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婶越听越傻眼,俺滴老天爷哟,她包了几十年的粽子了,还是第一次知晓小小的粽子就有这么多花样呢!
难不成她前几十年都吃了个寂寞?不过听着这么多馅儿的粽子,莫名感觉好期待又是怎么回事儿?好期待!这是厨房里春夏秋冬四个丫头一致的想法。
李婶的脸上也带着一丝期待,“好嘞,老奴这就去准备!”
甭管什么馅儿,只要主子想包又有那个手艺,材料什么的绝对不能缺!
夏婉柔想了想,随即又加了一句,“各色馅料多准备一些吧,倘若好吃的话多包点,作坊里的那些工人也送去一些,权当是节日礼物了。”
李婶惊讶了一瞬,随即点头,“老奴知道了,一定多准备一些。”
第二日的早上,夏婉柔就被李婶叫去了厨房。
糯米泡了一个晚上,各种材料准备齐全,夏婉柔到的时候,厨房里原本的几个人都在,就连容飞阳的妻子和小女儿也在,那叫一个热闹。
“嫂子和灵儿也在呢!”
容飞阳的妻子是个长相平凡的女人,据说是容飞阳在山脚下打猎时救下的邻村一个女子,因着背着她下山被同村的人看见,为了不影响她的名声便直接下聘娶了回来,这些年小两口举案齐眉,小日子过得也很是滋润,对方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胜在贤惠,说话也轻声细语的。
当然,在夏婉柔的眼里,只要不作,基本都属于好人一列。
那个被称为灵儿的小女孩比她还小个两三岁,如今也就十岁不到,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代人——
——咳,说白了,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平日里不是刺绣就是刺绣的小女娃,性子随了母亲,在对方搬过来的将近一个月里,两人碰面的机会愣是用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灵儿看了母亲一眼,向前一步极为规矩的微微俯身,就连声音也是小小的。
“见过主子。”
夏婉柔:“”
还真不习惯,这么大点的孩子,搁在现代也就刚上三年级吧?在古代就硬生生的开始学习各种去婆家的必备技能了。
还是他们孤儿院的孩子好哇,为了一口吃的都能把比自己大几岁的人给打趴下喽,那叫一个活力四射。
“灵儿随意就好,在别院里可不兴行礼那一套,嫂子也跟我们一起包粽子吗?”
小容氏害羞一笑,“是啊,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主子的。”
实际上,是容飞阳让她多出门走动走动,说主子是个好的,多出来转转结交一下也没什么。
夏婉柔点头,让李婶给两人准备了小马扎,坐在厨房里和大家一起围着餐桌开始包粽子。
粽叶包粽子的叶子在不同地区,有着地域差距因地而异,南方多用箬叶竹,或者苇叶,形状通常是三角形,呈角锥状或方锥状。在中原地区包粽子的叶子多为槲叶,而李婶准备的就是这种。
第122章 蚕宝宝要休眠
豆沙和红枣是要包成甜粽子,这种甜口的李婶几人本身就会,上手很是熟练,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
只是在给咸味的粽馅调味的时候,夏婉柔插了几句。
“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待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好,老奴来调。”
鲜肉和蛋黄、火腿是要包成咸粽子,不多时便将馅料给调好了,夏婉柔也正是上了手,手艺非常熟练,包出来的粽子只有二分之一手掌大小,小巧又可爱。
灵儿丫头坐在她的一旁,眼睛都看得直了。
“主子也会包粽子?”
不止是灵儿,就连偶然间经过厨房的几个容飞阳的手下看见她双手很是熟练,也都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这么熟练,看起来身经百战啊!
说好的皇家郡主,长公主宠到骨子里的掌上明珠呢,你特么是在逗我?
夏婉柔包粽子的动作僵了僵,好嘛,她已经习惯性的把自己的一些手艺给带出来了,倒是真没考虑到原主怎样。
“这个我学的快,天生的。”
娘的,活了两辈子了,她竟然有充当神童的一天!
脸皮越来越厚了,怎么整?
灵儿疑惑的点了点头,暗道自己可不能落后,也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主子说的对,那就这样扎。”
一上午的时间,厨房里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部加入了包粽子的行列,待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几百个粽子是有了,这也是夏婉柔特意要求的,准备也给作坊里的那些工人发点福利。
“李婶,先这些吧,注意要分开来煮,我要看看大家喜欢的口味。”
眼前的粽子倘若是在别人的眼里,那就只是粽子。但在夏婉柔这个商人的眼里,那就是银子,银子!她已经脑补出了卖粽子的101种方法了。
李婶应声之后便开始指挥起了四个丫头,一边烧火一边煮粽子。
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一个半时辰即可。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
待夏婉柔去了作坊转了一圈,这边的粽子已经煮好了,李婶拿着厨房里的盆趁热取出。
夏婉柔拿起一个扎着红色绳子的火腿粽,打开粽叶,顿时粽香喷鼻,她尝试的咬了一口,便感觉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还不错,有那个味了。”
何止是有那个味了,这要不是身边有几个古人看着,她都要大喊一声比现代的好吃多了!
果然古代产出的糯米和上好火腿比现代的好吃,纯绿色无污染。
其他几人也纷纷拿起了各自喜欢的口味,待尝过之后便开始把魔爪伸向了咸味的,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一个下肚之后便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这咸口的粽子还真好吃,香味十足,可以当饭吃了。”
“是啊,原本以为咸味的可能差一些,没想到各有各的特色。”
见大家都喜欢,夏婉柔心中闪过一抹笑意,望着满厨房的粽子若有所思。
“陌苍,每份粽子各拿几个,给范掌柜送去,顺便问问他还有没有勇气想做做粽子的生意。”
这东西只要包出来了,短时间内就不怕坏,完全可以凉着卖,待买回家自己热一热就能吃,她就不信这咸味的在古代没有市场。
陌苍听见自家主子的命令,看了看主子那闪烁着诡异光芒的眼睛,顿时抽了抽嘴角。
得,不用想,就知道自家主子在打什么注意!
不过
“咳,主子,要不要给宫里送点?上次馨香园的的糕点可是惦记了很久呢。”
夏婉柔:“”
果然有个当皇上的便宜舅舅,想法就是这么让人猜不透。当然,有个偏向于前主子的属下,她觉得更心累!
嘴里的粽子忽然就没有那么香了。
吃过午饭,锦儿丫头便跟上了夏婉柔的步伐,脸上的笑意是挡都挡不住。
“主子,您吩咐奴婢的事儿快办成了!”
夏婉柔微微一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眼神也带上了些惊喜。
“你养的蚕要成茧了?”
“是啊,自从主子您把那些幼蚕交给奴婢之后,这都一个多月了,这几天奴婢瞧着它们懒洋洋的,就连桑叶子也啃不动了,而且身子泛着点白色,是不是快要成茧啦?”
“走,一起去看看。”
这下,夏婉柔书房也不回了,直接去了锦儿所在的后院。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的大簸箕,上面密密麻麻的趴着些蚕,夏婉柔走过去观察了半晌,发现果然如锦儿所说,这些蚕的颜色变得很白,只不过不是要结茧,而是要蜕皮了。
“它这是要脱皮了,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之后才开始吐丝结茧。”
而现在这个样子,距离成茧大约还有小半个月的时间。
锦儿听得目瞪口呆,“还需要这么长时间呢,可是奴婢看着不像是要蜕皮啊!”
“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是因为要进入休眠期,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小妮子还以为蚕会跟蛇一样,蜕皮蜕的到处都是呢,想得太简单了。
“那脱皮既然用肉眼看不到,奴婢怎么分辨它们有没有脱皮呢?”
这可愁坏了锦儿。
夏婉柔回想了一下前世养蚕的过程,开始想着如何解释蚕宝宝脱皮的过程。
第123章 属下是来商议大事的
“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待日后胸部和腹部各自呈现出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了。”
夏婉柔知道锦儿对这些蚕上心,于是尽量用外形上的变化来对她解释什么是休眠状态。
不过结果还是很满意的,这么说的话,小丫头是彻底懂了。
“原来养蚕有这么多事啊,奴婢一定好好用笔记下来。”
自一个多月前主子把事情交给她之后,她便事事亲力亲为,还以为自己完全掌握了蚕的各种习性,却没想到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她去学习的地方,委实太自大了。
锦儿想到这里脸色羞的通红,急忙拿起小本子,用炭笔把夏婉柔说的话给记下来,心想着待明年,她就完全可以按照今年的经验来养蚕了,不会如此手忙脚乱。
夏婉柔一听,顿时想起了她让锦儿记下的笔记,也不知道这丫头记得如何了。
“锦儿,把你记录的东西给我看一下。”
“是。”
锦儿蒋自己厚厚的本子递过去,夏婉柔打开一页一页的往下翻,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
她发现自从把幼蚕交给锦儿之后,到目前为止成活率竟然有50那么多,这是出乎她意料的地方。可别小看这一半的成活率,在温度不能掌握的古代里,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倘若让她来的话,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她可是有侧面打听过江南耿家养蚕的事情,一个家族握着手艺这么多年,也才不过是60的成活率。
“不错,锦儿很厉害,待这些蚕结茧之后,主子我重重有赏!”
不仅给赏赐,这还是惠及天下人的好事,锦儿的功劳居功甚伟,就是可怜了那江南耿家。
“谢谢主子!”
锦儿闻言,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原来这就是干大事的感觉啊!日后就算她嫁人了,也可以有吃饭的手艺了!
咦?貌似有什么东西乱入了?
啊呸!她才不会嫁人呢,跟着郡主那这才叫过日子!
某人丝毫不知道,她一个原本靠着主子给的月例过活的小丫头,如今心中渐渐萌生了现代女强人才会拥有的心绪。
就在陌苍把各种馅料粽子送去馨香园的第二天,范掌柜就迫不及待的亲自来别院了。
而彼时,夏婉柔手里正拿着几张在抖音上买来的设计图纸,在和容叔说着水车的事情。
“这就是水车的设计图纸,可以用来给田地灌溉,我听闻那虎婶家是做木工的,劳烦容叔去问问,看看能不能做几个出来。”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而在陌国的历史上目前还没有。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同样也是为了给村里的人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夏婉柔觉得有必要做出来,日后浇地就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而且她想着待明年就想着把一些田地收回来自己种,制作几个水车势在必行。
容叔拿着图纸看了半晌,在见不到实物的情况下,还真脑补不出来到底如何用。
“主子,这水车真的可以用来灌溉?”
他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手里的设计图纸他是看得云里雾里的,要是真的像主子说的那样可以用来灌溉,那得可以减少多少人力物力?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对于这款水车,夏婉柔很是有信心,无他,这是在抖音上找了一个木匠大师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古代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