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叔摆手,“他不是读书的料,我都去开过几次特殊家长会了。”
秦歌想了想,好像是听说语文、数学合计一百分来着。
“那你和四婶、小杰、三奶奶搬到蓉城住不好么?”
四叔道:“我现在可不敢想那些。只要让我有钱回去修个一楼一底就好。”
农村都有宅基地,自己修房子现在不算贵。十万以内就能修出个小楼房。
秦歌也没有多说,在蓉城多待一阵说不定想法自己就改变了。
外婆道:“你舅舅说要上来买房子,以后送你两个侄儿读什么外国语学校。”
秦歌点头,“那个学校是私立的,教学质量相当好。高考一本上线率好高的,考上top20名校的也很多。”
就是对普通家庭来说贵了点,小学比她读大学的学费还高。
还是舅舅那样做生意,认识的人多,眼界更开阔啊。
陈老师道:“说什么时候来买了么?”
她们花十来分钟转了一圈,这会儿在亭子里坐着休息。
外婆饶有兴致的看着湖里的锦鲤,“好像就最近吧,下学期就要上来了。嗯,蛮好的,那回头我也可以经常在蓉城待着。不过我问你哥,好像离小歌东门那套房挺远的,离西门的倒是近些。因为学校在西边。”
她记得望江公园和浣花溪公园,以此为坐标问的。
秦歌道:“嗯,学校在温江那边了。城区不可能卖那么一大块土地给私人老板修学校的。房子买在温江的话就还比较便宜。不过,如果要在城区开茶叶店,那就买在城区比较好。外国语学校我听说是寄宿制的,一个星期回家一次。”
“哦,这样啊。”
左思全从那边回廊转出来,看到她们一家人就走了过来。
刚才上菜,他也过来桌边打了个招呼的。自称是秦歌的朋友,熟络得很。
他嘴巴会说,让秦歌这些长辈都听得舒舒服服的。
所以这回儿看到他,就连陈老师都招呼了一声,“左老板,你这园子可收拾得真好。”
左思全笑道:“一般一般,不过确实费了些心思。几位长辈吃得还满意吧?”
大姑道:“满意、满意,特别满意。这都还不满意还得了?”
左思全道:“我让人送些点心来吧?”这自然是他请客了。
外婆摆手,“不用了,多谢你的好意。刚吃过午饭,还不想吃什么。而且,我们马上要走了。”
顾阳送人确实很快就回来了。
一行人便离开了。外婆她们从镇上上来,都有些疲倦了。
回去的时候,顾阳和四叔坐小四轮。
秦歌开轿车载着其他人。
左思全很殷勤的送到了门口,目送她们开车离开。
然后摸出手机打给傅宸,“刚秦歌带她妈妈、外婆、姑姑、叔叔还有顾阳跟他奶奶来我这儿吃饭了。她外婆、妈妈到她,一脉相承的美人啊。”
傅宸有些惊讶,“
来那么多人啊?”
“是啊。跟你有关系么?”
以秦歌的性子,不至于是叫人上来瞅你的啊。
“我4号要过来。她家这么多长辈在,回头可别真放我鸽子啊!”
左思全惊讶地道:“你4号要过来?你过来做什么?”
总不可能是一起过‘五四’青年节吧。
“那天是我阴历生日,说好她帮我过的。”
左思全一脸的无语,你们真会玩!
秦歌那边开着车,先把大姑和四叔送到租的餐馆门面。
40多平米的临街小门面,一年一万八的租金。
临的是小街,巷子里嘛。不然这个价拿不下来。
要临大路,起码价格翻一番。
“什么手续都已经办齐了,就差你们两个的健康证了。这几天先休整,到处玩玩。‘五一’假后去办。然后咱们一边等证,一边做开业前的准备。5月18号开业。”
518,我要发嘛!
大姑道:“你早说18号开业,我们就迟些来嘛。家里摘茉莉花还需要人呢。”
陈老师道:“哪有到了日子才现打主意的?这半个月肯定有事做的。你知道在哪儿买菜么?知道哪儿的肉便宜又好么?小歌,哪天开始给他们开工资啊?”
秦歌道:“8号。大姑、四叔,你们不要只会弓着背干活。那摘花请人摘两块钱一斤,一天也就十几二十块工钱。早上来六天玩玩,也就一百块工钱嘛。你们还各省了四十块路费呢。”
四叔道:“非得要那个证啊?不是说你其他生意都在开门么,我们也可以明天熟悉一下,后天就开业了啊。”
秦歌忙道:“你可别给我捅娄子!我上个月才用证件不齐全、有食品安全隐患把竞争对手放翻了。对方生意一落千丈,还被罚款一万。他要是知道我开的餐馆也这么干再去把我告了,我不罚三万能了事?”
四叔道:“哦,这样啊。那竞争还很激烈啊?”
“赚钱,门槛又低,怎么不激烈?行了,你们坐了半天车,先回屋休息吧。那沙发床我已经让人给你们铺上了。两个房间都有点小,克服一下。晚上上我那那边吃晚饭。哦,大姑,这个手机给你用,卡都给你办
好了。这样好联系!你拨1号键,再拨发送就是我。另外,店里我让人申请了电话线,师傅应该是五一之后来安装。”
秦歌把她那个蓝屏手机递给大姑。
大姑接了过去,“好。不过,你这店也太小了吧?这就摆了四张饭桌啊。”
秦歌道:“我们主要是做外卖,堂食不是重点。租小点的门面主要是为了节约租金。至于人手,回头要是忙不过来,我再叫几个做兼职的来跑堂、打下手。”反正是发时薪。
里头两个房间其实是她让人在中间加了一堵墙。本来是一间的,一共就16平米。
外头差不多20平米,除了柜台,摆四张饭桌刚刚好。然后厨房8平米,厕所4平米。
四叔道:“外卖,就是提回家吃是吧?”
“是,不过不是客人来提。是我的员工过来领了,给人送上门去。送一单,餐馆要给八毛钱的。”
外送费在逐步减少了。
“那你们先午休,我也带我妈和外婆她们回去休息了。”
回到家,两点多了。
外婆和陈老师熟门熟路的,而且有陈老师照顾外婆,秦歌就不用多招呼了。
她回到次卧,重新把笔记本电脑打开。
她要看一下这半天,她到底盈亏如何。
订单确实比她们预想得还好些。但如果赔得一塌糊涂,就是打开了知名度也还是不太舒坦啊。
最好还是这七天至少能持平。
陈老师和外婆自己放水洗脸,洗去风尘。然后各自换了睡衣准备午睡。
外婆精力不济,洗过就上床了,还发出轻微的打呼声。这是有些累着了。
陈老师过来看看,“你还不睡啊?”
“今天四薪,我看看盈亏。”
陈老师道:“那个左老板,跟你有多熟啊?”
“他是生意人,说得大多是场面话。”
陈老师想了想,她瞧着秦歌和左老板好像也没什么特殊关系。不过对方确实待她们是比对其它客人殷勤些。
秦歌道:“熟的确是熟的。他可能是看我带了长辈去,所以才过来打个招呼的。他这个人,很懂礼数的。”!
第134章
陈老师点点头;“嗯,那倒也说得过去。我看他的装修;他应该是那种挺传统的儒商:知书识礼。那重礼数也不奇怪。”
她说完也过去休息了;坐半天车确实有些累。
原本觉得左老板还不错,但女儿看来和他没啥特殊关系她也就放下了。
秦歌想了想,左思全可能真是个传统男人。
中国古代的男人;那就是家里三妻四妾、场面上呼朋唤友的嘛。
她妈下的这个结论没错。
不过;她妈好像对左思全还挺有好感的啊。
傅宸那种人,高冷、傲慢,说话又爱开嘲讽;估计入不了她老人家的眼。
秦歌在电脑上看了一会儿上午的情况。包括每个小时的进单量、每单的平均金额、人力成本等等。
进单量比她想得好些,倒是平均金额十分的亮眼。
大概和今天过节有关,又或者是因为穷家富路,大家比平时要舍得花钱一些。
而且今天点单基本都不是一个人享用。
以往的订单因为以外卖盒饭为主;平均金额只在15元左右。这还是被附加的饮品、凉品拉上去的。
今天也是做的外卖单比较多;但平均金额到了25元左右。
外卖超过25元,是可以加收一块钱的外送费的。
如今这个行业在蓉城一片空白;规矩都是她在定。她定的就是每25元可以加一块外送费。
商家目前也认可;单大了东西多赚得也多。而且是要逼小单麻烦些。
主要他们不干也没办法,八达网这三天直接关门了。太不靠谱了!
这样跟往常工作日差不多的单数;但总金额倒是挺看得。
另外;今天第一次的点单的人群占到了四分之一,这应该就是营销的功效了。
里头还有三成是蓉城本地人。
这会儿上午两点半了,十二个店一共做了1400单。
总金额有400单是小卖部和奶茶摊的,以奶茶摊的生意为主。这部分入账一万。
算平均值一单25元的话,食材成本9元。约摸半小时一单,人力就是7元。
其它的成本大
概还有2元;运费之类的。
那一单利润有7元。
因为点奶茶、冰粉这些的,通常都是要搭着小点心、零食一起买的。所以一单才能有25元的面额。
那些西式小点心都是面包房当天送来的货。单媛添加的新品种,搭配饮品还挺受欢迎的。
进价也是售价的35%左右。
因为必须要新鲜的嘛,就得每天早上现送。她们如今订单多了,而且是每天都要。
对方就开了一辆面包车沿着主干线给十二家店送货。
那利润大概有2800。
这一波倒是赚钱的,四薪都有得赚。看来还是得卖自己的货才最赚钱啊!
所以她才要开秦氏小馆嘛。
先开一家,生意好就让大姑和四叔带徒弟,开十二家都可以。
如果以后买她店里东西的人翻个几番,倒是相当有钱途。
嗯,撑住!一定要撑到电脑普及,下单外送深入人心那天。
然后还有1200单就是外送单了。
200单的鲜花,一单入账5元,但人力成本是7元。
5元也是朱晓丹去谈的,人力成本真的高。所以节假日让花店店主分摊一点。一单加两元!
再多就不肯了,再多人家就说自己去送了。
那如今做口碑嘛,就亏三天。还是只有答应了。
所以这里亏了400。
最亏的就是送餐了。
餐馆的老板都不愿意涨外送价。因为他们的价格今天没得涨。
而他们的员工这三天也要长工资的。
不像花映寒这样的老板,都是自己看店。顶多花映寒有两个店,请了个小妹也长了时薪。
如今打工人的权益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的。
都知道《劳动法》规定的一月至少休息四天,最低时薪是多少,法定节假日要开四薪。。。。。。
25元以上的单,两元一单。
但今天送外卖往往半小时没法往返,起码要45分钟。不像自家的产品或者鲜花之类的,拿上就走。
去了还得等一等的。人家餐馆堂食的生意今天也好爆了。
人力成本往往要到10元一单。这里一单要贴8元。
一共贴了6400元!
所以到目前为止她亏了4000,一天大概亏8000吧。
前三天亏两万四,后面四天能挣回来吧?
其实秦歌也考虑过这三天送餐要不就不做了?
还要花那么多钱营销呢。
但是为了稳定性和一贯性,她还是咬咬牙做了。
如今至少在商家那里,她的外送业务是比价靠谱和专业的。总之不会时断时续。
而在顾客那里,也知道了四方公司一年360日甚至以后可能是365日都是要营业的。
秦歌没事打电话跟店里的骑手唠了几句,骑手告诉她,“老板,今天送到家里的好多客人都问我们怎么还要上班。我就跟他们说今天四薪,谁舍得不上班啊?老板,你干嘛亏着钱都要做这三天啊?”
一众骑手都是大学生,算账还是会算的。
“如今是为了做口碑,扩大知名度。也是因为我们的业务对人手的依赖太大,所以人力成本才飙升得这么厉害。还好一年的法定假日只有11天啊。”
嗯,其实这样也是一种无形的广告了。相信经过这次,蓉城很多居民都会对她的外送业务印象深刻。
那这一波就没有亏。
骑手在那边嘿嘿的笑。
然后又有人把话筒拿过去,“老板,我们去景区或者客流量高的市中区地区送单,挤惨了。只能顶在头在送过去啊,回头率超高。车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