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
  方修缓缓唱出了下面的歌词。
  “往后的余生
  我只要你
  风雪是你
  平澹是你
  清贫也是你
  荣华是你
  心底温柔是你
  目光所至
  也是你。。。。。。”
  温柔且富有磁性的嗓音在正殿响起。
  小女帝睫毛微微颤动,脑子忽然放空,有麻麻的电流微微窜着,有什么东西在心底季动着。
  明明是那么直白的词!
  听着好像打油诗一样。
  甚至比打油诗还有所不如。
  但是。。。。。。
  却又那么的真挚!
  那么的触动人心!
  没来由的。
  小女帝的心底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往后余生。。。。。。”
  “与你相依相守共白首。。。。。。”
  她怔怔的望着方修,眼波渐渐化为秋水,注视在他脸上。
  软软的。
  柔柔的。
  此刻。
  方修却没注意到她的变化,专注的唱着记忆中的歌曲。
  “想带你去看晴空万里
  想大声告诉你我为你着迷
  往事匆匆
  你总会被感动
  往后的余生
  我只要你。。。。。。”
  一曲终了。
  方修明亮的眸子,望向小女帝,嘴角勾起笑容,用略显轻佻的语气,问道:“好听吗?”
  【情绪值+20000】
  听见这个问题。
  小女帝神情恍忽了一下,秋水般的眸子里,露出了一抹明媚的笑意:“好听。”
  这一刻,她的语气前所未有的温柔。
  嘴上只说了这两个字。
  心里却是默默的回应:
  往后的余生。。。。。。
  朕也只要你。。。。。。
  “陛下喜欢就好。”
  方修轻笑一声,语气温和。
  小女帝看着方修,一颗心前所未有的满足。
  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还没开口,忽然听到身旁传来啜泣的声音。
  “呜呜呜。。。。。。”
  “太感人了。。。。。。”
  “陛下,方相,你们要永远在一起,不然奴婢会很伤心的。。。。。。”
  小侍女林宛儿被这首古怪的歌曲,感动的一塌湖涂,一边啜泣,一边道。
  “。。。。。。”
  小女帝被这么一打岔,原先想要说的话,全都忘了个干净。
  看向一旁的林宛儿,嘴角抽动了一下,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
  方修忽然想到了什么,望向小女帝,开口问道:
  “陛下觉得,臣这首歌曲,若是流传出去,被那些大儒听见,那些大儒会如何想?”
  小女帝微微一怔,面露思索。
  虽说这首歌曲,在她听来,并没有什么,反而令人十分感动。
  但落在那些大儒的耳朵里,怕是和淫词艳曲没有区别。
  同样的歌曲,在不同的人的心里,有不一样的感受。
  错的并不是歌曲,而是人心!
  想到这。
  小女帝望向方修,道:“那今日弹劾的奏章,怕是又要多一条淫词艳曲了。。。。。。”
  方修笑了笑,道:“不瞒陛下,报纸上刊登的几部话本,都是臣挑选过的,在臣看来,并无不妥。
  《水浒传》或许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远远没有那程正道说的那么严重,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水浒传》。
  有人看了《水浒传》,见到里面的快意恩仇,会心生向往,生出侠肝义胆,这在臣看来,并非是坏事。
  同样,有的人看了,会心生叛逆,这在臣看来,也是人之常情。
  只要百姓安居乐业,看见《水浒传》,就不会代入自己,更不会想着逼上梁山。
  相反,若是民不聊生,即便不看《水浒传》,也会如那程正道所言,诱以为恶!”
  在方修原先的世界。
  百姓安居乐业之时,《水浒传》的传播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但是。
  到了明末,百姓民不聊生,大明江山纷争四起。
  《水浒传》就被朝廷所忌讳。
  朝廷是否安稳,一本小小的《水浒传》又能有多少影响?
  关键还是在于人心!
  听了方修的这一番话。
  小女帝眸子里流露出一抹恍然,回道:“朕好像明白了。。。。。。”
  顿了顿。
  她看向方修,问道:“那你觉得,朕该如何回复程正道。”
  方修漫不经心的道:“臣的话,随便一句话就将他打发了。”
  小女帝好奇的问道:“怎么打发?”
  方修道:“百姓喜欢,与你何干。”
  百姓喜欢,与你何干。。。。。。
  小女帝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笑容,道:“说得有点儿道理,朕就这么回他。”
  程正道作为国子监的祭酒,对礼法比小女帝都要熟悉,讲起道理来,引经据典,没完没了,偏偏还让人没法反驳。
  既然如此,干脆就不反驳,随便一句话将他打发。
  反正他也没什么实质的权利。
  无非就是在儒家学子中有一些影响力。
  但是,那又如何?
  他一个国子监祭酒,又能做些什么呢?
  最多也就做一做文章,说一些酸话罢了。
  不理会就是。
  想到这。
  小女帝不再犹豫,拿起笔,在奏章上批阅:百姓喜欢,与你何干。
  放下以后,感觉身心都畅爽了许多。
  抬眸望向方修,正要说些什么,忽然看见他朝着自己挤眉弄眼。
  “陛下,臣这里还有几部报纸上没有的话本,您要不要看看?”
  听见这话。
  小女帝先是一怔,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露出嫌弃的表情,没好气的道:“不用想,朕也知道都是些什么话本,想拿来污朕的眼睛,朕才不上当呢!”
  “。。。。。。”
  小心思被点破。
  方修无言以对。
  “算了,不看就不看,免得带坏了小女帝。”
  “现在这样就挺好。”
  “白纸一张,怎么染色,我说了算。”
  方修这么想着,打消了给她看那些话本的念头。
  看着小女帝面前的碗,随口问道:
  “陛下每日就只喝粥吗?”
  小女帝道:“朕就喜欢喝粥。”
  方修提醒道:“只喝粥的话,营养会跟不上的。”
  “营养跟不上。。。。。。是何意?”
  小女帝微微一怔,眸子里流露出一抹茫然。
  很显然。
  方修说的营养,跟她认知里的谋求养生,并不是一个概念。
  “很简单,只喝粥的话,会长不高,长不大,还会生病。”
  方修解释道。
  “长不高,长不大?”
  小女帝眸子流露出一抹恍忽,下意识的低头看了一眼,心道:长不大好像也没什么。
  现在这样,就还好。。。。。。
  但是。
  “长不高”这三个字,却让小女帝心生了一些警惕。
  她狐疑的打量了一眼方修,道:
  “朕怀疑你在骗朕。。。。。。”
  方修有些无语,道:
  “这有什么好骗的。。。。。。”
  “难道陛下以为,臣会借此骗陛下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小女帝上下打量了方修一眼,没有反驳。
  很显然。
  她就是这么认为的。
  “。。。。。。”
  方修嘴角抽动了一下,道:“陛下爱信不信,到时候长不高,别埋怨臣没提醒陛下。。。。。。”
  听见这话。
  小女帝又有些忐忑,心里想着,毕竟是要相守一生的,他应该不会在这件事上开玩笑吧。
  这么想着。
  小女帝对方修的话已经相信了八九分,望着他,好奇的问道:
  “那吃什么,能长高,长大?”
  方修道:“什么都要吃,像是牛肉啊,鸡蛋啊,蔬菜啊。。。。。。”
  “不行!”
  小女帝瞪大眼睛,没好气的道:“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怎么可以吃牛肉呢!”
  “朕就是饿死!也绝不会吃一口牛肉!”
  方修一怔,伸手指向小女帝碗里的粥,道:“忘记告诉陛下了,臣怕陛下只喝白粥,营养不够,所以擅作主张,往粥里加了牛肉。”
  【情绪值+5000】
  小女帝瞪大双眼,有些不可置信。
  好一会,方才咬着牙,吐出几个字:
  “无耻之尤!”
  方修一副不在意的样子,道:“陛下放心,都是老死的牛,按照律法,也是可以吃的。”
  小女帝狐疑道:“真的?”
  她总觉得有点儿不太对劲。
  但是哪点不对劲,又说不出来。
  方修笃定道:“真的!”
  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一份文书,道:“陛下若是不信,臣有证据。”
  小女帝微微一怔,伸手接过文书,自上而下浏览了一遍。
  确定是老死的耕牛以后,心情这才好了一些,端起碗,喝了一口。
  “不错。。。。。。”
  清甜的米粥,配上牛肉粒,确实是以前从未吃过的清香味道。
  小女帝品尝了几口,不由得在心里发出一声感慨:真香!
  一旁。
  林宛儿表情却是十分的复杂。
  她很想说:从昨天到汤泉宫算起,不过短短两天,外面的村子就老死了三头牛。。。。。。
  怎么可能这么巧?
  ??
  一定是方相用银子从百姓那里买来了牛,然后又利用权势,让当地的官府,开出了文书。
  “陛下,您被方相骗啦!”
  林宛儿很想说出真相,但是看见喝粥的女帝,犹豫了片刻,又咽了回去。
  毕竟。
  方相这么做,也是为了陛下着想。
  要是吃了牛肉,就能长高,长大。。。。。。
  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林宛儿这么想着,决定不再多管闲事,安静的站着。
  来汤泉宫就是休养生息的,换句话说,就是度假。
  自然不可能再像宫里一样桉牍劳形。
  只批阅了一会奏章。
  小女帝就回莲花池子里泡着了。
  方修也回到了星辰池,享受难得的惬意。
  与此同时。
  长安城。
  国子监。
  暖阁之中。
  大儒程正道看着手里最新一期的大乾月刊,眉头却是紧紧的皱了起来。
  先是《水浒传》。
  又是《西厢记》。
  全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竟也能结为夫妻。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礼法何在!
  三纲五常何在!
  这样惑乱人心的话本,竟然能在长安城流行这么长的时间。
  不仅仅是长安城。
  整个大乾,乃是大乾之外的吴国,周国,燕国,都十分流行!
  听说不到半年的时间,竟然卖出去了几十万份。
  几十万份啊!
  该有多少人看见这些惑乱人心的糟粕!
  简直是。。。。。。礼崩乐坏!
  那奸相方修,为了挣这么一文钱,连脸都不要了!
  可恶!
  实在是可恶!
  程正道看着手里的报纸越想越气,终于是克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砰的一声将它砸在桌上。
  “不行!”
  “老夫一个人弹劾,人微言轻,陛下必定不会重视!”
  “还得多找些人,同老夫一起弹劾!”
  “老夫就不相信了,大乾难道还能没有了礼法!”
第165章 给老夫滚出国子监!
  虽说礼法之事,并非他这个国子监祭酒应当过问。
  但是,作为大乾仅有的几名大儒。
  程正道认为,自己除了钻研儒家典籍,教导国子监学子之外,理应遵从圣人教诲,维护礼乐秩序。
  绝不可放任那些“倡乱”“诲盗”的话本在大乾流传!
  想到这。
  程正道越发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不再犹豫,起身离开暖阁,打算去礼部衙门,找礼部的几位部堂,好好的商议一下,如何弹劾那祸国殃民的奸相方修!
  刚走出暖阁。
  迎面便赶上凛冽的寒风。
  一股寒意席卷而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紧接着便听到一旁传来学子的议论声。
  “还没有立冬,天气就这般寒冷,也不知道是为何。”
  “天气变幻莫测,也很正常,就是得提前做好准备,多买一些木炭存着,等过段时间再买,价格必定上涨。”
  一名个子高一些的学子听见这话,面露无奈之色,叹息道:
  “不用等过段时间,今日我府上的下人去买炭,都已经涨到了四十文钱一斤。”
  另一名胖一些的学子,惊诧道:
  “四十文钱一斤,怎么不去抢?”
  高个学子叹息道:
  “哎。。。。。。听说这木炭烧制起来,颇为繁琐,卖的贵一些,倒也正常。”
  体胖学子没好气道:
  “都是借口!无非是那卖炭之人利欲熏心,借机牟取暴利!”
  此话一出。
  高个学子陷入了沉默,良久方才道:
  “昨日最新一期的《大乾月刊》,刘兄还没看过吧?”
  姓刘的体胖学子,微微一怔,回道:“还没看过,怎么了?”
  “白御史前几日作了一首诗,便刊登在上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