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
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女帝武明空,看方修的眼神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方相(这奸贼)什么都没做,只是叫骂,竟然就将堂堂太尉气得吐血!实在可怕!”
许多言官看方修的眼神中甚至带上了一些崇敬。
“辩论之道,攻心为上!”
“方相今日真是给我等上了一节好课!”
方修自己却是越想越觉得发挥失常。
要是趁着他还没吐血的功夫,多骂两句。
说不定能直接送走这老不死的!那样才是大快人心!举国欢庆!
经过这么一闹。
一时间,也没人敢做出头鸟。
等了好一会。
才有御史斟酌着开口。
“方相所言极是,这些粮商胡作非为,贪婪无度,是该惩治。”
“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方相可否为下官解惑。”
方修看向那名御史,淡淡道:“说。”
御史这才道:“下官想,若是经此一事,吴商不再来我大乾贩粮,该如何是好?”
说到这,似乎是怕方修误会自己要给粮商翻案。
他又紧接着补充道:“当然,下官知道,商人重利轻义,只要有利润,哪怕这利润不大,也必定会做。”
“只是这些商贾一个个奸诈的很,他们这些年尝到了甜头,再让他们做苦生意,怕是不易。”
“我大乾的粮食,目前还无法自足。”
“若是他们联合起来,放弃小部分的利益,以此威胁朝廷,该如何是好?”
这御史所说的确实是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粮食不够是大乾目前的国情。
人家要是不做你的生意,你总不能逼着人家做吧?
朝廷和吴国粮商的矛盾一旦激化。
掌握主动权的还是这些吴国粮商。
毕竟大乾可没有燕国的实力。
没有“你不卖粮食给我,我就派大军去抢”的底气。
文武百官听见这個问题,都将目光望向了方修。
不少人眼神中还带着揶揄。
想要看他如何解决这个几乎无解的问题。
纵然伱权势再大,也只是在大乾!
对这些吴人,你能有什么办法?
那些给粮商撑腰的百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里却是冷笑连连。
“方相啊方相,任你如何巧舌如簧,这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我们的!”
龙椅上。
武明空听见这个问题,柳眉微微皱起,同样陷入了沉思。
从昨日开始,她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想了一夜,都没找出解决之法。
因此。
她今天的想法只是对那些粮商和他们背后的靠山略施小惩。
让他们知道,大乾朝廷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般,可以任他们拿捏。
至于粮价。
能降个两三成,就算达到目的了。
“哎,太傅的话虽不中听,说的却也是事实。”
“大乾羸弱,许多事的主动权,都落在旁人的手里。”
“即便是小小的粮商,朝廷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只希望朕当朝后的这些年,可以扭转一些局面,让大乾重新富强起来。”
武明空想到这,下意识地看向了方修。
今日之前。
她原以为,大乾想要走上正轨,首要之事就是诛杀方修这奸贼!
但这奸贼这些天所做的事,除了指鹿为马外,倒真有了一些丞相的样子。
因此,女帝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要是你能像今日一般,多为百姓着想,朕倒是可以留你一命,让你在朕身边做个端茶递水的宦官。”
武明空一双明眸,凝视方修,心里这么想。
与此同时。
她的脑海里又冒出了奇怪的画面。
画面中。
方修穿着宦官的衣服,毕恭毕敬的站在自己的身旁。
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让他添茶,他就得添茶。
让他捶背,他就得捶背。
让他捏腿,他就得捏腿。
那画面,只是想一想,就觉得无比的解气!
女帝想着想着,倾城的脸庞,又是浮现淡淡的红晕。
【情绪值+2000】
此刻。
一道无比自信的声音忽然响起,将她从幻想中拉了回来。
“此事不足为虑!本相自有办法解决!”
话音落下。
女帝和文武百官都面露惊诧之色,下意识地看向方修。
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乾国最大的问题,并非是前些年兴起的种植葡萄的风气。
而是土地贫瘠,耕地不足!
这个问题不解决,朝廷的粮食就必须倚赖吴国。
而土地贫瘠这个问题。
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
果然。
方修话音落下没几秒。
新上任的户部侍郎赵又廷就坐不住了。
他迈步而出,躬身行礼,然后道:“方相,粮食一事,非同小可,若非有十足的把握,还望不要轻言解决二字。”
户部掌管钱粮。
他这个户部侍郎自然对大乾粮食的现状十分了解。
他很清楚。
依照现有的耕地和农户,大乾想要摆脱吴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根本是天方夜谭!
方相这话,在他看来,只是为了面子,胡诌罢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站出来。
毕竟相比驳了方相的面子,事实更加重要!
朝廷已经在粮食的问题上犯过一次大错了。
这一次绝不能再错!
方修听了赵又廷的话,没有发怒。
他仍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反问道:“赵侍郎觉得,本相若无十足的把握,敢妄言解决此事?”
说完,没等赵又廷说话,就面向女帝,朗声道:
“臣有一物,名曰红薯,想要敬献给陛下!”
第20章 震惊百官的红薯
武明空听见“敬献”两个字,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指鹿为马”的画面。
倾城的脸庞微微抽动了一下。
但同时,她也很好奇。
这红鼠是个什么玩意。
不止是她。
文武百官也都抱有同样的好奇与疑惑,纷纷望向方修。
“不知道方相这一次又要做什么。”
“难道是要效仿上一次指鹿为马,指兔为鼠?”
这时。
方修让人取来了一个麻袋,和一口大锅,以及若干木柴。
武明空和百官见了,更加疑惑。
这是要在奉天殿里烧水煮鼠吗?
方修无视他们奇怪的眼神,自顾自的从麻袋里取出红薯。
高举在手上,大声道:“陛下!这便是臣要敬献之物——红薯!”
女帝和文武百官齐齐望向方修手里的红薯,眉头皆是皱了起来。
这是個什么玩意?
为何以前从未见过?
武明空斟酌了一下,开口道:“方相可否为朕解释一下,这红鼠为何物?”
方修举着红薯,朗声道:“红薯乃是一种粮食,滋味清甜,饱腹感极强!成人只吃一个便可饱腹,孩童只需半个!”
“这。。。。。。”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他们活了这么多年,只知道粮食有稻、黍、稷、麦、菽五种。
这红薯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武明空眉头微微皱起,显然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红薯这种粮食。
此刻。
她已经开始怀疑。
方修这奸贼是不是又要拿自己开涮?
这时。
方修继续道:“此物是不是如本相所说,滋味清甜,饱腹感极强,陛下与诸公一尝便知!”
说完,他让人拿来了火镰和火绒,在这奉天殿架起了一口大锅。
然后将这一麻袋洗净的红薯,直接丢进了锅里。
礼部众人见到这一幕,表情都是一滞。
“这算不算君前失仪?”
他们下意识地看向龙椅上的女帝,想要说些什么。
但却发现。
女帝正探出身子,一脸好奇的盯着锅里的红薯。
陛下都不在意,他们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纷纷保持沉默。
片刻后,水沸腾起来,咕咕作响。
方修站在一旁,估摸着红薯也差不多熟了,又让人取来早就准备好的瓷碗。
一个红薯分两半,装在瓷碗里,分给女帝和文武百官。
“今日带的红薯不多,诸公一人半个。”
女帝和文武百官伸手接过瓷碗和调羹,待红薯凉一些后,用调羹挖着吃。
红薯刚入口。
清甜的滋味就席卷味蕾,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是眼前一亮!
武明空细细的品味红薯的滋味,明眸一亮,只觉得这红薯的滋味要远胜五谷!
最重要的是!
只吃了几口,就感觉肚子被食物填满,饱了!
饶是武明空对方修抱有极大的敌意,此刻也不由感叹:
“真没想到,方修这奸贼竟然能找到这种好东西!”
【情绪值+2000】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吃着红薯,也都是同样的感受。
滋味清甜!
饱腹感极强!
这红薯确实是一种粮食!
而且是比五谷还要好吃的粮食!
方相说的竟然都是真的!
文武百官皆是忍不住称赞。
“下官真是孤陋寡闻,活了四十七年,方才知道世上竟有这般美味的粮食!”
“滋味清甜,入口软糯,甚好甚好!”
称赞过后。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此物的味道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
“若是产量还不如稻谷,与我大乾而言,怕也只是无用之物。”
“而且此物滋味甚好,想要种植怕是需要不少养料。”
“我大乾土地贫瘠,连能种植稻米的良田都甚少,大部分耕地都种植的黍米和粟米,若是种植此物,只怕会颗粒无收。”
龙椅上。
武明空听见这话,原先火热的一颗心瞬间凉了不少。
“是啊!大乾土地贫瘠,这红薯就是再好,也难以种植。”
“即便种植了,产量也不会高,压根无法解决缺粮的问题。”
方修听了,却是眉头一挑。
他用了整整一万情绪值,才解锁了高产红薯。
付出这么多,可不是为了给吴国做嫁衣的!
百官考虑到的问题,他当然也考虑在内了!
“咳咳!”
面对百官的质疑,方修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本相之所以敢说可以解决粮食的问题,就是因为相比传统的五谷,红薯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此物不像稻米、小麦那般必须在肥沃的耕地上才可生长!”
“只要给它埋在土里,即便土壤较为贫瘠,即便少有降雨滋润,它也能很好的生长,结出果实!”
“其二,它的产量远胜五谷!”
“正常情况下,一亩红薯的产量是黍米的二十倍,稻米的十五倍!”
“如今正是种植红薯的节气,只要发动农户在空闲的土地上种植此物,半年便可产出粮食!”
“从今以后,凡我大乾子民,人人有粮吃!”
“朝廷再也不必为粮食不足而耗费心血!”
【情绪值+10000】
话音落下。
武明空和文武百官全都瞪大了双眼,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只要有土就可以栽种!”
“产量是稻米的十五倍!”
“这。。。。。。这怎么可能!”
武明空听见方修的话,险些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从龙椅上跳起来。
强压下内心的震惊与激动后。
她目光灼灼的看着方修手里的红薯,开口问道:“方相所言,可曾得到验证?”
尽管武明空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平静。
方修仍旧能听出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他看着女帝,自信道:“臣不会拿此等大事当儿戏。”
“事实上,此物在海外之地早有种植,臣方才所说每一句话,都是那千千万万海外农户总结出的经验!”
这句话如石破天惊一般,在武明空和文武百官的脑海中炸开!
因为他们知道。
方相就算再荒唐,也不可能拿大乾的国运当儿戏!
换句话说。
关于红薯的描述,极有可能是真的!
只是!
产量是稻米的十五倍,这未免也太夸张了些!
如果天底下真有这种粮食,怎么一直到现在才被方相发现?
新任户部侍郎赵又廷犹豫了好一会,还是开口道:“下官方才有些恍惚,没听清方相所言。”
“方相是说,这红薯的产量是稻米的十五倍?”
第21章 女帝震怒,一律斩立决
方修看了他一眼,道:“怎么?你不信本相?”
赵又廷忙不迭道:“不不,下官不敢。”
不敢,就代表不信。
事实上。
文武百官中,不信的不止他一个。
但凡是对农事有些了解的,都对方修的说法抱有极大的怀疑。
毕竟十五倍这个数字实在太夸张了!
若只是两倍三倍,他们倒是还能接受。
方修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