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诡大明-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妙大圣若有所思:“现在我们去哪里躲避?寻找玉清的一位天尊?完成三清合流?”
  嘉靖:“躲在哪里都躲不开天心探查,只有像是之前这样,藏在另外一位天心的所在之地才能避开。而他们要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灭绝自身的未来,一部分寻找人间的天命眷者,一部分来追杀我们。”
  他拿起手中的六极道章。
  “所以,我们来杀太极真人,获取六极道章,这样我们就获取了百道,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晋升,要前往,道之内。而我猜想,佛祖不存在于婆娑,却又能安定世间,他在莫名之处,应该也是在与‘道之内’类似的地方。”
  “比如,因果尽头,或者……‘缘起处’。”
  元妙大圣神情困惑:
  “缘……起处?”
  嘉靖微笑:“我也说不清楚,只是知道有这样的概念,而世间种种概念,都在四象之中,所以有种种世界,诞生在过去未来,因果缘法之内,区别只在于,我们能否找到它们,它们又是否愿意被我们所证见。”
  “所以,我们可以前往道之内,借助媒介。而在这过程之中,你不用有任何的担心,因为我具备太上老君的力量。”
  “老君,就是道祖。”
  “天上天下,历化无穷;众圣之祖,真神之宗!”


第五百零六章 神霄最高
  随着嘉靖皇帝的吟唱,他的外形也开始改变,变为了一尊伟岸的太上老君。
  仙云涌动,紫气东来,白须如瀑,白发如雪,阴阳分明,太极轮转。
  随后,沦隐不见。
  那是一段较为漫长的空虚光阴,什么也不存在,光暗都不可感知,过去未来全部无存,切断了一切,已经不能用与世隔绝这样的词来形容。
  元妙大圣说不出话,甚至连念头都不能运转,然而,就在这样的极致空虚之中,却有一位古神存在,那就是太上老君。
  化为“老君”的嘉靖开始说话,他一说话,这道之内的一切种种才开始流转,元妙大圣的念头也才得以从那种极致的空虚中解放。
  这就是道之内。
  一切都要根据道来运转,一切的行为与念头都与道有关联,一切的一切从道而诞生,又不断的产生新的道来反哺最初的道。
  “不可理解。不可明悟。不可洞察。”
  “这就是‘寂兮寥兮’。”
  “太上老君”对元妙大圣说话,告诉他此时的情况,而元妙大圣虽然可以动弹念头,却也无法做出和道之外无关的思考。
  这是最好的悟道之地,也是最可怕的囚牢。
  这里还有其他的存在。
  元妙大圣看到了那种存在,在太上老君为他说经的时候就看到了,不过那些人同样处于‘寂兮寥兮’的状态,对于外来者,亦或是新到达者,不能也不会,或许也完全不可能做出什么反应了。
  已经死去的四大真人中的两人,在这里。
  上清祖师,清虚真人;水帝,旸谷神王。
  “四大真人的两位,死去之后被太极真人演化为道,此时所见到的,也已经不是过去的四大真人了。”
  “他们随着光阴推移,在六极道章的作用下,也会逐渐变化为世间的道,而后,从他们的道之中,再演化出新的世界,被新的后来者所证见。”
  嘉靖化成的老君在元妙大圣身上一拍,一道形神立起,将元妙大圣的念头解放出来,但依旧被嘉靖警告:
  “无益于百道运转的话不要说。不利于百道演化的念头不要起。”
  “倒不是说害怕你打乱道的运转,而是害怕你被百道所抹掉,这些无用的念头会被道所消除,而对于我们来说,一旦被道消除了这种念头,也就意味着这种念彻底绝断在四象之中。”
  譬如,一种情,欢喜的感情不利于道的运转,道就发现这情的起处,将它抹掉,于是那个人就失去了欢喜的情,并且永无恢复的办法。
  只有利于道存在的念头,才能长存不朽。
  嘉靖皇帝举起玉神磐,玉神磐有连接天道之力,而在道之内的世界,它便直接与道相合,化为道内的无上意志。
  上清的力量散发出来,玉神磐中的一道形开始下降,那是灵宝天尊的存在性,而封存在玉神磐之中的这道形,则是上清大帝。
  那是灵宝天尊的称号之一,代表了其重要的存在性,就如同玉清修士们都有一个元始天尊的流传名号一样,得到了天尊的名号,就如同得到了天尊这部分永恒流传的存在性。
  嘉靖皇帝与上清大帝合一,太上老君与上清大帝重合,随后,嘉靖试图将清虚真人的道给炼化掉,以此来稳定上清之力,并且让元妙大圣开始从中覆写源流,不过却发现了一点问题。
  “上清的祖符,果然承载着上清的隐秘,清虚真人死前只剩下一半的道存在于身,另外一半变为了祖符,那是上清的起源,来自于玉清之中……”
  更多的隐秘,嘉靖也无法从中得知,毕竟如果能够得知,太极真人早就去夺取,不可能磨蹭许久,上清祖符到底落在了什么地方,藏在何处,没有人知晓,如今的上清三宗还在争执不休,朱火宫与流云宫为此争斗,直至被火龙真人杀穿。
  元妙大圣见此情形,倒没有担忧神色:
  “不必担心,一半的道也足以完成覆写,我是借助天命来更改,哪怕道残缺不堪也无伤大雅,不过是多费些事,但不是说做不到,所以并不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如今你带我来到道之内,在百道之中,我进行覆写便更加得心应手了。”
  嘉靖皇帝问道:“倒也稀奇,你区区一个飞仙,居然能有操弄天命的手段,而这又不是你的大道特征给你的能力。”
  “这是参悟。”
  元妙大圣讲述:“世间总有人能在某个时刻,在某些方面,得到上天的一些提点,从而得到参悟,再从参悟之中领悟上天之上的威能。”
  “不需要谁传授,不需要谁教导,不需要什么经文典章。世间总有这样的天纵之辈,就如同那些化为高天,亦或是开辟源流的绝代人物一样。”
  “我并不是在吹嘘自己,而是在确认这件事情,因为我就是这样的绝代人物。”
  嘉靖皇帝的目光闪了闪,但是这里即使他是太上老君,也不能散发出与道无关的太多念头,所以并不能深入思考,只是留下了“此子所言不实但无伤大雅”的一道感觉,并将其封存在灵性根源之中。
  “陛下不信我。但陛下知晓,我神霄派的道,其中最重要的一念,是什么吗?”
  “神霄起源非我,固我之前,还有神霄,我之后,神霄亦是不绝,但我神霄之中,所有的人,都在修炼一道念。”
  “天与我同体。”
  元妙大圣看出了嘉靖皇帝对自己并未完全信任,毕竟这是重大时刻,而元妙大圣也并不含糊,再一次向嘉靖皇帝表达出“我有所隐瞒,但不多,能告诉你的都在这里”的态度。
  “天……哪个天?”
  嘉靖皇帝已经明白,但他依旧需要确切的答案,在这道之内,这当然是与道有关的,乃至于与四象和世间的所有天心强者都息息相关。
  也或许,这个答案早已被某些天心得知,但他们在今日之前,对这一个答案,只是报之以嘲笑。
  元妙大圣眼中光波流转,一股气从无名处而起,化为云霄的风。
  “上天之上的天。天人回响中的天,那是至高至上至不可知与道平齐对等的天之天。”
  “指的就是那座天。”
  “天有九霄,而此天最高,就如同大道无名,强名曰道,所以,我等将上天之天,称之为——”
  “神霄!”
  世事皆无名,就如元始天尊也要重回玄象。
  而那座天上之天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操弄人间?
  或许,正在得名之后。


第五百零七章 弱者道之用
  “你让我知晓了世间的大秘,神霄派原来并不是向天祈雷法,而是向天上之天所祈求,那你们岂不是都知晓如何进行天人回响?”
  嘉靖皇帝对这个真相亦是颇为震动,答案自元妙口中说出,那便不再是猜测而是真实。
  “天人回响,那需要回才行,我们只是知晓,如何去传递祈求。”
  “天与我同体,我们所希望合一的,是天上之天,是在天心之外的心,那是更大更远的路,虽然现在看来依旧有些偏差,不是真正的正路,但比起天心,毫无疑问能够走得更远!”
  “天上之天不可知,天上之天之意不可知,天心境是代替天之心,靠近天上之天,而我们则是起步就要与它合一,自然远高于天心境。”
  “但从古以来,无人得以证成,固然常被嘲笑,神霄之名,终究还只是一个无人得到的名。”
  嘉靖皇帝明白了:“剖析世间的天心与天意,但也没有走到终点,可你似乎不一样,你这样说,意思是,你得到过天人回响。”
  “你被选中过?如北极真人一样。”
  北极真人得到过天人回响,在里山河中,过去也有寥寥的人得到过天人回响,这些人是被天上之天选中的人。
  但北极真人,是参悟了一份古书,得到了“天意神通”才得到了天人回响的。
  “你也得到了天意神通?这是开道之祖才有的本领。”
  “世间还有几人拥有天意神通?”
  嘉靖皇帝迫切追问,元妙大圣回应:“如今的路都是绝境,所以再也不能见到开道之祖,如果我证得神霄之念,我就是开道之祖。但世间到底有多少人获得了天意神通,那是天上之天的意志,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就如同北极真人突然的消失,过去还有多少获得过天意神通的人消失了呢?而且也并不是得到了天意神通就可以得到天人回响的,天人回响的终点在于回响,只是连接天上之天,这不够,还需要得到天上之天的确切回应才行。”
  “这,才是完整的过程。汉代有天人感应的妙法,但是随着神仙道的自锁,与儒教源流的变更,已经不能习得,也无法找寻到完整的天人感应法。”
  “要有连接道的媒介,要有天人感应的古法,要得到一份天意神通,要找到天人回响开启法门,自身还要具备足够高强的悟性。”
  嘉靖皇帝听着,不免惊叹:
  “比起三清合流来说,麻烦程度也不遑多让。要多个大教合力才能创造出一人。”
  “如此看来,北极确实了不得,是天赐的机缘,是真正天上之天选定的命定者,他也一定有天命在身了,只是平时不显,那或许是比王朝天命还要高一层次的命,依照佛祖所言,真正的命是假借与给予而不是性命,那就是天上之天借给了北极一份‘命’。”
  “天人感应法,如何获取?”
  元妙大圣:“天人感应法,不是道教的法,是儒教的古术。所以汉仙复苏,大部分却是道教的人,但如今,在儒教源流被变更之后,这世间应该还有会这种法的人。”
  嘉靖:“谁?”
  元妙大圣:“佛帝”。
  嘉靖皇帝眼中渐起光华。
  确实是还有一位。
  还有这一位。
  谈话间,源流的覆写已经几乎完成。
  “没有办法回溯到最根源的源头,但现在,在道教的历史之中,您就是上清大帝,无可更改,不可撼动,青史不变。”
  元妙大圣做完覆写,一份天命便从这里诞生,从道之内扩散,等到他们从这里出去,过去的一切都会固定,不会再变更,因为天命也蔓延到遥远过去,与道相合。
  “这就是你们神霄一直修炼的那份念,是神霄独特的,是你独特的天人回响。”
  嘉靖皇帝感觉到了变化,元妙大圣道:“即使天上之天没有回应,但传递上去的东西,也是不朽长存的,天心之下的人不能违抗,天心之上的强者,还没有诞生。”
  这其中没有提及混元,是因为混元不过是掌握了真一之力的天心而已。
  “即使是那一道从未来投下的巨影,他也应该不能够更改,因为他还没有获得全部的源流。这就意味着,他对过去的影响,至少不会是无处不在。”
  嘉靖点头:“你说得对,我已经接受了上清大帝的过去未来,并且与其完整相合,不分彼此,玉神磐如我脏腑生化,气起即震,上达道听。灵宝天尊的完整存在性我亦有所感应,只需要回到一个特定的时刻,就能见到。只是这个时刻还不能确切知晓。”
  “下一个,是获得一位玉清天尊的存在性,只是元始天尊已经消失,想要获取天尊名号,只能从元始天尊的弟子入手,也就是十三个固有的玉清修士,而不是我们这些因儒教源流变更而得利的‘临时工’。”
  “离我们最近的玉清……”
  “是元皇吧?”
  元妙大圣点头:“攻打地府?不过元皇有远见,地府乃宋庭主导,三帝并存,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