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哑便微笑点头。

    “小妹不要了给我,我要。”

    郭大贵稀罕地抚摸那屏风,爱不释手。

    江明辉和清哑相视而笑。

    江明辉心想,等将来他做开了,送给舅兄几扇屏风还不是好容易的事,怎会让他捡清哑的呢,不过这话眼下却不好说的。

    这时,楼下传来猪叫声,开始杀猪了。

    “走,下去帮忙。”郭大贵扯江明辉胳膊。

    “我不敢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江明辉不想干那活计,只想和清哑一块待着,因此不愿下去。

    郭大贵死活拽了他下楼,清哑也跟着下来了。

    外面场地上,郭家兄弟和大头菜已经绑了“嗷嗷”嚎叫的大肥猪准备宰杀,小娃们都围在一旁观看,清哑见了浑身起鸡皮疙瘩。

    她见江明辉死活不敢上前,替他解围道:“帮我剥笋。”

    江明辉求之不得,便和她坐在廊檐下剥冬笋。

    郭大贵无法,又想在廊下剥笋,众目睽睽之下,谅这小子也不敢拉小妹的手,所以就自顾上前帮忙去了。

    江、郭二人坐在小板凳上,也不去看杀猪过程,只顾剥笋说话。

    才剥了一个,江明辉就夺下清哑手上冬笋,拿起她一只手掌凑近了细看,一面道:“你别剥了,让我来。这笋子皮又硬又毛糙,把你手划破了,这点指甲也弄断了。”

    清哑倒不知如何说了,便看着他剥。

    江明辉便笑着告诉她,先只拿了这么多冬笋来,尽管吃,等回去他再挖,到正月初二来拜年的时候,再送一批来;又跟她说家里存了多少竹丝画,哥哥他们正加紧制作;又跟她细算在乌油镇一月赚了多少银子,等去霞照县开铺子,租金贵许多,不知结果如何,等等。

    说得投入,不知不觉耳边清静起来。

    原来,猪没叫了,连哼哼声也没了,已经杀了。

    郭勤郭巧郭俭看完热闹,都轰然转移到廊下,各自霸住一副大小凳子,忙不迭写字。因清哑在旁,正好求她指点教导。

    郭勤今天十分高兴,因为他可以问江明辉。

    清哑今日教了一首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因近日下了好几场雪,她便要教他们学这脍炙人口的名作。

    郭勤老是记不住“绝”和“踪”字,便问江明辉。

    江明辉倒爽快,逢问必答,都告诉他了。

    郭勤很高兴,遂用心记诵,又低头抄写。

    可是,那江明辉对着清哑竟有说不完的话。

    先说编织竹丝画,后说店铺生意,再又说镇上趣事:什么谁家夜里忽然进了贼被他家狗咬伤啦,又什么谁家闺女出嫁的时候走在半路上轿子忽然坏了,把新娘子掉下来啦,又是谁家儿子看上了一姑娘,跪着给人磕头求亲啦

    清哑听得目光闪闪,满心有趣。

    郭勤三小也不由听住了,傻傻地望着明辉叔。

    等一件事说完,刚才问的什么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于是他不得不再问一次。

    可是江明辉正和清哑说得热乎呢。

    郭勤也是知道好歹的,就想先等他说完了再问。

    好容易等一段话说完,他赶紧问了。

    江明辉就又告诉他一遍。

    郭勤又开始记诵,翻着两眼望天,嘴里叽叽咕咕,使劲碾压,务必要让所念句子在心上留下深深的辙痕。

    可是,旁边又传来江明辉说话声。

    他不觉又竖起耳朵听,然后又忘了所念的。

    几次下来,他忍无可忍了。

    他可是打算认真学的。

    逮着小姑教一遍容易嘛

    然自从江明辉来了以后,时刻不离小姑左右,废话一箩筐,他没法问也没法记,要怎么学

    “明辉叔叔,你怎这么多话”郭勤质问。

    江明辉看着瞪视自己的小娃儿,有些不知所措。

    “你别和小姑说话。我都没法读书了。”他道。

    “我也是。”郭巧也指控。

    “我也是。”郭俭也附和。

    两个小的跟郭勤比,另有一番感受被忽视的感受

    郭巧觉得,只要江明辉一来,跟前跟后紧随小姑,小姑便不像平常那样宠爱关注她和弟弟了;她写对了字、背会了句子,告诉小姑,她也心不在焉,不像以前露出满眼赞赏的神色;问她字,她也不大理会,这种被忽视的感觉让她忍无可忍。

    面对三个小娃儿的指控,江明辉脸涨成一块大红布。

    见他这样,清哑也不好意思,无奈地和他对视。

    侄儿女好学是好事,本着学习为先的原则,她示意江明辉去教他们,自己剥笋。

    江明辉便将凳子挪到郭勤身边,一心教他们。

    三小对这结果很满意,重新写的写、念的念。

    可是,郭勤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那性子,心是散的,眼是花的。

    他背诵的时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瞄一眼,便知那边猪已经烫好,刮得白白的,被抬到门板上开膛剖肚,且有村人来买肉了;鼻子耸一下,便闻见厨房传来煮豆浆的香气;自觉走神,忙收摄心神回到眼前诗句上,于是又忘了“绝”字怎么念,就要问江明辉,一抬眼,却见他正对着清哑嘴巴一开一合的做口型

    他生气了,大喊“明辉叔叔”

    江明辉因见清哑剥了几个笋,弄断了两根指甲,心疼的很,就不要她剥了。然想起难缠的郭勤郭巧,忙又闭上嘴,扯了扯她衣袖,张嘴无声问“够了”

    清哑辨别唇语能力超强,一看就知道他说什么。

    她摇摇头,表示还不够。

    江明辉又问“还要剥多少”

    正忙着打哑语,就被郭勤喝断了。

    他如同窃贼被逮个正着,脸迅速又涨红。

    郭巧也发现了,目光鄙视地看着明辉叔叔

    哼,说话就说话,偷偷摸摸跟做贼一样

    江明辉觉得十分无奈,拿三小无法可想。

    这时,郭大贵跑过来,一把扯起他,道:“走,帮忙舀豆腐脑。要压豆腐了。”

    江明辉再没有借口推辞,只得站起来。

    临走前,犹牵挂刚才的事,问清哑“还不够,还要剥”

    是直接喊出来的,也不做口型打哑语了。

    清哑点头,道:“要做豆腐包、豆腐饺子、炸糯米圆子”

    这些都要用到冬笋,所以要多剥些。

    郭勤兄妹三个一听要做这么多好吃的,像豆腐包子和豆腐饺子他们还是头一回听说,顿时精神大振,都丢下笔,跑来帮清哑剥笋。

    江明辉看着清哑笑了,这才跟着郭大贵去厨房。

    接下来,清哑一直在厨房里忙,调拌肉馅,做豆腐包子、豆腐饺子,揣糯米圆子。两个嫂子忙着做杀猪饭,请长辈吃。至下午,也来帮忙。一直忙到吃晚饭。

    吃过晚饭大家又收拾半天,才坐下歇息。

    当着许多人,江明辉自然不好跟清哑说知心话。

    好容易等各自散去,清哑却没去三哥房里,而是上楼去了。

    他又不能跟上去,徒自心焦,也无心和郭大贵说话,只好睡觉。

    第二天清晨,他在琴声中醒过来。

    这个清晨便充满了春意。他闭眼听着,仿佛看见自己和清哑划着小船在荷叶丛中穿行,荷叶的青气、荷花的清香萦绕在鼻端,蝴蝶和蜻蜓在荷塘中翩翩飞舞

    他一直等琴声停了才起床。

    才穿衣梳洗完毕,清哑就来了。

    她手上托着一件夹袍和一双鞋子,展开让他试。

    夹袍外罩是圆领湖蓝底织锦长袍,上面织着一丛丛兰草,十分鲜明清雅。为方便拆洗,里面另用绸面和棉布做的夹层。还配了一条同色腰带,前面并排三个扣环,非金非玉,却是青竹做的。

    江明辉惊喜道:“你叫我做这个扣,是做这个的”

    原来,那扣环是清哑画了样子,请他做,他回家叫大哥做的。

    今天依然双更呢,求推荐收藏。

    4209051

第38章 虚荣

    

清哑含笑点头,“昨晚才赶好。”

    江明辉这才明白,昨晚她早早上楼原来是赶衣裳。

    清哑推他胳膊,示意他去试穿。

    江明辉忙去床后换了出来,看着她问“怎么样”

    清哑上前,帮他系上腰带,整整衣领、扯扯衣襟,然后退一步端看,只见丰神俊朗一个少年,竟有几分大家公子味道。

    郭大贵和大头菜在旁看了,都眼红羡慕不已。

    郭大贵手捻着那衣料,嫉妒道:“我都没有,你倒先有了。”

    江明辉又是欢喜又是尴尬,不知所措地看向清哑。

    清哑歉意地对三哥笑笑,“下次帮你做。”

    并非她见色忘亲,而是娘让她做的。

    她那天织出这段锦,不知给三个哥哥谁做。

    吴氏便说,谁也不做,给明辉做。

    江家过年肯定要送年礼来,郭家要回礼,回衣裳鞋袜之类的,一来可展示闺女的手艺,二来亲手做的心意自然不一样,比其他东西更合适。

    她这才帮江明辉做了。

    这事郭大贵也知道,自不会埋怨妹妹,不过说说而已。

    当下江明辉换下新衣,重穿上自己衣裳,出去吃饭。

    饭后,郭家也将给江家的回礼打包装筐。

    江家有肉来,郭家当然不能再送肉过去,因此送了一对红鲤鱼、一对桂花鱼,还有红枣,都是吉祥又实在之物;然后,吴氏又把昨日做的豆腐包子、豆腐饺子和油炸糯米肉圆子分别装了两斤,加上送江明辉的锦衣和鞋袜,这回礼也很体面。

    给蔡家的年礼是一样的,只没有锦衣,而是蔡氏帮老娘做的一件棉布对襟褂子,鲤鱼也小些,豆腐包子等少一半。

    一切打点妥当,江明辉便不得不上路了。

    算起来,年初二他再来,也不过就隔两天工夫。

    可是,话却不是这么说的,再来就是明年了。

    江明辉和清哑便有些难以分别。

    清哑还要好些,有爹娘、哥哥嫂子和可爱的侄儿女占据她生活,整天忙来忙去,热热闹闹准备过大年,这气氛对于她很新奇,所以和江明辉分开还不觉太失落。

    江明辉一想到要离开清哑,心简直就空了,对于回家后种种皆提不起半点兴趣,只觉索然无味。

    要是能跟清哑一块过年,那多好

    再不舍,也是要走的。

    明天腊月二十九,就是过年了,因这年没有三十。

    于是咬咬牙上了船,满腔萧索如同水乡冬日的田野。

    回到家,他将郭家回礼拿给爹娘看。

    江老爹夫妇见那对大红鲤鱼一样大小,极为难得,十分满意;再看那件锦衣,更是眼前一亮。说是一件,其实有两件:锦衣罩在外面,里面夹衣包括里外两层,一层绸布,一层棉布,中间铺了薄薄的棉花,还用细密的针线缝出大花纹,以固定棉花,防止乱窜。

    江大娘手举着衣裳,里外翻转检查。

    江老爹也在旁觑着眼看,叹道:“这锦是清哑织的”

    江明辉得意地点头。

    江老爹又问:“衣裳也是她做的”

    江明辉道:“那当然。”

    江老大摸着那腰带上的扣环道:“这个是我做的。”

    江明辉忙道:“清哑说大哥做的好漂亮呢。”

    江老大摸着头呵呵笑了。

    江老爹道:“清哑手真巧”

    江明辉满心认同,心情稍好一些。

    面对这些,江大娘也没话说,挑不出一点失礼。

    但她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江家过去的礼也丰厚。

    光那四扇屏风就值多少银子了

    她想,总算郭家还知眼色、会做人。

    因大家只顾看这些,对豆腐包子、豆腐饺子等反没留心,想着不过是些寻常东西。然等吃饭的时候热了一尝,原来都是掺了肉的,做法精细,味道更是妙,因此都赞不绝口。

    江明辉便道:“别看就这点东西,那馅儿可是清哑弄了一下午的,有七八种料呢,剁得精细。豆腐包子用豆皮包的,包好了,还要在老汤里卤一遍;豆腐饺子填了馅,用一块块的小纱布包好压实在,不然容易散,然后再上蒸笼蒸炸糯米圆子里面也有肉”

    众人这才明白,这几样也不是寻常的回礼。

    江大娘当即要儿媳妇拿碗来,一样捡半碗起来。

    江老爹忙问:“做什么”

    江大娘道:“送些给他二婶和五奶奶尝尝。”

    江老大忙道:“娘,拢共才这么点,咱们自己吃还不够,还送人”

    江大娘白了他一眼,道:“这是明辉媳妇家送的,叫他们都尝尝,也是个意思。敞开吃,有多少吃不完你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