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嫡谋-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犹如丧家之犬,被赶回西凉境内。”
  岳次辅大笑道:“皇上,既然有如此大捷,咱们应该趁机而入,一举拿下西凉国,从此消灭这个强敌,使边境百姓能世代安宁!也是皇上千秋伟业的重大功绩啊!”
  兵部尚书冷哼道:“岳次辅真会开玩笑,您也说那是强敌了,怎么可能被轻易灭国?你以为咱们打了胜仗西凉就全盘皆输了?
  西凉全民皆兵,咱们的将士一旦越境,他们立马就能组织起军队反抗,而且你没看各位将军上报的伤亡吗?
  此战是胜利了,但伤亡惨重,三军伤亡人数过半,兵员疲惫,别说灭了西凉国,就是边关也未必能守住。”
  皇帝略微一想,觉得兵部尚书的话更有道理,出声道:“确实如此,咱们不能贪功冒进,能有如此大捷已经很好了,三位将军的意思是一致的,接下来应该以休养生息为主,补充兵源。”
  户部尚书忙提醒道:“皇上,此次大战持续半年有余,损耗极大,阵亡的将士要抚恤,立功的将士要封赏,武器军需要补充,这可是非常庞大的一笔支出,若此时再招兵买马,恐怕……”
  “皇上,臣以为,西凉此次元气大伤,几年内肯定无法再组织强大的军队南下,这征兵一事不如先缓一缓。”
  李首辅抬头直视着皇帝,眼神幽暗,传递着某种信息。
  皇帝想起他之前无意间提起的一句话,将脸上的笑容压了
  下去,重新看了一遍捷报,揉着额头说:“此事等三位将军回京后再商议不迟,先将捷报宣告百姓,普天同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李首辅跟朕去御书房,朕要询问南方洪涝一事。”
  岳次辅眯着眼看着李首辅跟着皇帝的步伐离开,周围迅速围了一圈人,大家都有个同样的问题。
  “此次大捷,杨家与邵家会得到怎样的封赏呢?邵家也就罢了,那杨家一门几将,荣耀显赫,再往上走可就要封异性王了。”
  “谁让杨家几兄弟争气呢,咱们可养不出这样的好儿子啊。”
  杨家接到捷报,老太君在佛堂里跪了半日,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她三个孙子在前线,就是死了一个,她也心疼的很。
  “母亲,看来婚事可以顺利完成了,您看咱们是否要在家里也摆上几桌?”
  老太君想了想,摇头拒绝:“不了,杨家权势太盛,此时已经站在风尖浪口,不可再高调行事。”
  “儿媳也知,只是觉得委屈了他们小夫妻。”
  老太君笑了起来,舒心地说:“他们自己都不觉得委屈,你不必焦虑,接下来几年,咱们家必须低调行事,你去敲打敲打几个孩子,如果被我发现谁占着杨家的势在外胡来,我立马将人赶出家门!”
  “是,您放心,孩子们都是明白人。”
  “他们是懂事的,可难保他们的岳家都是明白人啊。”
  谁家没几个糟心亲戚?何
  况杨家六个儿子,姻亲关系遍布京城,亲戚还有亲戚,谁敢保证每一个都是好的?
  “那我再去说一声。”
  “嗯,别怕麻烦,关键时候,咱们不能拖后腿。”老太君对邵芸琅这个儿媳满意的很,连带着对邵家也亲近两分。
  她低头吩咐丫鬟一声,让她去邵家送了一封信,然后又约上几个老姐妹,准备给杨三郎物色个妻子。
  杨三郎年纪太大了,再不成亲说不过去,而且这几日上门求亲的媒婆太多了,虽然杨家全都推脱了,可也得罪了不少人。
  与其让那群苍蝇们盯着,不如早点把他的婚事定下来。
  邵家平静的很,边关大捷与大房无关,邵子瑜每日被妻妾争斗闹的头疼,根本无心关注这些。
  二房没人在京城,胜利的喜悦也无法传回来。
  三房里,董姨娘急的不行,每隔几日就往西北送信,她大笔大笔的银钱送过去,只希望二夫人能关照一下她儿子,殊不知她儿子在杨钺军中,邵家人根本管不到。
  “安心吧,没有噩耗传来就是最好的消息,而且他是老侯爷送出去的,谁也不敢让他上前线,肯定会平安归来的。”三夫人安慰董姨娘说道。
  邵宛妍正在绣嫁妆,心情复杂,外面的人都说,这次大捷过后,杨钺定然要升官的,那邵芸琅肯定也跟着沾光。
  年纪轻轻的一品诰命夫人,谁不眼红呢?
  本来出嫁是喜事,被这样一对比,她的喜悦减少一
  半,连嫁衣都不想绣了。
  “送去绣房吧。”邵宛妍吩咐丫鬟。


第531章 夜谈
  三夫人道:“咱们三房的未来就全系在子瑞身上了,子瑛是个没本事的,不败家就很好了,老侯爷先一步将他送去军营太对了,接下来几年边关无战事,想立功都难了。”
  董姨娘并不赞同三夫人的话,儿子是她的,别人怎么能理解她日夜担忧的心情?
  她有钱,就算儿子没出息也能富足地过一辈子。
  她挤出笑容说:“子瑞还小,这个年纪就算立了功也做不了将军的,而且老侯爷将他送去杨家,这不合适吧?”
  “这样才合适!”三夫人有所猜测,但不好跟董姨娘多说什么,但她明白一个道理,鸡蛋不能全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军营里,将士们宿醉后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绑上白腰带,祭奠阵亡的同袍。
  这是每次战后都要进行的仪式,让每个战死的将士魂归故里。
  在战场上,他们无法收敛每一具战友的尸体,也无法送他们回家乡安葬,因此只能在军营举办一场集体的葬礼,记下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名字,将他们的名字上报朝廷。
  邵承启与杨钺等将领站在第一排,嘴里念着悼词,将满满的一碗酒倒在地上。
  将士们低头哀悼,不少人脸上都挂着泪水。
  日夜相伴的战友,一起操练,一起吃住,一起上战场,甚至是背靠靠一起杀敌,可自己活着回来了,对方却死了,埋骨在这片战场上,心情可想而知。
  邵芸琅站在远处看着,心情也异常沉重
  坐在高堂上的帝王和朝臣啊,他们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死了多少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串数字,可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这悲壮。
  战争都是要死人的,还有无数被牵连的无辜百姓。
  “夫人,此战过后,咱们大庆是不是就能太平了?”轻风希冀地问。
  太平二字太美好,谁都向往,可又那么难得,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
  但邵芸琅相信,这次的惨重伤亡必能换取几年太平,谁要是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杨钺肯定第一个不答应的。
  “会吧,会的。”她笑着说。
  “那太好了,听说杨家军只剩了不到一万人,那可是咱们家的精锐部队,从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伤亡程度,没有五年十年肯定恢复不好的。”
  “是啊,五年十年休养生息,就怕有人不答应。”
  御书房内,李首辅单独与皇帝议事,连皇上最信任的首领太监也退到了门外。
  “皇上,臣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嫉妒忠臣良将,此乃制衡之道,任何一任帝王都要经历的,还请皇上三思。”
  皇帝面无表情,他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将心思隐藏起来,让人琢磨不透圣意。
  “李爱卿,此时说这些是否为时过早?”
  “皇上,此时才是最好的时机,您完全可以用伤亡过重的理由撤掉一两个人,换上自己的心腹,杨邵两家是姻亲,任谁都看得出来,此乃乱国之相啊。”
  皇帝斩钉截铁地说:“
  杨家与邵家就是朕的心腹!”
  让他换掉杨钺那是不可能的,至于邵家……他此时动邵家,杨钺是否会猜忌他的用意?
  李首辅嘴角牵动,低声说:“老臣知道,老臣自然不是针对他们,小杨将军如此年轻就立下赫赫战功,自然是不能动的,但邵家后继无人了,您可以给威远将军封侯,将兵权交到其他人手中。
  皇上,威远将军在此战中表现一般,并无统领大军的才能,臣以为,他不适合继续做西北军的统帅。”
  “他有功,无过。”简单的五个字就让李首辅无话可说。
  邵承启再不好也没犯过错,相反,他十分得将士拥戴,用兵上或许有短板,但能听得进意见,就拿这次来说,他能全权配合杨钺,换做是别人可能吗?
  “别说了,朕要考虑考虑,爱卿先回去吧。”
  “是,老臣告退。”
  李首辅离开后,皇帝坐了许久,然后写下几个人名交给暗卫,“去将这些人一个个带进宫里,别让人发现了。”
  “是。”
  徐衍被带进皇宫时是懵的,内心隐隐有所猜测,也有些激动。
  他以为还会有别人,可进到御书房后门就关了,静谧的大殿中只有他与皇上二人。
  他跪在冰冷的青砖石板上磕头,等着皇上的指示。
  “平身吧,朕今日召见徐爱卿乃是为私事,爱卿不用拘礼,随意些。”
  徐衍可一点不敢放松,他确实颇受皇上看重,五年内有望升到侍郎一职
  可他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是,多谢皇上。”徐衍起身站到一旁,微微抬头,担忧地问:“皇上是否有心事?”
  “是啊,朕在考虑该如何给各位功臣封赏,爱卿可有主意?”
  徐衍心下坦然,原来是为了杨邵两家的事情。
  他想到了外面的流言,不知道为何有人说他得罪了杨钺,与杨家结仇,导致一些小人总给他使绊子。
  难道皇上也听信了这种传言?
  “臣并非礼部官员,封赏一事并不能给皇上太多的意见。”
  “朕知,你有什么想法说给朕听听就好,朕也并非完全没主意,只是怕封赏不妥当,朝臣们有意见。”
  徐衍认真想了想,直言道:“皇上,臣猜测,应该有不少大臣向您谏言,拿杨家和邵家的姻亲关系说事儿,所以您才会为封赏一事烦心。
  臣以为,有功当赏,有罪当罚,奖罚分明才是制衡之道,无端怀疑功臣名将,不仅会寒了他们的心,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
  杨钺绝对是大庆建朝以来难得的天才将领,臣有研究过他统领的几场战役,每次都出人意料,用兵神速,这等将领难得还有忠君爱国之心,您难道舍得放弃?”
  皇帝露出笑意说:“杨越乃朕的知己好友。”
  能当皇帝的知己好友,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个,徐衍便知道,皇上是不会动杨钺的了。
  至于杨家其他人就不好说了,如果杨家聪明,此时应
  该舍弃其他人保杨钺,只要杨钺不倒,杨家就不会倒。
  徐衍将重心转移到邵家,所有人都会将矛头对准邵家,但他观点不同。
  “皇上,威远将军年富力强,善于用人,心存天下,此时更应该将人留下,没人比他更适合做战后修复工作,他并非野心勃勃之人。”
  “是啊,朕也信任威远将军,但似乎大家并不看好他的才能。”
  徐衍笑了,意味深长地说:“战神有一个就够了,总不能人人都是战神。”
  皇帝目光深邃地看向他,这句话倒是深得他心。
  大家越是贬低邵承启,他反而越信任。
  “军队伤亡惨重,未来几年都不会太好过了,您这此时换将,军心不稳啊。”
  皇帝暗暗点头,对徐衍和气地说:“徐爱卿误会了,朕并无此意,只是因杨家立功的人有些多,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封赏而已,不过爱卿所言极是,朕会考虑的。”
  他让人将徐衍送出宫,写了几封密信送出去。
  这两家的兵权他可以不动,但也不能大肆封赏,功高震主是大忌。


第532章 杨钺迎亲
  邵承德一家在江南西道过得自由自在,远离京城后,他们发现,有武侯府的名头在,他们在南边几乎无敌,没人敢轻易动邵知州一家。
  在邵家与杨家联姻的消息传到江南道后,邵承德一家的地位更稳了。
  邵承德曾经还想过几年后再想办法调回京城,如今也没这份心思了,在这边当个土皇帝远比回京城好。
  而且京城的武侯府将来传给他后也不再是侯府了,没有爵位,在京城他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四五品官员。
  梁氏还坚强地活着,邵承德有多了两房小妾,八个通房,庶子庶女多了好几个,她要是死了,她的儿子怎么办?
  “娘,西北大捷,西凉军撤退了,二叔一家立了大功,肯定会升官吧?听说就连邵子瑞那庶出的都在战场上立了功,他可比我还小一岁。”邵子奇也已经长大,读书不及他大哥,领着当地一群公子哥日夜笙歌。
  “那又如何,那都是粗人,你大哥已经是六品主事了,你好好读书,将来走科举之路,不比那些粗人强?”
  邵子奇冷笑道:“大哥读书是好,可二十几岁了也才是六品,二哥跟在二叔身边,如今都是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