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嗤,少琢磨我心思,怎么,想跑?”
长戈是被杨贺庭半路逮到的,然后就别抓了壮丁。
而长戟则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他也无处可去,在姑苏城里做事,好歹能就近照料杨将军。
“我跑啥啊,老爷就在城外,我们能跑哪去?”
“哼,少爷吩咐你们照料老爷,结果你们连人都能跟丢,真不知道从小学的是什么本事,太无能了,难怪什么忙也帮不上。”
“别介啊,庭叔怎么老埋汰我们,老将军那般本事,想跑我们还拦得住?”长戈因为这件事已经挨过杨钺骂了,差点就让他俩滚蛋了。
还好有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行了,那件事另说,有件事你俩得上心。”
长戈和长戟面面相觑,疑惑地看着他。
“真是服了你俩傻瓜,少爷的心事你们不知道?”
长戈讪笑道:“少爷的心海底的针,我们怎么猜得到?”
长戟心下一动,指了指隔壁,露出一
脸震惊的表情。
第300章 杨掌柜
“哼,长戟话不多,不过确实更细心,你们少爷心心念念的人没得到手,打仗都挂念着,否则你们以为我为何会来姑苏城开这么一家铺子?”
长戈浑身不自在,因为当初邵芸琅和谢渊的事情还有他的功劳,他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少爷。
“那您来这里的目的是?”
“开店,赚钱,顺便负责鸿雁传书啊。”
“可您连人家的信任都没得到,就知道献殷勤,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庭叔,您恐怕是很难取信于谢三夫人了。”
“一步一步来,急啥,我不也是头一回干这种事么?”杨掌柜理直气壮地回答。
“那您想让我们做什么?”长戈直接问。
杨掌柜简单地将昨日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交代他俩:“你们手里肯定还有些人,派人盯着沈家,尤其是那个登徒子,别让他欺负了谢三夫人。”
长戈实话实说:“我不认为凭一个不学无术的商户之子能伤害到那位,你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么?”
“略有耳闻,但猛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小心为上。”
长戈想想也对,这种事就怕万一,而且这本来也是他该做的。
“好。我会让人盯紧沈铎,让他接下来过上忙碌的生活,绝对不会分出心思来想这些事情。”
长戈脸上挂着坏笑,从小跟着杨钺混日子的小厮,又怎么可能是个正经人呢?
“行,那你们俩小心些,别被谢三夫人识破了身份,拖了少爷的后腿有你
们好果子吃!”杨掌柜听到有客人进店,起身往外走。
他在心里想:下回该给谢三夫人准备什么礼比较好呢。
从今日靳管事的反应来看,他便晓得送礼要送到人心坎上才让人难以拒绝,可谢家什么没有,怎么会稀罕他铺子里的东西?
邵芸琅并不知道有人替她分担了麻烦,她根本没将沈铎放在眼里。
像沈铎这样的公子哥,惯会用的伎俩无非两种,一是用钱砸,二是直接用强,头脑简单,心思单纯,连邵家的几个姐妹都不如。
这种人不值得她费心。
很快就到了夏收的日子,邵芸琅从前就知道江南一带是鱼米之乡,粮食一年可种两季。
她一直很好奇,什么样的水土能种出一年两季的粮食来,正好夏季酷暑难耐,她就搬到庄子上住了。
谢大夫人带着谢灵之也一起去了,然后跟着体验了一把自由的乡村生活,从此就再也没有怀疑过女儿向往自由的心了。
她想,有些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
没有人规定女子就一定要嫁人,要相夫教子。
夏季收粮时,慈幼堂里能走得动路的都来帮忙了,这里产出的粮食有一部分是供给他们吃的,他们没脸只吃不干活。
杨将军混在一群贫民中格外显目,因为他看起来老,可干活太利索了,力气也大,着实不像个老年人。
邵芸琅让人偷偷提醒他,干活别太出挑,否则容易惹麻烦。
杨将军心想:南方人就心
眼多,在北地,哪个干活不是这么利索的?
辽军来的时候,一个个抢收都来不及,跑路慢了一步就会被辽兵的铁骑踩死,谁敢不快?
杨钺一刀斩下一匹马的头颅,马匹倒地,背上的东辽小将也跟着滚落在地,被两名士兵擒获。
“监军大人,这是我们近日抓到的第十一个小头目了,论功行赏,您又可以升官了。”
杨钺担任监军一职,但他是杨家人,在军中同样拥有指挥权,手里的兵已经超过了一万。
不过更多时候,他还是负责后勤方面的事情。
最让他头疼的还是军粮。
到了军营才会知道,粮食消耗太大了,那是日日不够,月月不够,年年不够。
也难怪连他爹这样正直爱国的将军也会走旁门左道弄钱买粮。
“押回去,打扫战场,战马别浪费了,带回去加餐。”
杨钺一声令下,士兵们情绪高涨,打仗有个好处,就是总能带一点战利品回去。
这些战利品不用充公,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钺骑着马儿掉头回营,今日逮到的只是一支东辽的斥候小队,百来人,不算多大的战绩。
自从他来到北地后,领兵出战从未输过,在军中树立了威信,如今也没人阻拦他带兵出战了。
“柳荣坡那个老东西,总拿您以前的事情说教,觉得您就是绣花枕头,真是瞎了他的狗眼。”
宋七很为杨钺打抱不平,其实北方的战事本可以更顺利的,只是他们军中
内部不和,相互猜忌相互防备,人心不齐才导致战事不顺。
“人老了嘛,眼睛就不好使了,正常的,别总咋咋呼呼的,小心别人说你不敬老。”
杨钺做足了心理准备,有一个算一个,慢慢收拾就是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平定战乱,否则他早宰了那几个老家伙。
他们与杨父有交情,但与自己可没半点交情。
一头黑鹰在空中盘旋,杨钺抬头吹了声口哨,抬起胳膊让黑鹰落在他胳膊上。
宋七割了一块马肉丢过来,杨钺伸手接住,喂给黑鹰,拆下他腿上的信件。
在这北地,传信只能靠鹰隼,鸽子那样弱小的鸟类连活下去都成问题,根本当不了信鸽。
“大少爷那边还顺利吗?”
信是杨蹇送来的,兄弟俩分头行动,一直配合的很好。
“还行,已经将山海关夺回来了,有了这处据点,要将东辽军赶出大庆国土指日可待。”
杨钺将黑鹰放飞,甩了下马鞭,高呼道:“加快速度回据点,明日往东前进,再过几日就能与大将军汇合了!”
他带的这支队伍是杨家亲信,绝对的忠心,听到能和大将军汇合一个个都很高兴。
杨钺迎着风策马驰骋,耳边是士兵们的欢呼,这种天高地阔的感觉才是他熟悉的。
才出来半年多,京城的安逸生活仿佛离他很远很远,都快要想不起来曾经夜夜笙歌的日子了。
还有那个人,分别的时间太长,也不知道她在哪快活。
“监军大人……”前方有匹快马奔驰过来,是他派出去的斥候兵。
“吁……”杨钺停下来等他,对方边跑边喊:“监军大人,前方三十里有一支东辽骑兵,人数三千左右,正往我们这边赶来!”
杨钺眉头皱了一下,三千骑兵,要全吃下很难,但如果放他们离开,还不知道会迫害多少城镇。
“集合,布阵!”
第301章 大捷
东辽挥兵十万南下,但其实真正的兵马只有五万不到,剩下的人数都是靠在边境驱赶的百姓充数。
东辽国小,但粮食物产丰富,人口不多却能成为北方与西凉并列的强国,靠的就是粮食充足。
这次南下本来就是想打个突击战,顺便圈一波土地,没想到东北军缺少主帅,军心涣散,让他们一路畅通无阻。
野心是无限膨胀的,京城就在眼前,谁不心动呢?
于是这群深入腹地的辽军就被杨蹇带人围堵在了大庆国内。
原本他们可以一鼓作气杀出重围,但掠夺的物资太多,不舍得放弃,于是被杨蹇用计分裂开来。
如今散落在境内的辽军几乎没有一支完整的,三千骑兵已经是他们人数最多的一支了。
“大人,还有十里左右。”斥候兵跑来汇报。
杨钺骑着马站在一座小山坡的山顶,眼前是一片平原,毫无遮挡,很难阻挡骑兵的冲撞。
而在这片山坡背后却是一条深谷,有河流流过,一定会是那群骑兵补充饮水的休息地。
“好,去做准备,本大人要让他们有来无回!”杨钺起码转身下坡,淌过河水,隐身入对面的小树林。
没多久,地面震动,三千骑兵果然朝这边过来了。
粮食可以携带数日甚至更多,但水必须每日补充,看到有河流,骑兵齐齐勒马,停了下来。
马匹踱步迈入河水中尽情饮水,辽兵们坐在河边休息,没发现危险在逐步靠近。
“轰隆……”一声巨大的响声传来,辽兵吓得赶紧拿起武器寻马。
可就在这时,一支支箭矢射向河面,箭头带着火药,没什么杀伤力,但声音巨大,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着。
人自然是不怕的,但马匹被奇怪的声音吓到四处乱串,一大半都从对面跑了。
辽兵追出去一半,却发现对面上坡上突然多了一排弓箭手,两轮齐射后,弓箭手立即撤离,并不管射杀了多少辽兵。
“撤!快撤!”这时候,再傻也明白中计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不知道敌人人数有多少,埋伏在哪里,没有了马的辽兵除了力气大一些,身材高一些,并不比东北军强多少。
他们朝着马匹逃散的方向撤退,可爬上山坡后,发现马群四处散开,无拘无束奔驰向远方。
他们冲下土坡,跑在最前面的一排辽兵突然失重掉进了陷阱中。
其余人见状想也不想转身就跑,可背后不知何时已经站满了杨家军,一手举矛,一手握盾,大吼一声,朝他们俯冲下来。
这样的速度与方位,辽兵无力抵抗,要么被推入陷阱中,要么被对手刺杀,前也是死,后也是死,军心溃散。
有人踩着同伴的尸体跳出陷阱,武器盔甲全都丢在一旁,卖力逃跑,但一支百人的骑兵从左侧冲出来,一个个手里甩着套马索,将逃兵一个个套起来拖走。
杨家的兵打仗不是这种风格的,辽军首领一时间竟
然分辨不出是谁带的兵。
“是……是杨六郎!”有辽兵惊呼一声,杨六郎这个名字是最近才在东北流传开来的。
听说此子是杨将军幼子,之前从未上过战场,可第一场战役就收割了一千辽军的首级,且将首级挂在旗杆上,去哪都带着。
听闻此子残暴、阴险,所用兵法诡谲难测,最擅长打伏击战,遇到他的辽军几乎都是全军覆没。
人的影树的名,杨六郎的名字一出,辽军更加无力反抗,许多士兵跪地求饶,只求不杀。
杨钺挑起一名身着将领服饰的男子,用东辽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惊讶于他会东辽语,冷哼道:“少说废话,要杀就杀!”
“有骨气!”杨钺一刀砍断他的头颅,头颅顺着土坡往下滚,陷阱里哀嚎的辽兵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大人……您怎么不留活口?”活着的俘虏可比死了的值钱。
“不留,之前那些小头目那有点用,这些人没什么用处,都杀了!”杨钺一声令下,这片战场血光四溅,只有一连串的惨叫声。
军中不少小将领觉得杨钺手段过于残暴,面对死人无动于衷,不是个好现象。
也有人劝他为了名声少杀些俘虏,大庆对待俘虏还算仁义,基本上就是拉去做苦力,很少坑杀俘虏。
可杨钺不同,从他领兵到现在,能在他说下活命的俘虏极少。
杨钺前世带着巨大的仇恨奔赴战场,当时一心复仇,杀
伐果断,手段比现在更加残暴。
而且战争多年,他明白一个道理,将军可以对自己人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残忍。
何况这一路走来,他见过太多人间惨剧了,有些村子连个活物都没有,更不用说他们糟蹋了多少女子,抢了多少财物。
“打扫战场,准备和大将军汇合。”
五万辽军,只有不到一万人逃回东辽,其余都断送在了大庆国内。
朝中收到捷报已经是多日之后,新上任的杨大将军完美完成了新帝的嘱托,也顺利收服了军心。
此时,杨钺与大哥回到了山海关,只留了部分将士继续在境内追捕残军。
庆功宴上,杨蹇坐在主位,杨钺坐在他下首第一位,在座的都是军中四品以上的将领。
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杨家六郎,各种目光聚焦在杨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