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冷冷地对冯尚书道:“冯尚书,你可知三千万是多少”

    蒋大人也严正道:“冯大人,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一民间女子,是否太卑鄙了些枉你做了这些年的官,与市井无赖没两样。”

    王大人蔡大人吴大人纷纷开言指责冯尚书有失磊落。

    太皇太后也道:“冯大人,不许欺负郭织女”

    又对清哑道:“织女,这个赌别打了。”

    清哑道:“谢太皇太后体恤。可是已经打了,怎么好意思不算呢”

    这会子她也有些忐忑了,可还得硬撑着。

    方初轻轻握住她手,示意她别担心。

    清哑歉意地看着他,心里想,若真害得家里大出血,少不得以后再想办法赚回来;方初也这样想,大不了今天清哑挥霍了,往后他再努力赚回来就是,怎么也不能让她在冯老头面前落了下风。

    太皇太后和众人见清哑直接承认“不好意思不算”,而不是有信心一定能赢,都摇头叹气,看冯尚书更加不满,觉得织女掉进了他言语陷阱,等反应过来却不好退缩了。

    谢吟月怀疑地看着清哑,一方面觉得她简直荒谬,另一方面又觉得她不该这样没脑子,难道又有什么厉害招数

    前世,郭清哑可没闹这样一出戏。

    谢吟月心中转了九曲十八道弯,不得要领。

    冯尚书大笑道:“好郭织女名至实归”

    他自觉赢定了,此时得意万分,夸起清哑来。

    临去时陷害方家一把,为国库挣一笔巨款,扳回之前的脸面不说,还在皇帝心中留下忠心为国的好印象,也算是功成身退,不然灰溜溜地告老,只会被人耻笑说是被方初赶回去的。

    清哑见不得他得意嘴脸,问:“要是超过三千万,怎么办”

    冯尚书一愣,道:“怎么可能会超过”

    清哑坚持道:“假如呢”

    冯尚书奇道:“即便超过了,那也该归入慈善中心,难不成织女想要中饱私囊,把这银子归你”

    清哑道:“不是归我。要是超过了,你必须公开向天下人认错,承认之前革新的想法是你见识浅薄、荒谬错误。”

    哼,非要这老顽固自打嘴巴不可

    冯尚书心一凛,旋即傲然道:“就依郭织女”

    跟着又道:“就怕本官没有这个机会。”

    他不想答应,可众目睽睽之下,他不能退缩。

    那样不平等的赌约,一个女子都豪气应了,他怎能退缩

    革新派本还觉得心虚,此时都巴不得看清哑出丑。

    方初紧张之余又想笑他的清哑也是很记仇的

    靖安大长公主等人都看着清哑目露赞赏,但还是担忧不减。

    冯尚书笑对方初道:“方公子可有什么要说的郭织女能代表方家吗万一差的太多,方家可不许反悔。呃,本官想多了,方家豪富,便是拿三千万也能拿得出,怎会在乎这点银子”

    方初一字一句道:“郭织女说的每一句话,在下都和她一起承当若是差太多,我大小方氏拼着像谢家一样卖祖产、卖房卖地,也要把差的数目补齐。还有,大人当三千万是一点银子,小人可不敢像大人这般豪气。大人做了多年户部尚书,胸中自有大丘壑,不是我等斤斤计较的无能之辈能比的,只好看大人发挥了。”

    这是讥讽他自己无能,却慷他人之慨,无耻之极。

    冯尚书得偿所愿,对他讥讽只窘了一下,就过去了。

    他笑道:“方公子一言九鼎,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说罢转向上方,对顺昌帝躬身道:“请皇上作证。”

    他卖力周旋这半天,都是给皇帝看的,当然要抬出皇帝。

    顺昌帝喜忧参半,不知说什么才好。

    刚才韩希夷方初带头捐三十万两,老实说,他很不快,所以任由冯尚书冲清哑发难。他并不像冯尚书那样,想把今天来的富商都杀了一锅炖了,但他心里以为:凭着方家韩家的财富,至少要捐一百万才符合他们的身份,再不然五十万总要拿,三十万太少了。

    现在,清哑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和冯尚书打了这样一个赌,他又于心不忍起来,怕方家负担太多,还怕清哑输了赌约出丑。清哑身为大靖织女,若是出丑导致声望大跌,对朝廷并无好处。

    可是双方话都说出去了,再收不回来了。

    韩希夷忽然站起来,朗声道:“若不够,我韩家会分担一半。”

    谢吟月面色不变,交握的双手却捏紧了。

    沈寒冰回头看向大哥沈寒秋,沈寒秋对他点点头,沈寒冰也站起来,道:“若不够,我沈家也分担一半。”

    严未央一声未吭,心里却早打定主意,等事后看差多少,再帮清哑分担一部分。眼下她却不好出声的。在严家,她是出嫁女;在蔡家,她是儿媳,身份都不便。即便用嫁妆银子垫付,也不好声张。

    韩沈两家宣告后,她心一动,忙碰了碰严暮阳。未完待续。

    4209051

第1010章 采取措施

    

严暮阳正如坐针毡,想帮又不敢自作主张,主要他没这么大权利,忽见韩沈两家做了决定,便立即站起来,宣告严家也愿分担。

    他自有算计:严家参与进去了,后面肯定还会有人加入。

    人越多,分担的数目便越少。

    果然,在他之后,更多的人都参与进来了。

    也不知是冲方家面子,还是冲郭织女面子。

    顺昌帝和太皇太后相视一笑,这下放心了。

    靖安大长公主也松了口气。

    顺昌帝心想:这么一来,顶多一家摊一百万两,和自己预算的差不多,只是这样赌的结果,就不如他们主动捐的名声好听了。

    他觉得一百万对锦商来说不算什么,却没想过这次人家捐了一百万,下次呢今年捐一百万,明年呢开了这个头,往后再想少捐,谁肯信他们没银子这样下去,不用几年就走下坡路了。

    皇帝笑着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各位为国出力,为君分忧,朕心甚慰云云,又道冯尚书和郭织女刚才争执均无私心,都是为了奉州百姓,不过两人计算有差,所以才以赌约定胜负。

    他把双方脸面都兼顾了。

    在场众人心里都有数:郭织女或许真是计算有误,冯尚书绝对是有意算计方家和郭织女,因此大家看他的目光很不耻。

    堂堂一个尚书,当了一辈子官,跟个弱女子争,实在没脸

    王大人等都摇头叹息:都告老了,何苦要争这一口气。

    冯尚书不以为意,他只想着要一雪前耻。

    仁王便宣布继续捐款。

    有了方家韩家的数目作参照,后面的人即便想帮清哑,也不好运作。像沈家和严家有钱,却不好超过三十万两;其他商贾没那么豪富,又不敢大手笔捐款,多是十几二十万,很快全部都捐完了。

    只有一位姓马的绸缎商人捐了五十万,他原是专从沈家和方家进货的,这次想占据一块地方,独自经营布匹买卖了。

    接下来王公贵族和朝廷官员也都捐了。

    这明显不够,差得远了,大家都看向方初和清哑。

    仁王刚要命人统计数目,清哑道:“等等,外面还有人呢。”

    冯尚书笑道:“外面恐怕不会收多少。”

    巨商富贾都在殿堂里面呢,外面的都是一般商户。

    清哑道:“多少都是人家心意。”说完转向上方,对太皇太后和皇上道:“请皇上和太皇太后移驾。”

    皇室中人露脸,充当形象大使,效果会加倍。

    太皇太后遂起身,和皇帝一齐走下来。

    她对清哑招手道:“织女来,扶哀家一道出去。”

    当下,靖安大长公主在右,清哑在左,扶着太皇太后向外走去。顺昌帝则走在她们后面。这不是朝堂,赈灾宣传一向以太皇太后,或者太后和皇后为首的皇家女子担任。

    方初忙也跟出去了,其他人按规矩留在殿内。

    清哑扶着太皇太后走出去,只见殿外场地上乌压压都是人,阳光照在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大家见几个雍容的贵妇出现在殿外台矶上,其中两个身上都是明晃晃的凤冠凤袍,另一个紫衣女子也仪容不俗,忙跪倒参拜。

    清哑侧身避开。

    太皇太后赐免礼,又让众人起身。

    然后,又向众人道:“奉州大旱,百年不遇,尔等都是大靖良善子民,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日募捐,还请各位伸出援手。尔等钱财,皆是尔等辛苦赚来,但凭各人能力,不拘多少尽到心意即可,无需攀比。朝廷也不强求多捐,捐少了不会怪罪。”

    这话引来一阵赞颂,都道太皇太后体恤子民。

    太皇太后微笑,对清哑道:“剩下的郭织女来说吧。”

    清哑让开,杨嬷嬷立即上前接替她扶住太皇太后。

    清哑对人群道:“皇上说:要在奉州建立一座石碑,凡捐款的人,不论多少,名字都会刻在碑上,让奉州百姓永远记住你们”

    众人急忙山呼万岁,向顺昌帝叩拜。

    顺昌帝两手虚抬,肃然道:“诸位免礼朕,有愧奉州大灾,朕不能救民于水火,要仰仗诸位募捐,朕有愧”

    皇上有愧,百姓怎能心安

    众人急忙再跪,高呼万岁。

    清哑不适应这虚套,不由腹诽:刚才在殿内,你可没愧,看着冯尚书逼我们,好像我们就应该多捐一样,现在又这样说。哼

    接下来,便是自发捐款开始。

    殿外台矶下早准备了两张桌案,桌上摆了笔墨,桌边设一功德箱,慈善中心两名文书负责记录,另有一人专门点数银票。商贾们挨次上前,送上银票,并留下姓名住址。

    除此外,大门口门房穿堂内还摆了三尺高、一丈长的大功德箱,敞开接受街面上往来行人的零散银两捐款,也有三个人记录收银。

    捐银的人进院不受限制,不用买票,因为他们只能进院,去不了别处,很快,院子里便人流汹涌。

    因有禁军在旁维持秩序,并不显乱。

    大家摄于皇家威严,大多捐了银后,略略看一番热闹,就被禁军半劝半威胁地“请”了出去,给后面人让位置。

    太皇太后和皇上绕院子转了一圈,接受百姓叩拜,然后退回殿内,清哑等人却留下了,仁王也留在外面主持募捐。

    皇帝也不在意,自己身份尊贵,出来走一趟是个意思。

    清哑方初是募捐组织者,又打了赌,自然要用心些。

    于是,在禁军肃立、人潮汹涌的王府东门外,一身淡紫的清哑站在院门口,对每一个进去的人微笑点头。

    方初和她并肩而立,双双迎待众人。

    方初暗自关注募捐情况:凡进来的人,都经慈善中心专人提醒:捐大额银票的去前方台阶下,散碎银两的就投入门房功德箱,都一样登记姓名。门口人多,进去的人少。

    冒着严寒看了一会,清哑心里也没底了。

    她觉得,照这样下去恐怕真筹不够。

    难道她想错了

    若结果差的少还罢了,若差得太多,小方氏积蓄不够赔,把大方氏牵连进来,她可就没脸见方氏族人了。

    不行,得采取措施

    昨天下午那章重复内容已经修改了,读者应已经看到,云起和台湾分站不是同步更新,恐怕要慢一些,对此,原野表示抱歉。虽然我到现在还糊涂,不知到底是系统抽风,还是我上传时传错了,但总是错了,造成读者不便,很抱歉未完待续。

    4209051

第1011章 赈灾义演

    

她便对仁王道:“王爷,请帮我取一架琴来。”

    仁王问:“你要琴做什么”

    方初也问。

    清哑道:“你先取来。还要琴案。”

    仁王忙吩咐人去准备。

    并不费事,只要去隔壁的仁王府取就行了,很快便搬了琴来,清哑让摆在殿外台矶上,又告诉方初和仁王:“我要义演。”

    赈灾义演,她前世常见的募捐手段。

    方初皱眉道:“这不合适吧”

    仁王也道:“是啊清哑,这么多人,你在这抛头露面弹琴,那不成了那什么一样了嘛”

    他不好说跟卖艺的优伶戏子一样,但清哑听出来了。

    清哑坚定道:“很合适。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若有人耻笑,只能说明他品性龌龊,清高也是假清高。”

    仁王点头道:“这也有理。可是”

    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方初却担心别的,他道:“这么冷,怎么弹”

    清哑道:“不要紧,我能弹。”

    方初阻不住她,便道:“我和你一起弹。”

    两个人一块弹,想必更能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