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密事-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现在都是自己人,原本什么话都敢说的,可是卫安知道,只要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是松懈的时候。

    反正现在好处已经占尽了,隆庆帝死了以后,他们的日子还很长,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在这种小事上纠结什么。

    虽然郑王妃一直都说,一定要等到郑王爷回来以后再取名,可是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啊。

    卫老太太再问了沈琛几句要紧的话,等沈琛一一都回答了,才彻底放心,往后靠了靠,跟沈琛和卫安说:“对了,阿敬的事”

    之前卫老太太就跟沈琛和卫安提过的,她不希望明敬继承明家的爵位。

    明敬被教养的很好,可是终归跟明家自己教养出来的孩子不同,他没有什么天大的志向,也没了做将军的能力,以后充其量便是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只能做富贵的公子哥罢了。

    她也不愿意到时候卫安因为自己的缘故把明敬抬得够高。

    经历了这么多事了,她早已经想开了,明敬能活着,能给明家留个香火,她便已经很知足了。

    有什么样的本事就做什么样的事,若是完全不管他的能力只想给他更多,反而惹祸。

    卫安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轻声道:“您的意思,我都知道了,我也让沈琛去问过了阿敬的意思。”

    沈琛看了她一眼,对老太太道:“我跟阿敬谈过了,阿敬自己的意思,也是不愿意在官场浮沉,可是他的确是喜欢读书”他顿了顿便道:“我的意思,不如让阿敬去翰林院。”

    翰林院这个地方,向来出显贵。

    可是比显贵和位极人臣的更多的,是籍籍无名的老学究。

    那里的确是多的是人一心一意沉浸在学问里的,明敬去那里,当个富贵闲人,也到不了权力中心,不必争夺倾轧,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了。

    卫老太太也觉得沈琛考虑的很是周全了,挑了挑眉便道:“那便就这样罢,阿敬既喜欢,也就罢了。”

    商议好了,等到第二天明敬早上来请安的时候,卫老太太便趁机把沈琛的打算告诉了明敬。

    明敬开心的很,他如今跟老太太她们相处起来也完全自然了,笑道:“之前我便跟姐夫商议好了,不过姐夫也说了,进翰林院也不是想进便能进的,还得学问好,我打算去国子监读书,等到了明年秋天,下场试一试。”

    这是对自己的前程都有划算呢,可见是个有分寸和远见的孩子,卫老太太心里更加觉得安慰,摸了摸他的头,含着笑道:“你既然这么想,那便跟着阿玠踏踏实实的读书,你二叔三叔的学问也都是好的,要是有不懂的,尽管去请教他们,去国子监的事,到时候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提不迟。”

    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国子监的,能进国子监的也都有名额的,明敬心里知道,便缠着卫老太太要去河东书院先读着。

    卫老太太笑着答应了,听见外头说是平安侯夫人来了,便笑的更加欢喜,连忙将人请进来。

    平安侯夫人一扫前些日子的颓然和憔悴,满面春风的领着女儿一道进来,见了老太太便笑着请安:“一大早便看见外头枝头上的喜鹊叫,可见这喜事实在是个好兆头。”

    卫老太太笑了,见她穿的隆重妥帖,便笑问:“怎么是你来我还以为,你会选旁人的。”

    京城规矩,订亲这一日,是男方先往女方家里去将媒人接来男方家里用早饭,用了饭之后再一道往女方家里去,男方长辈们往女方家里送三牲糕点和各色礼品,在男方家里用了午饭,便算是定了亲了。

    女方今天家里是有宴席要招待宾客的,徐四小姐是平安侯府的亲眷,在京中并没其他亲近的长辈,平安侯府便是她出嫁的地方,怎么平安侯夫人竟然亲自来了。

    平安侯府今天本来也忙的很的,卫老太太还以为平安侯夫人要留在家里主持今天的订亲宴的。

    没料到平安侯夫人竟亲自来了,那就是说家里的事得别人操持了,这是非同一般的重视,不管是对徐四小姐的,还是对卫家的重视,都不是什么坏事。

一百七十六·继室

    平安侯夫人对着卫老太太的时候,亲热里更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恭敬,就如同她丈夫平安侯所说,卫老太太实在是个久经风雨的人,再大的难关,在她那里,都是熬一熬,便过去了的。

    这一次的事,她险些以为定北侯府完了,还曾经考虑过如何跟定北侯府撇清关系,后来知道定北侯府没事,真是又惊又怕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要是她真的做出了落井下石的事,现在还怎么跟卫家相处

    新帝又如何能容得下他们平安侯府

    就算是沈琛,只怕也恨不得一巴掌把他们给拍平了。

    她真心实意的冲着老太太摇了摇头:“这个侄女儿,我是极爱的,嫁给您家,实在是对她好,对我们也好的一件大事,我自然务求事事妥帖,既然她现在没了亲娘料理,我那家里又是那么个情形,我想了想,便干脆由我自己来做媒人”

    卫老太太感慨的很,想了想就问她:“那边没来人”

    平安侯夫人就冷笑了一声:“来了,怎么没来呢从前听说我们定了定北侯府,就一个接一个的送信来问,后来停了一阵子消停了,现在估计是听说了信儿,一个跑的比一个快,都说要来参加婚礼,还送信叫我们把阿四送回去,说是在老家里出嫁。”

    这也是有的,大家世族的姑娘们出嫁,通常都要先跪别自家的长辈,去祠堂里拜过,才算是出了门子。

    可是平安侯夫人娘家的那个情况,平安侯夫人也没有把这些规矩太当回事,那些族人也奈何不了她。

    她做了主,把这些繁琐规矩都给免了,就让她从京城发嫁。

    徐四小姐受了这么多年冷待,实在已经做的够多,跟族人的情分也都磨灭光了,那些人心知肚明曾对徐四小姐做过的事,加上现在徐四小姐嫁的是京城显贵,他们巴结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强硬反对

    见说回老宅不成,便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要来京城给徐四小姐送嫁。

    卫老太太听说,便道:“这便好了,我们知道她从前过的不甚如意当然,她往后的日子未必能真的完全如她的心意,可是能替她做的,能叫她觉得开心些的,我们总愿意做。她受了那么多苦,那帮人也的确做的忒过分了些,现在她能得到那些人的仰望和羡慕,想必心里会更好受些。”

    平安侯夫人便有些感动,她虽然嘴上总是说过去的事情过了就过去了,可是对于徐四小姐的遭遇不是不气的,卫家的人的确是有诚心,特地将婚事办的如此风光,而且对于那些族人们挑拨的话充耳不闻不算,还特地下了那样隆重的聘礼,为的就是给徐四小姐做脸。

    有这么好的婆家,到时候陈绵绵嫁进来,又有徐四小姐这个长辈做继母,日子只会过的更好。

    她顿了顿,点了头,跟卫老太太又说起最近发生的事:“对了,我听说,好似最近”她犹豫了片刻才道:“好似徐家对临江王世子很是热络”

    卫老太太知道她要问什么,笑了笑便道:“这便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了,世子自然有眼睛,是不是合适的人,世子自然会分辨清楚的。”

    平安侯夫人就知道楚景吾自己是不愿意的了,摇了摇头忍不住道:“王妃娘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安生些不好么世子跟侯爷感情这样好,他怎么可能听王妃的话”

    卫老太太嘴角挂着一抹讥讽的笑,她对于临江王妃的鼠目寸光已经极为厌烦了,加上临江王妃生事屡屡还要拿卫安来做筏子,就更是让她无法容忍。

    说实话,她不怕临江王妃折腾。

    反正临江王成了皇帝之后,也不是不能换皇后。

    有一个换了两任皇后的隆庆帝在前,后头的做什么都不过分。

    临江王妃要是觉得自己的日子太好过了,尽管折腾,等到临江王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后顾之忧都扫清了,回头清扫的就是她。

    她哼了一声,没有接话,见二夫人三夫人来了,便笑着让二夫人三夫人请平安侯夫人出去坐席。

    这一场小订办的很是热闹,平安侯府宾客盈门,因为急着成礼,因此小订过后一个月便是正式的婚礼,正好是元月二十七。

    等到临江王进了京,拜见了隆庆帝,互相絮了兄弟情,回想起了过往的兄弟情深,和现在暂时没了消息的郑王,抱头痛哭了一阵,再在隆庆帝的介绍下分别认了内阁如今暂时的班子之后,时间便已经到了大年三十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又飘起了大雪,隆庆帝特意设了宫宴,邀请了临江王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入宫赴宴。

    有诰命的女眷们便都在如今后宫的实际上的女主人林淑妃的安排下,在揽月宫入席。

    林淑妃居了上首,特意邀了临江王妃同坐。

    临江王妃不敢跟林淑妃比肩,小心的辞了,又笑道:“都说京城的女孩儿们一个比一个的水灵,今天可真算是见识了。”

    她说着,看着卫安的方向遥遥一笑,冲林淑妃道:“卫七小姐就比当年我回封地的时候,出落的更加楚楚动人了。”

    林淑妃眉心一跳,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没接她的话茬儿,淡淡道:“寿宁郡主聪明懂事,本宫挺喜欢的。”

    临江王妃嘴角噙笑,见卫安也似乎有所感的抬头,便转开了头嗯了一声,又转头去跟徐安英的夫人说话。

    徐安英的夫人对眼前这位王妃极为恭敬,将自己孙女儿带在身边不断陪着笑脸,哄的临江王妃十分开心。

    临江王妃也很是喜欢徐家小姑娘似地,问了好些话,才冲徐老夫人道:“太久不来京城,都生疏了,平日里我就很喜欢这些花朵儿一样的小姑娘们,得了空,徐老夫人可时常带着她来瞧瞧我。”

    这话里蕴含的深意便很明显了,徐老夫人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冲着临江王妃不断点头:“王妃喜欢,便是她的造化了,一定时常上门叨扰的,只要王妃不嫌她粗鄙便好了。”

一百七十七·不喜

    临江王妃对卫安的态度,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不喜。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一个个的都看得出来临江王妃提起卫安时那语气代表着什么,不由得就替卫安捏了一把冷汗。

    临江王妃毕竟是沈琛的养母,要知道,大周朝以孝治天下,哪怕是皇帝不孝呢,也得被天下人指责,何况是普通人。

    沈琛和卫安再好,一个不孝的帽子压下来,也多的是那等不明真相的人的口水四处横飞了。

    同样在座的平安侯夫人忍不住不安的皱了皱眉,看着卫安,轻声跟旁边的陈夫人摇头:“王妃这是在给郡主下马威”

    还没有成亲呢,就开始摆婆婆的谱儿了

    陈夫人手里握着杯子,面上噙着一抹冷笑,摸了摸女儿的头不屑的去看平安侯夫人:“她如今是不能奈何平西侯了,就只好捡软柿子欺负。”

    沈琛现在跟在临江王身边跟前跟后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地位,沈琛如今成了京城的红人了。

    临江王重视他,他又在之前扳倒蒋子宁的事情上出了这么多力,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临江王的左右手,楚景吾又二哥前二哥后的叫着,临江王妃心里不舒服,那是难免的。

    只是,这么表露出来,未免就太沉不住气了一些。

    陈夫人自己说着也禁不住忧虑,一国之母,往后真要是只有这点子度量,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能过的安生。

    倒是卫安自己没太当回事。

    她心里是知道临江王妃跟沈琛之间的过节的,这两个人现在也不过是面子上的情分罢了,临江王妃的态度,对她来说半点也不重要。

    临江王妃却对徐安英的孙女儿很是热络,特意让她替自己抄佛经,还笑着对林淑妃道:“您不知道,看那些佛经,从前觉得晦涩难懂,可是到现在来看,还是有那么一点子意思。”

    林淑妃心里叹了口气,却又不好说什么,她跟临江王妃的关系原本也没有熟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何况临江王妃如今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眼看着是要上位的了,就连她也得给临江王妃几分面子,要是说的太多了,起了反作用,反倒不好。

    她面上却不露,笑了笑就点头:“佛经能叫人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反省己身,的确是好的。”

    正说着,旁边的瑜侧妃便也含笑看了卫安一眼,轻声道:“我倒是记得,从前仿佛听说过,寿宁郡主便是个极有机缘的,在普慈庵好似是开了窍一般,从那之后便一帆风顺”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她便又捂着嘴笑:“说起来,也不定是咱们王妃这些年礼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