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后创业记-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婆去了也是一样的。
  所以秦歌每年还给她涨10%的工资。
  如今她月薪差不多3000;买房欠下的十几万要还完也是很快了。
  如无意外就是今年上半年的事了。
  房子单价涨到14000一平了,总价也是八十多万了。
  最近她在咨询秦歌,能不能把那套房拿去抵押再买一套?
  秦歌建议她不要再买在燕郊了,也不要买上海或者深圳的卫星城。
  如果以后有回蓉城的打算就干脆买在蓉城。这会儿蓉城房价还没有开始涨,上车还不是太贵。
  好的地段才一万一平。
  而
  且;限购还没有重出江湖。
  她把燕郊的房抵押了;虽然还没有付清,贷三四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在蓉城首付可以买个总价一百万出头的房子了。
  一二环内,100平的套三随便买。
  晓月左思右想后就打电话托苏虹帮她留意一下。
  傅珩道:“给你当弟弟、当保姆都挺划得来啊。简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秦歌摆摆手,“你不要这样说人家。你没穷过;但我很理解那种纸面财富增长带给人的成就感的。我04年、05年创业的时候,身上其实一点钱都没有,但公司的资产在稳步上升。我每天睁开眼想着自己有两套房、十几个门店都觉得日子好有奔头。花钱确实是比较!”
  被炒了鱿鱼,她连五块钱一碗的牛肉面都不太舍得吃的。
  但是公司资产涨了,她就舍得吃十二块的‘全家福’加各种肉菜。
  傅珩想了想,如果都是这种心态,那楼市的波动影响整个经济就说得过去了。
  毕竟如今中国家庭最主要的财富就是房子。
  有些家庭甚至超过70%的财富全压了房子上头。
  过年肯定不在酒店里过。
  过年在秦歌和傅宸在深圳湾买的大平层里过。
  除了要回家过年的卢芳等人都在这里过。
  陈老师自然也一起。
  大年初一傅董依然是带着傅宸、傅珩去给三叔公拜年。
  三叔公的寿宴就在深圳的杭帮菜办。
  杭帮菜一共就开了五家店,苏沪杭北深。
  14年到15年经济不景气,也只是苦苦支撑。
  就没有再想到其他城市开店的事。
  秦歌在家接待上门拜年的人、接打来拜年的电话,忙了个不亦乐乎。
  晓月回了老家,也给她打了电话来拜年。
  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他们不再谋算她傍身的财产,她倒也没想和家里人走绝了。
  小琅带着两个弟弟在小区里玩儿,大城市比农村少了很多过年的气氛。
  彼此之间也往往是很陌生的。
  不过好在他们家人多,倒也挺热闹的。
  秦歌
  道:“有时候真怀念小时候那种邻里关系。”
  傅老太太道:“我其实不太能理解那种关系。”
  她连傅老爷子照顾同族这种事都理解不了。
  而且觉得很没有必要,还养大了傅升的野心。
  秦歌也不好跟她多掰扯。
  只笑道:“我妈以前住学校宿舍,隔壁住着和我妈搭班的马老师与她孙子。我跟顾阳就是那么一起长大的。后来我们俩都最潦倒的时候,就一起结伴在川渝云贵排房票。没有顾阳一起,我一个女的哪敢半夜三更出门啊?”
  那天在海花岛售楼处,顾阳等到五点多才选好房。
  陈老师和马老师就问他们以前去排房票是不是也要等这么久。
  当时秦歌和顾阳就笑了。他们是三点出门,十一二点才能回到租的房子。
  傅老太太惊讶道:“啊,你们只是邻居而已啊?我一直以为你们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就是什么表姐、表弟那种关系。
  中国人的一表三千里她也不太明白,英语里亲属关系是很简单的。
  舅妈、姑妈、姨妈这些都是一个单词。
  美国人也不爱走亲戚,小孩子没必要弄得太清楚。
  陈老师笑笑,“远亲不如近邻。”
  老马的儿子、儿媳、小孙子也来深圳同他们一起过年了。
  他们如今可不敢再拿捏顾阳了。
  正月初二走舅舅,秦歌就索性把三个孩子带到顾阳家里去了。
  顾阳的父亲、继母对秦歌一家客气得不得了。
  这是何等家人,居然和他们家当亲戚一样走动呢。
  很多事情难得糊涂,秦歌一个外人肯定也不会平白无故多嘴。
  她笑着对马老师道:“我要是给你小孙子包个红包,你得还我三个呢。”
  逢年过节,傅氏族里的人都会给三姐弟发红包。
  他们受傅董很多恩惠无以为报,也只能聊表心意。
  秦歌也会一一还礼,但总的来说给压岁钱这事儿还是她赚。
  她也没有故意多包,拂了亲戚们的意。
  反正她们好些也在她的杭帮菜和小卖部挣钱。
  顾阳这个弟弟
  还没到18周岁,确实是可以包红包的。
  马老师笑,“那你包个四季发财。我一个小孩发100,我还赚100!”
  秦歌便当真包了个400的,但小琅他们三个收到的后来打开来是一人200。
  结果说着、说着马老师就说到催婚的话题上去了。
  “小阳,你也老大不小的人,到6月份就是三十而立了。就算你先立业、后成家,那你的奶茶店也开起来了。你还真不想让我看到曾孙啊?”
  顾阳爸爸只知道他在蓉城开了两个奶茶店,之前房子便宜的时候借秦歌的钱首付买了套房还在供。
  然后每年来深圳,都是住在租的房子里。
  但是两个奶茶店生意好的时候可能净收入一万多呢!
  秦歌补了一刀,“就是,你看我最小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顾阳抱怨地看她两眼,眼角余光看到了傅宸便道:“奶奶,我姐夫在我这么大的时候差不多才认识姐姐呢。”
  正给儿女剥坚果的傅宸抬起头,“我当时一路直接读完博士,又在美国分公司干了两年刚回国。”
  马老师道:“是啊,你姐夫是博士,哈佛的博士!这你咋不向人家看齐呢?”
  顾阳嘟囔道:“那是哈佛大学,又不是哈尔滨佛学院。我把脖子望断了我也看不到啊。”
  马老师道:“现在在说你快30了还不结婚的事。你别给我东拉西扯的!”
  顾阳无语,明明是你先扯学历的。
  小琅三姐弟笑眯眯的坐在一旁,一边吃坚果一边看顾阳吃瘪。
  回去的路上陈老师道:“其实小阳倒不用太担心。现在的男的,尤其是有钱的,一般不想太早结婚。”
  傅宸补充道:“除非是遇上了非常想娶回家的女孩子。”
  陈老师忍不住一笑,“没说你,别对号入座。小阳跟普通人比也算得上有钱了。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晓月。”
  晓月06年就到陈老师身边了,这也快满十年了。
  那会儿16,现在也要26了。
  两个人一直相处得不错。
  晓月只要想到自己燕郊能有一套房,多亏了秦歌姐,做事自然是尽心尽力。
  所以陈老师会操心她的终身大事也不奇怪。
  “她跟在我身边,其实相当于跟着你。真的开了不少眼界、去了不少地方。你说年轻人要多读书,她也去上了夜大还拿了毕业证。平时也爱去大学里旁听。一般的人她可能不太看得在眼底了。而且她可能也不想在老家找。”
  秦歌道:“那你不如把晓月介绍给小阳。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他们各方面还挺般配的。”
  陈老师道:“不行,小阳前女都有五六个,私生活有点乱。”
  秦歌挑眉,“那么多个啊?不过只要不是同时,都是一对一也说不上乱吧。而且这前后也得有七八年了。这个年代跟你们那时候不一样。大家处处,不合适就散了没什么奇怪的。”
  她妈不说,她还真是没留意晓月来家里都快十年了。
  也是啊,小琅都要七岁了。
  秦歌看看傅宸,“咱俩不知不觉都超过十年了啊。”
  傅宸点头,然后喂了自己一颗瓜子,“是啊。”他在顾家抓的。
  这一年到头他也就这样非应酬的走亲戚稍微轻松点。这会儿整个人都很放松。
  陈老师坐位置上想了想,没再吭声了。
  秦歌知道她还是有些心动,但肯定要等晓月过完年回来上班先问问她的意思。
  秦歌从傅宸手里抓了一小撮瓜子自己啃着,“她要是对小阳没意思就算了。其实晓月条件不错的,只除了学历和工作可能不入俗人的眼。”
  晓月走之前,秦歌主动借了40万给她买房子做首付。
  就不用麻烦的跑去燕郊办抵押了。
  晓月说中途路过蓉城就去把房子买了。
  首付三成在蓉城市中心买一套100万的房子,供的话一个月差不多需要5000。
  只拿保姆工资可能有压力。
  但是秦歌借给她的钱应该还能剩八万,够16个月的房贷了。
  晓月说准备买二手房,到时候直接挂秦歌中介租出去。
  市中心的套三租2500应该没问题。
  那剩下需要月供的部分,她的工资开年涨到3300应该还能有几百富裕的。
  而且房租还能涨的。
  有两套房傍身,这个条件不错了。
  而且高嫁低娶,当初单小满会听人念叨多了就嫌弃顾阳的学历。
  男的应该能接受学历不如自己的女朋友。!


第712章 
  接下来傅宸和秦歌闲散了几日。也没在深港广几地游荡;就在海边悠闲度日。
  出门就得看顾老的、小的,也怪累人的。
  两人干脆就在沙滩椅上晒着冬日暖阳,看着三个孩子嬉闹。
  无所事事就是一天;顶多接接电话。
  直到正月十一,秦歌才打电话给六婶过问了一下明天寿宴的筹备工作。
  正月间杭帮菜馆的生意挺好的。如今的人好些都懒得在家做饭;正月间相聚就到餐馆解决。
  都是提前就定好位的。从大年三十到元宵节每天生意都不错。
  深圳是移民城市嘛;从苏沪杭来的人也不少。尤其还有像他们家这样的候鸟家庭。
  所以其实秦歌并不担心六婶做不好。
  但毕竟事关三叔公过大寿;不管是她还是傅珩都不能完全不过问。
  从上海和老宅来的客人这两天陆陆续续也到了,也是入住傅珩的酒店。
  不过这回就不是长房出钱了,是三房。
  六婶在电话里道:“放心吧。这种大事我怎么可能掉链子?”
  打完电话;秦歌一家五口也就过去了。
  那么多亲戚来了;哪怕不是为长房的事,他们也是不能不理会的。
  陈老师和外婆也是一道,她们正月十二也是要喝三叔公寿酒的。
  今天一起过去住下。
  傅升被逐出家门、如今有家不能归。
  秦歌知道这事儿五婶心头多少有些龃龉。搞不好五叔听她说得多了;也会有想法。
  当妈的嘛;难免护短。
  尤其如今傅宸并没有什么事。
  之前房产新政还没出的时候;听说她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儿子欠了几十亿的债;她睡不着。
  但是,那是她儿子自己要留下那些地皮豪赌,关他们什么事?
  反正有三叔公压着,五叔、五婶不敢做什么。
  如果三叔公不在了,其实就没必要再和三房有什么联系了。如今只是还敬着他老人家而已。
  她虽然不像她婆婆觉得维护亲戚关系完全没有必要。
  但和傅升的父母等人;确实
  没必要。
  如果她公爹那时候还要拉扯三房;就真的有些脑子不清楚了。
  她肯定不会再继续买账的。
  她没有连坐三房的其他人,已经的度量大了。
  当然,也许那时候傅升已经还清债务,真的扬眉吐气了。也不用再靠长房拉扯了。
  看如今房地产的趋势;不是不可能啊!
  他们现在就在深圳,深圳经过2015年的翘尾行情,进入2016年后房价继续高歌猛进。
  到今天正月十一(2月18日)为止,房价最高的南山区二手房都涨到5万了,新房甚至飙升到了8万。
  整个深圳的均价来到了4。2万!
  这才不到俩月,均价又涨了5千。这个涨幅看得人有些触目惊心的。
  陈老师反正是感慨连连。
  她住着的那四套房,俩月不到轻轻松松又涨了180万。
  外婆倒是见怪不怪的,“你是没见过40年代的通货膨胀!过条马路的时间米价涨一大截,手头的法币就不够了。回去拿,又耽搁些时间涨得更多。想买到原计划的一袋米,得拿上两三倍的钱才踏实。”
  言下之意,少见多怪!
  陈老师道:“那是旧社会的米价,我们现在是在说房价。怎么可能几分钟就涨一次,那还让不让老百姓活了?”
  她看看秦歌,“蓉城也快涨了吧?”
  “嗯,肯定的。”
  “房价涨了,你的中介费也能涨回去?”
  “是的。”
  从2。7%降到1%,而且单数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