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大早上划船这么远来镇上吃东西,会不会挨骂

    郭大有却道:“那咱们就去吃。”

    郭大贵立即眉开眼笑,问道:“咱们都去”

    郭大有点头,道:“王老爹他们来了,叫帮咱们看下船,我们吃了就回来,很快的。”

    郭大贵兴奋地应了一声,去跟人打招呼去了。

    少时,他兄妹三个便上了岸,往集市走去。

    郭大有见清哑四顾张望的新奇模样,笑笑,上前牵了她手。忽想起之前江明辉帮她捂手一幕,自己是哥哥,更应该了,于是又将那手放在自己臂弯里,用胳膊夹紧了。

    清哑觉得暖和,便把另一只手也放上去,两手环抱着他臂弯,既有依靠,也捂了手,十分自在。

    郭大有看着依赖地靠着自己走的少女,神情温柔。

    他们先去吃小笼包。

    在摊边坐下后,郭大有一下就要了三笼,每人面前放一笼。

    清哑等那老板娘子走开后,小声问道:“娘会不会骂”

    目光很认真地看看二哥,又看看三哥。

    原只说出来逛逛的,结果又吃又逛。

    她可以想见吴氏的脸色,肯定会说“净花冤枉钱”

    郭大贵“哈”一声笑了,道:“小妹,有二哥在你怕什么二哥有私房钱,娘想管也管不着。我没带钱。我早上看见二哥拿钱了。”

    他摆出一副赖定二哥的模样,搛了个包子整个塞进嘴。

    郭大有瞪了他一眼,道:“就你眼尖”

    又对清哑微笑道:“二哥带了银子的。先吃,吃完了再要。”

    清哑遂放心。

    想来二哥成家了,请吃一顿包子还是能的。

    结果,他们吃完了没再要,而是换了一家吃豆花。

    然后,又吃了锅贴、烧饼

    最后,又去吃了炸豆腐、油条,然后将各样都买了些,又买了一包麻糖,这是带回家给郭勤他们吃的。

    总之,郭大有这趟花了不少钱。

    郭大贵眉开眼笑,摸着肚子满足地打嗝。

    清哑走在郭大有身边,仰面看看他,终究没说什么。

    拐过街口,她不禁停住脚步,迟疑地望着前方。

    前面不远处就是江家竹器铺。

    要不要过去瞧瞧呢

    心中浮现少年的面容,隐隐的,她竟然想过去。

    郭大有见势不妙,忙哄劝道:“小妹,咱不去明辉那了。回头一耽搁又是半天,娘还以为我们怎么了呢,这时候还不回家。再说,去了明辉要留我们吃晌午饭,又要费心,还耽误他做生意。”

    清哑想了想,仰面对他点点头。

    郭大有才松了口气,遂带着她转身回渡口。

    回去的路上,清哑觉得饱,又觉得冷,便要摇浆。

    郭大有便让她和郭大贵一起摇,他在旁指点。

    原主是会划船的,可她却是第一次,因此觉得很有趣,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容。

    郭大有和郭大贵觉得,他们从来没见过小妹笑得这样明媚。

    不一会工夫,清哑身上就热乎起来,遂清声叫道:“二哥”

    郭大有便笑问“累了”

    清哑点点头,把浆还给他。

    等到家门口,那日头已经快到头顶了。

    暖阳照耀下,积雪开始融化,屋檐、树梢不断往下滴水。郭家门前积雪已清理干净,郭守业正和郭大全、郭勤在清理道路上的积雪;吴氏婆媳在门口晒东西,进进出出搬了一趟又一趟;郭巧和郭俭却趴在廊下凳子上写字。

    郭勤先看见他们,顿时大嚷“这时候才回来,去哪逛了肯定在外头买东西吃了。”

    朋友们,喜欢的别忘了推荐收藏哦

    4209051

第35章 谨慎

    

今天还双更哟,大家别忘了推荐票支持原野onno谢谢

    清哑有些心虚,想这娃果真记吃不记打。

    她扯了扯郭大有短褐后襟。

    郭大有侧头,疑惑地看着她。

    清哑问:“二嫂不说你”

    郭大有奇怪地问道:“说我什么”

    清哑道:“你花了钱。”

    不等郭大有说话,郭大贵又笑起来,道:“小妹,二嫂最听二哥的话,怎会骂他要是大嫂还差不多。不过大嫂也就是嘴上说说,她也管不了大哥,凡事还是听大哥的。”

    郭大有也对清哑微笑道:“别瞎想。你二嫂不会的。”

    神情自信满满,十分笃定。

    清哑忆起二嫂说到二哥的甜蜜神情,也放下心来。

    一时上了岸到门口,郭巧和郭俭都丢下笔跑过来,“爹”“三叔”“小姑”乱喊一气。

    郭大有便叫端凳子出来晒太阳,一面将买的东西摆出来。

    郭巧撅嘴道:“爹,你带小姑和三叔买吃的,也不带我。”

    郭大有指着桌上的纸包道:“爹不是带回来了。”

    娃儿们便一哄而上抢了起来。

    清哑忙看向吴氏。

    吴氏扯下头上包巾,一面在身上拍打,一面对她笑道:“花你二哥钱了吃了又带了,可是花了不少。你二哥白攒了私房了。”

    笑眯眯的样子,一点不生气,反倒十分高兴。

    清哑略有些不安,目光又溜向二嫂阮氏。

    阮氏正抱着几个枕头出来,拍了两拍,对着太阳挨个摆放在晒簸里晒,一面笑道:“看娘说的,当哥哥的照应弟妹,那不是应该的小妹一年也不去镇上一回,她二哥就买些吃的,能花几个钱兄妹们和和气气的,算这个账还不叫人笑话。小妹一年到头帮侄儿女鞋都要做几双呢。”

    吴氏听了满脸笑容,十分舒畅。因问清哑去了哪里,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江明辉可跟他们一块等等。

    清哑或点头或摇头,或简短回话,一一答了。

    蔡氏看着阮氏嫉妒地想,就数她会哄婆婆欢喜。

    说了一会,清哑见阳光温暖,心情也十分好。便去楼上打开门窗,让阳光照进屋,然后坐在窗前,铺开图纸,耳听着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声投入设计工作。

    一稿完工,下去喊了阮氏和二哥上来,一起到隔壁织机房。

    她一面和阮氏共同操作那大花楼织机,按图织锦,一面请二哥在旁观看,按图示花样变化对织机提出改进建议。

    郭大有则从木工角度考虑是否可行。

    最近他们常这样配合工作。

    这过程极为耗费心神。

    有时忙一天也毫无成果;若有收获,也只是各人对织锦、对织锦的机器有了更深的认识罢了。

    有时是吴氏和阮氏共同操作大花楼织机,清哑和郭大有在旁商议。

    只有蔡氏的手艺差些,根本插不上手,只好去织布。

    且说眼前,她姑嫂直忙到傍晚也才织出一小段锦。

    阮氏看着那锦双眼放光,清哑却对着图稿沉思。

    郭大有见天色不早了,劝她收工,说要吃晚饭了。

    于是三人回到隔壁清哑卧房。

    郭勤三小正伏在卧房当中的圆桌边嘀嘀咕咕说什么,见他们进来,急忙收声,互相挤眉弄眼。

    郭大有等人见他们面前都摆着纸笔,以为他们在写字,也不在意,径直走到窗前桌案边。

    清哑将图稿卷了起来,放入桌边一个贴有标签的竹篓内。

    郭大有从桌上拿起一卷轴,展开一看,是一张大图,绘的是富贵牡丹。图右上角绘有一架宽屏风,就表示这图是做屏风用的:下面则是牡丹的网格编织图,密密层层的花瓣和枝叶都用横线标注了索引,旁边注有文字。郭大有虽不认识,想必是编织方法。

    这样一幅图,若做成大屏风,其富丽堂皇的效果可想而知。

    “这是给明辉的”他问清哑。

    他配合她做事也有两个月了,认识这些图的分别。

    这张图不是织锦图稿。

    清哑扫了一眼,点点头。

    郭大有便道:“小妹,再画了图样,先不要给他了。”

    清哑听了手一顿,向他看过来。

    阮氏瞅了丈夫一眼,不动声色地下楼去了。

    郭大有便在清哑旁边椅子上坐下,凝视着她,问道:“二叔公也是篾匠,你怎不把图送他呢”

    清哑愣神二叔公家跟她有何关系

    郭大有道:“小妹,你还不算江家人。”

    清哑愣怔间,模模糊糊有些明了他的意思。

    郭大有轻声道:“二哥也没旁的意思,就是叫你做了图先不给他,先攒起来,等将来出嫁的时候,当嫁妆带进江家。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现在你都送了,不明不白的,明辉倒没什么,他家里的人怎么想还以为应该的呢。”

    清哑沉默,私心有些不愿想那些是非俗利。

    郭大有又道:“要说也是应该的,江家好你将来日子也好。二哥就怕你吃力不讨好,人家不当一回事。反正小妹也送了明辉不少图稿,他开铺子也够用了。再做了,先别给他,先留着。等将来你去了江家,再拿出来给明辉。那时候,你出了多少力、挣了多少钱,都是看得见的,也为明辉争脸面,你在公婆跟前也有脸面。”

    清哑看着二哥,才二十二岁而已,还没有她前世年纪大。

    此刻,他看她的眼神是温柔怜爱的,充满呵护关切的。

    质朴内敛的他考虑这般谨慎精明,无非为了怕她吃亏。

    前世,她是独生子女,除了爸妈,其他人都是外人,不会无条件关爱她,包括她的男友;今生,她多了几个哥哥,和爹娘一起无条件关爱她,这感觉让她很新奇,因此很依恋。

    几乎没有犹豫的,她点头答应道:“好。”

    郭大有便看着她宽心地笑了。

    清哑忽又蹙眉道:“可是我想要样品”

    郭大有忙问:“什么样品”

    清哑道:“把图编出来,做样子。”

    她不是头脑发热要研究竹丝编制技艺的,也不是纯粹为了江明辉,而是因为这项工作对她有帮助。无论是绘制图稿,还是按图稿编制出竹丝画,对她都有启发。

    郭大有恍然,立即道:“叫你三哥做”

    口气不容置疑。

    清哑点头,再没有异议。

    她只是要编出个样品来,不是为了卖,所以手艺差些也不要紧。再者,她可以随意控制图稿,以粗一些的竹篾来编织所绘的图案,郭大贵便可以胜任了。

    兄妹俩正说着,忽听后面几个小娃儿吵起来。

    郭大有转头问道:“吵什么”

    几人噤声,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

    清哑疑惑道:“都写会了”

    郭勤见郭巧就要张口,急忙掏出两根麻糖杆递给她,又拿了一根给郭俭,嘴里道:“我们歇会再写,先吃糖。”

    郭巧飞快抓了麻糖杆装进棉袄的小荷包内,脆声道:“我们吃糖。没吵嘴。”

    郭俭也跟着用力点头。

    三小竭力做无事人一样,一齐望着郭大有和清哑笑。

    他们自以为装得很像,其实破绽百出:郭俭是呵呵地傻笑;郭巧是弯着眼睛巧笑;郭勤装模作样地问“好吃吧,巧儿又脆又甜,还不黏牙。”郭巧和郭俭异口同声道“好吃”

    清哑两辈子加在一块,也不了解小孩子,故此不在意。

    郭大有虽然纳闷,但见郭勤吃东西能让弟妹,便也不在意了。

    于是他又和清哑说起之前的安排。

    后面,郭巧凑在郭勤耳边嘀咕两句,郭勤恍然,接着便埋头写字。

    郭巧轻快地跑到清哑跟前,求道:“小姑,我写完了。再教。”

    说完,还得意地瞟了一眼郭勤。

    郭勤鼓嘴,恼怒地瞪了她一眼。

    侄女上进,清哑不好拒绝,因道:“吃了饭再教。”

    郭巧用力点头,靠到郭大有怀里,十分开心。

    郭大有觉得小闺女很不对劲,只不知何故。

    等到晚饭后,因天寒不便做别的事,也为了省灯油,一家人都聚集在堂间,围着一只火盆烤火,顺便说些闲话,吴氏婆媳手上都做着针线活。

    那郭巧便缠着清哑教她背诗,十分勤恳。

    长辈们见状,都夸她好学、聪明。

    郭大全便笑问他兄妹认了多少字。

    结果,郭俭一不小心说漏了嘴,道出一个秘密。

    这秘密是关于郭勤的。他虽决心要好好上进,然顽皮浮躁的性子一时半会儿哪改得过来,免不了还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他又想争气又要赌气又惧怕,所以不肯去问清哑,因此便问郭巧和郭俭。

    才问了两次,那郭巧便觉得“免费”告诉他太吃亏。

    小女娃眼珠一转,提出要收费,用吃的和玩的抵账。

    正好今日郭大有买了好些吃的回来,三人都分了,于是双方商定以麻糖抵账。

    然郭俭容易哄,郭巧却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