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嫡谋-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一重重地点头:“是,属下明白。”
  杨钺让人拿来纸笔,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杜岩,一封给窦江涛,以后从京城到姑苏这条航线,本少爷不希望还有任何意外!”
  运河上免不了有拦路打劫的水匪,无论是当地官府还是地方驻军,年年都为此事头疼,不过有杨将军发话,那就是一个水匪也不能留了。
  “再有,派个人去京城一趟,先去徐府看看徐老夫人是否安全抵达,再有,去谢府邵府报个平安,最后回杨家告诉我祖母与母亲,婚期定在明年五月,五月初五。”
  其余人还未反应过来,长戈愣愣地问:“五月初五?少爷,您认真的?”
  五月初五,那不就是邵芸琅嫁给谢渊的日子吗?
  而明年,正好是谢渊逝世的第四年。
  “少爷,您这不是插人家的心窝子吗?夫人知道了能同意?”
  杨钺肯定地说:“她会同意的。”
  杨钺知道邵芸琅会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选了这个日子成亲,对他们来说更像是续上一段未完成的姻缘。
  新书架很丑,木材也十分普通,杨钺有些嫌弃。
  这里
  将会是他们成亲的新房,他要让邵芸琅风风光光地做将军夫人,而不是随意凑合着住。
  他重新写了一封信交给长戟,“把这封信带给我大哥,让他送些东西过来。”
  “是。”
  杨钺把事情安排妥当,又见了军营里的人,然后起身往正院走去,他起来时邵芸琅还在睡,也不知道醒了没有。


第424章 商议
  天刚微亮,北方的冬天天亮的很晚,这个时候,军营里的操练已经快要结束了。
  邵芸琅醒来时觉得脖子有些疼,像是落枕,看到身边已经没人,坐起来喊人,“来人。”
  姚如兰进来,手里还端着水盆,先去给炕坑里的火加点柴,然后问:“夫人,您要起来吗?”
  “将军呢?”
  “在厨房里给您煮米粥呢,还因为厨房没有备您爱吃的海货生气呢。”
  都说君子远庖厨,姚家连她父亲都是不进厨房的,没想到堂堂将军大人竟然会为了夫人洗手作羹汤。
  不知为何,姚如兰心里有些感动,原来并非有权有势的男人就比普通百姓家的男人强势。
  “他还做饭做上瘾了。”邵芸琅笑道,起来让丫鬟伺候她熟悉更衣,然后坐回炕上等早餐。
  她是比较喜欢吃海味,在姑苏时会特意让人从海边送新鲜打捞的鱼虾蟹到谢府,但锦州城不靠海,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新鲜的海货。
  而且她手脚长冻疮,目前也吃不了海味,怕加重病情。
  等杨钺端来早膳,邵芸琅开玩笑说:“家里不缺厨子,你真闲得慌,不如去把大门口的牌匾写了,堂堂将军府连个门牌都没有。”
  杨钺认真地说:“特意空着等你来写,你的字好看。”
  邵芸琅举着自己的双手,“那得再等一等了。”
  “无妨,反正全锦州城的百姓都知道这里是将军府,这些日子为了一睹将军夫人芳容而来的百姓
  可不少。”
  邵芸琅奇怪地问:“他们为何对我好奇?”
  在京城时,满城都知道她被赐婚给了杨钺,也没见有百姓特意去谢府围观她。
  杨钺嬉皮笑脸地说:“当然是因为本将军长得好,他们都在猜本将军的夫人得是天仙下凡才配得上。”
  邵芸琅瞅着他那张脸,杨钺当然是好看的,全京城都很难找出第二个比他好看的男子了。
  “那他们见了我会觉得失望吧?”毕竟邵芸琅觉得自己只能算普通好看,估计得谢灵之那样的姑娘才会让人惊艳。
  “等你手脚好了,去街上溜达一圈就知道了,我保证找不到第二个比你好看的。”
  “大家闺秀自然待字闺中,怎么可能都上街上溜达?”
  “北地没那么大的规矩,谁家的闺秀都能出门,就算出门遇不上,等她们给你下帖子你就能见到了。”
  “那也得看本夫人的心情,外面天寒地冻,谁会这个时节出门应酬?”邵芸琅好奇地问:“这边的姑娘,冬日里玩什么?冰嬉吗?”
  “对,每年冬至日是几大城的冰嬉日,会有各种比赛,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能参加,奖品丰厚,你若是想出风头,为夫替你赢个头名回来。”
  邵芸琅戳了下他的脸,“堂堂将军为难百姓做什么?去凑个热闹就是了,冰嬉我也喜欢,说不定我也能赢个头名回来。”
  杨钺抓住她的手啃了一口,笑着说:“那等明年咱们夫妻联手,一
  起去参赛!”
  “行!”
  “来,喝粥,温度刚好,厨房也没什么食材,随便做做,中午想吃什么?”
  喂饭这种事有一就有二,邵芸琅也不害羞了,只是问他:“你不用回军营?”
  “晚上回,再陪你一天。”
  等邵芸琅吃完,杨钺给她重新上药,军营的冻疮膏十分有用,邵芸琅的手脚明显好多了。
  “冻疮一定要好好护理,否则到最后化脓溃烂,那才受罪,而且以后每年都会复发,军营里不少南方来投军的士兵,每到冬日最难熬的就是长冻疮。”
  “袄子够厚吗?朝廷年年克扣军饷军需,将士们都不容易。”
  “太后娘娘果然是最了解朝廷的,其他时候不说,这两年朝廷对东北三军的军饷军需是发放最到位的,当然,卖的是我的面子。
  但即使这样,还是远远不够,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景泰五年,兵部尚书提出过屯田制,让各军营自己补足军粮缺口,虽然推行时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但效果也是显著的。
  屯田制最大的好处是,让军民一心,共同耕种,互帮互助,一旦要打起仗来,也容易调动民夫。”
  “方法是好方法,但也要看各地如何执行,做好了,军民双方得利,做的不好,士兵们出了力又得不到多少粮,还耽误了操练,百姓们出了力也分不到足够的粮食,还无力反抗,最终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邵芸琅分析说:“屯田制自古
  就有,借鉴从前的得失,朝廷可以做出调整。
  比如说,开荒出来的收成全归军营所有,官府不参与分成,官府提供的土地可以适当分成,如此一来是否能避免一些麻烦?”
  “那就得看当地官府是否公正廉明了。”杨钺正经求教问:“若我想让朝廷通过这个屯田制,该如何的申请?”
  “你?你若敢提一个字,一顶私自屯田、意图养兵造反的帽子就扣你头上了,这件事你不仅不能提,还要持反对意见。”
  “那谁提合适?”
  “自然要找个平日与你不对付的,最好是是六部主官,官位太小,提出的意见不会被采纳。”
  “纵观满朝文武,与我杨钺不和的太多了,可面上与我不和,私底下与我一条心的一个也没有啊。”
  “我有个好人选。”
  “谁?”
  “徐衍。”
  杨钺忍不住嘲讽道:“他如今只是个五品郎中,他算什么六部主官?他入朝才短短三年,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他心里想:邵芸琅这一路又是和徐衍同路,又是帮他的,别是上辈子的缘分还没断吧?
  明明是两个不同立场的人,可他们之间的默契却也是旁人比不上的。
  邵芸琅不知他心中所想,更不知道他已经问明了这一路发生的事情,中肯地分析:“徐衍是新人没错,但他是户部郎中,管着钱粮,有提这个的立场。”
  “可我与他并无龌蹉。”
  “这个要有也简单。”徐衍对她的心思
  很明显,杨钺如果知道这一点,就不会如此淡然了。


第425章 无法反驳
  杨钺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趁机问:“我们的婚期定在明年五月初五,可好?”
  “五月初五?你故意的?你想用这个来激怒徐衍?”
  杨钺笑眯眯地点头,多正当的理由啊。
  “可是你怎么知道他会因为这件事而动怒?他和谢渊关系是不错,可这件事与他无关吧?”
  “他不仅是谢渊的好友,他还是谢老太爷的学生,就算只做表面样子,他也会对此提出异议的。”
  “然后呢?”
  杨钺摩拳擦掌,笑得一脸奸诈,“然后我就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揍他一顿了。”
  这样可不就结仇了?
  邵芸琅竟无法反驳。
  “你也没机会回京城。”
  “这种事无需本将军亲自出马,自然有人代劳的,你就等着看吧,不过我将他打了,还怎么让他提出屯田制的政策?”
  “你那么聪明,自己想办法就是了,而且这件事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成的,朝廷商议出对策与细节也需要时间。”
  杨钺觉得也对,上辈子他到死也没实行这个政策,还是邵芸琅执政后才颁布的,效果只能算一般。
  缓一两年,正好让他仔细想想,该怎么做才能将屯田制做到最好。
  士兵们每日操练已经怨声载道,这两年,东北军整体素质提升了许多,杨钺又是个会来事的,每个月一大比,一旬一小比,将士们积极性都很高。
  但人都是容易骄傲和懈怠的,尤其是在多年没有战事的和平时期,屯田制就能很好
  地消耗掉士兵多余的精力。
  这些士兵在入伍前大多数也是农户,让他们种田也只是回到本职。
  更重要的是,等将来他们到了年纪退伍回老家,还能重新捡起种田的本事,不至于连耕种都忘了。
  一举多得。
  杨钺坐不住了,想立即就去圈地开荒。
  北边不缺地,缺的是人,这边因为常年征战人口不多,想开荒有足够的土地。
  如果再往北,土地肥沃,种的稻米比江南还好,可惜那里如今是东辽的地盘。
  他拉着邵芸琅去书房,画出一幅附近简易的地图,避开城镇,将荒地做了个记号。
  “如果要屯田,我们应该开荒哪块地好?”
  “这都还没影的事儿,你怎么现在就开始想了?朝廷如果没通过,你想了也是白想。”
  “皇帝只要不傻就能知道这是对国库有利的事,而且朝中已经有大臣提议缩减各地军费开支,精简驻军人数,无非是因为财政负担过重而已。”
  邵芸琅翻了个白眼,实事求是地说:“无论哪朝哪代,军队都是国泰民安的保障,就算掏空国库也要养着,精简人员,那也要想着提高精兵数量,那投入又是一大笔。”
  “果然是懂朝政的,可惜朝廷上的那些庸官比你还不如。”
  邵芸琅冷哼一声:“他们不是不懂,他们只是不想让武将的权利越过自己而已。
  和平时期重文轻武是不可避免的,大庆发展到如今,也算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了
  你以为他们为什么针对你?”
  杨钺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杨家兄弟多,如今除了二哥身体抱恙不能在朝中任职,三哥意志消沉不肯受职,其他几兄弟都身居要职。
  杨家的权势确实过大了,这一点杨钺自己也很清楚。
  但他没权利要求兄长们为了他让路,而且皇帝此时极其信任杨家,若是兄长们个个推辞授官,皇帝心中不知会作何感想。
  但杨家要想长久地传承下去,如今的局面是一定要改变的。
  一只手覆在他额头上,替他抹平额头的皱纹。
  “年纪轻轻愁什么呢?还有比上辈子更难的时候吗?”
  杨钺握住她的手贴在脸颊上,“也对,再难也没那个时候难,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非是战胜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而已。”
  “如果有一天,你受杨家连累……”杨钺闭上眼睛轻声说:“那我就给你写休书,放你自由。”
  邵芸琅抽出自己的手,用力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我邵芸琅只接受当寡妇,不接受当下堂妇!收起你那自以为是的念头!”
  “如果我们有孩子呢,为了孩子你可以活下去吗?”
  “你……还真是会扫兴!既然将来可能被休,那不如不要成亲,做一对奸夫淫妇,反正最终我都要自己过。”
  杨钺被她的想法震惊到了,或许是因为上辈子被人戴了绿帽,杨
  钺对忠诚十分看重。
  他和邵芸琅是要做光明正大的夫妻的,当然不能偷情。
  “你想都别想,我就喜欢他们羡慕我娶了个好媳妇的眼神,也喜欢听他们喊你杨六夫人。”
  邵芸琅点了点他的脸颊,“那你就少想些没用的,将来会如何谁都不知道了,未知才是最有意思的,就算真到了那一天,一家人在一起,便是下地狱也是不怕的。”
  杨钺心中澎湃,忍不住捧住她的脸用力吻下去,他上辈子如果能和家人一起死在战场上,那也不会有遗憾吧。
  “对了,杨老伯还在京城舍不得离开?”邵芸琅离开姑苏时,杨振天都还未回来,算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