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府下的近千亩地大多种了小麦和水稻,这个时候正是长得茂盛之时,除去这两种粮食,偶尔还有几亩棉花和黄豆等作物穿插其中。
夏婉柔穿着麻衣在附近的田地里巡视,身后跟着的容叔拿着田契一一介绍给她。
“主子,按照您的吩咐,老奴再次询问了上河村的村民租赁田地一事,由于许多人在作坊里做工,挣的银钱比种田得来的还多,因此不再打算续租,如今已经收上来三百亩良田了。”
“别院里原来就有一百亩的自留地,倘若再加上这三百亩,那就是四百亩了。”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说明她的作坊为上河村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人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而且十分信任作坊,所以才会放弃再次租赁原本的田地。
“这收上来的三百亩田地,分布零散吗?”
“原本是十分零散的,因为每家每户大多都是不再租赁一两亩,收上来的田地也就偏向于零散了。”
夏婉柔双脚踏进一侧的绿草地,点了点头。
“可以理解,村民们虽然大多去了作坊上工,但他们不至于把所有的田地都给退回来,至少得留着几亩粮食地保证每年有粮食吃。”
拜华夏从祖辈上传下来的习惯所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性的趋利避凶,为自己留有余地。
“主子说的是呢,老奴前段时间也看过,这三百亩田地之前大多种植的都是大豆或者是棉花,基本没有种植小麦的。”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两人遇上了几个提着菜篮子的小娃,还有上山打猪草的几个婶子,一片祥和景象,对比起去年这个时候,幸福度也算是提升了一大截。
夏婉柔接过容叔手里的地契粗略看了一遍,惊异的发现这三百亩地都处于虎头山的东边。
“容叔,您是怎么规整原本退回来的零散田地的?现在怎么都连在一起了?”
容叔笑了笑,视线看向周围的一大片田地,闪过欣慰之情。
“老奴知晓主子可能会用到这些田,因此在开春的时候就已经和村民们给换了,尽量将它们连成一片,上等田换上等田,下等田换下等田,实在不行就减免了大家的租子,将那零散的三百亩田地全部换成了虎头山东边的那片。”
夏婉柔意外的挑挑眉,十分高兴。
“原来如此,多谢容叔。”
“哪里哪里,主子是的打算用这些田地做什么?”
夏婉柔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先去那边看看吧,说不定会有什么灵感。”
两人一前一后,顺着乡间小路朝着虎头山的方向而去,不多时就发现虎婶子一家正扛着锄头慢慢翻地,进展十分的缓慢。
“锄头?虎婶子在干什么呢这是?”
夏婉柔惊奇的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略微熟悉的一幕大感意外。
熟悉是因为翻地这项“业务”太过普通,而意外则是因为虎婶子翻地的工具有点子吓人。
第561章 农具改良
要知道,面前的一亩地里可是什么庄家都没有,除了杂草还是杂草,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用犁耕地吗?就算是家中没有老黄牛,也应该用人拉着才是。
待她转头看向容叔,发现后者脸上的表情比她还不明所以。
“在翻地啊,主子,有什么不对吗?”
“额往常翻地都是用锄头的吗?”
“上河村的村民们翻地都是用的锄头,不过条件好的就会用黄牛拉犁翻地,别院里就有两道犁,因为铁器归朝廷所有,因此民间很少有人打制。”
容叔的话音刚落,便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头老黄牛,“主子您看,那边翻地所用的便是犁具,这是我陌国大司农的得意之作,比起锄头来不知道好用多少倍。”
夏婉柔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果然发现了犁具的存在,只不过这犁具的设计有点坑爹啊,除去一片稍微厚度的弯曲铁片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这是如今最好的耕地农具了吗?”
而且还没有普及?估计没普及的原因是因为这玩意儿比起锄头来只是提高了一点点的效率,村民们觉得根本不值得花费这份银子吧?
“是,这确实是最好的农具了。”
夏婉柔向前几步站在了老黄牛的旁边,望着眼前缓慢移动的犁具狠狠的皱起了眉头。
要不要在解决那三百亩田之前,先把农具给改良一下?
貌似自从她来到别院之后,因为每次劳作都是人手充足,并没有关注过他们所用的工具趁不趁手的问题。
“容叔,我想我们得先回去一趟了,至于那三百亩良田先空几日,另外再去程嬷嬷那里支取些银两,将虎头山附近的空地都买下,我日后有用处。”
听到夏婉柔的话,容叔并没有多问就答应了下来,对于多多买地这样的事情他一贯赞成,不管主子要用来做什么,他都会支持到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在封建王朝,农业就是根本,是最重要的产业,没有之一。而农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农具的改革,一步步走向成熟。
自从田间回来,夏婉柔便一头扎进了那个她未曾注意过的存放农具的房间,将里面的所有农具都研究了个透彻。
说实话,里面除了她去年折腾出来的脚踩式打谷机还算好用之外,其他的用具不是锄头就是镰刀之类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用具,看到这里她心中委实有些失望。
“陌国在农业方面,发展真的很缓慢啊。”
就算户部有司农这个官职的存在,农作物的产量和农具的发展也是十分缓慢。
或许这和封建王朝的固有思想有关系,在贵族眼中农民便是低贱的存在,那些贵族出身的子弟大多不会选择去户部任职司农。而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终有一日跻身朝堂的寒门子弟,也很少在功成名就之后还混迹在一片黄土之中的。
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倘若人人都有容夫子那样的认知,陌国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第562章 不一样的侍卫
“为了那三百亩良田,怎么着也得折腾点好用的农具来才行。”
夏婉柔蹲在犁具旁边,脑中开始回忆犁具的演变史。
陌国现在使用的属于长直辕犁,这种耕犁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地下,况且还需要两头牛才能拉的动,非常的笨重。
以前在自己创办的旅游度假村和农家乐的时候,夏婉柔不止一次的看过曲辕犁的样子以及构造,曲辕犁的构造并不复杂,由十一个部件组成,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而她现在打算做出来的就是这个曲辕犁。
相比较而言,曲辕犁更加的灵活,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只用一头耕牛就足够了。
说干就干,夏婉柔回到书房之后拿起图纸,用从抖音里买来的绘画铅笔一笔一笔的勾勒出来,不熟悉的地方只能一遍一遍的再回忆。
曲辕犁可不全身铁器打造的,还有一大部分是木质的,因此在绘制设计图的时候便发成了两大部分,铁器的部分设计好之后交由陌苍去工部打造,而木质的部分则是打算交给上河村的木匠,毕竟自从上次的水车之后,他们也算是朋友了。
不知不觉,端午节悄然而至。
馨香园里虽然没有了范掌柜坐镇,但由于前一年打出了一个好的名声,这半年里利润一直维持到一个很稳定的状态。
而这次端午节的前十日里,五花八门的粽子卖出了很大的销量,馨香园的粽子也成为了京城里各家各户餐桌上的必有食物,就连火锅店的主食之中也十分应景的添加了粽子上去。
陌言城几人坐在二楼的包厢里,一边往咕嘟咕嘟的老铜锅中加菜,一边朝着楼下瞧着。
“咦?那是立王吗?”
彭初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发现了站在对面茶楼门口的熟人。
“确实是立王,他最近不是和太子斗的火热吗,端午节应该在皇宫宴厅之中,怎么会在这儿?难道也跟我们一样偷偷溜出来了?”
蓝书遗收回目光,放下了碗筷,“或许是有什么重要的人,值得他一见。”
“重要的人?”
“他身后那个穿着劲装手持宝剑的人。”
“那不是普通侍卫吗?除了个头高大一点,也没其他的突出点啊。”
两人朝着那人看去,观察了半晌也没发现侍卫的不同之处。
蓝书遗狭长的双眸之中闪过一道幽光,“你们观察一下那个侍卫的鞋子和小动作,是不是觉得有些违和?”
“鞋子带着些许绒毛,右手习惯性的摸着佩剑,左膝微微弯曲此人是北方游牧民族之人?”
这些小动作,都是游牧民族在外时练出来的谨慎小习惯,早已经深入骨髓,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陌言城的话音一落,彭初南也难得的坐直了身体,透过窗户朝着那人看去。
“确实有些像,书遗,你曾经在那边待过,是不是怀疑此人是列国之人?”
第563章 探亲
一个身型和习惯极像列国的人,乔装成立王的侍卫,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当今立王这么敏感的一个人来茶楼喝茶,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丝古怪。
蓝书遗动了动捏着茶杯的右手,眼睛注视着楼下的几人,没有说话。
按照他的看法,此人确实是属于游牧民族,但到底是不是列国还有待商榷,毕竟北边的边陲效小国也属于游牧的状态,不过既然此人能够和当今正热的立王扯上关系,身份应该不会太令人失望才是。
就在三人沉默的看着楼下几人的时候,一个侍卫打扮的男子敲响了包厢的木门。
“扣扣——”
“进。”
随着一道声响,包厢里走进来一个穿着灰色劲装的侍卫,那侍卫的腰间别着一块不太起眼的玉佩,中间雕刻着圆形的家徽,标注着一个“逍”字。
“世子,蓝公子,彭公子。”
“陌贞,你怎么来了,是父王有什么吩咐吗?”
来人正是逍遥王府的侍卫,他朝着餐桌前的三人行礼之后便立在了一边,面带恭敬之色的从身上拿出一封信件给自家主子递了过去。
“世子,这是王爷今日接到家书,说是二公主于一个月后进京探亲,一同前来的还有列国五皇子。”
陌言城接过信件展开来,待细细阅读完之后双眉蹙的更紧了。
“皇姑姑要来探亲,在这个时候?”
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毫不意外的将视线再次转向了楼下的三人身上,便见立王已经率先走进了茶楼之中,身后那个疑似列国之人紧随其后。
“来送信的是什么人?”
陌贞闻言怔了怔,陷入回忆之中,“送信的是驿站之中的官差,并没有不妥之处,世子,您”
陌言城随即朝他挥了挥手,“我知道了,没事,你回府吧。”
“是。”
“好巧啊,是不是?”
待侍卫走后,陌言城摸着下巴忍不住砸吧了一下,总觉得这两件事有些关联是怎么回事?
彭初南也难得的八卦了一次,“言城,你那位二姑姑,自从嫁入列国之后十五年来从未回过陌国,这还是她第一次回京探亲吧?”
“是啊,我这位二皇姑可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当年奉旨和亲荣登列国皇贵妃,成了列国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一去十五年虽说几乎信件不断却从未想过要回京,也不知道这次是因为什么才会回京探亲。”
说实话,对于这位二皇姑,陌言城并不是很了解,毕竟十五年前他也不过是两三岁,对陌倾画的印象就停留在了一张祸国殃民的脸上。
蓝书遗的视线在好友手上的信件上划过,“列国五皇子,今年差不多也十四岁了吧?”
“唔——差不多,我那位小表弟应该是随着皇姑一起回来探亲的。”
陌言城一口涮肉下肚,已经打算把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抛之脑后了。
然而蓝书遗那双狭长的眼中却闪过一厉光,仅仅是陪着母亲回来探亲?怕是不见得,要知道列国的朝堂比起这里来更加诡谲。
几日的时间一晃而过,当陌苍将工部已经打制好的几个铁片带回到别院的时候,夏婉柔正在虎头山的山脚下,望着几棵野葡萄树冒着绿光。
“啊,红酒啊,我来啦!”
某个女人恨不得扑到这几棵小苗苗上,奈何现在不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上面也只结了一粒一粒的如同米粒大小的小可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