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指着桃树说:“这些桃树是我以前种在山上的,去年才移植过来,原以为今年不会开花结果了,没想到长势喜人。
这么多的果子我们也吃不完,摘一些送给老侯爷他们尝尝吧。”
邵芸琅趴在躺椅旁,她进门时桃花已经谢了,进进出
出的也没注意到这些果子,如今才发现树上结满了粉嫩多汁的桃子。
“好啊,一会儿我让人来摘,东西送去就好了,我们回去也未必有人待见。”
“瞎说,老侯爷还是很待见我的,三叔也与我一见如故。”
邵芸琅想起了一件趣事,笑着说:“你与三叔原本是平辈,如今矮了他一辈,他肯定会嘲笑你的。”
谢渊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脑袋,面带笑容地说:“那有什么,娶妻如此夫复何求?我心里高兴。”
邵芸琅对上他的双眼,不知从何时起,这双眼睛里的情绪变得格外饱满,再不是从前那样云淡风轻的模样了。
仙人堕凡尘,大抵也是如此吧。
“所有人都在问我是否后悔嫁给你,其实更应该问问你,你可后悔娶妻了?
原本这时候你还能四处走动,游山玩水,结庐而居,如今只能被困在这座府邸里。”
谢渊没有回答,而是说:“我曾经与你祖父说过,成亲后要带你出京城游览山河,虽然如今我做不到了,但能折中一下,我们搬去通州的温泉庄子住一阵吧。”
邵芸琅摇头,“这府里什么都有,方便,不搬来搬去了。”
邵芸琅考虑的是谢渊的病情,有太医和府里的药材库,他万一发病了也能及时救治,跑外头去太麻烦。
谢渊抓着她的手说:“我病了二十几年,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想听吗?”
“是什么?”
“就是别时刻将自己当病人,
那样只会将自己束缚得死死的,我在府里是过,在庄子上也是过,这府里有我不喜欢的人,我住着不舒服。”
邵芸琅才不信,问道:“你不喜欢谁?”
她以为谢渊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很认真地回答:“二嫂,我不喜欢她。”
邵芸琅笑了起来,“那咱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谢渊低头笑笑,他虽然病了,却不是聋子瞎子,怎么会不知道二嫂的所作所为?
“所以你答应吗?我在通州有温泉庄子,在海淀也有个农庄,你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
邵芸琅很感动,两辈子从未有人这么一心一意为她考虑过,迁就她,满足她,喜爱她。
“我啊……还是更喜欢农庄一些,可以自己种菜,养鸡养鸭,别有一番滋味。”
“好,那就去海淀的农庄。”
邵芸琅却摇摇头,“我的陪嫁里也有一座农庄,就在京城郊外,更近一些,我还未去过呢,我们一起去住几日。”
“好,先让人去打理一下,你陪嫁里都是丫鬟婆子,便让松烟去吧。”
“他得照顾你,我外头还有个管事,不会没人用的。”
谢渊回想起她从前做的事,早就知道她不是普通闺阁女子,也就不坚持了。
他问:“你当初让我驳回了陪房的人,是因为那些人你都不喜欢吗?”
“梁氏给我塞的人,自然是不喜欢的。”
“那我身边这些小厮,你看着用,以后让他们给你跑外面的事,他们都识
文断字,也有几个机灵的。”
邵芸琅对那些小厮印象不错,聪慧守礼,当小厮用太浪费了。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邵芸琅并不想这么早就对谢渊的身后事进行安排。
出行定下来后,兰序亭苑便开始整理行装。
按谢渊的意思,这一去会住很久,因此除了几个留下来看家的,几乎所有人都带走了。
谢府众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波澜不惊,三爷自从十岁后就很少住在府里了。
大夫人也只是给他们送来了一堆吃的用的,关怀备至。
二夫人听闻这对新婚夫妇竟然能出门游玩,震惊地问谢二爷:“刚成亲就能这样吗?这与搬出去住有何区别?”
“人家乐意,你管得着吗?”
“这……那为何我们要一直住在府里?你不是还有一座五进的大宅院吗?”
谢二爷理直气壮地说:“你也没提出要出去住啊,那座宅子是准备等分家后作为我们新家的,你愿意提前去住也可以啊!”
二夫人气结,他们搬出去怎么就变成分家了?谢老大人还在,家当然是不能分的,而且大树下好乘凉,她才不傻。
只是看到三房夫妻俩如此潇洒,难免眼红罢了。
邵芸琅当天果然让人来摘桃子,分了好机筐,给各房都送了一些,然后就是娘家,虽然不是值钱东西,但胜在是谢渊种的。
大夫人给她回了一包糕点,二夫人据说对桃子毛过敏,看都没看就让下人抬走了,这些都
不是邵芸琅在意的。
邵芸琅在谢府见了孙小福,也算是让他过来和门房认个脸熟,将来好多走动。
第274章 农庄
孙小福战战兢兢地走进谢府,这种文化底蕴浓郁的诗书人家最重规矩,他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害二姑娘丢人。
不过好在不愉快的事情并未发生,二姑娘看起来也格外精神,外面的人如何揣测她都无关紧要,她过得好着呢。
“您说的那庄子,小人已经去看过了,庄子不大,但带一整座后山,还连着上百亩良田,庄子翻新过,可以直接住人。
眼看就热起来了,您带着姑爷过去避暑是极好的,后山里种了许多时令水果,想吃什么也方便。”
“好,那庄子上的人可好相处?若是有那作恶多端的,尽管打发走了事。”
“庄头姓陈,是老夫人的陪房,人还不错,知道庄子给了您做陪嫁也挺高兴的,庄上才五六户人家,佃农都住在村子里,很安静。
您要是过去住啊,还得带些看家护院的过去,免得被那偷鸡摸狗的给爬上门。”
“好,你先去送个信,我们明日过去,其他的不打紧,一定要将庄子上的狗子拴好,别到处乱跑。”
孙小福疑惑地问:“姑娘您怕狗?那我让他们将狗送走得了。”
“那倒不必,留着看家也挺好,只是三爷怕狗。”
孙小福倒是没想到一个大男人会怕狗,不过谢府的公子,金尊玉贵的身份,想来也没什么机会遇到野狗。
姑爷身体还弱,确实不能让畜生给冲撞了。
于是,第二天邵芸琅一行人抵达农庄时,发现这里
不仅山清水秀,而且道路整洁,连门板都一尘不染,并没有乱糟糟的局面出现。
谢渊站在车辕上望了一眼,打趣道:“你家的下人连干活都透着一股武将之风。”
“孺子可教,起码咱们住在这里的时候不会太糟心。”邵芸琅先跳下车,回头扶了谢渊一把。
她动作自然,可谢渊却红了脸,当着这许多人的面,阴阳颠倒,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给二姑娘,二姑爷请安,老奴陈庆,是这庄上的庄头。”陈庄头穿了一身整洁的布衣,头戴布巾,笑眯眯地迎上来。
他年纪很大了,得老侯爷那般年纪,头发胡子发白,但精神矍铄,老当益壮啊。
“有劳陈庄头了,我们来这住上几日。”
“二姑娘您严重了,老奴盼啊盼,总算是有主人莅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惜老夫人一直未来过这里,我给她老人家留着的屋子日日都有打扫呢。”
邵芸琅对祖母的印象已经非常浅了,印象中,她也没得到祖母几分关爱。
只记得是个慈爱的老人家,但不怎么管孙子辈的事情,或许是思念丈夫太忙没心思管。
邵芸琅客气地说道:“陈伯将庄子打理的这么好,祖母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她对松烟他们说:“你们赶紧先抬三爷进去,太阳大,别晒着了。”
“对对对,快进来,老奴带主子们去内院,一大早我家内人就去摘了鲜花装饰屋子,您去瞧瞧喜
不喜欢。”
邵芸琅让惜月打赏他们,点头说:“费心了。”
庄子确实不大,绕过前院就是他们住的小院子了,才五间房,她和谢渊一间,其余丫鬟得挤着住了。
陈庄头窘迫地说:“只能先让您这样住着,老奴已经让人去请工匠了,在屋后头再盖一排瓦房。”
“好,盖得远一些,别吵着这边,缺银钱就跟我说。”
“您放心,庄上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想着您刚嫁过去,就未将银钱送去,正好给您看看账本,建几间瓦房足够了。”
“不急,以前怎样还是怎样,账本不急着看。”
邵芸琅进屋看了一圈,打扫得非常干净,虽然不及谢府新,但床铺用具也是放了新的。
谢渊已经换了家里的长衫躺在床上了,这一路坐马车他也累了。
邵芸琅后知后觉地发现,这间屋子里只有一张床,而这院子里已经分不出第二个房间给她住了。
在谢府时,她和谢渊是分房睡的,如今到了这里,看来只能睡一起了。
谢渊摸着松软的棉花被,说道:“我还是喜欢住在这样的地方,连空气都是自由的。”
邵芸琅打趣道:“比你青云观后山的茅草屋如何?”
“当然是这里更舒服,我那只是一座破茅屋。”
破茅屋只是表象,实际上里面应有尽有,布置得很温馨。
邵芸琅当初除夕夜在那间书房里做了一夜也不觉得冷。
丫鬟们将行李拿进来,分类放置,她们二人的衣
裳鞋袜,平时爱看的书,爱用的墨和常用的笔。
等这些东西收拾完,松烟领着几个小厮抬着一张小巧的木床进来。
“夫人,床给您靠窗放可好?”松烟询问道。
邵芸琅眨眨眼,愣愣地点头,心道:我并未让人加床啊。
她往床上瞥了一眼,谢渊不自在地说:“我半夜总是会醒,怕惊扰了你,这张床是特意让人打造的,你可喜欢?”
邵芸琅嘴角抽了抽,“不过是一张床,哪有喜欢不喜欢的。”
她暗忖:罢了,反正天气也热,她也不想和别人挤在一起睡。
“夫人,您瞧这花开得真艳啊,奴婢将花瓶换成自家带来的汝窑瓷瓶可好?”惜月高兴地问。
“好。”
“夫人,您喜欢的帘子给您挂在床边的窗户上吧,清爽怡人,想看窗外的美景,拉开帘子就好了。”
“行。”
“夫人,您喜欢的书摆在左侧,三爷的书摆在右侧,您可别找错了。”
“知道了。”
丫鬟小厮进进出出,等过了半日,这间屋子就大变样了。
梳妆台上摆满了她的首饰钗环,书柜上多了满满一柜子的书,书桌上连笔墨纸砚都摆好了。
还有一座春夏秋冬四景的屏风,是邵芸琅亲手绣的,也是她的陪嫁,放在两张床的中央,正好将两边隔绝开来。
在屋子的一侧还隔出了一间浴房和恭房,一应生活用品都齐全了。
没多久,陈家大娘子领着闺女来送饭,这第一餐饭他们自己来不
及做,只能吃庄子上的。
“您尝尝味,都是山里的河里的,比不得主子家中的佳肴,您将就吃一顿。”陈家大娘子拘谨地说。
邵芸琅难得吃上这样一顿丰盛的野味大餐,高兴地说:“这样很好,有劳陈嫂子了。”
“那您与姑爷慢用。”
第275章 山中雨
庄子上的生活慵懒惬意,上无公婆,下无妯娌,只有一个事事以她为先的丈夫,每日发愁的也只是吃什么,去哪玩而已。
谢渊的身体不宜出去玩,邵芸琅一开始还会陪着他呆在屋子里,时间长了,便也会每日出去玩半天,给谢渊带些新鲜玩意回来。
今日一篮子果子,明日一捧花,等莲蓬长好后,日日泛舟去采莲蓬,玩得尽兴。
这日用过早膳后,邵芸琅陪着谢渊写了一会儿字,当初谢渊就格外喜欢她的字,如今可算能好好鉴赏一番了。
写完字,谢渊需要卧床休息一个时辰,邵芸琅便换了衣裳带着丫鬟和护卫上山去。
昨日陈庄头的儿子在后山抓到了一头通人性的灵猴,邵芸琅见它不喜欢被拴着,就决定放它回山上。
“这后山以前还有熊瞎子出没,猛虎也有过,后来村里来了一户猎户,武艺高强,箭术高超,渐渐的,那些猛兽就不敢在这片山里活动了,倒是留下了不少小动物。”
陈庄头的儿子叫陈然,四方脸,高高壮壮,偶尔也会山上打猎。
陈然胆大心细,这山上有不少陷阱,他都一一带邵芸琅他们避过。
“这半边山上种的是梨树,还得过两个月才成熟,另外半天种了半山西瓜,还有一半甜瓜,很快就能摘了,这山里的瓜最甜了,也是庄里最大头的收入。”
邵芸琅喜欢吃西瓜,尤其放进井水里冰过的西瓜,便问:“今天能摘
吗?”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