人分不出来。”

    长安长公主嗯了一声,又召了府中护卫进来,让他们更加小心巡视,而后才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

    她揉了揉自己已经有些酸疼的手腕:“袁贺人呢”

    这么多年了,长公主身边的人换了又换,可是袁贺却总是在头一位的,袁嬷嬷早就已经着意打听过他的消息,现在长公主问起来,她也有话答:“听说去凤凰台天香园”

    又去捧那个宝慧的场了。

    长安长公主揉着手腕的动作停了下来,嘴角噙着一抹冷淡的笑意,很快就又恢复如常,淡淡的问:“二夫人那里呢”

    长公主府和袁家不过隔着一条街,可是平时却好像是两户不相干的人家,基本上不互相往来,两家什么也都是分开的。

    如无必要,长公主从来不踏进袁家半步从前先帝在的时候她还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可是等先帝一去,隆庆帝也无所谓这些,她自然连面子情都懒得做。

    现在她忽然问起二夫人的消息,秦桑和绿枝一时都不知该怎么回,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长公主倒也没有生气的意思。

    她之前原本就不怎么关心那边的,上行下效,她这里的下人也看不起那边的人,不关注才是常事。她顿了顿,吩咐袁嬷嬷:“到时候去把袁贺给我找来,成天腻在那种地方,不成体统”

    他自己的哥哥尚且还未管教他

    长公主殿下在这一点上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袁贺毕竟是有妻子的人,儿女也都快要到成亲的年纪了,论理,那些不该有的东西早就该彻底摒弃了才是。

    袁嬷嬷在心里叹了口气,并没有再说什么。

    长安长公主吩咐完了,又叮嘱袁嬷嬷:“让底下的人时刻注意着,出了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往上报。”

    袁嬷嬷心中一凛,连忙回过神来领命。

    白先生已经混迹于人群中出城了,他是个谨慎的人,为了防止被人盯上,他还真的跟着车队到了保定,打算在保定住一夜再启程。

    他身边只带了三个长得不起眼的小厮,看上去就好像是个普通的茶叶商人,等到了天黑了,才跟那群真的要去看庄子的人分开。

    小厮有些茫然的问他:“先生,咱们既然是要往南去,为什么还要先绕到保定来”

    白先生哈哈一笑,没理会他:“你懂什么,先生说什么,你照做便是了。”

    领着小厮们往保定府的一所客栈去投宿。

    在客栈里住了一晚以后,又马不停蹄的租了辆马车赶路。

    银子给的很足,租的马车宽阔,他坐在其中,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名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长长叹息了一声。

    长公主这一招的确是妙极,破而后立,极为大胆,引刘必平对付卫家和郑王,又先一步把引得他们鱼死网破的筹码握在手里

    到时候不管哪一方得胜,最后都还是要被她握在掌心。

    他拍了一下桌子,正要让小厮取些熟牛肉来吃,便听见外头轰隆一声巨响,好似是什么东西刚好掉在了马车前头。

    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谨慎为上,他皱了皱眉头,让小厮下去查看情况,可还没来得及下车,车夫已经跳下车掀开帘子过来了:“先生,外头有对兄弟,哥哥病的要死了”

    想必是拦路求救的,这种事白先生往日见的多了,他不愿意管这闲事,摆摆手看了小厮一眼:“下去拿些银两打发了他们,我们还要赶路”

    小厮依言下去,不一会儿就上来了,催促车夫继续赶路,一面跟白先生回话:“确实是兄弟俩,当哥哥的得了重病快死了,小的打发了一两银子,就喜得跟什么似地,没见过世面。”

    白先生没有放在心上,这些不过是小事罢了,他沉沉的点了点头,便觉得赶路的疲乏都涌上来,歪在软塌上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他们身后,宽阔的官道上,刚才还病恹恹的快死了的谭喜一溜烟儿的爬起来,麻利的拂去身上泥土,舒了口气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格老子的,总算被老子给追上了”

    他们一路上都是负责盯梢公主府出城的人的,看来看去,发觉这批来抱定的当中有提前离开,且租了马车,便上了心,一路追到现在,又怕追错人,才用了这个法子看看上头坐着的人到底有没有错。

    如今证明没错,谭喜便跟刚才装弟弟的和兴使了个眼色:“给姑娘回信,就说我们追上了,接下来如何,请姑娘示下。”

    和兴没耽误,立即写了信让身边的徒弟亲自送回京城去。

    用信鸽风险太多,他们好不容易才培养起几个徒弟来,都是自小就挑那种无父无母的带在身边教养,卫安还请了先生教他们明些道理,最近传信他们都不再通过驿站,全是用自己的徒弟千里奔袭,这样一来虽然颇费时间和银子,可是却可靠许多。

    保定离京城不远,是以卫安第二天傍晚便得到了消息,交给了过来用晚饭的郑王。

    郑王和郑王妃是得到隆庆帝亲口准许来卫家拜访的,因此卫家招待的很是隆重,三夫人和二夫人早请了戏班子来唱戏,还特地请了庆和伯夫人和怀仁伯夫人前来做陪东。

    庆和伯跟怀仁伯都是会做人的,这种顺水人情并不拒绝,镇南王因为是亲戚也一并都来,二老爷三老爷和五老爷招待起来也得心应手。

    倒是后院不大和睦。

    庆和伯夫人向来是不喜欢这个远房亲戚的,现在见了面还要给丁姑娘行礼喊王妃,总觉得矮了一头。

第八章·还礼

    至于怀仁伯夫人,她是个很记仇的,总还记得之前卫安顶撞她的那几句话,因此每次只要卫安一开口,她便冷笑,要么便不出声,好似跟卫安说一句话就有多丢脸似地,让气氛有些微妙。

    只是她之前已经拉拢过的丁姑娘显然却并不买她的账,在这样的情形下竟还微笑着招手拉过卫安来跟卫老太太夸赞:“婚宴那两天我忙的头昏脑胀,什么事都不懂,险些就要闹了笑话,多亏了安安,让王府的嬷嬷们做了一份表,把里头什么人在什么职司上都写的清楚明白,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这孩子细心又乖巧,我实在喜欢极了。”

    作为名义上的后母,多少人等着看郑王府闹失和的戏码,可是新王妃却明明白白的先在帝后面前夸赞,而后亲自上前任妻子的亲戚家里拜访,又对继女诸多夸赞,谁都看出了这位新王妃的忠厚。

    怀仁伯夫人自觉被下了面子,面上神情很不好看,不一会儿却又幸灾乐祸起来这个丁姑娘看上去倒是挺文弱的,可是没料到竟这样会做人。

    遇上那种刻薄在表面的后母不怕,遇上这种啧啧啧,但凡是有哪里做的不好,可就等着被生吞活剥了吧。

    卫安还横什么呢

    卫老太太不消想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皱了皱眉头又松开,和颜悦色的喊了一声怀仁伯夫人,轻声问她:“我听说,府上又新添了一位小公子这可真是大喜,不知办不办酒呢”

    提起这事儿,怀仁伯夫人的脸便迅速黑了下来。

    她的年纪比卫大夫人还大上几岁,也是孙子都有了的年纪了,可这回家里添的什么小公子,不是孙子辈的,而是怀仁伯的妾生的一个庶子。

    怀仁伯没别的毛病,就是好色,家里的妾和庶子多得恐怕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为着这个,怀仁伯府早就不办什么酒宴了。

    还怎么办呢

    家里的孩子跟下猪仔似地,要是每个都办,恐怕家里都要揭不开锅。

    从前卫老太太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每次都会避过这个话题,可是这回却在这么多人面前提起来,显然是在敲打自己了,形势比人强,怀仁伯府悻悻然的敷衍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