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是不讲武德-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彦光还是爱不释手的摸着画,左侧的字像是拓碑而来的书法,但又不完全是,也是十分飘逸。可赞一句上佳。
  杨昉看了眼画,凝重片刻,问:“这是谁的手笔?”
  方从晦:“你们书院人才辈出。”
  杨昉否认:“郎君说笑,这绝不是我们书院能教出来的技艺。”
  宋彦光却淡淡说:“这是我小徒弟画的,就是前几日我校考弟子,令他起笔记录的学生。”
  杨昉盯着画,反复摸索,这现代立体的透视画法,在场的人闻所未闻。
  李令俞并不知一帮人因为他的一幅画吵翻天,现代美术,总结了东西方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系统的将每一种技艺都加以反复练习,惊艳这几个人,根本不在话下。
  第二天一早,方从晦已经在等她了,她依旧只领着阿符和宋彦光拜别,宋彦光嘱咐:“过两日我也会回城,到时候幼文来家里找我。”
  李令俞心知他有职务在身,肯定不会呆在书院,满口答应,搭了方从晦的顺风车就进城了。
  方从晦这人真是识情识趣,问李令俞:“小郎君住在哪里?”
  “家中遭灾,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如今借住在亲友在石头巷的宅子里。”
  方从晦:“城南起火,我倒是有耳闻。居然是幼文家遭灾。不若……”
  李令俞说:“母亲信佛,舅舅担心她,就让我们住在他名下的私宅里方便照看。”
  她编瞎话的本事堪称一绝,瞎话张嘴就来。
  等她到路口,再三拜别方从晦,并许诺替他画一副画这才脱身,阿符跟在后面问:“小郎君不去书院了吗?”
  李令俞背着包裹,兴趣缺缺地说:“父亲的事还没有定论,我怎么有心思读书呢。”
  我上学可上得够够的了。
  等回了家才知道,家里又出事了,她才走了十天,方氏起初觉得,是他们不肯真心救李锋,执意要回老家,柳氏性格懦弱,拦不住泼辣的方氏,被气得一病不起。
  又加上天气热了,宅子周边的白磷一直起火,从仆人们开始,到周边邻居都在传家里沾了不干净的东西,这条巷子都被传有了不干净的东西。家家门户紧闭。
  方氏也不敢走了,去愿会寺求了平安符,结果回来后也病了,家里人这下更惶恐了,其他没病的也吓病了。
  接二连三的人也都得心病了,李令俞和阿符回去,只见小院子里鸦雀无声,像作空宅子似的。


第6章 待价而沽
  李令俞走进后院,喊了声:“阿竺?”
  阿竺从旁边的偏房里出来,见他们回来,惊讶又惊喜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李令俞问:“家里出什么事了?”
  阿竺领着她进屋,给他细细解释,她还正在熬药。
  她听完心说,这还是我的锅?
  他走之前将小院子规划了一番,厨房统一放在后面,所有女人都住在正院里,倒是没起什么龃龉。
  她换了身衣服,进女眷院子里,门口守着仆妇罗娘子见她回来都惊喜的问安,仿佛家里的男人回来了,就不怕了。
  她进房间,见门窗紧闭,吩咐:“今日天气不错,把窗户打开,门也要开着通通风。”
  小柳氏守在大柳氏床边,见她回来满脸惊喜。
  大柳氏见她回来,勉强起身,尽管李令俞不是她生的,但是只要她是个男人,就是这个家里的主心骨。
  她忙问:“母亲如何了?”
  大柳氏性情温和有点懦弱,是被方氏气的,又加上着急上火,就浑身不畅,算不上大毛病。
  “没事了,幼文怎么回来了?”
  李令俞看了眼外面的日头,笑说:“母亲去外面晒晒太阳吧,今日天气很好,我陪母亲。”
  大柳氏听得甚是妥帖。但又心里惶恐家里出了事。
  “幼文,要不请道士来家里看看。”
  李令俞微微笑了笑,“母亲不用担心,今日午饭就摆在外面,我等会儿有事和你们说。”
  李令俞一回来,家里的感觉立刻活过来了,院子里的仆人们敢叽叽喳喳说话了。
  方氏迟迟不肯出来,李令俞让阿竺进去请,几个小女儿住在后罩房和李令俞在一个院子里。
  李姝最大,领着三个妹妹在做针线,李令俞进去的时候几个人正凑在一起比花色。
  都和她不怎么熟,李姝见了她明显惊喜,“刚才就听见阿兄回来了,你怎么回来了?”
  李令俞随意拿起手里的纸,不答反问:“做什么呢?”
  离她最近的李朱有些拘谨地答:“二姐姐教我们绣花。”
  李锋是个地痞无赖,他女儿倒是乖巧。
  李令俞伸手拿起她手里的绣绷,看了眼,夸道:“不错。”
  下面两个小的都看着她,她冲几个小萝卜头笑笑,和李姝说:“等会儿去外面院子里吃午饭,咱们大概能搬家了,到时候你们几个依旧住在一个院子里。”
  李姝好奇:“搬去哪里?”
  李令俞笑笑:“不知道。”
  那要看她的画,能卖个什么价钱。
  阿竺进来说:“午饭准备好了。”
  一家人坐在一张桌上,家里的仆人也不剩几个了,和妾室坐在另一桌上。
  李令俞也不提方氏和柳氏的龃龉,和大柳氏谈心说:“我让阿符看好了宅子,过些时日,咱们就搬家吧,总借住也不太好。”
  方氏眼睛睁着眼睛,不可置信地问:“你哪来的钱?”
  李令俞:“赚来的。只是目前钱还没到手。”
  大概她这个说法太不要脸了,柳氏为难说:“这,要不要先等等再说?”
  李令俞尝了口齁咸的炖菜,心里安慰自己,再忍忍,我一定要雇一个烧菜好吃的阿姨。
  吃完饭后,李令俞让阿符取了白磷,和一群弱不禁风的女人们解释:“我出门前,家里不安宁,一直有人盯着咱们家,我怕家里都是妇孺,有人会欺负你们。走之前就在宅子外面撒了些药,这药天气一热就会起火,但不会灼伤人。只是用来震慑那些盯着咱们家的宵小。”
  白磷放在日光下片刻,到燃点会有蓝色火焰跳跃起来,院子里的女人们都看呆了,厨房做饭的仆妇喊:“我那天看到的就是这个!”
  这帮女人的思想被她的科学给打开了,科学在脑子里冲刷着,迟迟没有回响。
  最后,她们的思想走进了另一个极端,只得出一个结论:李令俞居然会鬼神之术!
  李令俞也不管她们怎么想,反正健健康康活着就行吧。
  一顿饭后,她钻进房间开始起草第二幅画。
  有第一幅的识货人在,第二幅自然奇货可居。
  现代美术因为画具和颜料材料和几千年的美术历史融合,多了一些短平快的速成,
  她需要摒弃捷径,从基本功入手,她要画一副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争取卖个好价钱。这捉襟见肘的日子她可过够了,一大家子女人哭哭啼啼,为了一点钱,让十几岁的小姑娘窝在房间里整日整日的绣花,她看着就觉得眼睛疼。
  连着在家呆了几日,直到门外有人敲门,对方问:“这可是李令俞府上?”
  阿符根据李令俞的嘱咐,收了信。
  李令俞的画还没完成,见阿符进来,问:“可有人来找我?”
  阿符沉默寡言,将手里的三封请柬都给她。
  第一封来自方从晦,第二封信来自裴虞,第三封信是先生给他的。
  她想了很久,带着画去了先生家。
  宋彦光住在东城的义井里,她穿过大半个城,路过愿会寺,见寺庙外聚集了很多人,最后又绕路直到快午时才到达老师家里。
  宋彦光曾任中书舍人,因回家守丧,辞官离京,如今归来依旧住在旧宅里。
  开门的是一位很老的管家,见她年少,和气问:“你是郎主的学生吧?”
  李令俞跟着他穿过回廊,边答:“我是先生最小的学生。今日特来拜访先生。”
  宅子宽阔但又空旷,少了生气。
  进了后面院子,听见里面的宋彦光问:“幼文来了?”
  李令俞应声:“是。”
  宋彦光正在写字,见她进来也不客套,开门见山说:“你父亲的事,我听说了。只是我如今无能为力。”
  李令俞:“不敢劳烦先生。”
  这话点到为止,师徒多年未见,李令俞是个假弟子,宋彦光也未必就是真师傅。
  他是俗务缠身,多年没有关照过学生。两人心照不宣只当是重新接触。
  “你怀里拿的是什么?”
  李令俞这才放下背着的画匣。
  未成形的画,已经初见风雅,宋彦光写信邀她,也是惊叹她小小年纪,竟然一笔丹青,技艺卓绝。
  工笔和写意不同,现代工笔结合西方艺术,她不讲什么文化,只求精益求精,能卖个好价钱。
  宋彦光盯着画,伸手摸着叶子,问:“你的丹青是谁教的?”
  李令俞撒谎:“自己学的。”
  宋彦光:“撒谎。”
  李令俞一口咬死:“我常年住在书院外的院子里,大多数都是自学,先生一问便知。”
  袁兆宗说过了,李令俞被谢先生连番申斥,后来就不怎么来书院了。
  宋彦光问:“这画又是谁的?”
  李令俞:“不知道。家父身陷江州案,我不敢说他清白,不敢强求前程似锦,只求学到一技傍身,好能养活家人。”
  宋彦光骂道:“糊涂!明日开始每日来府上。我有事吩咐你。”
  李令俞真不想来,她是靠着假儿子的身份到处游走。她人是假的,给人当儿子也是假的,既没有前程似锦的理想,也没有飞黄腾达的愿望。
  宋彦光见她不答,问:“你有什么难处可以直说!”
  李令俞摇头:“没有难处。”
  宋彦光:“你为何不想读书,为何不想考功名?”
  李令俞心说,我一个大姑娘,我从小读书读到大,我考什么考?
  见她一脸难以启齿的样子,宋彦光也理解,她一介小吏之子,自有他的难处。
  但这幅画经了宋彦光的手,会卖个好价钱。
  当天她带着画又回去了,阿符问:“这画不是送给先生的?”
  李令俞:“自然不是,这画需要一个名头,先生会替我想好的。”
  等半个月后完成,她第二次去拜访宋彦光,正值他曾经的学生来拜访,见了此画格外喜爱。
  宋彦光做中人,以物易物,用永和里的一处带院子的小宅子换这幅画。
  李令俞欣然接受,宋彦光这才知道她如今带着家人,借住在亲戚家里。
  永和里离先生府上不远,内城和外城天差地别。
  她反正是很满意了,古玩字画这类东西,不是硬通货,价格是随心,全凭喜好,显然那位太原王非常喜爱此画,而且豪横。
  她回家后一通知要搬家,顿时炸开了锅。
  家里的人一听要搬到内城去,各各惊喜万分,大柳氏踌躇,问:“住在你舅舅这里,还能少些是非……”
  李令俞:“那边宅子离舅舅府上更近,不过隔着两条街。”
  方氏忙说:“就是,内城里住的都是贵人,咱们住着也放心!”
  说是搬家,如今一贫如洗,没什么可搬的。那边宅子里家具都是现成的。到底是官宦人家的私宅,处处精致,样样妥帖,众人无不喜欢。
  搬家后第二天,沉寂了一个多月的江州案,再次浮出水面,江州案的另一个涉案人,王伯纶被带进京,此案再次在朝堂上翻起风浪。


第7章 养家糊口
  裴虞行走在在东宫,前面的宫娥给他带路,不时有路过的宫娥驻足观望他,传闻中的公子虞,姿态风流,名满天雒阳……
  他到殿前,门口的人向内通报:“裴郎君到了。”
  裴虞进了内殿,妹妹裴元莺端坐在上首,见他进来,立刻站起身,他不等对方说话,就低头微微行礼,守门的人这时带着宫娥退出去,并关上门。
  裴元莺问:“哥哥怎么这时候进宫来了?”
  裴虞:“圣上召见。顺带进来看看你。”
  裴元莺问:“那,太子殿下呢?”
  裴虞:“圣上召见,还未归。”
  裴元莺欲言又止,裴虞见她忧心忡忡,安慰:“不用担心,不过是些日常琐事。”
  裴元莺却说:“殿下说江州的麻烦来了。”
  裴虞制止她:“莫胡言,江州和殿下毫不相干。江州案人犯杨勃如今就关在南台狱等候发落。明白吗?”
  裴元莺被他突然严肃的神情吓住了,半晌没有说话。
  裴虞见她害怕,又安抚:“你只管放心,殿下不会有事。”
  裴元莺见他如此肯定,才终于心安。
  他是自小就护着她的兄长,他说没事,就会没事。
  裴虞心情并没有安慰妹妹那么轻松,等他出了宫,沿着官道一个人走着,路过太仓署,见李令俞从前面的巷子里出来,他怀里抱著书,匆匆赶路。裴虞盯着他,总觉得他哪里怪异,但又说不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