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子呢。
姜淼和虎子几个小朋友也非常想跟着一起,不过他们得上学。大人们都叮嘱他们去上学,不让他们凑热闹去屠宰场。
小孩子不要凑这样的热闹。
杨佳和骑着自行车戴着姜蜜的,等到了以后,先把自行车缩在一棵树上挺好,然后朝着屠宰场走来,他们来的已经挺早的了,但是老屠宰场外面已经围了很多的人,部队的人把最中间的区域围了起来,不让老百姓过去。
犯人还没有拉来。
姜蜜想要找高一点的树爬上去看,到树跟前一看,树上也都是人,没有好位置。
姜蜜羡慕杨佳和个子高,就算是
站在后面,也能看得到!她拉着杨佳和,让他把她举起来,让她看看前面都是啥。
杨佳和便把她举起来让她看看,现在也没有犯人,最前面围起来的区域啥也没有。
等到了十一点半的时候,远处开来了三两军用卡车,士兵先从车上跳下来,然后押着犯人也跳了下来。
领头的肖开阳,他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子,用红笔写着‘肖开阳’旁边是一串小字,那是他的罪行,因为犯的罪太多,字也比较小,看不清楚。
后面跟着一串肖家寨的人,也都是挂着牌子,一个个的都佝偻着身子,瑟瑟发抖,不管以前有多威风,等会儿就要挨枪子了,现在真的怕到了极点。
几个胆子更小的,直接吓得尿失禁,腿软的走不了路,被士兵架着进了屠宰场后面的一大片荒地上。
这些人都跪在了地上,等待着枪决。
等待死亡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也是最害怕的时候。但凡能活着,就没有人想要死去。
他们痛哭流涕的忏悔,想要活下去。可惜,已经晚了。
就在这时候,一串鞭炮声响起,接着又是几串鞭炮,庆祝这些恶霸就要上路了。
姜蜜被杨佳和举着,看的非常清楚,地上跪着一溜的恶霸,以前有多张狂,如今就有多瑟缩,便是肖开阳,此时也是又怕又恨。
等到十二点四十五分的时候,一声哨子声响起后,在一连串的枪声响起之前,杨佳和把姜蜜放了下来。
跪在屠宰场的犯人一个个的脑袋开花,脑子血液一起往外流,倒在了草地上,染红了一大片。接着是一大片的哭嚎声和尖叫声,还有一连串的呕吐声。
有些是挨枪子的亲人,有些是受惊的百姓,看到这么血腥的场面,那得做几天噩梦。更多的人都在欢呼着雀跃着,直言恶人有恶报,此刻只想高歌一曲!士兵检查犯人是否死了,要是没死透的,就要再给补一枪。
人已经死了,家属能去认领尸体,没有人认领的,军方就把尸体拉去火化,这就是后续的事情了。
大家陆续离开,杨佳和与姜蜜去推自行车,这会儿人太多,没法骑车,只能随着人群推着自行车,等到了人少的地方,杨佳和才骑上骑行车。
两人没有回大队,直接去县里。
先去取前几天来拍的照片,一
共拍了十来张,都是两人的合照,姜蜜一张张的翻着,杨佳和穿着白衬衣,她穿着藕荷色的荷叶边长裙,两人笑的都特别灿烂,非常的好看。
接着两人去了邮局,姜蜜把几张照片挨个的放进信封中,封好信封,又买了邮票贴上去。邮票买的比较多,新出的邮票全部买了。
成套的买!
她不知道那些邮票以后会升职,每次寄信的时候,看到新的邮票,都会买上。全买上,肯定能买到对的。
偶尔碰到特别有特色的,直接买上几套也是有的。
接着准备的东西也挨个的寄了出去。
每个袋子里的东西都差不多,一斤的菌子木耳,一斤的干枣,一斤的核桃,最重要的是用铁皮盒子装的药酒。
给家中的药酒多一些,两个铁皮盒子装的。
杨佳和道:叔叔婶子会不会不愿意你嫁到农村?
姜蜜笑:你害怕这个?
杨佳和点头:自然是怕的。
姜蜜踮脚摸摸杨佳和的头发: “你这么好看,我爸妈肯定喜欢,我可是在信里说了好多好多你的好话呢。
等东西和信都寄出去以后,姜蜜又发了一封电报,大致的说了一下自己要订婚的事情,并让家里人放心,也不用赶过来,她会在二姐结婚前回家一趟的。
之所以发电报是怕信寄回去的太慢。她还是希望家里人能在她订婚之前知道这事情的。
邮递员看到姜蜜一下子寄了这么多封信和这么多的东西,非常的吃惊,等看到姜蜜的名字以后,邮递员道: “你就是姜蜜?有你的包裹,你要今天领回去吗?还是等着过几天下去送的时候,给送到大队里?
邮局的人都认识姜蜜了,邮局里天天都有不少的东西,但绝对不可能有寄给姜蜜得多。每次都是很多个地方一起寄来的。
姜蜜笑:叔叔,不用麻烦给送过去,我们下午回大队的时候,再过来取。
那邮递员道: “行。”
姜蜜看着杨佳和吃的也挺香,还夸他心理素质高。
杨佳和:“我也没仔细看。”
旁边一桌的人一脸菜色,吃的也都是素的,看到姜蜜两人吃着米饭拌红烧肉,其中一个戴帽子的没忍住,直接捂着嘴出去吐了。
姜蜜夹着红烧肉咬了一口,她跟杨佳和小声嘀咕: “也没有吃猪脑花和豆腐脑,这红烧肉能联想到什么?
等吃了饭,两人又去看了一场电影,这年代的电影都是样板戏和抗战剧,没有什么爱情片,不过电影院的环境不一样,乌漆嘛黑的,特别适合牵牵手楼楼腰亲亲小嘴,偷偷的谈个恋爱。
杨佳和拉着姜蜜坐到了最后一排,人少。这年代,大家都爱往前面坐。
等电影上映时,两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从前面挪了过来,就坐在杨佳和的旁边,两人手里端着一瓶冰汽水,时不时的看两眼杨佳和和姜蜜。
杨佳和:。。
其中一个青年碰了碰杨佳和: “你咋坐这么靠后?这里看电影舒服吗?”
另外一个戴着帽子的青年道: “你们俩跑到后面,是不是想干啥?”还嘿嘿笑了两声, “我俩坐旁边没事吧?
这戴着帽子的青年就是在国营饭店里吃青菜还呕吐的青年。
这两人就是闲的蛋疼,故意凑在情侣跟前的。杨佳和道: “我怕血,喜欢坐的靠后一点。”戴帽子的青年一滞: “电影有什么可怕的。”
杨佳和:“子弹穿过脑子,带出脑花和血液的一瞬间,可怕。”
两青年的脸都绿了,帽子青年又开始呕。
姜蜜: “快喝点汽水压压,别吐出来了。”又拿了一个核桃,佳和哥,帮我把核桃捏碎,我想吃核桃仁。
杨佳和接了核桃,直接按碎,把核桃仁递给姜蜜。姜蜜: “同志,你们俩吃核桃吗?核桃跟大脑比较像,补脑子。”
两青年:!!!
“呕呕呕!”
帽子青年: “你故意的!”
姜蜜:故意让你做我们旁边?
很快,电影开始了,这是抗战片,各种子弹飞,杨佳和时不时的描述一下,那两青年干脆不看电影了,盯着杨佳和磨牙: &
#34;你讲的可真有意思。
杨佳和: “多谢夸奖。”他大大方方的牵起了姜蜜的手,继续看电影。
整场电影下来,杨佳和也知道了这两人是市里来的,专门来看枪毙人的,为了克服恐惧,再来看
一场抗战片。
等电影结束以后,杨佳和又开了几个核桃,问姜蜜吃不吃。
姜蜜凑在杨佳和跟前亲了他一口,谢谢佳和哥。两人正经处对象,坐在后面是情调。
那两青年:!!!
杨佳和与姜蜜看了电影又去邮局取了东西,东西五大包,挂在车座后面,满满当当的。杨佳和把软垫子垫在了前扛上,这次姜蜜坐前面。
等到家以后,大队里的人看到姜蜜又带回来这么多的东西,竟然觉得习惯了,姜蜜的家人真的非常宠她。
杨佳和真是走了大运,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姜蜜到了知青点以后,先看信。
第一封是家中的寄来的信。是大姐的字迹。交代了一下家中的情况,大家都很好。
又说了她现在已经在汽车站上班了,当时也是一番曲折,刚开始时有消息传出来说她是逃避乡下劳动的坏分子,名声受损,还有知青点的同志上门问她恢复情况,让她早日下乡继续劳动,她险些无法入职,就在这时候,她收到了县里送来的奖品奖状和奖金。
她直接从逃避劳动的坏分子变成了勇敢坚强的好同志。也顺利的进入汽车站,同事们都很好,对她也很照顾,让姜蜜放心。
又问姜蜜什么时候能回家?大哥十月一日的时候也会回来,希望能够一家团聚。其他人的心基本上都是关心姜蜜的话,希望她能早日回城。
姜蜜又核对了一下吃食后,拿出来了一些和大家分享,其他的都放进了箱子中。杨佳和放羊的事情也开始交给了杨佳共,小栓子太小,只能从旁协助。至于养猪场的活计,是通过抽签决定的,丁安康非常幸运的抽到了。姜蜜与杨佳和开始复习,既然要考试,那肯定得考个第一名。
原主刚刚高中毕业,高中知识记得还挺清楚的,姜蜜抱着书本过了一遍,当一个认真负责的姜老师,但很快她发现,有时候碰到不会做的题时,杨佳和能轻松的教她。
而且,他什么都会!!!
姜蜜: “
你不是没考上高中吗?”
杨佳和:“我只是没考上,又不是不会。”
姜蜜:???
第76章
杨佳和什么都会,有了他的辅导,姜蜜的学习进度就更快了,姜蜜便称呼他为‘';小杨’老师。
陈惜原本是带着姜蜜一起学的,她觉得自己早学了一阵,后来发现姜蜜的进度比她要快,掌握的知识也更扎实,就变成了她跟姜蜜一起学了。
如今没什么农活了,除了苏文臣几个人天天去养猪外,其他人基本上都闲了先来。
北省的冬天非常冷,地面都会上冻,什么作物都不能度过冬天的,所以庄稼也是一年种一茬。既然闲着也是闲着,大家都跟着拿起了课本。
这天早上,天气明媚,姜蜜与杨佳和一起去山上玩的,刚出了大队,就看到县委的干事和几个穿着衬衣的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停在了村口。
姜蜜认识这干事,叫赵路遥,经常跟着县委书记李献的,其他几个倒是不认识,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非常体面,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盖学校的!
姜蜜和杨佳和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
赵路遥朝着姜蜜使了使眼色,又做了一个学校的口型。
姜蜜笑着迎了上来,热情的喊道: “赵同志。”又问候另外几位同志,“是来找大队长的吗?我领你们去大队部。”
在村口大柳树下乘凉的社员也都看了过来,都以为这是找姜蜜的呢。
杨佳和没有跟上来,准备先回去一趟,一个白胖中年人开口: “那位男同志,你是不是叫杨佳和?
杨佳和便走了上来: “我是杨佳和。”
那白胖中年道: “就是你和姜蜜过段时间要参加县委考试?你一个初中学历,不太适合吧。咱们市委招聘干部,最低也得是高中学历,我看你啊,不如去找个厂子去上班,做些体力活。
杨佳和道: “我自知学历不够,当时中考时,我生了病,没有发挥好,这段时间便跟着姜蜜同志一起学习高中知识,我虽然不算太聪明,但也努力学习,把高中课本重新学了一遍,就算不能吃透,也得滚瓜烂熟。
戴眼镜的男人吃惊:真滚瓜烂熟?
白胖中年嗤笑: “你个高中都没考上的初中生还把高中课本滚瓜烂熟?你这随口胡诌的本事倒是挺好。满嘴谎话的谎话精,还是别
去参加考试了,到时候考不过,白白丢了人。
姜蜜板着脸,非常不乐意, “这位胖叔叔,佳和哥实话实说把课本背的滚瓜烂熟,怎么就是胡诌了?佳和哥过目不忘,聪敏机敏,在这十日里,就掌握了高中知识。”说完又道:“你对我们大队还挺了解的,不仅认识佳和哥和我,还知道佳和哥是初中文凭呢。
白胖中年人脸色阴郁了起来,十天把课本背的滚瓜烂熟?我看你和杨佳和都是品行不端,还是在农村继续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吧,先把品格给提高了。
赵路遥赶紧说道: “章干事,孩子一时说了夸张的话,怎么就上升到品行不端上了?姜蜜和杨佳
和刚得了市里发的优秀个人奖状,他们的品性是得到市里表彰的。
白胖中年人: “等我回了市里,得跟市里反应,这两人确实侥幸误打误撞的办了件大事,但两人
的品性不配进入县委工作。”接着又加了一句: “也不配去市公安局。”
旁边看热闹的社员现在都非常的生气,一个婶子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