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间四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云川前日带着一包果脯和几个鸡蛋去了沈家,也换了一对红对联回来。
  两个人都不识字;看不懂对联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但听沈家小子说是很吉利祥瑞的话,也就高高兴兴拿浆糊贴在了院门口。
  浆糊是昨天就预备了的,晾了一夜的淀粉加热水搅和两下就成了浆糊。
  贴好对联吃早饭;昨儿说好,今天三餐都在前头屋子里吃。
  两个人拎着东西往前头去,也没带斗笠和头巾,就在雪里走。
  前头屋子里的对联也贴上了,老远看着就红彤彤的;顶着风雪踏进院门,院子里陆云朗在给芷哥儿梳头。
  姚春玲过年前拿镇子上买的那块红布给芷哥儿做了身新棉衣;芷哥儿本就白嫩,穿着身红色棉衣坐在飘着雪的院子屋檐下;愈发漂亮;跟年画娃娃一样。
  小年画娃娃坐在板凳上撑着脸蛋,一头头发被陆云朗的大手握着越梳越乱;还时不时扯到头皮,疼得芷哥儿直撇嘴。
  看见他们两人进来,陆云朗活像看见救星,忙说:“宁哥儿来得正巧,你大嫂在厨房里忙活,芷哥儿刚起来要梳头,我哪做过这种精细活,梳了半天也扎不起来辫子的,这发带也不好使。”
  芷哥儿也拿一双大眼睛盯着岑宁:“小嬷梳,小嬷给我梳吧。”
  岑宁笑着拿过梳子,三两下给芷哥儿梳顺了头发,在头顶上扎了个小啾啾。
  又从怀里掏出张小花手帕别到了芷哥儿的棉衣上:“小嬷给芷哥儿做的,喜不喜欢?”
  不似寻常手帕大小,岑宁专门缝得小,给芷哥儿这个小人儿用正正好。
  两个人抱在一起看手帕上的小红小绿花,亲热的不行。
  陆云川刚把拿来的一筐子鹿肉拿到厨房交给姚春玲,出来见着这场面不自觉就带上笑。
  年三十早上得吃枣糕和烩饭,枣糕就是普通米糕上放几颗红枣,烩饭则是土豆白菜豆腐混着米饭和红薯粉条做的,菜炖得烂,松软的米饭还浸满了汤汁,五个人把姚春玲做的一大锅吃了个干干净净。
  吃过早饭,陆云朗和陆云川要到后山上去祭祖上坟。
  黄粑、炒年菜、米饭和枣馒头,又热了半壶酒,姚春玲和岑宁把祭祖的东西装好在篮子里递给了陆云朗和陆云川。
  “今年东西可真不少。”陆云朗看了看篮子说。
  “那可不,多带些过去,也让爷奶和娘知道咱们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让他们在那边尽管放心。”
  陆云川接过岑宁手里的篮子,捏了捏岑宁的手笑了笑,岑宁也笑起来,同他说:“下着雪,拎着东西走路小心点。”
  村子里祭祖都只家里的汉子去,姚春玲和岑宁就坐在家里等他们回来。
  祭祖后一直到准备年夜饭前,没什么别的事了,可以坐下来歇一歇。
  姚春玲和岑宁带着芷哥儿坐在堂屋里烘火,围着炉子一边吃零嘴一边闲谈。
  火盆里烧的是新炭,岑宁拿了两个桔子放在火钳上烤,这样烤过的桔子热乎乎又软软的,吃起来比平常更甜,还不冰嘴。
  寒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院子里杏树上的积雪不时砸到地上,在雪地里散成一团,而堂屋里炉火正旺,飘着淡淡的桔子香气。
  午饭简单吃了几口,到了下午,姚春玲把面和饺子馅搬到堂屋里,四个人围着桌子开始包饺子。
  过年少不了饺子,姚春玲早早备好了馅,是白菜猪肉的。
  陆云朗和陆云川手劲大负责擀皮,姚春玲和岑宁在一边包,芷哥儿拿了一小块面粉坐在一旁自个儿捏着玩。
  包着饺子,姚春玲说起岑宁家里拿来的那筐子鹿肉:“那样金贵的东西,我既没吃过也没收拾过,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弄着吃。”
  岑宁从陆云川手上接过张饺子皮笑道:“我也没怎么吃过呢,往年都是拿到镇子上去卖的,只听我爹说起过,镇子上的老爷买回去,都是拿火烤着吃或者剁碎了熬粥吃。”
  “乖乖,那么贵的东西熬粥吃,岂不是和白菜豆腐一个样了,可不能这么糟践了。”姚春玲笑道,“还是架上火堆烤着尝尝吧,都说这东西最滋补,说一块鹿肉能顶几锅老鸭汤呢。”
  鹿肉难得,左右下午无事,又都好奇鹿肉的味道,包好饺子,陆云朗和陆云川在院子里搭起火堆准备烤鹿肉。
  鹿肉是岑宁阿娘收拾好的,怕一时半会儿烤不熟,姚春玲还下锅炖了一会儿。
  往肉上撒上盐和香料,刷上油,拿竹签穿了架在火堆上烤。
  白雪挂满山头,冰天雪地的,鹿肉的香气却飘得远,大口嚼着肉,雪化在身上都不觉得冷了。
  “怪不得这么贵呢,真是好吃。”
  鹿肉比鸡肉肥,又比羊肉瘦,炖了一会儿去了腥味后吃起来还带着一股子清香,外焦内软的,咬在嘴里还流油,不说几个大人,就连芷哥儿都拿着签子多吃了两块。
  怕年夜饭没肚子吃,从筐子里捡了两块大的肉烤了就熄了火。
  等到天色渐暗,村子里家家户户点起厨房里的油灯,这才到年三十的重头戏了。
  炒菜烧鱼炖肉,不大的村子热闹的很,大鱼大肉的香味从村头飘到村尾,再紧巴的人家锅里都炖着肉。
  炸丸子,炸鸡子,酱鸭,肉皮冻和腊肉香肠,这是早早就预备好的,灶台前锅碗碰撞,姚春玲和岑宁一人守着一个锅忙活,干炸咸鱼、炒猪耳朵、红烧萝卜,小葱拌豆腐,笋子炒鸡蛋、白菜猪肉炖粉条。
  再蒸上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煮一盆热气腾腾的饺子,饭菜摆满了堂屋里不常用的方木桌子。
  夜色已晚,屋子里饭香酒暖,灯火可亲,山脚下每家院子都亮着暖黄的光,伴着笑声闲谈声。
  这一盏盏油灯会一直亮到明天早上,迎来山里的又一年岁月。


第43章 春雨
  山中不知岁月长;一年四时,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就是几年的光阴。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才出了太阳暖和了几日;这日清晨又淅淅沥沥落起雨来。
  不过春雨贵如油,庄稼人人人见了这雨都只有高兴的。
  陆云川一早背着竹筐去了镇子上,买了一布袋的小米和红枣,又准备去肉铺割一些新鲜猪骨。
  肉铺的老板娘早已经熟悉他;见着陆云川背着筐子朝自家走,远远就招呼道:“陆郎君又来买猪骨?这回还是买回去给夫郎炖汤吗?”
  “是;劳烦了。”陆云川对着老板娘颔首道。
  “不劳烦不劳烦;正巧今儿你来得早,月牙骨还没卖出去,这块骨头拿来炖汤最好了;上头的脆骨多,又滋补又好吃,你家里夫郎指定喜欢。”老板娘热情的很,拿起大刀利落地砍下扇骨前头的大块软骨,拿油纸包着递给了陆云川。
  接过骨头付了钱;陆云川把猪骨放进筐子里,拿布巾严严实实遮住了;斜风细雨的,不好叫把筐里的东西打湿了。
  街边早市已开;陆云川走到半路见有卖酸枣糕的;拿几枚铜钱买了一小包。
  过了寒冬,春意刚露出些苗头。春风吹拂;霏霏小雨,山上的花也吐出些花骨朵来。
  山路湿滑,陆云川怕泥点污了衣裳走得慢了些,到家的时候岑宁已经起来了。
  披着身薄棉衣,年前陆云川去镇子上挑的一匹雨过天青的料子,岑宁手里拿着个装着稻谷的筐子,正准备去后院喂鸡。
  抬眼瞧见陆云川,一双乌亮的眸子露出温润笑意:“回来了。”
  寒来暑往又长几岁年纪,岑宁面容不见丝毫变化,只棉衣下的肚腹高耸,他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撑着腰。
  来不及卸下背上的竹筐,陆云川几步走上前接过岑宁手里的篮子,搀着岑宁在凳子上坐下:“我去喂,你身子重,别做这些。”
  “起来了没什么事做才想着去喂喂鸡,不碍事的。”岑宁说着伸手去抹陆云川面上的雨水,“都湿了,快去屋里拿布巾擦一擦。”
  “好,你坐着,我把东西放好就去擦。”
  又说:“镇子上有卖酸枣糕的我买了些,你尝尝味道,但别吃多了,这玩意吃多了酸牙齿。”
  卸了背上的竹筐,陆云川把酸枣糕打开了递给岑宁,又去后院喂了鸡,拿了干布巾出来擦头发。早春的雨不大,只头上身上洇湿了些而已。
  “怎的这会儿起来了,孩子闹你了?”
  岑宁抿着酸枣糕摇摇头:“听见外头的雨声才醒的,他这几日乖得很。”说着轻轻抚了抚肚子。
  他身子已经八个多月,本就有些瘦弱,身子重了后不说干活,就是站久了坐久了腰都觉得酸,时常睡不好。
  想到刚知道岑宁有了身子时两个人是何等惊喜,夜里抱在一处,只觉得怀胎十月漫长得很,简直等不及就想要见到孩子。
  可真等孩子在岑宁肚子里一天天长大,才知道怀孕生子原是这般艰辛的事。
  岑宁爱护孩子,自己倒不觉得什么,每日抚着肚子心里只有欢喜的,倒是陆云川又是心疼岑宁,又时不时恼怒自己,心里滋味复杂。
  幸好这孩子是个乖的,少有闹腾的时候,偶尔在肚子里动弹也是轻轻的,从不叫岑宁难受。
  炉子里的羊奶热好,陆云川裹着布提着炉子倒进碗里,羊奶还冒着热气,陆云川躲开岑宁要来接碗的手,把碗放到了一旁的桌几上。
  “烫,我吹冷一些你再喝。”
  岑宁肚子大了后,腿就爱抽筋,严重的时候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刚开始他怕吵醒陆云川只自己忍着,直到有一次疼得厉害,他忍不住哼出了声,陆云川醒后看见他苍白的脸色才知晓。
  成亲五年,那次陆云川第一次对着岑宁板下脸,点了油灯坐在炕上给岑宁揉着腿,后半夜都没合眼,却又不张嘴和岑宁说一句话。
  唬得岑宁挺着大肚子险些要哭,陆云川怕他哭疼了眼睛才软下来去哄他:“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却只揣在了你肚子里让你一个人受苦,若是我再不能为着你做些什么,要让你一个人这般忍着,孩子落地我怎么有脸抱他去陆家祖宗面前磕头?”
  岑宁听了只呜咽着点头,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瞒着了,一抽筋就去拍陆云川肩背,乖乖让陆云川给揉腿。
  后来陆云川提着鸡蛋去找村子里的接生婆,接生婆说喝些羊奶和汤能好受些,陆云川就隔几日去外村挤两碗奶,又常去镇子上割新鲜猪骨回来熬骨头汤。
  羊奶味道不大好,岑宁捏着鼻子喝下一碗,没忍住轻轻皱了皱眉。
  陆云川给喂一粒果脯,又给倒一碗蜂蜜水,和从前哄芷哥儿喝羊奶时没什么两样。
  早饭蒸了馒头煮了米粥,陆云川做的,岑宁的粥里还额外放了几颗红枣和糖。
  “家里不是没有枣了吗?”岑宁挑了粒大的喂给陆云川问。
  “我今儿去镇子上又买了些,吴婶说了,怀着身子多吃枣好,补血的,还买了小米,以后拿红枣和小米煮粥给你喝。”陆云川手上正给岑宁剥鸡蛋,不得已吃下枣子说,“还割了些猪骨头,中午让吴婶给你炖点汤喝。”
  吴婶是陆云川专门请来照顾岑宁的,岑宁身子重了后,陆云川就不让他干活。
  他自己要忙田里的庄稼,姚春玲一个人也顾不得两家事,就请了个婶子来家里做饭洗衣,陆云川出去干活时还能陪着岑宁说说话解解闷。
  吴婶也是村子里的人,她汉子早年上山不小心摔断了一只腿,勉强能走动,但干重活不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人等着吃饭,一听陆云川想请人照顾有身孕的夫郎,立马找上了门。
  她人老实,干活又麻利又干净,和岑宁也说得上话,而且即便家里日子紧巴,也从没在岑宁面前哭,没有拿过家里半点东西。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陆云川和岑宁都满意,知道吴婶家里日子不好,半旬就给她结一次钱。
  吃过早饭,陆云川陪着岑宁坐了坐,摸了摸肚子对着孩子说了几句话,就扛着锄头去了地里,再过一会儿吴婶就该来了,倒不用担心。
  二月农事忙,地里正到了春耕的时候,陆云川从镇子上回来时,田里已经有许多人在弯腰低头开始忙着翻地了。
  岑宁给他系上斗笠,扶着腰送他出了院门,又撑着腰在堂屋里转悠了两圈,等腿不发胀了才坐下,拿过针线篮继续缝一件昨晚没缝好的小肚兜。


第44章 骨头汤
  肚里的孩子大约在春日出生;虽然过了冬天,但到底还是有些寒气,一出生襁褓肚兜这些都得备好。
  虽然姚春玲帮着给做了些;家里的阿娘和嫂嫂也经常托人来送;但岑宁还是想自己给孩子缝上几件。
  他双手因为怀着身孕有些浮肿;握针不方便,缝东西也比从前要慢许多,再加上坐久了腰受不了,一件贴身穿的小肚兜要花费好几日才能缝好。
  下着雨;院子里一股泥土的清新味道,岑宁坐在檐下;披着棉衣不热也不冷;抿着陆云川给买的酸枣糕缝肚兜,腰坐得酸了,就撑着腰在堂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