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就介绍过,一般NBA里的白人球员,长得看起来比较瘦弱的,基本上都是神射手。
斯托克顿这记急停跳投,敢于自己出手,其实就已经有了八成把握,超音速补防不到位,目送篮球入框。
2比2,两队打平。
“太靠内了吧,别给他太多的出手空间哇,应该稍微往上压一点的。”佩顿和坎普沟通了一下,坎普听完之后点点头,表示了解。
佩顿哇啦哇啦地说完一通,随后接过篮球,运球过半场。
边运边在那边开喷,对象就是刚刚在他头顶上完成投篮的斯托克顿。
嘴上说着一堆废话,但手上丝毫不敢大意,斯托克顿这家伙小动作多,手也快,抢断能力是历史级别的,佩顿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他直接抢断。
佩顿自己的抢断能力也很强,两人相当于都带了手套,都想要收下对方的球,又都互相提防着。。。。。。。
超音速还是走常规的四十五度挡拆战术,撕扯爵士的防线。
佩顿爆发一步,形成突破。
斯托克顿的牛皮糖式防守贴紧了佩顿,佩顿运到罚球线内一步,已经没有了什么空间,于是便往外面分。
此时,爵士再继续将防守阵型扩散开来。
这就显示出和马刺队非常不一样的防守风格。
马刺队对于三分线外的压迫并不强,越往内线越强,到了篮底下的时候,便到达了马刺的防守巅峰,防线整体来看比较有层次感,适合防守突破型球员。
爵士队外线逼抢篮球,内线施加对抗,以人盯人的防守方式为主,人人都有小动作,暗肘黑手飞踹比比皆是,体现出浓浓的时代风格。
秦飞接到了施拉姆夫的分球,此时,爵士队外线轮换,拉塞尔前来防守秦飞。
秦飞佯装要投篮,顺势一个突破往里走。
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顺步突破,但拉塞尔似乎是脚滑了,一下子失去了重心,倒在了秦飞的面前。
秦飞像是过了个马路,来不及惊诧。
中距离的位置上,急停,屈膝,跳投。。。。。。
“唰!”
全场球迷一片哗然,晃倒了?
拉塞尔自己从地板上爬起来,一脸的尴尬,他跑去和裁判说,“裁判,地面上有汗水,太滑了!”
其实不用裁判安排,当爵士进攻时,已经有工作人员冲进场地上,拿起拖把对着刚刚拉塞尔滑倒的地方拖地。
其实也不是说要帮拉塞尔解决地滑问题,而是因为拉塞尔倒地之后,身上汗水全黏在了地板上,肯定要拖一下的。
拉塞尔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晃倒了,只不过这次晃倒他的对象,是一个年仅20岁的年轻人,而且人家似乎还没怎么发力,他就倒下了,要不是两人还有段距离,说是碰瓷也是可以信的。
爵士球迷对于秦飞,自然是有很深的印象。
因为NBA设立最佳阵容三针也才从88…89赛季开始,所以纵观这多年的NBA历史,就从来没有过20岁的最佳阵容三阵球员。
至于更早之前,球员们大多都是打完了大学生涯才进的NBA,起步年龄就要比秦飞大上好几岁,更加不可能有秦飞这个最年轻记录。
如今,秦飞后来居上,火爆程度直追艾弗森这样的“费城之子”,爵士球迷只能感慨超音速这选秀的能力是真的厉害,而爵士似乎从选中了双煞之后,就用完了所有的运气。
开场拉塞尔运气不大好,施拉姆夫在他眼前完成助攻,秦飞一个轻微假动作晃倒了他。
要不是拉塞尔一向忠心耿耿,斯隆忍不住都要破口大骂了。
即使没开口,教练阴沉的脸还是让拉塞尔心中一颤,注意力万分集中。
超音速队开场的状态极佳,和马刺的6场比赛,一点都没有影响到球员们的体力,反而让球队一直保持着一个旺盛的斗志和状态。
开场又过了两个回合,还是由佩顿发起进攻,给到秦飞手里去终结。
秦飞飞身冲进爵士队的内线,在卡尔马龙和格雷格福斯特的脑袋上,劈头盖脸的完成了一记双手重扣。
上一轮打马刺,马刺的内线是禁飞区,这一轮打爵士,找准了机会,飞起来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爵士两个内线都是肉盾,卡位抢篮板能力一流,护框能力却不是很强。
面对一些年轻人喜欢飞在空中犹犹豫豫打球的,他们防守就十分吃力。
这也算是爵士的一个弱点,不过这个弱点在遇到并不是特别强的飞人球员时,也还可以接受,毕竟一场比赛哪有那么多飞的机会,多数时候半路上就被爵士的壮汉们给挤得迷失了方向。
霍纳塞克则是非常感慨秦飞的进步能力。
去年秦飞打爵士,也有一些亮眼的表现,但总体还是“不够”的。
这里的“不够”,指的是秦飞影响力不够,至少是无法撼动爵士队。
可现在,开场几个球下来,秦飞的进攻对爵士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霍纳塞克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请求协防包夹?
但如果连秦飞都要包夹,那佩顿怎么办?施拉姆夫怎么办?坎普怎么办?
这几个可都是比秦飞还要有经验的老球员了,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爵士队根本不可能因为秦飞而改变任何防守体系。
这一点,马上陷入到和马刺一样的死胡同里。
说到底还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问题,两杯毒药,到底要喝那一杯?
为了防守住他而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
“太他妈活跃了。。。。。。。”
斯隆心理无比吐槽,要是23号球员就算了,一个区区18号,竟然也。。。。。。。
。。。。。。。。
状态极好的超音速球员,包括秦飞,给了远道而来,以逸待劳的爵士当头一棒,爵士防守端从开始时就有些力不从心,随后比分上一直落后。
首节比赛结束,爵士21比28落后了超音速7分。
在第二节里,爵士的替补表现还行,利用一些机会追回分差,但超音速马上通过调整阵容稳住阵脚,乔治卡尔到底是联盟新的最佳教练,这点用人的本事还是有的。
通过主力球员错位登场,超音速慢慢又保住了领先优势。
半场结束,超音速51比45领先爵士6分。
秦飞半场得到11分4篮板1次抢断,表现和去年相比当然是提升了许多,这横向同比,对于秦飞成为联盟最快进步球员,当然也是毫无疑意。
远在华夏的朝廷电视台,双平组合继续去年未结束的话题,开始说到今年爵士和超音速的胜败,以及超音速能否夺冠的话题。
两人也是就事论事,比如张卫平就讲的非常诚恳。
“虽然爵士也是60+胜利的球队,但是他们这个60+和超音速的60+还不太一样,超音速是65胜17负的战绩!这样的一份战绩,在NBA悠久的联盟历史上,可以排到第六名,而之前的五只比超音速战绩好的球队全都夺了冠。”
“没错,这五支球队中,有我们熟悉的前两年获得72胜10负的公牛队,也有获得史无前例的常规赛33连胜的洛杉矶湖人队,全都夺了冠。”
孙正平也在那边帮忙佐证了一下。
张卫平言之凿凿,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几乎可以确认,能够获得这种级别胜率的球队,本身就已经是联盟最顶尖的球队实力,不夺冠的可能性,其实非常低,就比如一支球队拿到了70胜,一个赛季一共就输了十来场比赛,什么球队都打不过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夺冠呢?”
额。。。。。。。
孙正平嘴上没说,心里却是狂喊666,深以为然。
第254章 影响
这两年里,爵士把湖人给打惨了。
爵士拥有一群外线奇准的射手,进攻端频繁使用挡拆战术,每次奥尼尔遇到换防外线球员都选择在内线蹲坑,对面几乎在投空篮。
这里也要说一下沙奎尔奥尼尔。
奥尼尔是联盟历史上最优秀的大个子,但同时也是一个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的球员,篮下统治力无敌,能轻松带领一支球队成为夺冠热门;防挡拆能力相当糟糕,对位具有投射能力的球员时防守端的影响力会大大下降,如果没有超级后卫给他擦屁股,遇到内线强的队就有可能吃瘪。
这里的超级后卫,不光是只全明星后卫,而是那种防守特别好,拥有顶级死亡缠绕,能够粘着持球队员球员走,让对方的挡拆发挥不出威力的后卫。
而且爵士强硬的球风和小动作也让湖人叫苦不迭。
球队块头最大的奥尼尔,在一次扣篮中被马龙暗肘后,险些和爵士起了冲突。
超音速和湖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防挡拆的能力,超音速本身拥有一群会防守的外线球员,此外,锋线各个手长脚长,运动能力发达,防挡拆的能力很强。
所以爵士打超音速,明显感受到和打湖人时的不一样,外线感受到的防守压力,骤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体现在球场上就是有些不适应。
超音速则是非常适应爵士的攻防,和马刺打了这六场比赛也不是白打的,如果此刻有化学反应数据,超音速全队至少都在80以上。
时间跨度到下半场,爵士自感凶多吉少,第三节一开场就拼了命。
球场上的“拼命”是一个什么概念?
首先这是一个状态,忘我的状态,目光所及之处,已经没有了其他的东西,只剩下对手队友和篮筐。
其次这“拼命”可以是和自己拼命,也能和对手拼命。
和自己“拼命”就意味着每一个球都必争,尤其是一些滚地球,一些在眼前滚过的球,飞双手去抓,不管身体会不会受伤,拿下每一个球权是第一位的。
和对手“拼命”,基本上就是爆发强大的身体对抗能力,豁出体力,不惜代价的和对方硬碰硬。
体现在场上,那就是双方的攻防都非常恐怖,为了一个球两支队伍可以有七八个壮汉,不顾两三百斤的体重倒在地上抢球。
裁判遵循主场概念,一些该吹不吹的球都不吹了。
那也没好意思一直吹爵士,干脆各打五十大板,都不管了。
这样比赛中肉搏的多,进球的少,犯规的也少。
犯规少了之后,一些其实是打手的球,也被视为抢断或者盖帽。
所以90年代抢断多其实也有时代因素。
这年代三分线短,大家集中在一起作业,协防的机会比较多,这年代手部接触规则和后面不一样,这年代外线球员获得犯规的数量也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年代的挡拆少,投篮少,突破多。
球场上,如果你整场比赛接球就投,防守球员很难把你的球断掉,因为你不停球,也不运球,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失误。
所以有些球员失误多是由于球队的战术原因或者某些客观原因。
不过也有些球员,失误多纯粹就是因为太浪了。。。。。。。。
双方的比分上涨速度很慢,爵士的小动作特别多,裁判不吹,更加变本加厉,然后佩顿就在那边喷人,用他自带扩音的嗓子,喊得所有人都听得见。
裁判也不尴尬,左耳朵听右耳朵出。
只要你不感觉尴尬,尴尬的永远都是别人。
三节比赛结束,超音速70比65领先爵士5分。
5分的分差在爵士眼里根本不算是什么,爵士的一群射手就保证了球队的爆发力,这一点和马刺队也是截然不同。
打马刺的时候,领先5分感觉已经很稳了,打爵士领先10分都不嫌多。
这也体现了两队之间一些细微的差别。
秦飞下场时,边上不知道哪个球员,在那边狂呼“MVP”。。。。。。。
他诧异地往看台上看了一眼。
MVP肯定是差的有点远,但冒出这样的头来,似乎也证明了他在球队中扮演着原来越重要的角色,连球迷都变得有些不正常了。
休息时,还是由助教鲍勃和他沟通,鲍勃专门在白板上画了一些爵士的战术,在秦飞的身边进行分析。
抽丝剥茧之后,爵士复杂的挡拆体系逐渐暴露出原样,鲍勃威西在白板的战术画了几个圈,专门标注了之前爵士队投篮比较密集的地方。
“还有就是霍纳塞克的防守问题。”
鲍勃说:“霍纳塞克的进攻确实很好,而且三分很准,但过去的一段时间表明,霍纳塞克在爵士的战术地位下滑,换句话说,爵士外线分球的第一选择,未必就全都是霍纳塞克,也有可能是拉塞尔。”
“你在底角位置的时候,其实队友很难帮你换防,但却因为距离篮筐更近,所以其实非常适合进行包夹作业。。。。。。。。”
。。。。。。。。
秦飞休息到末节决胜阶段,只剩下7分钟时重新登场。
此时,超音速领先爵士依旧有6分之多,爵士队的替补球员在这段时间里没有找到机会去追平比分,甚至还被超音速的替补球员拉开了一些分数。
等到了球队大佬们纷纷登场,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