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砸在了城里。
  “特娘的!还有完没完!”
  一名将领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恼怒,瞪大双眼,望向城外站成一排的灰色制服的士卒,嘶吼道:
  “老子迟早弄死你们!”
  他心里也清楚,城里的守军拿他们没有一点儿办法。
  吼这么几句,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情绪。
  应宁见状,脸色更加阴沉,转头望向前方。
  忽然发现,对方竟然开始修筑工事。
  好家伙,营帐的位置,刚好卡着弓弩的射程。
  对面的主将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能做出这种莫名其妙的举动。
  他难道就不怕,城里的守军出城?
  或者,他想要的就是守军出城?
  应宁望着对面,陷入沉思。
  然而。
  对方那宛若天罚的兵器,还在不停的攻击,让他无法静心。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不少守城的士卒已经完全丧失了守城的信念,蜷缩在角落里,静静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应宁看向四周,沉默了片刻,终于做出决定,沉声道:
  “投降。”
  周遭的将领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应宁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毕竟,这场战争从开打到现在,最多也就一个时辰。
  守城只守一个时辰就投降,古往今来都十分罕见。
  更何况,他们在人数上并没有劣势。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其余府城的军队赶来支援。
  他们未必不能获胜。
  一念至此,有将领张嘴想要劝说。
  应宁的表情却是异常坚定,重复了一遍:
  “传本官的命令,开城门,恭迎长公主入城!”
  话音落下。
  将领们面面相觑,陷入沉默。
  此刻,他们也明白了应宁的用意。
  这场守城战即便打赢了,又能如何?
  之后还是要面对朝廷的二十万大军,不如早点投降,将剑南道交到长公主。。。。。。或者说乾人的手里。
  毕竟,对他们这些反贼而言,落在乾人的手里,总比落在朝廷的手里要强。
  想通了这一点,将领们也不再反对,纷纷行礼:
  “末将遵命!”
  于是。
  这场由白起主导的攻城战,一个时辰就落下了帷幕。
  在得到了白起不屠城,不杀降的保证后。
  应宁率领一众将领,以及当地的知府,出城投降。
  城里的守军全都放下了兵器,表达自己的诚意。
  白起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方,对这场梦幻一般的胜利,完全没放在心上。
  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神色平淡。
  身后。
  原先的燕北指挥使,赵宣风心里却是震惊到无以复加。
  不止是震惊乾人所用的兵器,也震惊白起莫测的手段。
  何为雷霆之势。
  他今日算是有了深刻的体会!
  入城后。
  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会。
  没成想,屁股还没坐热,上面的命令又传了下来。
  休息一天,明日启程,前往下一座城池。
  瞬间。
  赵宣风懵了。
  “这是压根没把城池放在眼里啊!”
  “既然如此,又何苦费心攻城?”
  抱着这样的想法。
  赵宣风度过了出征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他才知道,白起竟然将投降的将领,全都送去了燕北府。
  守城的士卒也遣散了六七成。
  只留下一点儿精锐,整编以后,用来维持城里的治安。
  饷银按照一个月二两发放,和大乾的士卒没有一点区别。
  这一刻。
  他忽然有些理解白起的用意。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想过用这些投降的士卒,只是尽可能的解除他们的武装,将他们遣返回乡。
  “他难道打算用乾国的这几万人打到京师?”
  “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这些乾人的兵器实在可怕。”
  “而且,白起能用的也不仅三万人,还有大批的乾人从雍州赶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凑够十万大军!”
  一念至此。
  赵宣风一时间不知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万千心思,化作一声叹息。
  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半个月后。
  燕国,京师。
  燕皇看着手上的情报,苍老的脸庞拧在一起,显得有些阴沉。
  右相柳渊站在不远处,表情无喜无悲,沉声道:
  “陛下,短短半个月,乾国的白起已经攻下五座城池,手下的军队也扩充到了十万人。
  若是再放任他四处横行,臣担心,局势无法控制!”
  燕皇放下情报,深邃的眸子望向他,不冷不淡道:
  “那个白起攻占的不过是叛军的城池,那些人本就没有抵挡的意志,半个月连破五城,倒也正常。”
  柳渊听见这话,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只是,他还没开口,就被燕皇打断:
  “别说周国还有虎贲军没有出动,就说那个什么镇南将军,手下还有二十万的军队。
  等什么时候,他俩打在一起,朕再决定,是否出兵。”
  柳渊沉默了片刻,忽然道:“陛下,据臣所知,乾人这一次之所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用到了两种新式兵器,一种名曰火枪,另一种名曰火炮。。。。。。”
  燕皇听见“兵器”两个字,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问道:“那新式兵器长什么样,拿来给朕看看。”
  “是,陛下。”
  柳渊拱手行礼,转身离开,片刻后取来了一杆火枪。
  燕皇看见火枪,微微一怔,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这个平平无奇的烧火棍就是柳渊所说的制胜法宝,新式兵器。
  他露出轻蔑的笑容,道:
  “你别告诉朕,乾人就是拿着这个,攻克了五座城池。”
  柳渊回道:
  “乾人攻城用到的是火炮,他们看守的很严密,少一门,连坐百人。
  这个火枪还好一些,臣花费了一百两银子,拿到了一杆。”
  燕皇伸手接过火枪,轻抚了一下,有些好奇,开口问道:
  “这个火枪怎么用?”
  柳渊犹豫了一下,将火枪交给一名侍卫,吩咐了两句。
  那名侍卫按照他的吩咐,装填弹药,递还给了燕皇。
  柳渊道:“陛下将它当作弓弩,瞄准目标,扣动这个位置,就能完成攻击。”
  燕皇又是一怔,诧异道:“原来是个远程兵器。”
  说着,按照柳渊说得,举起火枪,瞄准不远处的花瓶。
  砰!
  一声炸响。
  花瓶瞬间裂开,落了一地。
  燕皇看着花瓶,眉头一挑,吩咐侍卫继续装填弹药。
  之后又试了三四次。
  握着火枪,感叹道:
  “威力倒是不小,就是准头差点,跟弓弩比,差的太远。”
  柳渊道:
  “陛下真知灼见,一眼就看穿了这火枪的优劣。”
  “火枪的优势在于威力大,上手简单,但准头、速度、射程,跟弓弩比,都略有不如。。。。。。”
  顿了顿,继续道:“即便如此,臣还是觉得,这种兵器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弓弩。
  毕竟培养一名合格的弓手,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但是培养一名合格的火枪手,只要半年。”
  燕皇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我大燕又不缺少能征善战的勇猛之士,要这火枪有何用?”
  “陛下,臣觉得。。。。。。”
  柳渊还想说些什么。
  只是燕皇并没有给他机会,摆摆手道:
  “不必多说,兵器一道,朕比你更加了解,乾国军备废弛,一千人中都不一定能找出一个勇士,用这种取巧的兵器,合情合理。
  但我大燕儿郎,崇尚武力,各个能征善战,为何要用这种奇技淫巧?
  那火炮若是在攻城上能有奇效,仿制一些倒也无妨,但这火枪,对我大燕而言,不过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必耗费精力再去仿制。”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柳渊一时间竟是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驳。
  毕竟,这个火枪跟弓弩比,却是没有展现出碾压的优势。
  大规模的仿制,装备军队,到头来可能是邯郸学步,自废武功。
  想到这。
  柳渊也不再坚持,行了一礼,道:“臣明白了。”
  燕皇看向他,漫不经心的摆摆手:
  “若是无事,便下去吧。”
  柳渊想了想,再次行礼:
  “臣告退。”
  。。。。。。。。。。。。
  与此同时。
  乾国,长安城。
  养心殿里。
  武明空看着手里的战报,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短短半个月,白起就连续攻克五座城池,这是大乾几十年来都未曾取得过的胜利。
  虽说还没有和周国朝廷的军队正面接触。
  但见识过火器的威力后。
  小女帝不认为,周国朝廷的军队,能抵挡住火枪和火炮的狂轰滥炸。
  只有周国的精锐虎贲军,能够给白起的军队带来威胁,其余的不值一提。
  想到原先羸弱不堪,任人欺凌的大乾,有朝一日竟也能撕毁条约,踏足周国的土地,占领周国的城池。
  小女帝星空一般的眸子,就完成了月牙的形状。
  方修坐在对面,看着小女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傻乐,心情也愉悦起来。
  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她,眸子里流露出月光一般的温柔。
  片刻后,武明空放下手里的战报,慕然抬眸,对上方修似水的眸光,俏脸经不住一红。
  明明已经有过亲密的举动。
  此刻,望着方修,她还是莫名觉得羞涩。
  “看朕做什么。”
  武明空小声嘀咕了一句,心底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
  方修轻笑一声,道:“陛下的容颜,臣一辈子也看不够。”
  一股酥麻的感觉自心底涌起。
  武明空俏脸微红,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用蚊子一般的声音道:
  “朕也是。”
  方修眉梢上挑,轻笑道:“陛下也看不够自己?”
  武明空微微一怔,望向方修,看见他眸子里的调侃,瞬间明白他是故意这么说,翻了翻白眼,没理会。
  明明算是老夫老妻,还这么不经逗。
  方修满脸笑意,走到她的跟前,问道:“陛下召见臣,所为何事?”
  “你派出去的那个海瑞,这段时间又抄了不少官吏的家,光是空下来的刺史位置,就有三个。”
  武明空说着,取出一份文书,递给方修,水汪汪的眸子眨了眨,问道:“你觉得,该派谁填补这些空缺?”
  方修沉默了片刻,反问道:“陛下心里可有合适的人选?”
  武明空想了想,提笔写下了三个名字。
  方修看了一眼,两名是朝中的清流,还有一个是鸿胪寺少卿周正,算是方党的党羽。
  “刺史的任命,不必问臣,陛下觉得谁合适,就让谁做,臣没有意见。”
  武明空听见这话,微微一怔,不由得多看了方修一眼,表情似乎有些古怪。
  “你变了。”
  片刻后,她斩钉截铁的道。
  “?”
  方修一脸茫然。
  武明空正色道:“放在以前,别说刺史,就是知府,你都恨不得亲自任命。”
  原来是说这个。
  方修笑了笑,十分坦率地道:“那时担心陛下会架空臣。”
  武明空眉头一挑,好奇道:“现在不担心了?”
  方修望向小女帝,轻佻道:“陛下都已经是臣的人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呸!谁是你的人!”
  武明空俏脸微红,啐了一口。
  方修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
  武明空看着他,沉默片刻后,又道:“过段时间就是母后的诞辰,你准备送什么贺礼?”
  方修没想到小女帝会问这个问题,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太后的片段。
  对太后的印象,只有四个字,深居简出。
  要不是女帝突然提起来。
  这么长的时间,方修都快忘了她的存在。
  武明空看见方修的表情,眸子里流露出古怪之色,道:
  “你该不会忘了朕还有个母后吧?”
第195章 方修的规划
  “咳。。。。。。”
  方修咳嗽一声,掩饰心虚,轻笑道:“怎么会呢。”
  武明空狐疑的打量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方修眉梢上挑,一脸轻佻道:“话说回来,臣平日里确实同母后接触的少了,也不知母后喜爱什么。”
  听到这不要脸的家伙称太后为母后。
  武明空俏脸微红,啐了一口,都着嘴道:“那是朕的母后,又不是你的。”
  方修摆摆手,漫不经心道:“陛下的就是臣的,何必分的那么清楚。”
  武明空愣了一下,望着方修,给出了三个字的评价:
  “不要脸。”
  方修表情没有变化,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样子。
  武明空看了他一眼,面露思索之色。
  虽说当今太后是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