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守寡后我重生了-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阳其实一个人待着也没关系,但婆母、大嫂如此体贴,她便道:“我也一直想叫婉宜过来陪陪我,先前怕她舍不得家里才没有开口。”

    俞秀忙道:“舍得的舍得的,她巴不得过来呢,那等过了正月十五,我就叫她搬过来。”

    华阳看向罗玉燕:“婉清也一起来吧,她们姐妹俩好有个伴。”

    华阳可是当今圣上的亲姐姐,谁家的女孩子能够在华阳身边住一段时间,自然是脸上沾光的好事。只是罗玉燕心里清楚,长公主喜欢的是婉宜,邀请自家女儿只是出于客气,而且婉宜这个年纪已经很懂事了,婉清还无法照顾自己,真搬过来,撒个娇发个脾气的,那是给长公主添乱。

    所以,罗玉燕惋惜地道:“婉清就算了,她现在太小,离家要哭的,等她大些,再让她来您这边沾沾光。”

    华阳确实是随口一说,免得罗玉燕觉得受了冷落。

    外面阳光还算好,三妯娌聊了两刻钟见陈敬宗与孩子们还没回来,也并肩来了花园。

    绕过一片花树,看到陈敬宗坐在一张长凳上晒着太阳,五个孩子或坐或站的将他围在中间。

    应侄子侄女们的要求,陈敬宗在讲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他当然立了战功,不过他现在说的纯粹都是瞎编乱造仿佛吹牛一样,偏偏孩子们就爱听这些。

    罗玉燕笑道:“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四叔,大爷、三爷可不会这么哄孩子开心,像我们家三爷,他倒是天天都笑,孩子们不怕他,可他没有四叔的这份耐心。”

    俞秀心想,陈伯宗是有耐心,却不会给孩子们讲这些不着调的,哪个孩子又喜欢听他说那些大道理?

    陈敬宗早瞧见她们了,讲完最后这个故事,便挨个摸了摸侄辈们的脑袋:“行了,你们该回去了!”

    三郎嘟嘴:“我们过来拜年,四叔你都不留我们用饭!”

    陈敬宗:“你就知道馋嘴,回家找你爹要去!”

    他当然不会吝啬一顿午饭,只是时机不对,长公主府还在服丧,就是华阳开口挽留,大嫂三嫂也不好应。

    俞秀、罗玉燕确实是来带孩子们走的。

    往回走时,陈敬宗跟华阳抱怨:“你真是个好四婶,侄子侄女想听故事你就推我出去满足他们,那你怎么不心疼心疼我?”

    陈敬宗:“心疼我脑仁被他们吵得嗡嗡的,心疼我连着讲故事嗓子都快冒烟。”

    华阳:“你年年都白拿大哥三哥的礼物,替他们哄哄孩子不是应该的?”

    他开始跟华阳算账,算这些年他发了多少压岁钱出去,早超过两个兄长送的礼物的价值。

    华阳:“那你小时候呢,你不会走路的时候,你想听故事的时候,大哥三哥是不是也都有求必应?”

    陈敬宗:“你也说小时候的事了,谁还记得?反正从我记事起,都是他们逼着我读书练字。”

    华阳瞪他:“少得了便宜还卖乖。”

    别说两三个亲哥哥了,给她一个像陈伯宗或陈孝宗这样年年都会送她生辰礼物的亲哥哥,华阳都心满意足。

    可她没有,她就一个弟弟,一个会捅个大篓子叫她头疼的皇帝弟弟!

    过了正月十五,陈伯宗、俞秀一起将婉宜送了过来,说了很多叨扰的客气话。

    华阳牵着婉宜,叫夫妻俩只管放心,她这边女先生都准备好了,保证不会耽误婉宜的功课。

    这日婉宜跟着女先生在练女红,安乐大长公主又来做客了。

    安乐大长公主看看华阳,再看看婉宜,笑道:“婉宜比盘盘小十岁,盘盘比我小十岁,现在看着你们俩相处的样子,我就好像看到我二十多岁稀罕盘盘的时候,多像啊。”

    华阳愣了愣,难道她与婉宜投缘,还有这层缘故?

    倒是婉宜,俏皮地问:“大长公主,我四婶十二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安乐大长公主回忆片刻,揶揄道:“她啊,她可没有你这么乖,骄傲的跟园子里的牡丹花似的,天天拿鼻孔对着别人。”

    华阳:……

    牡丹花有鼻孔吗?姑母这叫什么比喻!

    安乐大长公主离开后,婉宜坐在暖榻上陪四婶说话:“您小时候有交好的姐妹吗?”

    华阳摸着小姑娘柔顺的头发,不无遗憾地道:“没有,几重宫墙隔着,便是有话语投机的闺秀一年最多见几次面,如此,又能养出多厚的情谊。”

    如果父皇子女多一些,她或许能遇到几位真心交好的公主,偏偏父皇只有她与南康两个女儿,对南康,她确实一直都是拿鼻孔看过去的。

    婉宜忽然有些明白四婶为何会那般可望不可即了,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四婶从小在高高的宫墙里长大,又比孤家寡人强多少呢?

    待夜幕降临,陈敬宗回府时,婉宜早睡下了。

    但她写了一封信,托流云殿的小公公转交给四叔。

    陈敬宗稀奇地取出信纸,就见侄女在上面写着:四叔,今日听四婶说她小时候都没有什么朋友,你要对她更好一点。

    他坐在榻上的矮桌一侧,一边吃饭一边跟华阳闲聊,提到了侄女的信。

    华阳只觉得好笑:“婉宜是不是觉得我挺可怜的?”

    陈敬宗:“难道你不可怜?”

    华阳倨傲地扬起下巴:“朋友有什么好,我更喜欢看那些名门闺秀都小心翼翼地奉承我、跪拜我,可我不能这么跟婉宜说,免得她害怕,不敢再亲近我了。”

    陈敬宗:……

    仙女就是仙女,虽然会心软怜悯凡人,但她始终高高在上,不会真的与凡人平起平坐。

    她虽然不是真的仙女,但公主与仙女,也没差多少了。

    。

    到了三月,阳光明媚,长公主府里的迎春、梅花、海棠也次第盛开了。

    每日都带着婉宜这样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共赏如此烂漫的春光,华阳心底残留的对父皇驾崩的悲伤,也如水面的浮冰,消融不见。

    只是才进四月,长公主府来了一位叫华阳十分意外的客人。

    华阳在花园的水榭里招待了武清侯府世子夫人,也就是戚瑾的妻子,她的表嫂田氏。

    田氏曾经因为流产而郁郁寡欢卧床不起,华阳怜惜她前世红颜早逝,曾经亲自去开解。

    但两人之间也就那一次聊得深了些,华阳委实没料到田氏会来探望她。

    田氏被朝云带进水榭,看到华阳,她还没说话,先红了眼眶。

    华阳朝身边的大丫鬟们使了个眼色。

    朝云等人退下后,华阳指着旁边的座椅,温声道:“表嫂过来坐吧。”

    田氏摇摇头,忽然朝华阳跪了下去。

    华阳吃了一惊,想去扶她,田氏一边流泪一边开口道:“长公主,我要与世子和离了,其实这是我与他的事,本不该来叨扰长公主,只是当初是您的一番话将我从绝望中拉了出来,因为我是您的表嫂,您才关心于我,如今我要与世子断绝关系,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过来跟您说一声,解释清楚,以免您误会我不知好歹,辜负了您的一份好意。”

    和离?

    华阳诧异道:“好好的,为何要和离?是表哥做了什么吗?”

    田氏笑了,眼里却仍有清泪滚落,她看向水榭外被春风吹出层层涟漪的水面,还算平静地道:“世子没有对不起我,他只是不喜欢我,不怕您笑话,我嫁给他这么多年,他与我同房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那少得可怜的几次,也只是因为长辈们催促子嗣催的急了。”

    “我一直不明白,我究竟哪里不好,才让他如此待我。后来听了您的那番话,我决定放下了,不再管他如何想。”

    “我还以为,我会继续这么一潭死水地跟他过下去,没想到他,他竟然收用了两个通房,还让她们都怀了子嗣。”

    “婆母劝我开怀,说孩子生下来会记在我的名下,那意思,好像我这么多年无子,都是我身体不行的缘故。”

    “长公主,我在您面前说这番话,不是为了拈酸吃醋,不是为了要您出面替我解决什么,我只是想您知道我的委屈。世子既不给我宠爱,又不给我一个妻子应有的体面,既然如此,我何必再赖在戚家?”

    说完,田氏擦干眼泪,神色虔诚地给华阳磕了一个头:“自我嫁入戚家,沾戚家最大的福气便是得了您的那番话,我这辈子都会在心里感激您的恩德,只求您不要怪我不知好歹。”

    终于明白原委的华阳,心情复杂地扶起田氏,叹息道:“果真如你所说,表哥那般对你,纵是我也无颜再帮表哥挽留什么,但如果其中有什么误会,我也由衷地希望表嫂能让表哥解释清楚,不要轻易断了夫妻的缘分。”

    换成华阳,陈敬宗敢惦记通房,她都要休了他。

    或者她是田氏的娘家姐妹,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支持田氏和离。

    奈何华阳是戚瑾的表妹,这个时候,她总要对田氏说些挽留的客套话,免得田氏以为她一点都不在乎田氏的去留。

    田氏苦笑着摇摇头:“我问过他为何宁可给通房孩子也不肯碰我,他直言对我不喜强求不来,和离的事,他也答应了。”

    华阳:……

    戚瑾那叫什么话?

    两人成亲前肯定相看过,既然不喜田氏,他为何要娶,为何要白白磋磨田氏这些年?

    什么表哥不表哥的,就是亲哥哥做出这种事,华阳也不可能偏帮他分毫!

===第 127 章(“你会不会后悔娶了我这个。。。)

    戚瑾去年腊月中旬随大军一起回京; 当时伤势就养得差不多了,正月里戚太夫人又提到子嗣问题,戚瑾便一口气收了两个通房。

    到三月里; 两个通房陆续诊出了喜脉。

    对于戚太夫人、侯夫人来说; 哪怕通房怀的只是庶子,戚瑾有后了,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唯一尴尬的是田氏; 可戚瑾的母亲侯夫人觉得,田氏一直子嗣艰难; 戚瑾拖到现在才收用通房; 已经很照顾田氏了; 田氏也不该有什么怨言; 这事就算传出去,别人也不会指责儿子什么。

    让整个戚家都没想到的是; 素来柔顺的田氏,突然要和离。

    戚瑾是第一个同意的; 戚瑾口头同意后,田氏立即搬回了娘家,然后交给长辈们来戚家拿正式的和离书。

    但戚太夫人、武清侯、侯夫人都觉得这门婚事还有挽留的余地,不许戚瑾写和离书。

    戚家是太后娘家、皇帝的舅家,越是如此; 戚家越该恪守本分,少生枝节。

    戚家这边还想跟田家保持姻亲关系; 没想到田氏突然去了一趟长公主府,将这事捅到了华阳那边。

    华阳知道了; 意味着不久戚太后也将知道。

    于是,田氏才从长公主府出来; 得到消息的戚太夫人忙进宫去见戚太后。

    这会儿元祐帝还在御书房读书,戚太后在乾清宫后殿的西暖阁招待的母亲。

    宫人们都守在外面,只有娘俩在里面低声交谈。

    关于戚瑾喜欢华阳这件事,当年戚太后也只对自己的母亲说过,并要求戚太夫人尽快替戚瑾定下一门婚事,彻底让他死心。

    彼此都知道内情,此时戚太夫人也直接对女儿说出了她的猜测:“瑾郎当初虽然娶了田氏,可我看得出来,他一点都不喜欢田氏,毕竟田氏跟盘盘比,哪里比得上呢。我是盼着田氏能慢慢打动他,或是时间长了他自己慢慢放下,可瑾郎看着温和好说话,却是个倔脾气,这么多年他不喜田氏也没有收任何通房,归根结底,他还是放不下盘盘。”

    “去年豫王造反,盘盘跟着随军,除了和谈的大事,盘盘应该也是担心驸马吧?”

    戚太后点点头,她能不了解自己的女儿吗,如果不是为了驸马,女儿哪里会那般委屈自己。

    戚太夫人:“他们在外面待了整整五个月,盘盘与驸马的恩爱,瑾郎肯定看在眼里,他身上中的是叛军的箭,心里则挨了盘盘亲手扎上来的箭,这一箭才是彻底叫他断了念想,然后才有了他收通房的事。”

    戚太后神色平静:“断了就好,不然苦的只是他自己,从始至终,盘盘都不知道他的心思。”

    戚太夫人:“是啊,都是瑾郎犯了执念,跟盘盘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就是吧,我好不容易盼着瑾郎死心了,盼着他与田氏好好过,田氏那边却因为通房怀孕,一下子受不了了,非要闹着和离。我们这边还在跟田家商量,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田氏竟然去找盘盘了,这叫什么事?”

    “她为何找盘盘,难道她看出了瑾郎的心思?”

    “那倒没有,连瑾郎他娘都不知道,田氏哪里看得出来,瑾郎也不可能跟她说这些。是盘盘心善,在田氏病重的时候劝过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