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手里的一些事已经分给了临江王妃,自然比从前清闲很多,临江王看了她一眼:“你手下的那些人办事的确是过分了些,阿吾寄来的信也敢克扣,想来也是欺负王妃去清修了。”
他是不喜欢王妃,也的确因为她所做的事起过废了她的念头,可是说到底,现在他还没有换人做的打算,毕竟瑜侧妃自己有儿子,她若是真的越过了王妃做了正妃,必然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到那时,他的后宫俨然就是另一个隆庆帝的后宫。
没有人希望看见自己的妻妾斗争腥风血雨,看着自己的孩子斗得不可开交。
他虽然不能避免,却也希望这纷争尽量可以少一些。
因此他一直旗帜鲜明,就算是楚景行犯了错,也毫不犹豫的扶着嫡出的小儿子上位,就是为了让后院的侧妃和妾侍们看清楚,他的决心。
瑜侧妃正给他切苹果的手便顿了顿,侧头看了他一眼,才毫不犹豫的承认了下来:“底下的人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见我得势,便顾着讨好我,竟去磋磨王妃,这些事的确是我的过错,让王妃受了委屈,也让底下的人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六十九·心机
瑜侧妃一直是个顶聪明的人,虽然不想进王府,可是进了以后,她便很务实的开始操心如何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
因此她做了很多努力,才能到今天这个位子,才能牢牢的把控王府后院。
就像是现在,她深知临江王不是因为王妃受了委屈而生气,不过是因为竟然有人敢克扣楚景吾的信而发怒。
这在他看来,是不能容忍的,楚景吾是世子,是他的继承人,没有人该小看他,而府里的人却敢私自扣下他给王妃的书信。
这让他觉得,授意底下人这么做的,是她跟楚景谙。
这个时候,否认就落了下乘,因为不管你怎么否认,他心里的疑心仍旧也是在的,仍旧觉得你别有用心。
那就只能反其道而行。
原本就有的事,她便坦坦荡荡的认了下来,见临江王瞬间看了过来,也仍旧将腰背挺得笔直:“这半年来,王妃在庙里清修,谙儿又日渐得您宠爱,底下的人便以为我们母子得势了,借着各种由头想要讨好我们。我就算是不知道,可是这其中的缘故,也是出自我跟谙儿身上,是我的过错。”
她认的这么坦荡,临江王反而不好再说什么,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才道:“正是紧急关头,你也知道,自从彭德妃的事情后,他便只剩下两个儿子了,还有一个是彭德妃的,他是不可能叫彭德妃的儿子得意的。”
彭德妃跟林淑妃已经结下血海深仇,五皇子若是真的登位,头一件事只怕就是让林淑妃和六皇子给彭德妃陪葬。
除非没有选择了,否则隆庆帝是不会这么做的。
瑜侧妃缓慢的点头:“我都明白您放心,我绝不会学她的。”
彭德妃才是真正的搅屎棍,是她一步一步的,让方皇后的儿子也出了事,后来野心又过度膨胀。
瑜侧妃知道临江王说这些话的目的,她极尽努力的让临江王认为她和楚景谙没什么野心:“嫁进王府的那一刻我便认命了,我也知道,阿吾是您最珍爱的儿子,连当初的世子也不能及。您放心”
她向来知道临江王最在意的是什么,临江王的确是很宠爱她,可是更看重后院的安宁,更看重嫡庶之分。
她也知道,临江王虽然对每个孩子都很看重,可是却终归不能容忍兄弟倾轧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楚景行才会惹怒他,最后让他动了亲自除去楚景行的心思。
不然的话,以临江王这样的性格,是绝对不可能会轻易动自己已经册立的世子的。
现在她绝对不能跟这件事扯上关系,她手底下的人故意刻薄临江王妃在庙里的用度是真的,克扣下楚景吾从京城送来的家书也是真的。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否认,否认了反而才真是落了下乘。
而她刚才虽然已经把这件事推给了下人,可是她心里知道,要让临江王完全打消疑心,这样还远远不够。
要取得一个人的信任,不能只说假话,真话跟假话要搀和着说,只有自己都分不清楚真假了,才能骗过想骗的人。
临江王听见她说认命,便又想起了从前的旧事,临江王妃总是不相信,瑜侧妃真不是勾引了他,也不是自愿要嫁进王府来的。
她当初是想做人家的正头娘子,因为误闯了他所小旗的地方,她吓得战战兢兢惨无人色,当场便晕了过去。
而后醒过来便求着他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可是彭家哪里那么简单让她如愿她们本来就是故意把瑜侧妃送来给他的,估摸着时间,已经把事情闹开了,故意说瑜侧妃不见了,引得人到处去找。
这一找,就在他的卧房里找到了。
他至今也还记得当时瑜侧妃的神情,她两眼放空,跌坐在地,整个人都好像是懵了,绝望的攥着自己的裙子。
他也正是因为看见了她这副样子,才忽然改了心思他当然知道这是彭家故意献媚讨好,也知道彭家的意思,原本他是最厌恶人如此做的,可是当时他偏巧看见了瑜侧妃的不愿意,他也知道,事情已经闹大了,若是他不让瑜侧妃进府,那瑜侧妃的名声就尽毁了。
她照样不可能再去做人家的正室了。
想起旧事,他看着瑜侧妃的目光便温柔了许多,和缓的叹了口气便让她起来:“算了,这次的事便这样罢,你待王妃恭敬些,彭德妃犯了什么忌讳,不必我说,你心里也清楚旁的事情我都能忍,可是唯有这一样,我不能容。”
他看着瑜侧妃,轻声道:“嫡庶一旦混淆,便容易出大事。谙儿也是我宠爱的儿子,可是宠爱是不同的,为人父母的,没有不为自己孩子打算的。谙儿的将来,我自然有我的打算,绝不会亏待了他,你放心,也不要为了他去谋夺什么。”
这个警告就已经说的极为明显了,瑜侧妃急忙跪在了地上,仓惶点头:“王爷放心,我若是有这个念头,不得好死当初我进府之前,便已经发过誓我不会背誓的”
临江王便觉得没什么好再说的了,点了点头,便出去书房了,他即将离开藩地,还有许多事得交代清楚。
他一走,楚景谙便从内室出来,看着仍旧还晃动的帘子,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你做的太急躁了。”临江王妃蹙眉看着儿子,面上带着不赞同的神色:“为什么要扣下楚景吾寄来的信”
楚景谙坐在母亲下手,见母亲冷淡着脸,便很自然的认了错:“是儿子不好,是我做的太急躁了。”
在他看来,当时临江王妃已经完全失去了临江王的信任,去了偏院的寺庙里清修,正是最好动手的时候。
要是让她不知不觉的就消失病死了,楚景吾迟早是立不住的没有母亲维护的孩子,下场就没几个是好的,因为男人总是薄情,等到临江王真的登位,他还会有许多女人,会生下更多孩子。
七十章·不对
瑜侧妃纤细白嫩的手抚上自己的护甲,好一会儿才有些无奈:“我早就说过了,她在你父王心里如今还有用处,你太早动手了,反而会引起反作用,你就是不信。
楚景谙处处都好,就是太沉不住气了。
这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临江王妃做了这么多年王妃,哪里真的那么容易下手,要是真的能杀了她,她早就动手了,哪里还会让儿子脏了手。
楚景谙眼里闪过一抹杀意,很快就又收敛干净,换上了认真的神情:“是我小看了王妃了,王妃娘娘借着我这次的失误,成功又回来了,做的真是干脆利落。”
瑜侧妃嗯了一声:“她原本就不是省油的灯,否则的话,为什么沈琛跟卫安两个人这么狡猾,却还是不能真的拿她怎么样要对付她,不必费那么多功夫。”
她看了儿子一眼,笑了笑,意有所指的提醒他:“何况,现在要对付她可用不着我们出手,这位王妃,她是个极其固执的人,你当她真的会修身养性,把从前楚景行是怎么死的忘干净也只有男人会信女人说不恨了的鬼话。”
楚景谙若有所思:“母妃是说,她还是会对付沈琛跟卫安,我们只要在旁边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
瑜侧妃挑了挑眉:“是啊,现在我们的地位已经逐渐稳固,你在你父王跟前也好不容易洗刷了之前的过错,别为了她再前功尽弃。”
从前是她自己太急功近利了,觉得尽快除掉了王妃,就能站稳脚跟,自己坐上正宫的位子,让儿子也摆脱庶出的身份。
可是她却忘记了临江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跟隆庆帝不一样,自来就把后院的嫡庶之别看的很是清楚,不容许妻妾斗争。
她为了之前杀沈琛嫁祸王妃的事情,在临江王那里差点儿彻底失宠,若不是因为彭德妃的事情扳回一城,现在王府恐怕已经没有她站的地方了。
有些错犯了一次就够了,再犯第二次,就没什么挽回的余地。
要是再让临江王觉得她们又野心,想要在后院掀起波澜,那么她们现在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就全都毁了。
她语重心长不厌其烦的劝告儿子:“你听我一句,没有必要这个时候上去硬碰硬,王妃不是个省心的人,我跟她相处了这么多年,最知道她的性子,不是个眼里能容沙子的。她现在不报复不过是在隐忍罢了,我们等着瞧罢。”
楚景谙就默不作声的垂下了头。
他知道自己母亲看人的眼光极准,如果临江王妃真的还会出手对付沈琛,那当然再好也不过了,那她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作死,省的他再费心了。
他答应了,就又听见瑜侧妃提起最近时常提起的事:“你的亲事,也该定下来了。”
这个事说的多了,他就觉得烦,不由便蹙眉:“母妃,我现在年纪也不算大,何况父王如今正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候,焉知日后没有更好的等着我我若是已经奇货可居,又何必担心会没人来迎合我”
心比天高,瑜侧妃皱了皱眉,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瞧,很是不赞同的摇头:“你说的是什么话婚事难道真的全然只是一笔交易而已再说了,就算真是抱着功利的目的,你也得想想,又一门得力的姻亲和没有的区别。也不只是你而已,楚景吾难不成就不结亲了你不成亲,他等你吗”
如果临江王真的能进一步,那么作为世子,楚景吾越快生下嫡长子就越是有利,到时候就算是他自己有什么事,承继世子位子的,也应当是他的儿子。
这也是有旧例在先的。
当初世祖不就是在死了儿子之后,宁愿亲自教养长孙,也不愿意把帝位交给已经成年,而且素有军功的其他儿子们
怕就怕爱屋及乌。
子嗣这种东西何其重要。
加上以临江王对楚景吾的爱重,沈琛和卫安跟楚景吾的关系,一定会给他找一门极其好的亲事,这种情形之下,再不好好准备,就更被动了。
楚景谙便没有再说反对的话,看了母亲一眼,似乎有些厌倦:“既然如此,那就任由母妃安排罢。”
从前跟他提起亲事,他没有说过反对的话,而且还跟她商讨过人选,绝不是如今这副态度。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
瑜侧妃敏锐的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紧紧盯着他一瞬,见他很是烦躁不自在,心里就咯噔了一声。
不对劲,她生的儿子她最清楚,他自从去年开始经历过了许多事之后,就历练的越发的成熟稳重,从来没有这样烦躁焦躁过的时候。
而且还露了痕迹,让人都能看得出他的不满和敷衍。
瑜侧妃是过来人,同时也是他的母亲,自问很明白这样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她蹙眉看了楚景谙一眼,却不再多说了,温柔的笑着再略微提点了几句,就打发他出去:“不是闹着要去你父王那里听差吗既然有事,便去吧,只是再忙也不许忘了用饭。”
九江夏天水灾的时候,连临江王也时常一忙就是昏天黑地,根本顾不上吃饭,楚景谙当初跟着临江王去各县各地查堤坝,饿出了胃病,总是容易胃痛。
他从前是不耐烦听的,现在一听见瑜侧妃说这些,却好像是松了一口气似地,急忙答应了一声,笑了起来:“我知道了,母妃放心吧,儿子心里有分寸的。”
临江王妃含笑望着他点了点头,目送他出了门,脸上的笑意便瞬间收敛的干干净净,立即出声喊了心腹嬷嬷到跟前,冷淡的问:“最近跟着三爷的是谁”
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