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间四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
  “嗯,准备做什么糖卖?我明早起来帮着你一起。”
  岑宁高兴,扬起嘴角道:“做豆酥糖,你可吃过?麦芽糖外头裹上黄豆粉,我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我爹和兄长……”
  夫郎在耳边乖软地小声说个不停,语气里都溢着笑,陆云川摸着岑宁一头乌发,心里想着岑宁方才说不想总是一个人在家。
  他日日干活不得空,也没想过岑宁一个人在家里是不是无聊,想着大嫂家里还有个芷哥儿,陆云川在心里悄悄地想,如果他和岑宁能有个孩子,家里应该就能热闹些。
  但他也知道哥儿不易受孕,所以从来没在岑宁面前提起过孩子的事,怕岑宁多心。
  比起孩子,他还是更想让夫郎过得舒心。
  而且总不能有了孩子后,自己出去干活,让岑宁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孩子,那样太累了。
  还是再等等,等到过两年家里日子好了,他不再急着找活干了,到那时候如果能有个孩子,他就能有本事把岑宁和孩子都照顾好了。
  他和岑宁的孩子,决不能像他小时候一样吃苦。
  两个人才躺下三个时辰,就又忍着困意起了身。
  岑宁趴在陆云川后背上打了个小小的哈欠,陆云川轻声问:“不然明天再去吧?今晚睡早点,明儿再起来。”
  岑宁一愣神连忙爬起来:“我不困,就今天。”
  厨房里亮起油灯,趁着做糖的功夫,岑宁让陆云川生火,自己和了面团打了两个鸡蛋,贴了几张鸡蛋饼当早饭。
  吃了饼子,陆云川从院子里抬了家里的小石磨进来磨黄豆。
  岑宁开了坛子去看糖稀,放了一夜的麦芽糖稀此时发成了粘稠的麦芽糖,岑宁拿了筷子一团团的挑上来,麦芽糖晶莹剔透,瞧着一点杂质都没有。
  陆云川磨好黄豆粉,倒进筛笼里过筛,这样筛过一遍的黄豆粉吃起来更细腻,入口即化。
  豆酥糖味道就好在外头这层黄豆粉上头,岑宁小时候吃豆酥糖,总伤心糖外面裹的黄豆粉太少,现在他自个做,把黄豆粉给的足足的。
  麦芽糖放到黄豆粉里,双手揉搓,把黄豆粉揉进糖里面,这样吃起来不粘牙,老人小孩吃着方便。
  等到揉成不粘手的程度,岑宁把糖团子搓成长条,拿刀切成一个个小糖块,再在糖块上头裹上一层黄豆粉,豆酥糖就做好了。
  岑宁拿了一块喂给陆云川:“尝尝味道,好不好吃?”
  豆酥糖吃起来甜而不腻,口感韧啾,黄豆粉的香味又浓郁,饶是陆云川不爱吃甜食也觉得味道香甜:“好吃,小孩子肯定喜欢。”
  一坛子麦芽糖只用了半坛,岑宁第一次卖吃食,怕生意不好,所以不敢做多了。
  毕竟豆酥糖还是他小时候时兴的吃食,现在镇子上的娃娃都爱吃冰糖葫芦
  豆酥糖做多了家里头吃不掉浪费,但剩下的麦芽糖可以存着,用来和萝卜片一起泡水喝,治咳嗽咽痛的效果最好了。
  两个人成亲时家里头买来剪双喜的红油纸还剩一些,岑宁把油纸裁成方块,拿麻绳把豆酥糖包成一个个红色小纸包,这样方便卖,看着也喜庆。
  做好糖,岑宁把纸包放进竹筐里装好放到板车上,陆云川也把柴火和萝卜白菜捆上了车。
  吹了厨房的油灯,陆云川进里屋拿了块布巾出来。
  “这是做什么用?”岑宁话刚问出口,陆云川就扬手把布巾裹到了他头上。
  “山路风大,吹得脑壳都疼,拿布巾裹住能舒服些。”怕岑宁嫌不好看,陆云川又道,“到了镇子上就能取下来。”
  布巾裹住了脑袋和耳朵,确实挡住了不少风,岑宁乖乖站着,任陆云川在他下巴处系了个结,朝陆云川抿着唇笑了。
  两个人锁了院子出门去找陆云朗,岑宁从前没在这个点出过门不知道,正是风最大的时候,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刚才在厨房里蓄的那点儿暖和气出门走两步就没了。
  陆云川走在岑宁前头,侧着身子给岑宁挡了大半的风,两个人走到前头屋子,陆云朗正拉了板车出来。
  他看见岑宁愣了一下,随即皱眉看向陆云川不赞同地道:“这样冷的天,让宁哥儿跟着出来做什么?”
  岑宁笑着应道:“大哥,我要跟着川子去的,我想去镇子上卖吃食。”
  “卖吃食?”
  “嗯!卖豆酥糖,等到了镇子上拿给你尝尝。”
  岑宁说着小跑进院子里,把手里的一个布包放到院里石桌上,里屋没亮灯,姚春玲带着芷哥儿还睡着,等芷哥儿睡醒了,这是他留给芷哥儿吃的。
  三个人冒着风往镇子上走,中间岑宁拗不过陆云川,在板车上坐了一段路程,等到三个人身上几乎快要冻僵的时候,终于到了集市。
  岑宁双手一直揣在怀里还有些暖,他见陆云川手冻得发紫,忙拿自己的手去捂,跺跺脚道:“是到了吗?”
  “是。”陆云川冷得声音有些颤,“转个弯就是了。”


第34章 摆摊
  岑宁他们到得早;此时集市上人还不多,到了的也都还在收拾自个的摊位。
  等他们找了地方安置好,这条街前头的位子差不多也就满了。
  “太冷了;先去吃点热乎东西再来开摊。”陆云川对岑宁说。
  陆云川和陆云郎昨日是分着去买吃食;剩下的人留在位子上守着两个摊位;以防被人拿了东西去。
  今儿岑宁过来了,自然是先仅着他去吃些东西暖暖身子。
  街边卖热乎吃食的这会儿已经开摊了,面条馄饨热汤,热气腾腾的食物冒着白烟;一条街上卖什么的都有,四处都是吆喝声。
  “热腾腾的面条诶;郎君可来碗羊杂面吗?吃一碗浑身都暖和。”
  “包子;香喷喷的肉包子,皮薄馅大,咬一口满嘴流油。”
  “一碗猪杂汤;一碗馄饨,再要一碗热豆浆。”
  “好嘞,二位旁边坐下等。”
  陆云川和岑宁在摊子旁边支着的小桌上坐下。
  豆浆先端上来,陆云川端到岑宁面前:“快喝几口暖一暖。”
  岑宁捧着碗喝了两口,热豆浆从喉咙烫到心里;这才觉得身上有点热乎气了。
  他又捧着凑到陆云川嘴边:“你也快喝。”
  陆云川低头喝了口,岑宁把碗递给他:“这碗热着呢;你捧着暖暖手,手都冻紫了。”
  陆云川依言捧过碗去;岑宁摸了摸他红肿的手;有些心疼:“昨晚上我忘记了,今晚回家我烧水给你好好泡一泡;可别生冻疮。”
  没说自己每年都生冻疮早已经习惯了,陆云川看着岑宁笑着点了点头。
  摊主媳妇正在擦旁边的桌子,听见他俩说话笑着说了一句:“夫郎长得秀气,还会心疼人,郎君好福气。”
  岑宁听了有些羞,倒是陆云川回过头朝摊主媳妇应了一句。
  陆云川坐下来一直背对着摊主媳妇,摊主媳妇没见他正脸,只觉得这郎君身板挺拔得很,一回头,摊主媳妇在心里小小讶异,好俊的汉子,同那哥儿一起般配的很,怪不得两人感情这么好。
  猪杂汤和馄饨端上来,香气扑鼻,两个人赶了这么久的路,在家里吃的那两张鸡蛋饼早消化了,正饿的不行。
  猪杂汤里放了新鲜粉肠、猪肝和猪心,碗里缀着辣椒油、炸蒜和葱花,这摊主把下水收拾的很干净,一口下去味道鲜甜爽辣,一碗吃完鼻尖都冒汗。
  馄饨是猪肉荠菜馅的,清香的荠菜干配上爽滑的面皮,鲜香味美。
  两个人吃饱了肚子去付钱,因着今天岑宁跟着一块儿来了,陆云川身上就没揣买吃食的铜板,站在一旁等着岑宁拿了钱袋出来数银钱给摊主。
  摊主和摊主媳妇年纪大了,看见长得俊秀感情又好的小夫妻心里喜欢,笑着同岑宁多说了一句:“能把家里银钱交给夫郎管,你这郎君算是跟着了,往后可有的好日子呢。”
  岑宁抿着唇点点头,轻声道了谢,付完银钱抬眼看着陆云川,不知怎么心里暖成一片。
  两个人回到摊位前,换陆云朗去吃饭,等陆云朗也吃了热汤回来,集市上的人就多起来了。
  疫病刚过,大家都想借着年节的喜气去去病气,好保来年万事顺遂,逛冬集的人也比往年更多些。
  四周皆是吆喝声,但陆云朗和陆云川从小就是闷葫芦,坐在摊位前只旁人来问了才出声说价钱,别人有意想讲讲价转身走了也不会说些好话挽留一下。
  得亏岑宁和姚春玲平日打理菜园打理的精心,萝卜白菜远远看着就水灵。
  陆云朗和陆云川的柴火也拾掇得清爽,差不多大小粗细的合成一捆,瞧着比别家散乱在板车上的柴火更利落些。
  摊子前的生意不错,像陆云川说的那样,萝卜白菜卖得尤其好,到了冬日,家里存着的尽是菜干,免不了贪这一口新鲜蔬菜吃。
  岑宁帮着收钱,看着自己那一包都没卖出去的豆酥糖,心往下沉了沉。
  陆云川宽慰他:“现在还早,怕冻着孩子,少有带着孩子来逛的,等到半晌午风小一些,孩子们就多了。”
  陆云朗也道:“是啊宁哥儿,别着急,我吃着味道可好,定能卖出去的。”
  岑宁点点头,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等半晌午风停了,日头出来些,果然集市上穿的圆滚滚的孩童就多了起来。
  这一条街上有卖炸货的,有卖果脯的,还有卖冰糖葫芦的,摊主们见着孩子纷纷吆喝出声。
  “炸地瓜片,甜滋滋的地瓜片嘞——”
  “葫芦儿,葫芦儿,蜜啦葫芦冰糖多。”
  各种叫卖声引了不少孩子去,岑宁瞧着睁大眼睛,手搓着衣裳纠结不已。
  他平日说话都不带大声的,这样当街吆喝一时之间着实有些做不来。
  但花了好些心思做的糖不能就这样浪费了,自己要来卖糖,陆云川拿板车拉着自己走了那么久的山路……
  岑宁一咬牙,张嘴刚要喊出声,身边先传来一道声音:“豆酥糖,香甜的豆酥糖……”
  岑宁瞪大眼回头,陆云川喊完一声挠挠头:“我没喊过,也不知道这样吆喝行不行。”
  岑宁扑哧笑出来:“就这样很好。”
  他这下也不怕害臊了,跟着陆云川后头喊出来。
  两个人嗓音一个低沉一个清亮,在一片吆喝声中倒是抓耳。
  喊了几声后,真有位妇人抱着孩子走了过来。
  “阿娘,豆酥糖是什么糖,我没吃过。”怀里的孩子看着红纸包问。
  妇人答道:“是阿娘小时候爱吃的糖。”又看向岑宁,“是拿黄豆粉裹的麦芽糖吗?”
  “是,今早刚发出来的麦芽糖,黄豆也是今早磨的。”岑宁忙说。
  陆云朗见那妇人想买,把岑宁给他的一纸包递上前去给那妇人尝味道。
  那妇人拿了一块咬了一半,剩下的半块喂给了孩子。
  嚼了几口眼睛一亮道:“嗯,你这糖做得好,黄豆粉香得很。”
  两个铜板一包,那妇人付了钱,拎着油纸包走了。
  第一单生意,岑宁接过两个铜板,摊开掌心给陆云川看,眼睛亮得不行:“真卖出去了!”
  陆云川也笑:“是因为你做的好吃,自然就有人买。”
  岑宁把两个铜板收进钱袋,情绪高涨起来,充满干劲,吆喝的声音都亮了三分。
  刚才幸亏有大哥拿了纸包让那妇人试吃,岑宁学聪明了,拆了一包糖摆在旁边,有人来能给人尝尝味道。
  吆喝声不停,断断续续的还真有不少人凑到摊子前来看。
  陆云川那边买柴火的人也多,岑宁一个人顾着豆酥糖的生意。
  “两个钱一包,这么贵?人冰糖葫芦也才四个钱呢。”
  “自家给足了糯米发出来的糖,黄豆粉也裹得厚,两个钱不贵了,年节下买一包哄哄孩子也是好的,一小包能吃上两日呢。”
  他性子温和,对着谁说话都和煦,人打扮得齐整,糖也拿红纸包得喜庆。
  买吃食无非讲究味道、价钱,买给自家小孩吃的东西额外讲究干不干净,许多人听着吆喝声过来,见着岑宁这样,还真拎走一两包,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卖出去大半。
  有位穿红着绿的婶子尝了一块,开口就要四包,和岑宁说:“现在做豆酥糖的少了,以前一到年节,街上尽是挑着担子卖豆酥糖和红米果子的,如今我都没见有什么人卖了。”
  岑宁把糖递给她:“红米果子我也能做的,只是那个要趁热吃才好吃,不好拿到镇子上卖。”
  红米果子是拿红曲米和糯米做成的米团子,里面可以包上豆沙芝麻各种馅,吃起来香甜软糯,模样也浑圆的好看。
  只是冬日里带到镇子上就冷了,口感不好,倒是可以年节下在家里做着自家人尝尝。
  一上午的工夫,一篮子豆酥糖就剩下了几包。
  岑宁揪着钱袋开心的不得了,中午吃饭时胃口都更好,吃了一大碗烩面。
  到了半下午,陆云川和陆云朗板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