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种田成了团宠-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这可怎么办?”

    那账房先生有些傻眼,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初初往外看去,发现外面还有几人的穿着很是有讲究,明显是哪家府上的小厮,倘若他们今日买不回去,那岂不是得罪了贵府?

    账房先生很捉急,然而东子对此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还十分好心的出声安抚他。

    “李账房先不要慌,这样的场景是常有的事情,我这就给大家分发排号纸,只要明日拿着排号纸来,就可优先取书,不会再买不到的。”

    “嘶——还能这样?!”

    这方法倒是灵活!

    “那可不!”

    东子咧嘴一笑,露出了洁白的大牙齿,拿着文渊斋特质的排号纸,出去给大家分发号码了。

    “什么,已经没有了?哎呦怎么会这样,你们怎么不多准备点呢!”

    “哈哈,大家不要着急也不要慌,我这就给大家分发号码牌,明日会给拿着号码牌的人预留话本,大家放心一定可以买到的。”

    “那就好那就好,你快些发吧。”

    门外没有买到话本的人拿到了号码牌,出奇的心安了,这才有时间逛起了焕然一新的文渊斋,这些人里其中就有上次对的上对子的宁浩轩和方文才二人。

    两人均是国子监的学子,这文渊斋也不是第一次来熟悉的很,收起号码牌之后也不着急回书院,便闲逛了起来。

    不过当他们闲逛的时候还是被这里的新装修给惊了惊,这里面非常地干净整洁,优雅舒适,每一块地板都被擦得亮铛铛的,每一个书架都是油涔涔的红木做的,书架上的书籍像卫兵列队一样整齐,高矮适度能够让客人够得着每一本书籍。

    而且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墙上用浆糊糊上了各种标语,很是有哲理性,宁浩轩不自觉的念了出来:

    “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人有山穷水尽时,书有柳暗花明处。”

    “好,这句话说得妙!”

    身侧的方文才举起一根手指,“嘘”了一声。

    “浩轩兄,你看这里,“眼观古今中外,耳需一时清静,”咱们还是小声点的好,免得打扰到其他人。”

    宁浩轩这才禁声,暗骂一声,自己确实大意了,视线朝着里面看去便发现了一处楼梯。

    “咦?文才兄,你看这里!”

    方文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便发现在通往二楼的楼梯处写着三个字:

    【借阅室】

    “借阅室是什么?”

    不远处的东子发现了二人,笑着走了过去。

    “两位公子可是要去二楼?二楼为借阅室,倘若二位想找个地方读书,又或者是想借阅回去都可,书籍按时归还就好。”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愕。

    “这书籍如此重要之物,还能借阅?不会是糊弄我们的吧?”

    “是的,可以借阅,一本书每天只需支付一个铜板即可,不过需要另外一人作为担保,这是上面为了天下读书人所设立的规矩。”

    东子用手指了指楼顶咳咳,实际上指的是天,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

    宁浩轩倒抽了一口冷气,“是是圣上?!”

    文渊斋前几日的走水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他自然也不例外,自然知晓这文渊斋是皇家产业,如此说来可不就是皇上的意思吗。

    东子笑笑不说话,暗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们自己猜的,想当初他听到毛掌柜做出如此决定的时候,还反问了一句,万一对方把书借出去不还怎么办?当时毛掌柜看傻子一样的瞥了他一眼。

    “这可是皇家书肆,谁还敢不还?更何况倘若是学子来借书,得留下家庭住址和学院的名字,不还的话就是品行不端道德败坏,不想要参加科举了?”

    东子恍然大悟,是了,谁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有点小心思也被吓住了,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矩来。

    宁浩轩两人还以为自己猜得对,纷纷觉得这借阅室简直就是为天下学子开辟了一处藏宝阁,尤其是对于贫寒士子来说更是如此,两人内心一时有些火热,就差跪下来大呼“皇上英明”了。

    不多时到了二楼,两人这才发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的借阅室,每本书的书脊上都标着字号,在二楼的最显眼处放置着一张桌子,桌子前坐着一位老者,笑眯眯的看着二人。

    “两位公子倘若是要借阅书籍,在此登记,留下信息之后便可将书拿走了,一次最多可借阅三本。”

    “多谢先生告知。”

    宁浩轩和方文才心中升起一股敬意,行了一个标准的90度大礼,寒暄了几句去了里面。

 第62章 插秧啦

    二楼的书籍和一楼不同的是,这里的书籍竟然还有孤本,分类更加明确,杂谈众多,但凡想看的就可以找一处椅子坐下来,并且桌子前还配备了文房四宝,可以让众人在有心得的时候记录下来。

    方文才家境贫寒,父亲只是京城巷子里一个摆小摊的老人,待他摸清楚了二楼的书籍之后顿时大喜,这样他买不起的书籍便可以自己抄写了,能够省了不少的银子。

    “敢问先生,在这里读书是否有时间限制?”

    “文渊斋早上开门开始,到晚上打烊这段时间里都可。”

    那就是没有时间限制了!但凡文渊斋营业,就都可以待在二楼里看书,天下间竟然还有如此美事,圣上英明啊圣上英明!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不止宁浩轩,但凡走到了二楼的学子,都感觉这里是一处圣地,痴痴的不想出去了。

    有些人痴迷于这样新奇的借阅方式,有些人则是痴迷于墙上写着的各种标语,一时之间进来的人没有一个想要出去的。

    那位坐台的老者见到二楼越来越多的人,笑了笑出声提醒。

    “这里的位置毕竟有限,倘若各位公子想要看书的话,不妨花几个铜板把书借回家,过几日再还回来。”

    “多谢先生提醒。”

    就在《少年包青天》第二卷开始慢慢发酵,众人感叹文渊斋二楼的借阅室之时,京郊别院里也忙碌了起来。

    无他,三天后便是清明了,那六十亩水田要插秧了。

    夏婉柔又重新换上了一身颜色泛白的粗布麻衣,带着众人浩浩荡荡的开始了插秧工作。

    水田是镜子,照应着蓝天,照应着白云,照应着青山,照应着绿树。

    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

    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插秧诗,不仅包含了农人对插秧之后丰收的向往,更是描写出了插秧的精髓,“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就是插秧的方法。

    夏婉柔为了不引起程嬷嬷的说教,特意在抖音上买了一双轻便且十分薄的雨靴,穿在脚上下了水田,至于其他别院里的小厮,强烈要求的便是光脚下地,让他们卷着裤腿站在刚能淹没小腿肚的水田里。

    不过这也引来了号称程嬷嬷二号——锦儿丫头的小声反驳。

    “主子,他们怎么可以光脚呢,您还在呢!”

    “你这丫头年龄不大,学的规矩倒是多,这里是乡下,你看看谁不是光着脚下地的?”

    某人的怨念被强烈驳回,锦儿欲哭无泪,顿感这些天跟着程嬷嬷学的规矩都白学了,她家主子不在意啊!

    这边,夏婉柔已经开始操作了,一边解说一边示范。

    “先将小捆秧苗解开,放入左手开始插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时,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迅速地从一把秧苗当中分秧,要注意秧苗之间的距离,你们先看我插秧的距离,自己慢慢体会一下。”

    话音刚落,便见她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地插着秧,一边插一边往后退,能插的宽度大概有一米多,不多时水田里便出现了一平方米大的秧苗,像是排名布阵一样横竖都成列,好看极了。

    插完了眼前的一块水田之后,夏婉柔起身看向众人。

    “学会了吗?”

    “主子放心,学会了!”

    容叔几人点点头,看起来挺简单,但是这样的稻秧真的能成活吗?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插秧时还要注意脚在田里尽量少挪动,因为脚挪动得多,脚印就多,踩出的泥坑也就多,而如果一株秧苗正好插在泥坑里或是边缘,就有可能在水的浮力下漂到水面上,那么脚印的位置就会少一株秧苗。”

    “主子放心吧,我们知晓了。”

    别院里其他几个小厮是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在种田的悟性上要远远比陌苍几人好很多,刚开始的时候动作有些慢,不过慢慢的就掌握了方法,速度越来越快了。

    夏婉柔站在田地边上,满意的点了点头。

    “容叔,我今日先教会他们几个,明日你便去找几个常工,这六十亩水田要尽快完成插秧。”

    “是,老奴知晓了。”

    容叔一边应着,一边暗自嘀咕,看来从明日起这六十亩水田又要迎来乡下人的围观了。

    然而他想象的还是太乐观了,别院十几个人浩浩荡荡的出动早就引起了过路人的注意,当他们吃过午饭拿着秧苗再去水田的时候,便见上午插秧的地方里里外外都围满了人,隐隐约约来传来了说话声。

    “哎呦造孽呀,多好的秧苗就这么给糟蹋了!”

    “是啊是啊,果然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怎么能这么糟蹋秧苗呢,这些种子值多少银子啊!”

    “李家的你说什么话呢,夏家丫头这秧苗才刚刚移栽过来你就这么说,这不是唱衰嘛!”

    “我不唱衰还能怎么着?你快自己瞅瞅,这秧苗都飘到水上了,底下的根估计都没着土呢,怎么可能活得下去?”

    “就是啊,你瞅瞅早上移栽的那两亩水田,一颗颗的都蔫了,我看啊活不过两天,明天就得枯死!”

    里三层外三层,不管是农村种庄稼的老把式还是习惯干农活的妇人,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这两亩秧苗。

    锦儿虽然也不怎么看好,不知道自家主子到底打的什么注意,但听到别人如此议论,顿时气的不打一出来。

    “主子,你听听他们说的,太气人了,要不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教训什么?在他们看来我可不就是瞎折腾吗,就让他们说吧,咱们干咱们的,过几天他们就知道成果了。”

    锦儿有些迟疑,“可早上插秧的秧苗蔫蔫的,看起来不太好啊。”

    这是大实话。

    “无碍,它们这是在适应,过几天保准长得绿油油的,不必过多担心。”

    “真哒?”

    “真,比珍珠还真。”

    夏婉柔轻笑,带着几人再次下了田。

    对比上午来说,他们下午插秧的速度更快,别院的十几人好似早就适应了众人质疑的目光,如今在他们的注目礼下淡然了许多,那叫一个视而不见,活脱脱就是夏婉柔二号三号

 第63章 纨绔一二三

    临近傍晚,众人完成了十亩地的插秧工作,在大家不看好的目光之中回了别院。

    走到了别院门口,夏婉柔便见程嬷嬷正在和一位四十几岁的妇人说话,隔着不远都能看到两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像是相谈甚欢的样子。

    “锦儿,跟程嬷嬷说话的那位是谁?”

    “那是容夫子的母亲容氏,奴婢和程嬷嬷出门的时候遇见过几回,这位容大娘可好说话了,跟村子里林婶子那些人完全不一样。”

    夏婉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确实不一样,对方一静一动间都十分有章法,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面容和那位仅仅有一面之缘的容夫子有四五分的相似,不难看出年轻时也是一个标志的美人儿。

    这样的人在上河村里,是极为出挑的,她来到别院也有将近一个月了,以前还真就从未遇见过,可见这位容氏是个不太爱出门的。

    不多时,夏婉柔带着锦儿便走到了两人面前,容氏笑吟吟的看了过来,目光落到一身麻布衣裳的正主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很快便收敛了。

    夏婉柔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发现这身泛着白色的麻衣上沾染了许多泥土,看起来颇有些嗯,接地气。

    “这位就是夏姑娘吧?”

    容氏先是看了一眼夏婉柔,随即目光便落到了身侧的程嬷嬷身上,后者见状便介绍了起来。

    “容妹妹好眼力,正是我家小姐,小姐,这位便是容夫子的母亲,今日碰巧遇上了。”

    “原来是容伯母。”

    夏婉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