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邀月见桃儿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沉默了一息,道:“世上有如此灵丹妙药,能让病入膏肓之人,两天就能痊愈?”
  桃儿重重的点了点头:“就是有这样的药!全天下都没有几枚,老爷生病了都舍不得吃!”
  李邀月看着桃儿,想从她的眸子里看出一些什么,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难道。。。。。。她说的都是真的?”
  “方修曾经确实为我做过这样的事?”
  李邀月柳眉微微皱起,眸子里露出复杂之色,心里五味杂陈。
  沉默了片刻。
  她摇了摇头,尽量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事。
  无论方修待她如何,她的目标始终都不会改变。
  早日离开相国府,回到大周,祭拜父皇和母后!
  “已经三日,那些信应该已经送到了晋南府吧。”
  “也不知道皇兄看到我的信,作何感想。。。。。。”
  一念至此,李邀月的目光不由的望向了晋南府的方向,在心里悠悠的叹了口气。
  遥远的周国。
  晋南府。
  皇宫。
  周皇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到了极致。
  “白起的先锋部队距离晋南府只有几百里路!”
  “你们给朕说说,该如何应对!”
  底下。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宛若丧家之犬,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平日里一个个能说会道,怎么到了紧要关头,全都哑巴了!”
  周皇拍着龙椅的扶手,涨红着脸,怒叱道。
  文武百官听见这话,头埋的更低,不敢说话。
  景安城沦陷后。
  白起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宝剑,率领军队,长驱直入。
  既不攻城,也不恋战,运用各种战术,能消灭多少敌人,就消灭多少敌人。
  这样的打法,他们还是第一次碰见。
  短时间内还真想不出合适的应对之策。
  无非就是坚壁清野,固守城池,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反击。
  不用想也知道,这绝不是陛下想要的!
  大殿内一片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
  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行礼道:“臣觉得,火炮的威力巨大,乾人的火枪兵又是训练有素,仅仅依靠卫所的士卒,怕是难以抵挡,还是要派出虎贲军迎敌!”
  话音落下。
  众人齐齐道:“臣等附议!”
  周皇环视一周,余怒未消,怒道:“若是虎贲军也无法阻挡,又该如何!”
  众人听见这话,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周皇见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道:“你们中有一些人,往日能征善战,百战百胜,如今怎么成了这样!离开了虎贲军,就不会打仗了?!”
  文武百官听了,皆在心里叹了口气。
  陛下如何想的。
  他们心里清楚。
  虎贲军是皇室的私兵,绝对效忠陛下。
  他们是陛下的底牌,却不是朝廷的底牌!
  要让他们去跟白起的军队硬碰硬,即便是取得了胜利,也是损失惨重。
  没有虎贲军,陛下就会丧失了对朝廷的掌控,空有帝王之尊,却没有相应的权柄。
  这是陛下所不能接受的。
  问题是。
  事到如今,除了出动虎贲军,跟白起殊死一搏。
  他们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够破解眼下的局面。
  号召各地的卫所勤王,确实能够召集一大批军队,问题是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压根不能阻挡来势汹汹的白起。
  沉默良久。
  最终还是魏东征站了出来。
  他抬眸看向周皇,语气坚定的道:
  “陛下,朝廷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若是再不出动虎贲军!京城都有可能陷落!”
  “还请陛下下旨,让虎贲军出城阻击白起!”
  言外之意。
  事到如今,就别顾虑那么多了。
  周皇听见这话,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
  他心里也清楚,事到如今,除了虎贲军,再也没有其他办法。
  只是内心还抱有一点点侥幸,希望满朝的文武百官能想出一个更好的法子。
  沉默良久。
  他终于点头,同意了百官的请求。
  魏东征见状,松了口气,又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是发动各地的府城,捐献粮草和银钱。
  二是大量的招募士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是没有经过训练,上了战场,总归能起到作用。
  就算是猪,拦在白起的跟前,也能阻拦一段时间吧。
  最后就是提前建造大量的投石车,应对乾人的火炮。
  魏东征并不擅长领兵打仗,提出的建议也都是中规中矩。
  很快。
  就有武勋紧跟着提出更完善的建议。
  只要陛下同意出动虎贲军,朝廷就还有和白起一战的能力!
  他们自然也是全力以赴,想着如何击退敌人。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朝会终于结束。
  周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乾清宫,刚坐下,就听见一旁的宦官禀告道:
  “陛下,长公主来信。。。。。。”


第227章 围乾救周
  周皇微微一怔,看向宦官的眼神里满是惊诧,显然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收到李邀月的信件。
  “白起就要兵临城下,她这个时候来信,是要劝降?”
  “或者,是要跟朕谈条件。。。。。。”
  谁能想到,大周的长公主有朝一日会作为大周的敌人,与大周天子谈判。
  简直可笑!
  周皇脸上露出自嘲之色,伸手接过信件,自上而下浏览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表情发生了一些变化。
  信件内容跟他想的完全不同。
  前半部分讲述家长里短,顺带回忆了几年前父母兄妹和睦相处的时光。
  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对父皇、母后,以及他这位皇兄的思念。
  说自己在长安生活的并不快乐,希望能回到大周。
  前半部分,还能理解,谈判之前打感情牌,这是常规操作。
  后半部分,周皇看后,则是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自己这位胞妹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在嘲讽他当年为了皇位,不择手段,不顾亲情?
  可是,言辞之间流露出的真情,又不像是在作假。
  还有。。。。。。希望接她回来是什么意思?
  东厂的探子可是亲眼看见,她作为乾人的先锋以及旗帜,出现在雍州和剑南道各处,为乾人卖命。
  难道这其中还有隐情。
  周皇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终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看向一旁的宦官,问道:“东厂在乾国还有多少探子?”
  宦官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欲言又止。
  “照实说,朕心里有数。”
  周皇澹澹道。
  宦官道:“回陛下,据奴婢所知,不足百人。”
  曾经东厂在乾国的密探数以千计,短短一年就被第一庄打压的不剩百人。。。。。。
  周皇沉默了一息,吩咐道:“派些人去长安相国府打探消息,试着找到长公主。”
  宦官一脸茫然,下意识道:“长公主殿下如今不是在剑南道?”
  周皇看了他一眼,澹澹道:“你如何知道,剑南道那位不是替身?”
  宦官听见这话,很想说,除了孪生,世上怎会有如此相像之人。
  看见周皇的眼神,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行礼道:“奴婢明白,这就派人给乾国的探子送信。”
  说完,再次行礼,转身离开。
  周皇看着他的背影,陷入沉思。
  如果剑南道的那位真是替身。
  真正的邀月,被关在了相国府。
  她如何能够将这封信送回京城。
  送信的目的又是什么?
  她心里若是还向着大周,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周皇感觉脑子一团浆湖,干脆不再去想。
  看着眼前的信件,沉默了片刻,提笔回信。
  内容简单易懂,除了寒暄之外,就是让李邀月寻找合适的机会,刺杀方修和周皇。。。。。。
  “若是能在长安找到长公主,将这封信交给她。”
  周皇将手里的信件,交给跟前的东厂提督,吩咐道。
  东厂提督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毕恭毕敬的道:“奴婢明白!”
  周乾开战以来,东厂损失惨重。
  但将一封信,送到长安,还不算难事。
  难的是在长安找到长公主殿下。
  如果剑南道那人真是替身,不用想也知道,长公主殿下一定被乾国丞相囚禁了起来,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想要在第一庄的地界找到她,无异于大海捞针。
  周皇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之所以还让东厂的人去做此事,只是抱着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念头。
  “去吧。”
  “奴婢告退。”
  东厂提督行礼后,转身离开。
  乾清宫就只剩下周皇一人。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龙椅上,看着挂在一旁的舆图,脸上露出恍忽之色。
  就在一年前,大周在诸国中还较为强盛,如今竟是被他糟践成了这般模样。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源于小小的新政。
  可是,他推行新政,也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为了大周啊!
  这一刻。
  周皇心底涌上一股悲凉,喃喃自语道:“朕。。。。。。真的错了吗?”
  。。。。。。。。。。。。
  燕国。
  皇宫。
  燕皇站在殿外,抬眸望天,如老僧入定一般,古井不波。
  天边乌云密布,狂风席卷而来。
  身着绯色官袍的白发老者步履匆匆,来到燕皇的跟前,顾不得行礼,急促道:“陛下,虎贲军已经离开晋南府,不日就将与白起对阵!”
  燕皇微微一怔,收回目光,望向白发大臣,有些感叹的道:
  “白起剿灭那二十万人不过短短半个月,就逼得周国那小子不得不派出虎贲军,看来他确实有些本事,只可惜。。。。。。不能为朕所用。”
  燕国右相柳渊听见这话,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陛下,就目前的形势,我大乾若是再袖手旁观,周国恐被乾国所覆灭!”
  燕皇摆摆手道:
  “没你说得那么严重,虎贲军还未参战,胜负犹未可知。。。。。。”
  “那些卫所的士卒,能种好地,就算不错,周国上下应该也没指望他们能扛多久。”
  柳渊微微发愣,终于意识到陛下对乾国是发自骨子里的轻视!
  纵然事实摆在眼前,陛下仍旧不会相信,乾国能够覆灭周国。
  毕竟。
  一直以来。
  诸国之中只有周国能与陛下打造的大燕铁骑一战。
  能被陛下放下眼里的,也只有周国的虎贲军。
  柳渊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情绪,看着眼前的燕皇,再次开口:
  “陛下可还记得,曾经同臣打的赌。”
  燕皇眸子里露出茫然之色:“什么?”
  柳渊道:“之前在郊外的猎场,陛下曾说,三个月内,周国能击退乾国的军队,从此以后,陛下便是住在猎场,臣也不得上疏进谏。
  周国若是能击退乾国的军队,陛下就采纳臣的谏言,减少狩猎的次数。。。。。。陛下不记得了?”
  燕皇听见这话,思索了片刻,悠悠道:“有点印象。。。。。。”
  柳渊又道:“依照如今的形势,周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个月内击退乾国的军队,这场赌约是臣赢了。
  从今以后,陛下应当减少狩猎的次数!”
  燕皇看向柳渊,发现他一脸认真,不似在开玩笑,板起了脸,没有说话。
  柳渊正色道:“君无戏言,从今以后,只要臣还活着,看见陛下一年狩猎超过四次,便上疏进谏!”
  燕皇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
  他和柳渊自幼便是玩伴,几十年来,一路风风雨雨,柳渊始终伴他左右。
  他还是太子之时,柳渊还为他挡过一剑,差点丢了性命。
  换句话说,两人间的情谊远超寻常的君臣。
  若非如此,柳渊也不敢隔三岔五的直言进谏。
  “柳渊,你是不是觉得,朕不会拿你怎样?”
  燕皇板着脸,看着柳渊,冷声道。
  “臣绝无此意。”
  柳渊不冷不澹的回了一句,然后躬身行礼,一言不发。
  瞬间。
  气氛陷入凝固。
  一旁的宦官一脸紧张,大气都不敢喘。
  僵持片刻后。
  燕皇悠悠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道:“你已经这把年纪,何必如此。。。。。。”
  柳渊道:“臣只是在做分内之事。”
  听见这话,燕皇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看见他坚定的表情,又陷入沉默。
  好一会才道:“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柳渊抬眸看向燕皇,苍老的脸庞露出郑重之色,一字一顿道:“臣恳请陛下立刻出兵,解周国之围!”
  燕皇道:“这件事,朕心里有数,周国那小子至今没有答应朕的要求,说明周国的局势没有你想的那么危急。。。。。。
  等他撑不下去,自然会派人求朕,那个时候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