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讨乾国,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只要追随班将军的脚步,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乾国北部的三州,一直兵临长安,逼迫白起回援。
  可是。
  不到半个月时间,原先以为如同牛羊一般的乾人,就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
  整整十万人!
  在乾人的突袭下,竟然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抛弃一切,狼狈逃窜几十里路,方才捡回一条性命。
  对燕军士卒而言,这是无法洗刷的耻辱!
  但是。
  感到耻辱的同时,他们又被恐惧的情绪笼罩。
  想起白天发生的一切。
  他们提不起丝毫再战的勇气。
  别说他们。
  就连张志东,也完全打消了反击的念头。
  此时此刻。
  他瘫坐在地上。
  身旁是十几名一直追随的亲卫,看上去皆是疲惫不堪。
  “将军,接下来去哪?”
  一名亲卫看向张志东,开口问道。
  虽然他们已经跑了几十里路。
  但谁也不知道,那些丧心病狂的乾人还会不会继续追击。
  所以,留在原地,坐以待毙,肯定不行。
  要么休息一会,继续赶路,返回燕国。
  要么召集残部,就地安营扎寨,等待敌人,进行反击。
  毫无疑问,两个选择,还是第一个更加靠谱。
  张志东沉默了半响,好似精疲力竭一般,用虚弱的声音道:“传本将军的命令,集结部队,撤离雍州。”
  经历了如此悲惨的一天。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伐乾,如今之计只有撤回大燕。
  再派出斥候,告知班将军这里发生的一切。
  班将军手下有二十万人。
  其中十万人是大燕铁骑!
  几乎能平推乾国的存在!
  纵然乾国丞相派出卧川府的军队,对班将军进行夹击,也不会产生任何威胁。
  毕竟。。。。。。
  那十万大燕铁骑可是朝廷威慑天下的根本!
  这么想着。
  张志东缓缓闭上了双眼,休息起来。
  亲卫见状,休息了一会,纷纷起身,翻身上马,集结散落在各处的部队。
  休息了一夜。
  天还没亮。
  张志东就从梦里惊醒。
  他额头上满是冷汗,眸子里露出惊恐之色,下意识的环顾四周。
  见四周是聚拢来的燕军士卒,一颗心瞬间安稳了许多。
  “传本将军的命令,拔营撤离!”
  张志东缓缓起身,下达命令。
  亲卫应道:“是,将军!”
  经过一夜的整备。
  张志东身边又有了两三万人。
  当然。
  躲过追杀的人,绝不仅仅只有这两三万人。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落在后面,没有跟上张志东等人的脚步。
  张志东并不会停下脚步,等候那些残兵败将。
  休息的差不多了,就继续出发。
  寅时。
  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张志东领着一群残兵败将,朝燕国的方向赶去。
  走着走着。
  前方忽然传来一声宛若雷霆的巨响。
  彭!
  紧接着便是无比凄厉的哀嚎声。
  “什么情况!”
  “又有敌袭?”
  瞬间。
  人群再次慌乱起来。
  张志东站在原地,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这声音,没人比他更加熟悉。
  分明是“鲲”投下的那些东西,发出的声响。
  一声巨响,就代表四周几个人遭殃。
  “天还没亮,那些鲲也能看清?”
  张志东下意识的抬眸望向天空,并没有发现鲲的痕迹。
  “不是鲲?”
  张志东眉头紧皱,一脸的疑惑。
  就在此时。
  巨响接二连三的响起。
  凄厉的哀嚎声没有间断。
  燕军士卒也越发慌乱。
  不知过了多久。
  终于有人意识到。
  地里埋着东西。
  一旦踩到,就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身后、天上,地下,皆有追兵。
  这一刻。
  无论是张志东,还是普通的燕军士卒,全都陷入了绝望,近乎崩溃!
  “狗娘养的乾国丞相,我大燕与你不共戴天!”
  一脸绝望的张志东,站在原地,仰天长啸,眸子里满是血丝。
  。。。。。。。。。。。。
  与此同时。
  班鸿飞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彭!
  彭!
  彭!
  震耳欲聋的响声,在人群间回荡。
  凄厉的哀嚎声,配合着惊恐的喊声,给每一名士卒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究竟怎么回事!”
  “炮弹到底是从哪里打来的!”
  班鸿飞脸色无比阴沉,看向一旁的偏将,发出质问。
  偏将额头上满是冷汗,不安道:“末将无能,仍没有发现火炮的踪迹!”
  班鸿飞见状,忍不住给了他一脚,骂道:“打到现在,连敌人在何处都不知道,本将军要你何用!”
  “末将该死!”
  偏将低着头,一脸紧张的回道。
  班鸿飞见状,又给了他一脚,抬眸看向前方,发现手下的士卒越发的慌乱。
  甚至就连阵型都出现了扭曲。
  终于。
  他再也无法维持澹然,咬了咬牙,做出决定,命令道:“后撤!”
  不得不说。
  燕国作为周边诸国中战力最强的存在,确实有几把刷子。
  在班鸿飞下达了后撤的命令后。
  二十万大军很快就冷静下来,前阵变后阵,后阵变前阵,缓缓的撤离。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即便是出现一些乱象,也很快就能平复。
  半个时辰后。
  班鸿飞率领军队,回到了原先安营扎寨的地方。
  东边的地平线也泛起了一丝丝亮光。
  班鸿飞脸色阴沉,站在原地,问道:“查出来了?”
  偏将低着头,回道:“末将没有查出敌人的踪迹,但是。。。。。。有重要的发现。”
  班鸿飞听见这话,脸色更加阴沉,没有说话。
  偏将见状,继续道:“末将发现,那一片空地,地里埋着什么东西,只要踩上去,就会造成和炮弹一样的效果。”
  班鸿飞听了,微微一怔,随即好似意识到了什么,皱着眉头,不冷不澹道:“你的意思是,从头到尾都没什么敌军,只是地里埋着的东西,造成了火炮轰击的假象?”
  偏将重重的点了点头,应道:“末将以为,确实如此。”
  “。。。。。。”
  沉默了半响。
  班鸿飞问道:“那地方埋了多少?”
  偏将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回将军,那东西若非是踩到上面,很难发现,所以,究竟埋了多少,难以估计。”
  听见这话。
  班鸿飞心里一沉。
  若是他没记错,这块地方是雍州通往章州的必经之路。
  绕道而行,并非不可,但得耽误四五天的时间。
  “拿舆图来!”
  “是!”
  亲卫拿来舆图,在班鸿飞的面前展开。
  班鸿飞看了以后,终于确定,这地方确实是必经之地。
  如果埋的少,倒是能闯过去。
  只是。。。。。。
  谁也不知道,那里到底埋了多少。
  究竟是硬闯,还是绕道而行。
  一时间,班鸿飞陷入了纠结。
  就在此时。
  身旁传来副将的声音。
  “末将觉得,可以让当地的乾人在前面开路,大军跟在后面,不出意外能安然度过。”
  此话一出。
  班鸿飞眼眸一亮,看向副将,命令道:“是个好法子!本将军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一天之内找到足够多的乾人,让他们开路!”
  副将行礼道:“末将遵命!”


第239章 方相不倒,我永无出头之日!
  接下来一整天的时间。
  班鸿飞和他的部下都在寻找留下的乾国百姓。
  但是。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雍州苦苦寻找了一天,竟然找不出一个乾人。
  就连那些城池都是一座座空城。
  走在街上,宛若进了鬼蜮,连活人的影子都看不见。
  “特娘的!乾国丞相坚壁清野,也清的太干净了!”
  几名副将一脸的绝望,忍不住骂道。
  班鸿飞站在原地,看着他们,嘴角不由抽动了一下。
  他知道乾国丞相提前将雍州的百姓转移到了章州。
  却没想到,转移的效率如此之高,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雍州腾空。
  如此看来,乾国丞相在此地布置陷阱,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
  找不到乾人当替死鬼。
  就只能在硬闯和绕行之间选择一个。
  无论选择哪一个,对班鸿飞而言,都难以接受。
  深入敌后,关键就在于兵贵神速,拖得越久,越落下风。
  硬闯的话,就等于拿士卒的性命不当回事。
  虽然通行的效率高,但会造成士气低落,不利于作战。
  究竟是硬闯,还是绕行。
  一时间,班鸿飞陷入了纠结。
  就在此时。
  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呼。
  “快看!那是什么!”
  班鸿飞和几名副将微微一怔,下意识的抬眸望去。
  紧接着,他们就看到了让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碧蓝的天空,几十个庞然大物,聚拢在一起。
  彷若遮天蔽日的雷云,席卷而来。
  这一刻。
  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全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黑云压城城欲摧!
  大燕铁骑是燕国绝对的精锐,也是诸国中实力最强大的部队,一个个心理素质极强。
  即便是面对从未见过的恐怖场面,仍旧保持澹然,竭力的控制胯下的战马,静静地等待着将军的命令。
  但另外的十万普通士卒,相较而言,表现要差了许多。
  看着不断接近的庞然大物,他们的脸上或多或少露出了恐慌之色,下意识的想要逃离。
  但在统领们的安抚下,勉强还能维持纪律。
  时间流逝。
  空中的庞然大物越来越近,显示出它真正的面目。
  “鲲?”
  班鸿飞看着上面清晰的字迹,微微发愣,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在此时。
  头顶逐渐被这些印着“鲲”字的庞然大物所笼罩。
  一枚枚石块似的玩意,如骤雨一般急速下落。
  砸在地上的同时,发出巨大的声响。
  彭!
  彭!
  彭!
  瞬间!
  大军乱作一团!
  。。。。。。。。。。。。
  此刻。
  长安城。
  某处酒楼的雅间里。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首座,端起酒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烈酒如喉,却无比柔顺。
  饶是对酒无比挑剔的老者,也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好酒!”
  一旁,一名身穿锦衣的中年男人见状,笑道:“这是珍宝斋最新酿造的白酒,名为五粮酒,乃是精挑细选的五种粮食,运用各种工艺酿造而成,普天之下只有咱们长安能够喝到。”
  老者听见这话,看向手里的酒杯,感叹道:“珍宝斋的伙计确实有些本事,非但创造了白酒,还能不断的改进。。。。。。”
  中年男人道:“珍宝斋确实是个好铺子,只可惜。。。。。。要不了多久就得关门。”
  话里话外,意有所指!
  老者眉头微微皱起,看向中年男人,没有回话。
  中年男人见状,沉默了一息,脸上露出笑容,道:“这五粮酒,我那里还有三瓶,李公若是喜欢,我回去就差人送到李公的府上。”
  身穿锦衣的中年男人名为隋远,领兵部侍郎一职。
  老者则是刚告老还乡,还没来得及离开长安的礼部尚书李卫东。
  作为求和一派的主心骨,在方修写下《出师表》后。
  李卫东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
  到了这把年纪,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只想着安然度过晚年。
  陛下和方相仁慈,准许他告老还乡,并没有给他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他已经心满意足,再也不想掺和朝堂上乱七八糟的事。
  若非隋远的父亲与他是同乡,又是同一年中的进士,说什么他也不会赴这一场送别宴。
  此刻,看着眼前话里有话的隋远。
  这位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前礼部尚书,面无表情的回道:“老夫这把年纪,这样的烈酒,喝不了几次,隋侍郎的酒还是留着自己喝吧。”
  隋远听见这话,陷入沉默。
  好一会,他抬眸望向李卫东,悠悠道:“这几日前线发生的事,李公可听说了?”
  李卫东苍老的脸庞露出不悦之色,皱着眉头,摆摆手道:“老夫赴约之前,便曾说过,只喝酒,不议事,前线的事,老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话音落下。
  兵部侍郎隋远置若罔闻,继续道:
  “燕军的主将名为班鸿飞,此人能征善战,用兵诡谲,一进入雍州就兵分两路。”
  “一路十万人,围攻方相所在的卧川府,另一路二十万人,其中还有十万是大燕铁骑,绕过雍州的城池,直奔长安,算一算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