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守寡后我重生了-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后与公爹为何要弟弟小小年纪就坚持早朝,还不是怕弟弟学了皇爷爷与父皇。

    她刚在心里替弟弟开脱,陈敬宗就道:“可你弟弟还小,从小就没吃过苦头,一下子逼得太紧,换我我也受不了。”

    以往朝代,三四岁七八岁的幼帝都很常见,元祐帝继位的年龄并不算稀奇。

    可元祐帝应该是这些小皇帝里命最好的,他出生不久就是太子,无须与皇子们争夺储君的位置,豫王更是早早就藩去了,后宫有戚太后这个厉害的母后在,也没有人敢谋害太子。先帝只是懒,脑袋并不糊涂,任用贤臣将江山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元祐帝也不必担忧外患。

    也只有这样生在福窝里的元祐帝,才有机会抱怨觉不够睡。

    他把话都说了,华阳唯有一声轻叹。

    她重生回来的时候,只是元祐三年腊月,弟弟也才十六岁,还坚持着每月九次早朝,但后面弟弟到底坚持了多久,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华阳也不知道。

    她帮弟弟出装病博取减少朝会的主意,完全是因为她知道弟弟会真的生病,反正公爹都会妥协,何不将这个当成缓和君臣关系的机会?

    罢了,走一步是一步吧,她这个做姐姐的,本来就只能尽量将弟弟往明君的路上引导,但能不能做成明君,关键还得看弟弟自己。

    华阳先进宫住了两晚,初三出宫后就去了陈府。

    夜里陈敬宗问她:“这次打算在家里住多久?”

    陈敬宗:“七夕又不算什么正经节日,为何要在这边过?”

    华阳听出点不对来:“你就那么着急回去?就你这样,难怪母亲总要挖苦你。”

    陈敬宗半压住她,看着她道:“咱们都多久没有出去逛了,七夕夜城里没有宵禁,我想带你去街上走走。”

    住在长公主府,他们夫妻想在外面逛多久就逛多久,住在这边,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老头子母亲都能知道。

    难得他这个大粗人还有这风花雪月的兴致,只是今年七夕公爹会撞上一场“飞来横祸”,华阳必须留在陈家才能帮忙化解。

    “城里人太多了,我嫌挤得慌,不如初九咱们去弘福寺住一晚,次日你休沐,正好在外面玩一天。”

    华阳提议道。

    陈敬宗:“初九是初九,初七是初七。”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人间相好的男男女女也会相约黄昏后,陈敬宗想跟她去外面“私会”一场。

    华阳懂了:“你想做牛郎?”

    陈敬宗不语,只是看着她。

    华阳:“你也不嫌晦气,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面,你还不如继续当月宫里的兔子。”

    玉兔好歹能时时陪伴在嫦娥身边。

    陈敬宗:……

    华阳:“再说了,我都答应婉宜婉清了,七夕夜要陪她们乞巧。”

    陈敬宗能让长公主做食言的小人吗?

    他只好放弃了七夕晚上出门。

    。

    七月初六这晚,孙氏与陈廷鉴躺下后,对丈夫道:“明日七夕,家里两个孙女要乞巧,你早点回来陪陪她们?”

    陈廷鉴:“女子才乞巧,你们操持就是。”

    有那时间,他还不如多看几封奏折,多写几封文书。

    孙氏嗤笑:“当年也不知道是谁,说以后每年七夕都陪我过。”

    陈廷鉴:……

    原来要他陪孙女是假,陪她才是真。

    可两个人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还过什么七夕,叫孩子们知道了白招笑话。

    孙氏背对他躺着,继续嘀咕:“天天回来那么晚,说是在忙公务,谁知道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外室。”

    陈廷鉴都气笑了:“孙女都快谈婚论嫁了,我还养外室。”

    孙氏:“谁知道呢,男人人老心不老,七八十抱幺儿的也不稀罕。”

    陈廷鉴沉默片刻,再沉默地抱住了妻子。

    孙氏:……

    翌日早上,陈廷鉴依然早早地去了内阁,他也想早点回家,但朝堂那么多事,有时候忙着忙着就忘了。

    到了内阁,陈廷鉴发现曾阁老又递来一封告病请辞的折子。

    陈廷鉴看到那些他已经能背下来的字眼就摇头。

    现在内阁一共有四位阁老,除了他与吕阁老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当差,剩下两位,七十五岁高龄的殷阁老是真的年纪大了,一个月能进宫两三次都算多的。另一位就是曾阁老,今年六十一岁,本来身体挺硬朗的,结果这两年愣是因为怕他,生生给怕病了,三天两头地恳求皇上放他回乡养老。

    陈廷鉴确实看曾阁老不太顺眼,因为当初曾阁老跟已经离京的前任首辅高阁老是一条船上的,也曾在朝堂上反对他反对得吐沫横飞。可现在内阁陈廷鉴说了算,只要曾阁老支持他的改革,亦或是不支持但也不捣乱,陈廷鉴犯不着非要对付曾阁老。

    现在曾阁老天天摆出一副担心被他迫害的样子,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把折子递给了元祐帝、戚太后。

    元祐帝不以为意,曾老头想走就走吧,反正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戚太后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曾阁老无过离京,只会让其他反对改革的大臣诟病陈廷鉴容不得人。

    “曾阁老是先帝朝的肱股之臣,如今他病了,阁老就代我与皇上过去探望探望吧,叫他安心休养,不要顾虑太多。”

    放下折子,戚太后对陈廷鉴道。

    陈廷鉴颔首:“臣也正有此意。”

    探望是要去探望的,但下值之后,陈廷鉴还是在内阁多逗留了三刻钟,这才带着长随出宫去了。

    才出皇城,陈廷鉴就见家里的一个管事站在马车旁,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

    陈廷鉴:“可是家里出了事?”

    管事忧心忡忡地道:“是大小姐,刚才她在花园里玩耍,不小心扭到了脚,疼得直哭,当时只有长公主陪在左右,长公主为此十分自责。”

    陈廷鉴惊道:“郎中如何说?”

    管事:“不知道啊,夫人叫我过来的时候,郎中还没到。”

    陈廷鉴立即上车,命车夫尽快往家里赶。

    无论是孙女的脚伤,还是长公主的自责,都比曾阁老的病重要,陈廷鉴甚至一直都怀疑曾阁老的病是装的,那么明日再去探望也没有关系。

    陈家。

    各房的主子此时都聚集在观鹤堂婉宜的房间,看着刚请过来的郎中轻轻抬起婉宜的脚踝。

    婉宜没有叫,只是紧紧咬住嘴唇,一副强忍痛苦的模样,眼里含着两汪将落未落的泪。

    俞秀心疼死了,可她知道长公主正在自责,所以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

    华阳手里攥着帕子,坐在婉宜的床边,自责又关切地看着郎中。

    这位郎中是德元堂的王老先生,那年华阳为了不让父皇选秀跳冰窟窿装病,出宫后真的做了噩梦,陈敬宗担心她,又不想惊动全家人,便曾装做扭了脚,请王老先生跑了一趟。

    王老先生一捏婉宜那纤细的脚踝,心里就嘀咕上了,陈家人都这么娇气吗,明明没什么大碍,却要一惊一乍的?

    看看婉宜梨花带雨的小脸,再看看关心则乱的长公主,王老先生不好表现出来,说些安抚的话,再给婉宜也开了一副治跌打的膏药。

    陈伯宗亲自送老人家出门。

    婉宜悄悄与四婶对了个眼色。

    四婶可是说了,说今晚四叔特别想出去逛,可四婶嫌街上人潮拥挤没有兴致,又不想直言泼四叔的冷水叫四叔失望,故而请她装受伤掩饰一下。

    四婶对她那么好,婉宜当然愿意帮忙,至于四叔,就老老实实陪四婶在家里过节吧。

    为了作戏,婉宜还往袖子上涂了辣椒水呢!

    眼泪不够的时候,她就轻轻蹭蹭眼睛。

    陈廷鉴步履匆匆地过来时,看到大孙女哭得眼圈都红了,又怎么会怀疑?

    他先关心大孙女,再劝说长公主儿媳不要自责。

    华阳嘴上应着,看向婉宜的眼神依然充满了懊悔。

    直到夜幕降临,婉宜忽然宣布她的脚不疼了,高高兴兴地跑去四宜堂邀请四婶陪她们一起去花园里乞巧。

    华阳当然给侄女面子,带上陈敬宗一起去了。

    不仅他们夫妻,陈伯宗俞秀、陈孝宗罗玉燕,乃至陈廷鉴与孙氏也都来了,看着孩子们摆弄针线,对着天上的银河欢声笑语。

    陈廷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享受这种天伦之乐,此时坐在藤椅上,随风轻扬的长髯也掩饰不了他的笑意。

    华阳见公爹心情好,她的心情就也很好。

    上辈子,公爹特别倒霉,七夕傍晚去曾阁老府里探病,当天晚上曾阁老竟然病情恶化,一命呜呼。

    太医们去瞧过,曾阁老确实就是自己命数到了,因病而辞世。

    可当公爹死后,新任首辅上书公爹的七大罪状时,七罪之四,便是指责公爹排除异己!

    公爹任首辅多年,贬罚过贪官庸官,也确实为了推行改革,贬罚过一些拒不肯配合的官员,但这些地方官数量多却份量不够,于是曾阁老就被推选了出来,成了公爹排除异己“故意气死”的大苦主!

    华阳干涉不了公爹对官员的任命,她也不知道公爹到底都贬罚过哪些官员,这条罪状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公爹去探望曾阁老。

    计划成功,华阳一脸满足。

    突然,有人在她耳边轻咳一声。

    华阳偏头,对上了陈敬宗的那张大黑脸,眼里明明白白地写着——“你不肯陪我过节,却盯着老头子笑,什么意思?”

    华阳:……

    其实她完全可以不理会陈敬宗这瞎吃的飞醋,可谁让她心情好呢?

    这一晚,明月虽然只有半圆,但华阳还是由着陈敬宗将她抱到窗边,陪他附庸风雅。

===第 133 章(“你敢不去我出家给你看。。。)

    陈敬宗把华阳抱回床上;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街上忽然传来二更的敲更声。

    鬼使神差的,华阳想到了那位曾阁老。

    这些年她是没怎么见过曾阁老了; 早些年倒是在宫里碰过面; 记忆中的曾阁老是个看起来老实本分的文臣模样。

    但长得老实的人未必胆小,据说公爹还是次辅时,曾阁老经常在朝堂、内阁帮着前首辅与公爹对着干。

    可当时曾阁老的底气是前首辅给的; 待公爹升上去,曾阁老立即变成了缩头乌龟; 连公爹的面都不敢见; 告病在家; 唯一的心愿就是朝廷快点准了他的请辞; 让他告老还乡,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

    曾阁老这种性情; 上辈子他的半夜亡故,与公爹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当然; 公爹肯定不是真的迫害了曾阁老,而是华阳忽然怀疑,会不会是曾阁老太畏惧公爹了,公爹不露面还好,公爹一去探望; 反倒加重了曾阁老的病情?

    果真如此,曾阁老或许还会多活一段时间; 直到公爹再去探望,再被吓破胆子?

    她不是盼着曾阁老今晚就走,只是为这种无法彻底把握的局势而烦躁; 倘若明日公爹又要去探望曾阁老,她该怎么阻拦?

    灯已经熄了,陈敬宗听出她呼吸不像是犯困的样子。

    华阳摇摇头,抱住他劲瘦的腰,决定先不想了,明天再随机应变。

    陈敬宗正奇怪今晚她怎么不嫌他身上热了,刚要捏捏她的手,华阳突然松开他,抱着被子转了过去。

    次日陈敬宗出发不久,华阳也醒了,实在是心里装着事,干躺着更难受。

    趁着清晨凉快,华阳带着两个丫鬟去逛花园了。

    陈廷鉴并不知道长公主儿媳在做什么,他一如既往地早早出发,去内阁当差。

    上午他与几个臣子在乾清宫面圣时,守在殿外的一个太监忽然收到一个消息,便挑起帘子,朝里面探探脑袋。

    站在元祐帝旁边伺候的曹礼见了,走过来,听完禀报,再往回走。

    曹礼面露悲戚:“禀娘娘、皇上,方才曾阁老家里来报,说就在刚刚,曾阁老病逝了。”

    元祐帝吃了一惊,昨天还恳求告老的曾老头,这就没了?

    陈廷鉴与她对了个眼色,这时却不好解释什么,只与其他几位大臣一起,说了些缅怀曾阁老的话。

    同在内阁十几年,即便是政敌,也是有些交情在的,陈廷鉴说着说着,眼中竟落下泪来。

    那几位大臣见了,一边佩服首辅的厉害,一边也飞快酝酿泪意。

    元祐帝哭不出来,重重地叹了口气,也示心情沉重。

    戚太后做主,叫曹礼亲自去曾阁老家中传她口谕,赏赐丧仪,给足了曾家体面。

    等几位大臣退下,殿中只剩戚太后、元祐帝、陈廷鉴,戚太后才问陈廷鉴:“昨日你见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