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是不讲武德-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康说完便起身说:“那你忙吧,我出去了。”
  等永康走后,李令俞叹气,外面雨声不减,蔡真回来的很快。
  “殿下,我一共挑了三个人,伤药都准备好了,这就出发了。”
  李令俞便说:“知道了。”
  蔡真见她望着窗外发呆,便说:“我回来路上遇见了永康公主。见她脸色不错。”
  李令俞便说:“你去家里走一趟,接李姝进来。”
  蔡真听完上前一步说:“我这就去。”
  等她折子批完已经中午了,她看着北境来的信,心里只觉得放心,严柏年亲手斩杀了突厥王。封他冠军侯一点都不为过。
  她甚至提笔,自己起草了封侯的旨意。
  听见蔡真在门外训斥,我不在,你们连午膳都不知道准备了吗?殿下身体不好,本就畏寒……
  她听着蔡真隐隐的带着怒气的训斥声,微微笑起来。
  在朱雀殿里打瞌睡,偷茶叶的小蔡真,如今也长大了。
  李姝本就忐忑,跟着蔡真一路进来,巍巍宫殿,一眼望不见尽头,让人生出畏惧。蔡真态度极好,领着她一路上给她细细讲宫中的景致,照顾的很周到。
  李姝进了殿,望了眼,见李令俞坐在南窗下,一身黑色的窄袖袍,和家中时一样,并不奢华。她这才心安。
  李令俞听见动静,转头看了眼,李姝怯怯的站在那里看着她。
  她笑了下,说:“怎么站在那里?过来坐。”
  李姝觉得她还和从前一样,但是又不一样了。
  让她不敢再靠近了。
  李令俞见她胆怯,便说:“不认识我了吗?”
  李姝摇摇头:“阿姐说,你肯定很忙。”
  李令俞笑了下:“李黛那张嘴不太行,但说的话是实话。”
  李姝也笑了下。
  “婚期是推迟了?”
  李姝看着她,迟疑的点点头。
  李令俞也知道袁兆宗,才学扎实,为人也老实,但有些迂腐。她以为这是这个时代的男人的本性,非她一己之力能改变的,所以李姝嫁给他,也算是相得益彰。
  只是袁兆宗眼下却不肯见她,大概也觉得她一介女流摄政,有违祖训,是祸乱朝纲,便不肯出来选官,倒是让这事僵在这里了。
  她也没功夫去细细教导一个榆木疙瘩。
  李姝以为她会训骂袁兆宗几句,或是说几句袁兆宗的不是,结果她什么都没说。
  可李姝还是感觉到了她的冷淡,就像李黛说的,她们是女子,不懂那么多大道理,那些天下大事也轮不到她们管,她们只能管身边的人。
  家中的新结亲的姨夫,都二话不说提刀去助李令俞了,而袁兆宗却纹丝不动。
  至今躲着他们。
  李令俞也知道李姝拘谨,便问:“柳娘子还好吗?”
  李姝这才笑起来说:“挺好的,秦……对她极好,她胖了一点。时常归家来。他们的新宅子就在咱们家对面,听说是柳娘子自己挑的,也是三进的院子,但是占地有四进,很宽阔。”
  “那就好。”
  李姝这才说:“阿姐眼热的厉害,便说她也要赚钱,买一个一样大的宅子。”
  李令俞笑起来:“那就让她好好赚钱。”
  李姝便问:‘你呢?看着瘦了。”
  “挺好的。只是最近事情多,等过了今年,能松快一二。”
  李姝听见门口的内官报了声,有人进来了,便赶紧起身说:“那你忙吧,我先走了。”
  吕匡渊已经进来了,听说北境的事,进门便说:“殿下,咱们的机会来了。突厥王一死……”
  李令俞便招呼蔡真:“带李姝去偏殿休息。”
  李姝跟着蔡真出了殿,问:“她一直这么忙吗?”
  蔡真就说:“自殿下平乱以来,几乎日日子时才睡,天不亮就起来了,宫乱那日,殿下肩上受了伤,也迟迟不好……”
  李姝听得心直跳。
  想关心几句,但又想内官在,不敢多嘴。
  蔡真也是闲聊,便说:“您随我来,这里是殿下住的地方,平时定然是不准别人进来的。”
  李姝好奇看了眼,殿中宽阔,但颜色沉重,殿内大部分都是书册,丝毫没有女气。
  她还是活得像个郎君一样。
  殿外的雨泠泠,蔡真便说:“您且在这儿坐一坐,我要回去给殿下看午膳了,殿下今日还没吃东西。”
  说完匆匆就走了。
  李姝一个人也不敢乱走,只是枯坐在殿中。不多会儿便见阿竺进来了。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终于看到熟人了,李姝惊喜地看着阿竺,阿竺也惊喜。
  阿竺便先说:“这雨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停,你今天就别回去了。”
  李姝看着殿外的雨,问:“殿中湿冷,哥……殿下最怕冷,怎么不多点几个炭盆?”
  阿竺叹气:“她一整日都在南偏殿中办公,只有半夜才回来休息。”
  李姝问:“是不是没人帮她?”
  阿竺也不懂,只说:“反正阿符说,百官罢官之后的那几日,她几乎没休息过。这几日好些了。”
  李姝听的心酸。
  那边的吕匡渊因着北境的事,已经大大松了口气。
  李令俞给他看了北境的战报,他看了眼便夸道:“真是后生可谓,堪堪二十岁,便斩杀了突厥王。这样的功名一辈子都亮眼,少年将才,合该如此!”
  李令俞见吕匡渊高兴,便说:“我欲封他冠军侯,吕大人以为如何?”
  吕匡渊收起脸上的笑,看着她,很久没说话。
  李令俞也不催促。
  吕匡渊慢吞吞说:“年少负盛名,未必是好事。”
  李令俞却说:“可朝廷缺将才,我要给他们一个讯号,武人终归靠武,不靠家世。且北宫式微,两宫权柄终究会集合。虽古话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眼下缺武将,也缺文臣。”
  吕匡渊还是没有痛快表态,只是想了片刻,才说:“且等年后再说,北境战事还没有结束。”
  李令俞只是给他提了句,态度也很随意,并没有强制他同意,可吕匡渊知道,她应该是定了。
  不多会儿蔡真端着午膳进来,寻常的吃食,十分简陋。
  吕匡渊见她丝毫不挑剔,这才惊觉她向来没有什么奢侈的习惯。
  李令俞招呼:“吕大人一同吃些?”
  吕匡渊在旁边的太明殿吃过了,李令俞又提醒了蔡真一句:“让厨房的人多煮姜汤,连日阴雨,让守灵的大人们都暖一暖。”
  为了个死人,把活人们折腾的半死。
  蔡真便答:“我这就去准备。”
  吕匡渊便说:“今年怕是不能入陵,已经快入冬了,入冬后就不能动土了。”
  其实皇陵那边现在已经停工了。
  李令俞又不能主张把萧诵送进陵墓里去,随便怎么样吧,由着宗室和礼部的人主持。
  吕匡渊便又说了句:“还有卫国公去世,总要有个旨意。不能当作不知道。”
  李令俞放下筷子,问:“给什么旨意?直接下旨收回封号吗?”
  吕匡渊见她说气话,便说:“卫国公早年也是边将。”
  李令俞我这筷子,半晌才说:“他若是自行请罪,我赞他一声敢做敢当。可他这不声不想的死了,倒是让我有气没处撒了。”
  国公府在雨中一片缟素,再不复之前的繁华,从前设宴,府中高朋满座,可如今呢,家门寥落,来吊唁的人也都已经送走了。
  裴虞一身孝衣,在府中行走,秋雨连绵,屋檐下都潮湿一片。裴桢看着哥哥不眠不休,心中十分不解,国公府怎么会一夕之间,就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母亲哭闹着让哥哥去救姐姐,可怎么救?那是谋反,不是惹怒圣上,谋反那是夷三族的罪名。
  国公府至今平安,是因为永安公主当政,是因为哥哥用一身杀名,换来的暂时的安定。
  裴虞穿过回廊,见弟弟站在那里看着他一动不动,问:“怎么了?”
  裴帧问:“咱们家,真的没事了吗?”
  裴虞拍拍他肩膀说:“没事,你不用操心这些。你照看好母亲,等过几日雨停了,将东院的墙砌了,咱们家的封号可能保不住的,不如尽早交上去,也许能换妹妹一条生路。”
  裴帧惊讶的看着哥哥。
  那可是国公府百年荣耀,门匾一摘,他们便都成了不肖子孙。
  母亲到时候肯定会闹的。
  裴虞只是通知弟弟一声,折子他已经写好了,等父亲出殡后,他就回去请罪,但愿,她会看在他诚意的份上,给妹妹一条生路。
  不管裴元莺曾经怎么利用过他这个兄长,但终究是他妹妹。
  裴承邑夫人姓崔,也是河东的世家。崔氏生的很瘦,脸小皮肤很白但眼神很锐利,一脸哀容,看着进来的裴虞,便问:“你该让那几个庶子去守灵,你是世子,就该有世子的样子,哪需要你事事亲为,都这个时候,你还在府中消磨时间!你妹妹至今被囚在东宫里,那个贱人胆敢祸乱朝纲!她一个谋逆罪臣之后,怎么敢拥兵摄政……”
  “够了!”,裴虞呵斥一声。
  崔氏被他吼的吓了一跳,不可置信看着儿子。
  裴虞阴着脸,便说:“母亲难道不知道是裴家,先谋害豫章太子的吗?先帝如今驾崩,跟随先帝谋害豫章太子的谢家、太后的弟弟,都是什么下场?舅舅不过是意气之言,最是爱怂恿别人探路,母亲当真以为,区区河东几个世家就能抗衡朝廷了吗?既然自作孽,就要认!东宫谋反,太子妃会不知道吗?不过是眼馋那个位置,和那一方凤印,如今别输不起。裴家子弟众多,莫要为了太子妃一人,毁了裴家,父亲身死,也不过是为了保我们平安。”
  崔氏动了动嘴,但什么也说不出来,向来对她从无二话的长子,第一次这样忤逆她,呵斥她。
  她指着儿子,痛心疾首哭着说;“你……你如今连你妹妹的死活都不管了……”
  要是从前,母亲一哭,裴虞便一定会顺着她。
  可今日她呜咽的哭了好久,裴虞就那么冷冷的看着她,一言不发,连裴帧都被老嬷嬷叫回来了,见母亲哭成这样,兄长站在这里看着。
  裴帧觉得兄长变了,从前领着家中的兄弟们玩笑,自己掏钱由着他们在后院里设宴胡闹。
  当年的兄长被先帝称作裴家雏凤,可如今呢,兄长一身沉寂,万事不言语。
  “母亲,您歇着吧。兄长已经两日没合眼了。”
  崔氏看着幼子,红着眼说:“我不是不心疼他,他是长兄,他是国公府的世子!怎么能不担着国公府的荣耀!如今缩在家里,连你妹妹都不管了,那是你们一母同胞的姊妹!”
  裴帧哀声:“可她更是太子妃,从她成婚那日起,就成了天家的人了,我们见了她都要跪拜行礼。若是阿姐没有做太子妃,眼下受了欺负,别说兄长,便是我也能上门去为阿姐撑腰。可那是天家,是谋反。除非阿兄以命换命,你当真要逼死他吗?”
  裴虞幼时一直养在祖父膝下,和崔氏并没有弟弟妹妹那么亲近。
  但母亲和弟妹,他一直都护着。
  崔氏只管哭,骂幼子不孝。
  裴帧坐在一侧哄着崔氏,催裴虞:“阿兄,外面管家到处找你。”
  裴虞便不声不响出去了。
  第二日李令俞就收到了裴虞的上书。
  直言卫国公府有负圣恩,自请褫夺封号。国公府自知罪责,望能留被废的庶人裴氏一条性命。
  李令俞是想到了他会动作,没想到,他到最后还想着捞妹妹一把。
  她原本就没打算杀东宫里的女眷,只是不能将她们放出去罢了。
  连着七八日的雨终于停了,但还是沉云霭霭,她拿着折子出了殿,看着远处的景致。
  曹印正拿着户部的折子过来,见她站在那里,便问:“出什么事了?”
  她将折子递给曹印。
  曹印看了眼,轻叹了声,什么都没说。
  “吕大人的意思,是不要褫夺,降一等便可。”
  曹印还是什么话都没说。
  李令俞便说:“我原本满心有恨,可如今涉案人,都快死完了。不知是真的报应还是巧合。”
  曹印却说:“不论多久,人死没死。此案必须重审。这是还他们清白。臣请殿下,务必重审此案。”
  李令俞看着曹印说跪就跪,一时间惊呆了。
  也吓着不远处转角过来的李姝和阿竺,李姝看着那老臣跪在李令俞面前,一时间对宫里的恐惧感又来了,吓得攥着阿竺的手退了两步。
  李令俞原本也没有那么坚定重审此案,她想让萧雍写一份罪己诏,天兴三十七年的惨案,最终的导火索是萧雍。
  是萧雍猜忌太子,纵容萧诵诬陷。
  不能全怪萧诵。
  可对曹印来说,重审的意义完全不同。
  那是给曹文延正名,给死在天兴三十七年的所有人正名。
  意义深远。
  李令俞便说:“我要先和圣人说一声。我再能耐,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