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说完,转身离开。
  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看他一眼。
  那眼神意味深长。
  程正道见状,胸口升起一股郁结之气,难以消弭,以至于呼吸都不顺畅。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程正道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念先圣名言,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呼——」
  好一会,程正道的心情顺畅了一些,吐出一口浊气,往外走去。
  走了没几步,又看到太学馆的博士和助教聚在一起议论。
  兴许是觉得太学馆离祭酒所在的国子馆还隔着距离。
  太学馆的博士和助教议论起来肆无忌惮,隔着老远都能听得清楚。
  「今日的大乾月刊看了吗?咱们国子监上了头版头条!」
  「当然!不止大乾月刊,长安周刊,醉花报,每日小报,还有其余几个有些名气的报纸,头版头条都是此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身为国子监的一员,看见这篇文章,实在是难以自容。。。。。。」
  「我国子监乃是为朝廷培养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杰出人才之所,为此,我等博士严谨治学,勤恳教学。
  如今却因为一件难以言说的丑事,成了天下百姓眼中的笑柄,实在是可悲,可叹!」
  「话说回来,祭酒大人真有这种爱好?为何我以前从未听过?」
  丝毫不加掩饰的议论,传入程正道的耳中。
  恼怒的情绪再次席卷而来。
  程正道站在原地,眼睛里布满血丝,咬牙切齿的瞪着几名博士,身子因为愤怒而不住的颤抖。
  整个人显然已经恼怒到了极致。
  这个时候。
  博士们也终于注意到了程正道的出现,忙不迭的噤声,一个个表情都有些尴尬。
  程正道见状,恨不得给他们一巴掌,但自身的修养又让他无法这么做。
  站在原地,颤抖良久,还是选择故作澹然,快步离开。
  一路经过广文馆、四门馆、书馆。
  遇见的博士,助教,无一例外,全在议论此事。
  这一刻。
  程正道才意识到,那篇文章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
  所谓人言可畏……
  今日他算是领教了!
  「不行!绝不可让那篇文章再继续流传!老夫要面见圣上!让圣上下令,严惩造谣之人!」
  程正道站在国子监外,回想起刚才听到的议论,眼睛充血,如此想到。
  不敢再有丝毫犹豫。
  程正道唤来了一辆马车,直奔皇宫。
  走到一半,马车下方忽然传来一声闷响,紧接着停了下来。
  「为何停了!」
  程正道坐在马车上,略显急促的问道。
  「车轮被石块卡住了,您稍
  候片刻,容小的将石块挪走!」
  车夫回道。
  程正道听见这话,眉头皱起,却也没说什么,继续闭目养神。
  这个时候。
  马车外传来一阵议论声。
  「听说了吗?国子监的祭酒,咱大乾鼎鼎有名的大儒程正道,竟然有那种爱好。」
  「整个长安还有谁不知道此事,简直是。。。。。。道德沦丧!」
  「早就听说,有些读书人喜欢豢养书童,却没想到,堂堂的国子监祭酒,竟然也。。。。。。哎。。。。。。」
  「这国子监祭酒本就不是个好东西,发生这种事,也是意料之中。」
  「此话怎讲?」
  「我听人说,那国子监祭酒极力的反对各种报纸以及话本,曾经三番两次的上书朝廷,要求查禁《射凋英雄传》、《封神演义》、《许仙传》、《西厢记》。
  除此之外,他对当今圣上和丞相大人也颇有微词,认为圣上和丞相大人不懂得教化百姓。
  开设工坊,招募工匠,开采矿山,创建税务院,都是贿赂百姓,不是治国的长久之策。。。。。。
  而且,我还听人说,方相出征前打算在长安新建多处书院,给穷苦百姓的子女读书,不收取任何银钱!
  这是何等好事!但是国子监祭酒听说后,竟一连上了五次奏章,反对此事!
  能做出这种事的人,能是什么好东西!」
  马车里。
  程正道听见路人的议论,一颗心瞬间变得冰凉。
  无论如何他也没想到。
  短短一天的时间,那篇文章竟然已经传遍整个长安。
  如今,蒙羞的不仅是他,还有国子监,乃至整个朝廷!
  除此之外。
  还有那名路人罗列的国子监祭酒不是个好东西的例子。
  全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些事情,朝廷诸公知晓,乃是人之常情。
  但是,街上随便一名路人都说得如此详细,就不由让他怀疑,是否有人在传播这些消息。
  而且。
  在他看来,自己的主张并无不妥。
  每一篇奏章,他都是精细打磨,句句斟酌,每一个论点,都是有理有据。
  但是到了路人的嘴里,只有结论,没有理由,就变得面目全非。。。。。。
  「究竟是何人,如此陷害老夫!这是要置老夫于死地嘛!」
  这一刻。
  即便是不断的默念「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程正道仍旧升起一股绝望的情绪。
  这个时候。
  马车已经修好,继续驶向皇宫。
  程正道坐在马车里,耳畔不断回想百姓的议论,只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比的煎熬。
  不知过了多久。
  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大人,到了。」
  车夫的声音响起,将程正道从恍忽的状态里拉回了现实。
  缓缓走下马车,行尸走肉一般走向宫门。
  「老夫国子监祭酒程正道,求见陛下!」
  程正道站在宫门前,看向侍卫,一脸庄重的道。
  听见「程正道」三个字。
  侍卫们的表情立刻发生了变化,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着程正道。
  这眼神让程正道如芒在背,呼吸困难。
  「大人稍候,这就禀告!」
  一名侍卫长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不
  知过了多久。
  侍卫长回到了宫门前,正色道:「祭酒大人,陛下口谕,这几日朝廷事务繁忙,没空见您,若是有事,大人可以回去写份奏章,送入宫中。」
  听见这话,程正道微微发愣。
  国子监祭酒虽然比不上朝廷诸公,但在朝廷也有一定的地位,平日里想要面见圣上,并不算难事。
  为何今日就见不到陛下。
  难道自己近日做了什么事,得罪了陛下?
  一念至此。
  程正道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瞪大双眼,露出不可置信之色,怔在原地。
  「原来如此。。。。。。」
  到了这个时候。
  即便再愚钝,也能意识到。
  他今日遭遇的一切,跟那篇谏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篇谏文见报的第二天,各大报纸就不约而同地将《惊!国子监祭酒竟精通此道》作为头版头条。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普天之下只有两人!
  一位是远在雍州的女干臣方修。
  另一位就是陛下!
  其余人,即便是礼部尚书也无法做到。
  毕竟,不同的报纸,背后都有不同的势力。
  大乾月刊更是有相国府的大力支持。
  除了权势滔天的女干相,还有至高无上的天子,无人能对报纸下达命令。
  「造谣污蔑老夫的,竟然是陛下。。。。。。」
  国子监祭酒感觉整个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怔怔地站在原地,许久说不出话来。
  这个时候。
  一旁传来声音。
  「祭酒大人,陛下今日不会见你,你还是早些回吧。」
  侍卫长看着程正道,语重心长的劝道。
  这番话将程正道从恍忽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他抬眸看向侍卫长,苍老的脸上露出坚定之色,一字一顿道:「今日老夫见不到陛下,便死在这里!」
  侍卫长听见这话,并没有意外,沉吟了几秒,悠悠道:「既然如此,请祭酒大人入宫。」
  「老夫。。。。。。」
  程正道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刚开口就听见侍卫长松口,整个人瞬间懵了,下意识地道:「你方才不是说,陛下今日不会见老夫?」
  侍卫长回道:「陛下说,你要是以死相逼,便让你进宫。」
  「。。。。。。」
  程正道眸子里露出一抹恍忽,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发现,如今的陛下变了,变得不按常理行事。
  毫无疑问,这对朝廷而言,并非好事。
  他眉头微微皱起,面露忧愁,迈步走入了皇宫。
  片刻后。
  他来到了养心殿外,沉声道:「国子监祭酒程正道,求见陛下!」
  「准!」
  女帝清冷的声音响起。
  程正道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殿里。
  刚刚站定,还没来得及行礼,便听见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已经派人查过,程祭酒并无异于常人的爱好,朕打算过些日子,让朝廷拟定一份文书,将此事昭告天下,以平息谣言,程祭酒觉得如何?」
第251章 谣言四起,丞相败退?
  话音落下。
  程正道行礼的动作一滞,表情凝固。
  看着眼前似笑非笑的女帝。
  他脸色难看到了极致,沉声道:“关于臣的谣言,只是小事,不必大动干戈。。。。。。”
  言外之意,昭告天下,大可不必。
  顿了顿,又补充道:“只要能够严惩造谣之人,还臣一个清白,臣便心满意足了。”
  武明空听见这话,一脸郑重的道:
  “程祭酒乃是我大乾的大儒,又掌管国子监的监务,代表了朝廷的脸面,如今遭到这般侮辱,朕怎能熟视无睹!
  昭告天下,不仅是为了平息谣言,还程祭酒清白,也是为了挽回国子监,乃至朝廷的脸面!”
  这番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程正道听了,心里一凉。
  虽说清者自清,但这个时候昭告辟谣文书,在天下百姓的眼里,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再者说。
  此事如今还只是在长安府里流传,昭告天下以后,天下百姓都会知道,国子监祭酒,大儒程正道,竟有如此不同寻常的爱好。
  那个时候。
  他才是真正的颜面无存!
  一念至此。
  程正道面露绝望,抬眸看向女帝,嘴皮子微微颤抖。
  “臣。。。。。。臣。。。。。。”
  结巴了半天,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武明空见到这一幕,精致的脸蛋露出关切之色,道:“程祭酒这是怎么了,要不要朕召御医为你看看?”
  “不。。。。。。不必。。。。。。”
  程正道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摆了摆手。
  武明空见状,一脸同情,叹了口气,骂道:“程祭酒为了钻研圣人典籍,给朝廷培养人才,辛劳一生,不敢懈怠,到了这般年纪,却遭到这般侮辱,那造谣之人简直不是东西!”
  “。。。。。。”
  程正道听见这话,表情变得奇怪。
  这一刻。
  他竟然有些怀疑,造谣之人究竟是不是陛下。
  就在他打算谢恩的时候,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程祭酒放心,造谣之人必定会受到严惩!朕已经申饬礼部,让他们对京城的各大报纸严加审阅,绝不可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话音落下。
  程正道微微一怔。
  对各大报纸严加审阅。
  那么从今以后,他岂不是无法再像之前一样,将劝谏陛下的文书刊印在报纸上?
  毕竟。
  这样的文章,被礼部看到后,绝不会被允许。
  一念至此。
  程正道想要开口劝阻。
  可是,还没开口,他就想到了今日自己遭遇的一切。
  原先想要说的话,瞬间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
  就在这时。
  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忽然想起,昨日京城里一家名为镜花阁的书坊,竟然胆大包天,借程祭酒的名字,刊印了一篇抨击朝廷的文章,程祭酒知不知道此事?”
  武明空端坐在龙椅之上,一双桃花眸子,凝视着程正道。
  程正道注意到女帝的眼神,瞬间明白了一切,陷入沉默。
  这一刻。
  他的脑子里想了很多。
  先圣的至理名言。
  那篇劝谏的文章。
  以及今日遭遇的变故。
  沉默良久。
  他表情渐渐坚定,看向女帝,拱手行礼,正色道:“回陛下,镜花阁的那篇文章,并非是假借臣的名字。”
  武明空听见这话,表情一沉,不冷不澹道:“程祭酒此言何意?”
  程正道一字一顿道:“臣的意思是,那篇文章确实是臣所作,除此之外,臣这两日又有了新的感悟,臣以为。。。。。。”
  话还没说完。
  女帝开口打断了他:“何必如此。”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却让程正道的表情变得极为严肃。
  这一刻,面对平静的女帝。
  他的心也渐渐平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