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太太打量她一番后,笑道:“这可把我比下去了。怎么这些年妹妹一点没变老呢就是看着柔弱了些,和明珠一个神态了。身子骨可还好”
欧阳明珠是欧阳明玉的双胞胎妹妹,自小便身体孱弱,养到十七岁那年没了;欧阳明玉则活泼健朗、性格明快,所以韩太太见她有些柔弱,才说她有明珠之态。
欧阳明玉微笑道:“姐姐真会说话。就是老了才身子骨不好,三天两头不自在,看着可不就显柔弱了,还说没变。”
韩太太笑道:“我是说。妹妹还是那么年轻。”
欧阳明玉也不分辨,携她入舱落座。
谢吟月亲手托了两盏茶,并丫鬟捧了鲜果盘过来摆放。
先至韩太太面前蹲身,道:“见过韩伯母。韩伯母请用茶。”
韩太太忙接过茶去,放在几上,谢吟月又将另一杯放在欧阳明玉面前,将茶盘交给锦绣。韩太太便携了她手。笑道:“我说要去你家,正想看看你。你娘却说出来游玩。我刚才还嘀咕呢,怎么没带你来。谁知你竟来了。”
谢吟月笑道:“刚在泡茶。这是新上市的凤尾茶。伯母尝尝。”
韩太太松了她,端起茶喝了两口,道:“好月儿茶艺也不凡。”
欧阳明玉道:“姐姐想也知道,我们家最近事多。我心里知道姐姐不是趋炎附势之辈。然韩家受郭家恩惠,我听月儿说韩家正要和郭家结亲。这时候若姐姐大喇喇上谢家拜访,到底不太好,不如我出来见姐姐。如今气候也刚好,我也想出来散散心。”
韩太太笑道:“你就是个玲珑心。”
虽如此说。心里已经承情了。
因欧阳明玉提到谢家事,她不好不闻不问,便关切地道:“怎么就闹到退亲了先不说方家不退的吗”
欧阳明玉叹道:“这个我也不好说。姐姐是个明白人。外面传言虽多,想来心中自有论断。何须我告诉。若告诉了,反显我多嘴长舌。”
韩太太微微点头,又见谢吟月一派淡然,并无怨愤羞愧之色,暗自点头,不管内情如何,这气度就显出来了。
她便委婉劝解了一番,不过是姻缘自有天意之类的话。
谢吟月趁她们说得投入,悄悄退了出去。
到外面,吩咐锦绣注意传唤,她去船尾垂钓。
李红枣陪伺在她身侧。
两人都不说话,微风在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新窜出水面的嫩荷轻轻摇曳。忽然浮标急速下沉,谢吟月迅速提杆。手下沉重,她怕折了钓竿,便不提起,而是慢慢收杆收线,斜向身边拉扯。拉到近前才发现,好大一尾鲤鱼。
这时她才开口,似自言自语,又似告诉李红枣:“垂钓最讲究耐心,便是鱼儿上钩了也不能急躁,不然,容易脱钩跑了。”
李红枣上前帮忙捉鱼,一面听她说。
总觉得她在说钓鱼,其实不是说钓鱼。
谢吟月再次将穿了饵的鱼钩扔下水,船尾又静下来。
李红枣悄悄打量她:执杆端坐,面色从容又悠闲。她却知道这不过是表象,她正在筹谋一件大事,近日所作所为都与这件事有关,等结果出来,也到了收杆的时候了。
她钦佩她,觉得等闲男子也不如她。
不知不觉,她便学着她的言行举止和行事手段了。
又钓了两条,谢吟月便收工了。
将鱼交给李红枣,道:“一条红烧,一条清蒸。”
李红枣忙道:“姑娘放心,我告诉她们做。”
谢吟月便走向中舱。
舱内,韩太太和欧阳明玉正聊得热乎。
欧阳明玉问道:“希夷怎么没陪姐姐来”
韩太太道:“他哪有工夫。这时候哪家不忙,春茧要上市了。虽然不用他亲自去,各地管事们你来我往的,都没断过。”
欧阳明玉又问:“姑娘们也没来”
韩太太叹道:“老爷躺在床上,连我都是抽身过来的,她们再来,床前没了伺候的人,如何使得”
欧阳明玉道:“姐姐这是专门相看媳妇来了”
韩太太也不回避,笑道:“自然是。”
忽见谢吟月袅袅走入,招手道:“月儿来的正好。我问你,那郭姑娘依你看是个怎么样的人”
欧阳明玉没想到她会问谢吟月这问题,微微一愣。
谢吟月道:“伯母算问对人了。虽然是对手,晚辈还不止一次输给郭姑娘,但不得不承认:她强了我等不止一筹。她不仅聪慧,心性也好,又单纯又安静,看着不露锋芒,却极为坚忍不拔。”
韩太太目光奇异,道:“你竟这样推崇她”
谢吟月道:“这是事实。我只比一件事给伯母听:我谢家也算体面世家,二妹妹做下的恶事,我做梦也想不到。我依照当时情形分析,觉得江明辉就是郭姑娘杀的,毕竟他们有那样的情仇牵扯在先。当时证据也不利于她,她便被判了死罪。任哪一个女孩子遇见这情况,怕不吓昏了。可我还记得她当时的样子:安静得出奇。果然后来,二妹妹和贾秀才罪行便暴露了,郭姑娘无事,我却有了害人的嫌疑。”
她娓娓述说,仿佛说的是不与自己相干的事。
朋友们,周末愉快哟未完待续。
4209051
第380章 丫鬟
欧阳明玉忙道:“月儿快别说了。”
一面又对韩太太解释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外面人都知道的。希夷必定也和姐姐说过。然谢家和郭家不睦,这话从月儿嘴里出来,便是好话也变不好了。上次夏少爷要纳郭姑娘就是例子。方大少爷就为这个才和月儿退亲的。所以我不叫她说。”
韩太太忙道:“妹妹放心,我不会多想的。”
欧阳明玉叹道:“是怕别人多想。这也是命里注定。你也知道,当初我本是选中希夷贤侄的,是月儿她定要罢了,不提也罢。”
这话韩太太不好接的,只拍拍她手以示安慰。
一面又悄悄打量谢吟月,见神色如常,再次点头。
她有意转开话题,便笑问道:“我记得高家有个闺女,比你们年纪略小一点。可定了亲事”
谢吟月道:“还没有。不过好些人上门提亲。高姑娘人最能干爽利,和严姑娘有的一拼。”说完抿着嘴儿浅笑,有些意味深长。
韩太太心下明白,也笑了。
严未央不仅性格爽利,还曾心仪韩希夷。
谢吟月把高云溪和严未央相比,其意明显。
只是,儿子心思明显倾向郭清哑,她却要慎重了。
因欧阳明玉问起韩父的病情,请什么医,用什么药等,韩太太一一答了,两人都再未提起前事。
至午时,谢吟月亲去张罗饭菜,伺候二人用饭。
饭后,又闲话一阵,韩太太见欧阳明玉露出倦怠之意。遂告辞。
回到韩家船上,韩太太默想方、谢、郭几家纠葛,虽不能妄断是非,但方初对郭清哑关切是无疑的,流言未必空穴来风。
郭清哑对方初怎么样呢
严家嫁女,倒是个相看的好时机。
当年谢家拒婚,韩太太自然不痛快。不觉得自己儿子哪点输给方初了。所以之前欧阳明玉流露后悔之意。惋惜当年没选韩希夷,她心中很是快意。只是她涵养深厚,为免谢家母女难堪。才未表露出来。
再说,她深知当年欧阳明玉主张选择韩希夷,主要是因为方大太太严氏,她是严纪鹏的妹妹。而欧阳明玉和严纪鹏之间曾有一段情感纠葛,她怕谢吟月嫁去方家受严氏这个婆婆磋磨。
只是。这都是过去的事,今日欧阳明玉为何又提起
韩太太怀疑她暗示自己,想两家再度联姻。
这可不像欧阳明玉为人,她性子一向高傲的很。
最终。韩太太否定这想法,估计欧阳明玉是心疼女儿受的屈辱,所以真心很后悔。又不当她是外人,才对她倾诉感怀。
她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她也爱莫能助,别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就算她有脸吃回头草,可儿子如今喜欢的是郭氏女,她也不能逼他娶谢吟月;再说,谢家受谢吟风连累,这名声实在不堪,她怎会再起结亲念头
她儿子出类拔萃,难道只能捡人家不要的
她暗忖:郭姑娘虽然也退过几次亲,却都是郭家主动提出来的,这股子傲气就令她欣赏;若她真像儿子说的那么好,再加上这御赐织女的名头,已是盖过谢吟月当年势头,也算为自己争回一口气了。
以儿子挑剔的眼光,郭姑娘想必不会差吧
连谢吟月也极口称赞呢
她心里不禁对那女孩子期待起来。
晚上,韩希夷前来给母亲请安,韩太太对儿子说起和谢家母女会面情形,含糊透露欧阳明玉后悔的意思。
韩希夷警醒:若情感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随心控制,那他之前的坚持和眼下的期待算怎么回事
他一直坚持,就等一个打动他的人。
如今等到了,他可不能糊涂
他便笑道:“谢姑娘对一初可是念念不忘。就是一初,虽然退亲,恐怕心里也不好过,否则,不会斩断手掌”
说到这,他心中巨震
方初是爱谢大姑娘的吧
爱的越深,恨得越深。
若非失望之极,怎能恨之入骨
若非恨之入骨,怎会斩断手掌
若不是谢吟月,他会为了退个亲一怒斩断手掌吗
从母亲那里离开,韩希夷一路沉思回房。
进门,两个妙龄少女迎上来,“大爷回来了。”
这是静女和陶女,他贴身伺候的丫鬟。
在他十岁那年,挑中了她们来身边伺候。那时他正读诗经,因一女聪慧幽静,便引静女篇,赐名“静女”;另一女率真活泼,因君子阳阳篇中有“君子陶陶”一句,陶陶,意为快乐的样子,遂赐名“陶女”。
二女从八岁起跟着他,不知不觉也读了满腹的诗书。
她们原本在韩家祖宅,只因韩希夷近两年待在霞照的日子多了,韩太太担心儿子身边只有小秀,伺候不周他,便将她们送了来。
当下韩希夷笑道:“回来了。”
陶女问:“大爷要洗漱吗”
韩希夷道:“不。我暂不歇息,还有事。”
说着,匆匆进入内室,去看大圣遗音。
二女跟进来伺候。
韩希夷将琴搬到矮桌上,摆弄查看。
静女见他神情,道:“大爷今日很高兴。”
韩希夷闻言抬头,诧异问:“这么明显”
二女对视一眼,一齐点头,看着他抿嘴儿笑。
韩希夷的确心情很好,便道:“那你们猜猜,我为何高兴”
陶女先道:“大爷肯定遇见好事了。”
韩希夷道:“哦依你说的,我平日没遇见好事的时候,难道都皱着眉头、拉长了脸,好像别人欠了我银子没还似的”
静女噗嗤一声笑了。
陶女忙道:“不是。大爷天天都笑眯眯的。”
韩希夷道:“这就是了。那你们为何单说我今日高兴”
陶女没词了,看向静女。
静女道:“大爷眼中有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平日截然不同。我猜大爷这样高兴,定是因为”她目光在那大圣遗音上一溜,就在韩希夷以为她要说“得了好琴”的时候,她却话锋一转“郭姑娘”
韩希夷瞅她笑道:“你果然不负静女之名。”
静女微笑不语,示意陶女去烹茶,自己又点燃几盏玻璃灯,再给玉鼎添香,又去撑起窗扇,让春夜的气息透入纱窗内。
韩希夷见二人忙碌,忽想起什么,有些出神。未完待续。
4209051
第381章 发送
等陶女奉上香气四溢的一杯茶,韩希夷接过去抿了一小口,然后斟酌道:“你们,也该嫁人了。心中可有合适人选说出来,我为你们筹划筹划。你们伺候我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们出嫁,我请母亲为你们准备一份像样的嫁妆,让你们嫁得体面风光。”
陶女花容失色,骤然红了眼圈。
静女要平静得多,但也笑容勉强。
韩希夷也不催,就这么看着她们。
静女首先镇定下来,先上前冲韩希夷蹲身施礼,然后起身,迎着他道:“多谢大爷。婢子想嫁一殷实小户人家,不求大富贵,只求丰衣足食,夫君为人诚恳仁善,公婆慈和怜下。若大爷肯费心促成,婢子感恩不尽。”
韩希夷笑道:“你说得如此详尽,是否已有了人选”
静女垂首,低低应了一声。
韩希夷道:“我大概也能猜着一二。可是赵之和”
静女就不吭声了,但也未否认。
韩希夷便知猜对了。
那赵家是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