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密事-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陈御史先开了口:“圣上也该给平西侯一些特权,譬如说,到时候侯爷去了福建,若是有官员不再跟刘必平同流合污的,想要投诚的恐怕会碍于害怕获罪而不敢投诚”

    要是沈琛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那总是能争取一些人的。

    福建毕竟已经被刘必平经营了这么久,一时半会儿想要打开他的地盘并没有那么容易,特殊时期得用特殊的办法,这些权力还是要放开给沈琛的,隆庆帝很爽快的便同意了:“朕写一道旨意,到时候阿琛尽管因时制宜,不必顾忌。”

    有了这句话,很多事就都会好做很多了,沈琛看了陈御史一眼。

    陈御史也迎着他的目光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钦差的仪仗都已经从西华门出来,经了正阳大街出城了。

    一路上人山人海,看热闹的人多的厉害。

    一大早连卫家也收到了消息,二老爷有些诧异:“怎么走的这么急不是说等到了十八才动身吗”

    他们的级别还没到知道常州出事的消息的地步,可是三老爷经过之前浙江告急的事,不必多想就猜出了因果:“想必是浙江的仗出了问题,因此才这么着急的去了。”

    二老爷便忍不住有些担心:“这么匆忙,福建那边又”

    想到这里,二老爷忍不住看了三老爷一眼:“母亲那里也是一样的,现在福建成了这副模样,恐怕处处都是陷阱老太太一意孤行的要去,真怕到时候会出什么事。”

    三老爷显然是同样有这层担忧的,沉默着没有说话,等到去见卫老太太的时候,才把自己跟二老爷的意思都说了,劝卫老太太暂缓去福建的计划:“儿子知道您对那个孩子的担心,可是福建最近不太平,到底沈琛跟刘必平之间谁技高一筹还不知道,您要是此时过去了”

    他顿了顿,才道:“原本刘必平就已经开始四处寻找那个孩子的下落,您一旦过去了,不必再找,他也知道那个孩子的去处了,到时候只怕不仅是那孩子,连您跟大嫂她们,都未必能够全身而退,为了大嫂和那个孩子着想,您不如推迟一些再去”

    卫老太太知道他是在替自己着想,并没有动怒,只是缓慢摇头:“我知道你们都担心我,可是如果我不去,你大嫂她们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条。”

    她看着三老爷和二老爷猛然抬起头来,便冷笑了一声:“你们想想,为什么刘必平权倾福建,却找不到那个孩子”

第二章·恶毒

    “他哪里是真的找不到”卫老太太靠在引枕上冷然一笑,带着十足的嘲讽:“他分明是在故意等着我,他知道我对明家这个孩子的在意程度,所以一直吊着我罢了。

    卫老太太看的极为透彻:“他圈禁那个孩子,却没动作,是一直没有用到那孩子的地方。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沈琛摆明了要去找他的麻烦,浙江被倭寇大举进犯,他这个福建总督能逃得了日后追责吗他心里清楚,我们跟沈琛的关系,也清楚沈琛代表的是谁。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他手里的筹码了,我怎么能不去”

    二老爷三老爷便都有些着急。

    尤其是二老爷,忍不住便道:“难道就没了别的法子老太太,去福建真的太危险,那个刘必平跟咱们从前碰见的对手都不一样,他是不会顾虑那么多的”

    卫老太太难得的没有一锤定音,而是定定的看了二老爷和三老爷好一会儿,才温和的笑起来,露出了几分欣慰:“你们能替我着想到这个份上,我这个当嫡母的,心里感动。可是这回也的确不能不去,你们知道,我这一辈子,从明家出事之后,就没开怀过,所能支撑我的,无非就是为了明家昭雪罢了,明家昭雪了,我虽仍旧还活着,可是其实也没多大的乐趣”

    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垂下了头。

    他们的确是知道的,卫老太太最在意的还是明家的事。

    “现在明家有了后,要我放手不管,那是万万不能,不管前路多艰险,这一趟我都非走不可。”卫老太太将手里的杯子放在桌上,轻声道:“倒是你们,不管京城之后再发生什么,还是都按照我们之前商议过的,闭门过自己的日子,千万别牵扯到什么争端里头,这样一来,就算是有人故意找茬,平安侯府也不会见死不救的。还有陈御史那里”

    陈御史现在已经入阁了,又是分管都察院的,掌握着言路,可谓是已经位高权重了,加上平安侯府有意斡旋,二老爷三老爷只要不犯什么隆庆帝的忌讳,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卫老太太心意已定,再说下去她也不会听,二老爷和三老爷对视了一眼,只好都纷纷应是答应了下来。

    又跟卫老太太说了沈琛已经出发了的事:“原本还想着,跟着钦差仪仗总算是会更安全一些,可是现在沈琛先走了,福建又乱的很,恐怕您要走的话,得多带些人手。”

    三老爷急忙附和:“是这样的,阿玠是个没经过大事的,他跟着也不过就是个摆设,还是多带些人手才能放心。”

    这一点卫老太太自然是不会想着跟他们犟的,想了想就道:“那就让谭喜和卫瑞再去看看京城有没有信得过的镖局,再多选一些厉害的镖师来。”

    等二老爷三老爷答应了,她才冷笑了一声:“不过朝廷怕逼急了刘必平他狗急跳墙,现在看来,狗原本不逼就准备着跳墙的。他谎报军情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一世都是骂名了,可他仍旧做了,说明什么这个人原本就先后跟成王和夏松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成王倒了夏松也倒了,他怎么能相信朝廷会放过他现在他做的这些疯狂事,不过是想着最后再多捞一笔,而后恐怕就想着出海”

    卫老太太说到这里,停了话头皱起眉头摇头:“不,恐怕也不是出海,他恐怕是打定了主意要反了。”

    这话一说完,几个人就都不约而同的变了一下脸色。

    说到底,刘必平现在已经是不在乎名声了,显然也不在乎会不会被称作乱臣贼子,在他心里,成王败寇。

    那他会不会趁着内忧外患之际,攀附晋王,干脆做从龙之功的美梦呢

    三老爷咳嗽了一声:“刘必平很有可能是打着这个主意”

    可是一旦他真的打了这个主意,那沈琛就更危险了。

    又阻止不了他,现在大夫人她们也都联系不上了,也没了别的法子了,二老爷跟三老爷都有些着急,又都知道劝不动卫老太太,面色就都有些担忧。

    还是三老爷想起来,忽然问:“怎么不见安安”

    以往说这样的事,卫安是一定会在场的,卫老太太没了卫安根本不行,怎么现在竟连卫安也没看见

    还是二老爷反应过来,对三老爷解释:“今天已经十七了,安安大约是去冯家赴宴了”

    卫老太太便嗯了一声:“冯家早早的就下了帖子,又早就让人来请,安安已经过去了。”

    三老爷便有些郁郁,他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要是卫安在,还能跟卫安商量商量,看卫安怎么说,现在卫安都去参加冯家姑娘的及笄礼了。

    只是,他想到卫安去的是冯家,忍不住又皱起了眉头:“冯家那里也是个不小的麻烦,还不知道那边会闹成什么样要是那边也怀着什么恶毒的心思,又是一场麻烦。”

    正说着,花嬷嬷便在外头隔着门帘禀报,说是卫瑞来了。

    卫瑞年纪渐渐的大了,卫老太太又认了他当干儿子,他是可以进出内院的。

    听见卫瑞来了,卫老太太脸上倒是有了点笑意,让花嬷嬷请了人进来。

    二老爷三老爷都已经站了起来,并不肯受卫瑞的礼,彼此见过又坐下了,才问他的来意。

    卫瑞是跟卫老太太说的:“老太太,谢少爷送了信回来,说是那边的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谢二老爷在那边的势力已经被清除的差不多了,有平西侯的人帮忙,他已经把那边的生意都收的差不多了。”

    这算是真真正正的好消息了,卫老太太有些感叹的笑了起来:“这样便好了,谢家遭受了这许多磨难,跟我们也脱不了关系,现在既然能除尽了小人,苦尽甘来,也是好事。”

第三章·有数

    还不止如此,三老爷便插话:“能抹去之前那些痕迹才是最要紧的,从今开始做正当的生意,这样也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事。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

    卫瑞便又轻声道:“谢少爷还有一封急信,说是要送给郡主的。”

    谢良成跟卫安的关系向来极好,可是谢良成是个有分寸的人,单独给卫安的急信还从来没有送过,卫老太太便知道是出事了,不由看了卫瑞一眼:“送信的人呢”

    卫瑞立即就反应过来:“是荆西来的谢家的人,听说跟着谢少爷已经很久了,我已经把他留下来了。”

    卫老太太点了点头:“将他带回来,等晚一些安安回来了,再说。”

    卫瑞答应了出去,二老爷三老爷见卫老太太精神不大好,也都相继告辞,卫老太太却并不肯去休息,对着花嬷嬷皱起眉头来:“我总觉得恐怕是又出了什么事”

    花嬷嬷知道她是担心卫安,急忙劝她:“姑娘是个有主见的人,她既然说不怕,就不怕的至于谢少爷这里,他从前也常常写信给姑娘,未必就真的是出了什么事,何况就算是出了事,总有解决的办法,您也不要太担心了。”

    怎么能不担心呢

    卫老太太忍不住叹了口气。

    冯淑媛从前根本就没接触过,永和公主又是个金枝玉叶,这两个人加上一个别有用心的彭德妃,卫安再怎么聪明,应付起来也是吃力的。

    只是再担心也没什么用,卫老太太看了一眼墙上的自鸣钟,终于答应花嬷嬷去小憩片刻,又吩咐花嬷嬷:“若是安安那里有什么消息报进来,记得及时叫醒我。”

    花嬷嬷应了一声,又提醒她:“及笄礼呢,光是观礼便要一阵子,听说还有什么花会文会,这样一来,没到晚间怕是回不来,您就尽管放心歇吧。”

    此时卫安才刚刚到了荣昌侯府。

    荣昌侯府也已经是经历了四五代了,这座府邸还是太祖时太祖赐下来的,是一座五进七架的大宅,垂花门处处处爬满了青藤,又不显得杂乱,既显示出世家大族的精贵,又没有陈腐气息,很是让人舒服。

    因为是及笄礼,冯家上一代的荣昌侯夫人已经病逝了,又没有嫡支的年纪匹配的妇人,因此招待客人的便成了如今新任的荣昌侯的夫人和她的母亲,作为通家之好,怀仁伯夫人也来帮忙。

    怀仁伯夫人见了卫安便先和善的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卫安的手:“老太太可还好”

    她从前一张嘴巴不饶人,可是经过这一次京城出事之后,就改了性子了,知道沈琛跟林三少都盯着卫家,倒是不敢再出言不逊。

    卫安也乐的少一个需要应付的人,配合的笑起来:“多谢夫人关心,祖母身子还算硬朗。”

    怀仁伯夫人也就不再多说了,善意表达了便算了,再多说就显得太刻意了,因此笑着把卫安让了进去:“姑娘们都在里头花架底下玩儿呢,商量着一会儿要去坐船,侯府的湖水是从运河接进来的”

    卫安笑着答应了,进了二门处便有丫头上来引着她们往里面去。

    第一代荣昌侯是个大老粗,接过了这座府邸之后,在其他勋贵们都还在忙着捯饬府里的时候,他什么也没做,光顾着去建自己的演武场了。

    因此荣昌侯府还保留着从前的风貌,经过这么多年以后,花草树木愈发的茂盛,显出一种古朴的美来。

    拱桥旁边的大榕树已经要六七人合抱才能抱的过来,枝桠都粗得可以在上面站人,不时有松鼠在其中出没,上面还有不知名的紫色的小花缠绕其中,远远看着无异于仙山花树,繁花似锦,花树底下,女孩子们都穿着漂亮的衣裳裙子,或站或立,给这份美景增光添彩。

    卫安还没上拱桥,那边就已经疾步下来了一个穿红衣的女孩子,见了卫安打量了两眼便笑起来:“给郡主请安了,闻名不如见面,早听说郡主美貌,如今一看,的确不负盛名。”

    她笑了笑,紧跟着便又道:“一家有女百家求,郡主生的这样好看,我若是林三少跟平西侯,恐怕也要动心的。”

    最近林三少跟平西侯沈琛求娶寿宁郡主的事已经传扬的很广了,不过被宴会的主人这么一宣传,恐怕要传的更广一些。

    卫安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便笑了笑:“百闻不如一见,听说冯姑娘巾帼不让须眉,撑起了冯家荣辱,又得德妃娘娘欢心,现在看来,您这样会说话,怪不得德妃娘娘喜欢宠爱,也怪不得连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