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己的意识,也前往那个未来,并且留下一段映照身,将那未来固定。
未来与过去交相辉映,于是影响到现在,现在是未来的过去,于是前往某个未来的,还不曾发生的历史,便成为了真实,也成为即将且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天心在未来构筑的映照身,也是真实的自我,既存在于未来,也存在于现在,更存在于这件事件所携带的那片岁月长河中的过去。
天人回响,不断响彻。
原来那时候,已经映照了吗?
“你怎么了?”
黑衣姬象感觉到眼前的“无名姬象”有所变化,他摇了摇头,决定结束对方无用的挣扎。
“到此为止吧,徒劳的反抗,实在是难看,以后由我来成为你,我的名与你的名,将震彻过去未来,必将登上元始之位。”
“诸天众圣,听我号令。”
黑衣姬象念咒,身后诸天众圣皆有反应,天尊光辉,四圣威气,幽冥之云,层层叠叠覆天而起。
无名的姬象看了黑衣姬象一眼:
“我无我,众生是我。”
“我有我,众生有我。”
“我是一,在起始。”
诸天众圣下降,可无名姬象的存在却开始消逝,就在黑衣姬象的眼前,比一弹指更快,就这样消失无踪。
一股归属于无名姬象的力量涌入黑衣姬象的身体内,后者头颅微微仰起,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黑衣姬象开始发出猖狂且畅快肆意的大笑声!
“终究,终于等到了!”
“我的在世身!完整了!从此时起,我就是姬象,所有的玉清,都是我的东西!”
“哈哈哈哈!说了这么多废话,终究还不是被我同化认可了?放心,你与我,共证大道!作为我的一部分当然永存!”
“现在,该去向那些尸解仙讨要我的东西了!”
连玄武和真武的形神也归属于自己了,对方身上只有那面奇怪的神牌没有出现,也没有来到自己这里。
黑衣的姬象揉了揉眉心,现在存在是完整了,然而记忆似乎依旧有所缺失。
不过那空白神牌,那种东西,不论是神牌还是记忆,或许也都不再重要了。比起自己的正体来说,这东西又能算得上什么宝物?
“诸天众圣,哪个没有名字,没有名字,何来的力量?”
——
无名姬象消失,复又出现。
只是这一次,所见到的世间,不再是过去的世间。天地光明,有五位佛陀出现在苍穹之上,在阵阵光明仙乐之内。
而这里,是曾经进入天心之后,所短暂映照过的未来。
空白神牌依旧存在,而它的上面似乎要显化出什么名字来了。它恒定存在,不受到过去未来所影响,在万物之先。
“过去未来。”
“真焉?假焉?”
“我将在此,借未来身,参悟大罗。”
第四百九十二章 既在未来
咚——!
未来之中,那黑衣的道人双眼泛起神光,自身躯向外,散发出浩瀚波动。
人心未除,天心已至,此荒谬之事,可不论是真还是假,只要抵达了这里,那这里就是真。
“我有一心,自过去而来,未成大罗,已见天心。”
未来身开口,光明世界中雷音滚滚,萦绕不休,又有龙蛇之声,空洞呼啸之气,如此种种,又似有数道幻影在同时说话。
五方佛陀垂下目光。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东方妙喜世界阿閦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唎都佛、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
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
一因之难,曾经定下的沦坏因果起到了牵引的作用。
未来的大日如来苏醒,因为因果在此时注定发生,他的意志也从过去来到这里,因为他也与姬象拥有因果牵连。
“我们又见面了。你来到了本该证道本初佛的未来。”
大日如来的声音无悲无喜,天心强者将自己的身躯映照在将来,那么他就必然会抵达这个将来,对于天心以下的仙人,所见到的天心强者,并没有过去未来的分别。
“你失去了元始之位?”
大日如来是要取得元始之力的,但是眼前所来到这里的“人”,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存在性。但大日如来依旧可以认出姬象。
无名的姬象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参悟起来。
大日如来则是慨叹:
“虽然在过去之中失去了名字、形神,乃至你自身的存在,但是它在未来依旧存续,自过去映照一次之后,那就必然功成。”
“但真要说起来,在仙人的层次获得天心伟力,并且成功映照未来,注定天心。证道天心是果,参悟天心是因,所以还未成天心之前,如何又能先得到这个果?这种人,自上古以来也没有几个,对于贫僧来说,也是第一次见到,更是第一次被这样的因果牵引。”
确实是自古以来并无几人,单论佛教,有此种异化之景者,遍观佛经,也只有一位弥勒佛。
弥勒在未来,永在未来。
而说起过去之佛,倒是存在许多许多位了。
大日如来给无名的姬象赐下莲台,那金色莲花将无名姬象托起,与五方佛并列在前。
他没有动手,因为此时的无名姬象不值得他动手,对方是从过去而来,只要这个过去还存在,即使毁杀未来身,也没有任何意义,未来是未来,天心已定,对方注定不灭。
且一因之难已经开始,一去证本初,因难便起,无限循环无限回退,岁月会不断倒置回到前一刻,直至引导出自己想要的那个因。
虽然在当下之刹那,姬象没有元始之力,本初之位不会证得,这一次的因报,是失败了。
过去心离去,未来心重回,眼前的一幕还会再一次发生的,直至对方证道本初的那一刻。
无名姬象,也发现大日如来的态度并不正常,但如今未来身中还有尤为重要的一个疑问。
“我借未来之身参悟大罗,可未来之我,既然已证天心,又为何没有意志?为何我所见未来之我,在过去所见,映照出天心之境,在未来所见,却在天心之前?”
无名的姬象开口,询问眼前唯一可言的大日如来。
大日如来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感悟,面对这来自过去,也注定要证为天心出现在更远未来的人,给予真实回应:
“北极!你也是千光王如来应身,自当知道!金刚经中有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同一个存在,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之中的定性是不一样的,未来无限向前,过去无限向后,中间每一刻都是所谓的现在,故而从没有现在之说,只有过去未来。”
“你已映照天心,自过去而来,那这一刻的你,不正是此刻你的未来心吗?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因为终有一心永存,二心永消。”
“当然,如今世上,还有一人,真有二心,使我惊叹仓皇。”
那人正是曾经差点将自己一心变出第二灵的基督,自那次之后,大日如来便有极大领悟。
大日如来住口。
东方阿閦佛开口:“我来说一下过去所遭逢的劫难吧。”
“过去之人证道天心,成就未来身,未来身所在未来,所发生的灾祸,倒映到过去,这便是某人,某地,某世所一定要经历的劫难了。但未来也可以被天心扭转,正如我们曾经所做的,亦或是那基督所做的一样。”
“如果这映照成功了,被未来所认可了,便固定下来,过去所谓的劫也就消失了。”
他意有所指,无名的姬象亦明白这位佛陀所说的意思。
过去可以映照未来,在未来修改过去的劫。
只要在未来认可自己从来无损,那过去便没发生过这种劫难。
除去玉清修士以外的天心强者,虽然可以修改因果,但他们不能使自身真正回溯到过去。不过,他们依旧可以待在未来做到类似的事情。
东方阿閦佛住口。
西方阿弥唎都佛开口:“阿难尊者说过: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
西方阿弥唎都佛住口。
南方宝相佛开口:
“告诫众生,要谨慎不要念念过去,亦不要把期盼全放在未来,凡过去的已被舍,未来的未到达。即便是当下的所有法,也应当作正思惟,莫念过去,也不要念未来,念念都在不断地生灭,每念都没有一个非常坚固不变的东西。”
南方宝相佛住口。
北方不空成就佛开口。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所以,既见未来,一切种种,都在一念之间。如今在未来身中,已成就天心,回造过去,一念而已。”
“一者天心,只有一心,二者天心,一者难观,不见其心。”
一天心,有一永在之心,那就是所追求的东西,也是对方过去未来所凝结出的灵性之精,外人不能见,亦不能知,更不能接纳,每个天心的永在一心,都是他们代替上天一道意志的体现,是穷极于一处的念,有造化因果生生不灭之力。
诸佛之言,使姬象心念光明。
一心永在,无论过去未来。
一道永恒,只在起始终焉。
故说参悟大罗,又究竟何意才为大罗?
大罗者,是天外之天,三清天的统称,亦代表世内世外所有一切,所以罗天为诸天,大罗天为一切诸天。
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炁,包罗诸天。在无物无上之先。这也代表了参悟大罗的天心强者所拥有的能力,倒果为因,将果放置到起始之前,也在无物之先。
“所以,我若知晓我为天心,则我参悟大罗,便在参悟之前已成大罗。我为天心,才有我之大罗。”
“借未来身成就天心,未来身亦借过去身成就天心,非是映照,而是交相辉映。”
“只是我‘觉得’我还未知天心之境,可我不要如此‘觉得’。”
“天心不在未来,天心是在过去未来!”
无名姬象的七窍之中溢散青烟。
一道红云转现,鲜红之色布满光明世界。
上天以上。
未来以后。
空洞的感觉再一次传来,自未来,亦在过去,在上天,在恒定不变的某种事物之中,在上天或天道的念中。
第三次天人回响!
无名姬象受到回响,那一念在此刻,上于上天之上。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先天心
红云气,意味着道教修行之中的最高果位,如飞仙时的血液化为青气一般,是“道气”的一种体现。相对应的,佛教的修行到了高深境界,会出现不同色彩的光轮,此为“佛光”。
那无名姬象周身红云逐渐旋转,居然遍及寰宇,此时竟更从未来延伸,在五方诸佛的注视中愈发浓厚,伴随一道心念即起开始自未来回返过去。
“天心者不在未来,而在过去未来。”
大日如来喃喃自语,重复着姬象之前的话,有重大领悟。
为天心者,一念浩大。有人要成佛,有人要成神,有人要成仙,有人要吞下一切,有人要普度众生,有人不拔一毛,有人以天条制衡于天上,亦有人不知为何而走到天心。
不知为何而起心动念。
成就魔王?一意之欢。成就国主?一时之乐。成就天道真境?一见之妄。
成就天心者,其法皆不同,并且忌讳为人所知,除去一些修为高深,亦或是如眼前姬象这般遭遇了什么奇异之事的存在,才敢将自己成就天心之路广而告之于世界。
如,发大宏愿。这也是佛道二教常见的一种方法,其实本质上,亦是向着未来借力,如果此时发下大宏愿,或许未来因此宏愿而改变,于是自己便在未来成就天心,返回过来映照过去。
“但,未发宏愿,未来身却已在未来。”
这一点,就和大日如来的认知相悖,所以眼前所见到的,无名的姬象开始将现在的未来投射到过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过去又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数呢?
五方诸佛的目光跨越这段并不漫长的岁月,注视着那片蔓延的红云。
天人回响的力量同样在延伸,自上天下降,与姬象结合,随后回归上天。
无名的姬象问:
“未来何以答过去?”
“曾经何以成天心?”
上天之上,有空洞大声震动。
'何以过去问未来?'
那上天的回应下降了!
五方佛也不言语,安静注视着一切。
把问题抛给未来身,再让未来身告知过去身,而过去未来又是一体,即我在故我答。
当无名姬象问出问题的时候,上天给予无用的回应,但这已经是答案了。
“未来何以答过去?”
“曾经何以成天心?”
“何以过去问未来?”
大日如来怔怔出神,过去未来的讨论,在佛教之中一直算是参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