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在诅咒淮王?你好大的胆子!”
“呵呵,我好怕哦,大姐姐快去举报,就说武侯府的二姑娘妄议皇室,以下犯上,罪大恶极,判个灭九族也是可以的。”
“你真不要脸!我说不过你。”邵宛卿得承认这一点,每次和邵芸琅交锋,她都甘拜下风。
“那就不要说话了。”邵芸琅低头继续看书。
邵宛卿憋着一口气过来,非但没能出气,反而更生气了,果然,遇到邵芸琅的事情,她就一定不会顺利。
她离开紫兰苑,想让丫鬟给长公主送信,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人,身边的丫鬟都是才来不久的,她不敢交心。
也不知道春熙她们是死是活。
外人看她即将嫁入皇室,定然是满心欢喜的,只有她自己清楚,从圣旨
赐婚那日开始,她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邵芸琅刚才那句话说的很对,皇家子弟,就没有几个能活到老的。
第216章 求教
“淮王殿下今日怎么会来我这?”长公主坐在亭子里喝酒听曲,好不惬意。
自从女儿离世后,长公主就许久不曾出过门了,郁郁寡欢,渐渐的,外头有传言说,长公主与赵驸马要和离。
她也逐渐不喜欢和赵家往来了,驸马这半年来一次都没登过门,只有儿子偶尔来看看他。
周晁文坐在她对面,看着素面朝天,连鞋子都没穿的姑姑,心中有些不喜。
但此时是他最重要的时候,他要寻求各方助力。
“侄儿是来探望姑姑的,您过得可还好?母后日前提到您,担心您的身体。”
“呵呵,我不就这样,过得挺好的,不劳你们关心了。”
“姑姑还未从失去爱女的悲痛中走出来吗?侄儿也心疼柔佳,她正值豆蔻年华,却遭遇……哎,实在令人惋惜。”
长公主并不买账,柔佳死的时候这些人的关心都有限的很,何况过去那么久了。
“淮王殿下有话就说,不必和我绕弯子。”
“侄儿一直记得柔佳喜欢杨钺,这些日子杨家上跳下窜,百姓多方维护,总觉得我周家要对杨家不利,之前答应过您的事情也一直没办成,实在对不住您。”
“哼,人都不在了,谈他做什么?”
周晁文冷漠地说:“就是因为柔佳不在了,侄儿可以送杨钺去地下陪她啊,想必她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这话如果在柔佳刚离世时告诉她,也许长公主会心动的,但人都死了这
么久了,现在说这个,不过是为了完成周晁文自己的私心罢了。
“不用拐弯抹角,你想让我做什么?”
周晁文给她倒了一杯酒,低声说:“父皇欲灭杨家,这事您知道的,可杨家不知为何总能化险为夷,侄儿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想请姑姑教我。”
“我教你?”长公主自嘲道:“我一届女流之辈,这种朝堂争斗我哪懂?”
“姑姑过谦您,旁人不知道,我却是了解的,父皇当年能顺利登基,也是您的功劳,您足智多谋,许多男子望尘莫及。”
长公主回忆起年轻时的峥嵘岁月,也是有些感慨,那时候她多风光多潇洒啊,哪会像现在这般顾影自怜。
“你想要杨家死绝吗?”
“这……至少男丁得死绝了,否则兵权很难易主。”
这几日,朝廷上因为该派谁去暂代主帅一职闹得不可开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皇上多年不理朝政,他的想法是好,可支持他的大臣却不多。
因此这个人选一直没定下来。
“没有天大的罪名,你如何能让杨家六子全死在京城?你这是异想天开。”
长公主沉思许久,望着凋零的花园说:“想必上次伪造书信诬陷杨振天通敌之人就是你了,这个法子很好,可你没成功,那就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了。”
“是。”周晁文也怪自己太冲动,没有做全准备,如果不是杨蹇他们刚好回来,也许罪名早就定下来了。
“其实
也不必针对杨家六子,只需要废了他们其中两人即可。”
“您的意思……”
“杨二郎没了一只手,不可能掌兵权了,杨三郎有勇无谋,天下皆知,杨四郎也是冲动的性子,不是最佳人选,杨五郎一直寂寂无名,想来也镇不住三军。
至于杨六郎……他一次次让我意外,我们都以为他是个纨绔,没想到他这两年做的事就是许多老臣也有所不及。
所以,杨家最有可能推出来接管兵权的人是杨蹇,但如果只除掉他,杨六郎也是个威胁,这二人若废了,杨家必定元气大伤。”
“姑姑分析的是,但如何才能除掉他俩?靠刺杀显然不成,这二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
“你们男人就知道打打杀杀,对付武将,还是得动脑子,上回你太心急了,证据伪造的太粗糙,根本无法服众,错失了一大良机。”
“还请姑姑教我。”
“如今朝堂上支持杨家继续掌管兵权的都有谁?”
“以谢谦永为首,还有一些昔年杨振天的老部下。”
“谢首辅啊……杨蹇我不了解,你将他的情报给我,至于杨钺,我倒是有一计,要不了他的命,但能让他前途无光。”
周晁文激动地问:“何计?”
“你不必管了,一时半刻也无成效,等事成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周晁文起身朝她作揖道:“多谢姑姑愿意帮我,侄儿铭记于心。”
“嗤……”一道冷笑从亭子外传来,二人转头
就看见小郡王站在花圃后方。
“抱歉,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刚好回来,听说母亲有客,便过来看看。”小郡王一身深蓝直缀,手里摇着一把折扇,瞧着斯斯文文。
长公主瞧见他才高兴起来,一身慵懒姿态尽数收了起来,问:“你不是说要和同窗远游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天气寒冷,水上的路还未通,大家商议后决定再推后几个月,等春暖花开再动身。”
长公主不赞同地说:“你亲事也不远了,出门在外难免通信不便,可别误了婚事。”
“怎会?下个月便是淮王殿下大婚,我怎么也得喝杯喜酒再走。”
周晁文知道这位表兄不喜自己,也不多待,寒暄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等他走后,赵小郡王才规劝母亲:“您何必参与此事?周晁文野心勃勃,小人之心,残害忠良,不是明君之相。”
“那你觉得谁是?”
“我不是这个意思,母亲是长公主,无论谁登基都得尊称您一声姑母,何必帮周晁文谋那个位置?”
长公主朝他走过去,拂去儿子肩头的枯叶,叹气道:“傻孩子,我还能为了谁?等我走后,总得让登基的那位惦记着我的好,才能优待你几分。”
“哼,大可不必。”
“我自小就懂得权势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是个女儿身,后来选中了你皇舅舅,助他登基,否则我这些年岂能过得这么痛快?”
“可我见母亲也并不是很痛快
”赵小郡王直言道。
长公主愣了一下,环顾着这金碧辉煌的长公主府,再想想如今的生活,竟也无言以对。
“是啊,从你妹妹离开后,我就不痛快了。”
“母亲……”
“没什么,只是我不痛快了,有些人也就别想痛快!”
第217章 杨溯亲事
杨家很低调,任由外面的流言传开,他们不承认不反驳,只说因为家主新丧,拒绝了所有宴请,就连杨钺也辞去了少府监的官职,每日一封奏书请求允许他赴山海关查明父亲死因。
大理寺的官员已经去了一批,但时间太短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估计最后这个案子也是不了了之。
杨钺要查出是谁放的冷箭,查出军营里隐藏的细作,就要深入军营调查。
他上辈子花了那么多年时间也没查到结果,这辈子有了大致方向,不信还查不出来!
杨府校场,杨钺和杨蹇在过招,其余几个兄弟坐在火盆边烤肉喝酒,时不时为两人加油。
“瞧见没?小六这刀法凌厉有章法,没有虚招,要不是知道他没上过战场,我肯定以为他杀过许多人。”
“我问府里的侍卫,他们说小六经常找他们过招,一开始他们还能赢,后来就是群攻也赢不了他,反正我也没办法在他手下全身而退。”杨三郎骄傲地说。
“傻子,连小六武功都比你高了,你高兴个什么劲?”
“自家兄弟厉害,我当然高兴!”
杨蹇的武艺还不如杨三郎,和杨钺过了百招就招架不住了,主动认输。
“不打了不打了,打不过!”杨大郎把兵器丢回架子上,朝杨钺走过去,揽着他的肩膀说:“当初爹就说你是练武奇才,果然不假。”
“大哥承让。”杨钺谦虚地说。
“我可没让,要不是你控制了速
度,我早败了。”
兄弟俩坐到火盆边烤手,旁边几兄弟争相给他们喂食,杨钺想起了上次在铺子里邵芸琅吃烤鹿肉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瞧把小六得意的,春风满面,等哥哥们养好身体,一起教训你!”杨二郎右手拿着铁钳子挥舞道。
“好,我等着。”杨钺回神,从火盆里扒拉出一个烤芋子,扒了皮沾点糖塞进嘴里。
“好吃!”
“小六爱吃甜食,这一点像咱们爹,军营里也没什么甜的东西吃,我在海岛上发现了苹果树,可甜了。”
“三哥,快说说那海岛什么样,上头都有什么?能出海捕鱼吗?”
杨钺盘腿坐着,一边吃东西一边听三哥吹牛皮,许多话还是他当初忽悠三哥时说的,没想到他又来忽悠其他兄弟。
“我突然有些羡慕咱爹了。”
“早知道当初咱们就不回来了,让大哥一个人回来交差,说不定这会儿都在海上钓鱼了。”
杨钺听他们越说越离谱,也不阻止,这样轻松的氛围也是许久没有的。
“可惜我们现在不好出门玩,京城好玩的东西我都没玩过呢。”杨五郎挤到杨钺身边,一定要他说说京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那得看你喜欢玩什么。”
“你以前玩什么?”
杨钺咳嗽一声,尴尬地回答:“我啊,就……就逛逛青楼赌坊之类的,也没什么好玩的。”
“好小子,除了大哥,我们哥哥几个还都是雏,没想到你竟
然走在我们前面了。”
“没有!不是!”杨钺赶紧反驳,他以前是青楼常客,可也没睡过哪个姑娘,都是喝酒听曲。
“不信。”没人信他的话。
杨钺无奈解释:“是爹说的,我在十六岁前得保持童子身,否则我的童子功就破了!”
兄弟几个哄堂大笑,这种骗小孩的话居然有人信,哪来的童子功?
不过如果杨钺纵欲过度,确实会荒废了武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说法也是对的。
杨钺做了两辈子的处男,也是想过成亲生子的,也不知道这辈子会娶个什么样的姑娘,如果是邵芸琅那样的……罢了,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第二个邵芸琅。
“这些天上门的媒人不少,我看祖母都心动了,也许会陆续给咱们定下亲事。”杨家几兄弟年纪都不小了,服丧过后都二十好几了,亲事得赶紧定下来才行。
“二哥和江家姑娘有婚约的,如果不是发生了这样的事,今年也会成亲了。”
杨二郎失落地说:“我们只是口头婚约,如今这样,也不好拖累她。”
“二少爷……”杨二郎的贴身小厮站在校场外喊他,激动地说:“二少爷,快出来!江家来人了!”
杨二郎失手掉了一块烤肉,站起来匆匆往外走,其余兄弟们在他身后笑得开怀。
杨钺永远记得,前世他去边关给几位兄长扫墓时,在二哥的墓碑旁看到了二嫂的墓碑,那时候他分明还未成亲。
一番打听后
他才知道,二哥战死后,他的未婚妻从家中逃跑出来,自尽在了二哥的墓碑前,留下遗言说要葬在二哥身边。
江家虽然痛心,却也完成了她的遗愿,以后许多年还有派后人去祭拜,可算仁义之至。
杨钺拍掉手上的灰,起身说:“走,去看看未来二嫂来了没!”
“小六胡闹,她来了你也不能冲撞了人家姑娘,小心你二哥揍你。”
“都要成一家人了,二嫂肯定不会介意的。”杨钺打头阵,其余几个哥哥也心动不已,忙丢下东西追上去。
杨府花厅里,杨老夫人坐在首位,在她下首坐着一对中年夫妻,身后站着一位年轻姑娘。
那姑娘长得不算非常好看,皮肤微黄,五官端正,体型微胖,穿着一身素衣,只算中等姿色,甚至没杨府的丫鬟标致。
那对中年夫妻局促地说:“我们也是听说二郎回京了急忙赶来的,没能赶上杨大将军的葬礼,实在不好意思。”
“江大人客气了,你们千里迢迢赶来,已经是对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