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是不讲武德-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薛宓带着报回去,家中的兄长们也都买了,都看着报,连养病的大伯手里都拿着一份报,大伯辞官后便一直在家教哥哥们读书。
  大伯辞官后,起初跟随者很多,后来便有人反水,有人掉头弹劾大伯。
  永安公主好像丝毫不在意,朝中一度缺官,但听说很多人受举荐入朝为官了,可见永安公主并不在乎门第,倒是出了一批很不错的人才。
  譬如这新闻报。
  吕夷繁从前跟着父亲在家撰书,无名无姓,谁能想到,他做主编,这么厉害。
  如今谁不夸一句,吕匡渊的儿子,有其父之风。
  可薛洋还是看出来了,这报是永安公主搞出来的。吕夷繁没有这个本事。
  朝廷缺钱,曹印曾说过,永安极其擅商道。新闻报第一版明说,此报收益,皆用来修桥铺路,这是功德之事。
  尤其永安开篇的那首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她是一点都不惧人讨伐,也不惧怕人构陷。
  还是像《大鹏歌》一样,气冲九霄。像她这个人一样,风骨天成。
  家中子侄们怕他不高兴,躲躲藏藏,不敢大肆夸赞。
  但长子将报纸给他说:“这永安公主的诗才,这帮书生就是拍马也追不上。”
  他看着诗,复又看着长子,问:“罢官,你后悔吗?”
  长子摇头:“父亲维护的是正统,不是反永安公主这个人。这道理没有错。永安公主有大才,也没有错。”
  薛洋看着报纸,便说:“我和吕大人有几分交情,此报不涉政,你去看一看,去学一学,虚心学习,对你有好处。”
  儿子看着父亲,他自知父亲固执,但也明白父亲的大道。
  薛洋便说:“不用看我,也不用怕我,你们只管去做你们的去吧。永安这个人性情刚直,非一般男子科比,胸襟开阔,也非一般人能比,不会介意你们的。”
  他们父子尚不知,新闻报之后,后续会有文学报,还有各种娱乐报……
  文娱一条龙,等着他们。
  腊月二十三那日祭灶,宫中第二季旧例很多,李令俞一概不过问,永康负责守灵,她便让礼部的人都去找永康配合,包括进华林园问安,和去北宫问安。
  永康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尊重,是不是好事,更不敢惹永安。
  来寻了她几次,她都在太极殿议政,等到二十三这天,朝廷终于放假了,便来寻她。
  李令俞正和严柏年坐在偏殿书房里,听见永康进来。
  永康见有人在,便不敢吞吐,直说:“祭祖的事……”
  李令俞便说:“太庙祭祖我会去,宫中的事,你多看着。”
  永康拿不住她的意思,问:”那,二哥和祖母……”
  李令俞毫不客气说:“祖母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些烦扰,二哥身体不好,让他静养吧,你多去看看他,别让他觉得短缺了什么。”
  永康见她没恶意,便说:“我明白了。”
  等永康走后,严柏年放下笔,问:“这永康公主,倒是变了很多。”
  李令俞凑近看他写的字,随口说:“都这时候,再蠢的人,也该懂得收敛脾气了。”
  严柏年淡淡看了眼:“心思不善,便是懂了,难保不会反咬人一口。”
  听得李令俞仰头看他,笑说:“你担心她还会害我?放心吧,她胆子不大,本性也不坏。”
  严柏年便说:“我第一次见你,你就在生病,能将一个十几岁的小文官扣在城内台道跪几个时辰的人,我很难信,她本性不坏。”
  李令俞见他固执,便说:“等年后,看她意思,若是愿意,让她完婚吧。”
  严柏年听见完婚,盯着她,问:“你和我什么时候完婚?”
  李令俞眼睛瞪的溜圆,没想到他这么直接。
  “想什么呢?”
  李令俞笑起来,严柏年对她来说,和谁都不一样。
  是个特别的存在。
  “等我,攒够聘礼,去北境下聘。”
  严柏年捏着她耳朵,笑说:“该是我下聘,等我将突厥以北北境打下来,将北境三州再向北扩到漠北三州,到时候,我用新的北境三州作聘礼,行不行?”
  他不是从前的严柏年了,从前的小严大人眼睛里都是欢快,要带她去城外跑马,好奇白马寺听经……
  李令俞摇头:“不要,我只要一车烟花,只有那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这些俗事只是我的责任,但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严柏年最喜欢的就是她刚硬中的那一丝柔软。
  他如今是武将,武将无召不得回京,武将戍边,是天命。
  李令俞并不知道他想的那么深,问:“今年过年有你作伴,真不错。这空荡荡的大殿没有一点人气,幸亏我整日忙。”
  严柏年见识过她有多爱生活,她曾经的闺房是真的很舒适。
  “为何不在这里装暖气?若是不喜欢……”
  李令俞靠在他身上,轻声说:“太忙了,自上都城进了叛军之后,我再连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夺宫那一夜,我至今历历在目,连着几日都没合眼,头疼欲裂,但不敢闭眼。你能明白那种感觉吗?”
  严柏年知道。
  但没说话,抱着她轻轻安抚。
  李令俞很久都没这么放松的睡觉了。
  第二日不用早起,不用工作,什么都不用管,阿竺和蔡真拦着那些不长眼的宫人。
  李令俞醒来的很晚,睁眼就看到了严柏安身上的伤口,问:“你去看过侯府了吗?喜欢吗?”
  严柏年并不太上心,只说:“我又没时间去住。”
  李令俞便说:“不,你会住的。”
  严柏年丝毫不反驳她,见她难得高兴。
  说是朝中放假了,但武将不受限。秦周进宫来作年终最后的报告,京郊营已经完成了整顿,兵马操练已经步入正轨了。
  京郊营是上都城的保障,若是京郊营出了乱子,上都城是真的岌岌可危。
  秦周走后,李令俞便想起来问严柏年:”军中缺将,武将不同文臣,都是各拜码头,你说,我该怎么整顿武将?”
  严柏年没懂她的意思。
  李令俞便有一搭没一搭的放下一颗白子,问:“若是,我在上都城开一座军事院校,南北武将都来学习,能缓解如今这种武将不听我号令的状况吗?”
  她擅商,也懂得管理,但不擅军事,对这些边将管理十分头疼。
  严柏年被她的奇思妙想惊到了,想了很久,才说:“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
  李令俞只好说:“所以说,我不懂这些。我擅长赚钱,大道通南北,天下官员大大小小这么多,只要有利,有公德心。改善民生,我是有信心的。但是唯独对武将,我毫无办法。”
  萧雍当年能让九边之镇服服帖帖,是因为他悍勇,御驾亲征过。边将都是从他手底下出去的。武将讲究提拔,谁提拔的人,就是谁的人。不可能记着君恩。
  萧诵便是文皇帝,他对武将的态度就很迷茫。
  她是拥兵夺宫,自然要防着边将们造反。
  严柏年想了很久,对她说:“这事急不得,你且等等。等我将突厥人收拾了。我让人帮你看看。那些退下来的老将可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就那么告老了确实可惜。”
  李令俞便说:“这个不着急,我也就是一说。我暂时还没有什么想法,这事又不能和文臣商量,舅舅是个老派人物,为了我父王母妃,曹家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若不然,我猜他和薛洋一样,会一同罢官。只是看我可怜,才帮我的。”
  严柏年见她面上没有悲痛,问:“圣人呢?”
  “圣人自然是希望陈留王继承大统,但何为大统?儿子就是大统吗?那生了那么多败家子的,又怎么说?我生来就是逆贼,做的也是谋逆的事。自然不能让圣人如愿。”
  严柏年见不得她这样,便说:“别胡说。”
  李令俞看着他的眼睛,慢吞吞说:“严柏年,我不信鬼神,我只活这一辈子,这辈子结束,我就把这些都忘了,所以这一生我只按照我的意愿活着,我追逐的权力,爱的人,我都会尽力得到。”


第95章 太庙
  严柏年还没有没见过李令俞这样认真地表达过对权力; 和对一个人的爱意。
  没有那些风花雪月,只说眼前。
  可这比起情诗,更让他心动。他嫉妒过; 那个让她蓦然回首的人。也始终对她的诗词不得要领。
  可现在心里泛起的暗涛,几乎将他淹没了。
  两人隔着棋盘,严柏年伸手握住她拿棋子的手; 看着她静静说:“云奴,严家世代边将; 效忠朝廷。而我,只效忠于你。”
  李令俞听着他的话,不由得笑起来,这是最直接的感情。讲感情严柏年从没让她失望过。
  她笑着笑着,一直看着严柏年; 见他依旧目不转睛看着她。便探过去,亲了下他的下巴; 因为矮,没有够到他的唇。
  严柏年也不强求; 继续说:“你别怕,也不用和我解释这些。我不管你是谋逆还是篡权,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只认云奴一人。”
  李令俞只觉得; 要是不和他分享一点什么说不过去。
  便扔下棋子; 牵着他的手起身,穿过大殿进了书房,将珍藏很久的那幅舆图取出来; 徐徐展开给他看。
  这是一幅非常详细的地图; 是她很早之前就开始绘制了; 只是后来太忙 ,她抽时间一点一点补充绘制的。
  严柏年目不转睛看着大梁的版图,不可置信的看着,轻声问:“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很久之前就开始了,刚开始找不到舆图,直到后来进了北宫,在北宫的藏书殿中收集了很多舆图,我才慢慢拼凑起来的。”
  她说完指着地图上的一点:“上都城在这里,从上都城到平城,或者北境,如果修路后,最快的时间能缩短到一天一夜。再从上都城向南,水路运河开了,一路能到达最南端,贯穿南北……在上都城中转……”
  严柏年听着她陆陆续续的讲解,也听懂了她的野心和苦心。
  还有期望。
  可听着从上都城到北境,一日一夜。简直心花怒放。
  腊月二十八那日,吏部等官署鎏还没有消停,说是放假了,也只是不用进宫,对外的各项工作暂停了。但各自部门里人还都在。
  裴虞的工作没做完,正在里面看各地的名录。吏部的人些许不敢惹他,谁也说不上来裴大人怎么了,从前的裴大人和风细雨,清风朗月之姿。性情也十分和气。自从国公爷去世后,裴大人再没有笑过,也不会发火,但就是变得没人敢和他多说话了,变成了一台毫无感情的工作机器。
  年底礼部的人来吏部送文折,小林大人如今升了一级。
  新闻报印刷版属在礼部,让礼部这个清水衙门,一时间成了热门行业,变成了学子们挤破头都想进去的部门了。
  小林大人如今就是跟着吕夷繁在新闻报组里。
  他在六部行走的时间长了,六部的人都混熟了,来了吏部也能喝一盏茶,聊一聊八卦之类的。
  正赶上吏部有个小吏成婚,小林大人道了声喜,不知谁夸了句:“小林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如今都还没成婚……”
  裴虞就在正房的办公室里,听见了院子里几个人聊天。
  这个小林大人从前是跟在李令俞身边的。
  小林大人便说:“殿下给我的任务多着呢,成婚的事不着急……”
  小林显然也很自豪,曾做过永安公主的文书。
  裴虞听得不由放下手里的笔,认真的听着。
  其中一人羡慕说:“殿下之前在礼部任过职,如今可算是给礼部谋了个大前程……”
  小林大人温声说:“殿下说了,这钱是修路用的。”
  那人笑说:“能修多少路,哪能修完?”
  小林大人却说:“要是自南向北全都修通呢?从北境到上都城,再从上都城外码头转河运,你猜从交州、广州,去北境总共能走多少天?”
  这是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小林也是和吕夷繁之前进宫和李令俞开会,李令俞随口说起的,但小林就是相信,李令俞一定能做到。
  那人惊讶:“殿下这是想,从南向北,汇通南北。”
  小林健谈,便又多嘴了一句:“那位冠军侯说,若是真的西南向北修了,那从北境出发入京,一日一夜便可。”
  几个人便将话题转到了那位新封的冠军侯身上了。
  吏部的人没见过严柏年,便觉得好奇,问:“听说那位冠军侯听说十分年少,徒手斩了突厥王,真是了不得……”
  裴虞的视线透过窗,不知落到了哪里。
  严柏年,平城都督严平骏幼子,擅骑射,并州一战成名,斩杀突厥铁骑万余,并斩杀突厥王于司州城外。
  解了北境之围……
  他怔怔想着,听见小林大人说:“冠军侯如今住在宫中,他和殿下交情非常好,冠军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