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要是不去,都察院那帮御史又会借机攻击使团。
  去也是挨骂。
  不去也是挨骂。
  李正纠结了好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大吴的使臣,和那些护卫有本质上的区别。
  乾人就算再丧心病狂,也不至于在鸿胪寺攻击他一个使臣!
  想到这。
  李正唤来了护卫,吩咐道:“备马,本官要去鸿胪寺!”
  半個时辰后。
  李正带着几名护卫,来到了鸿胪寺。
  敲门后,门缓缓打开。
  一名穿着官袍的中年人站在那里,看见李正,问道:“可是使团的胡大人?”
  李正看了一眼他的官袍,回答道:“胡大人有事暂且来不了,本官副使李正,代替胡大人前来拜访。”
  中年人又问:“可有凭信?”
  李正点点头,从怀里取出凭信,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伸手接过,看了一眼,还了回去,面露笑容道:“本官鸿胪寺少卿周正,受陛下的旨意,接洽贵国使团。”
  “原来是周大人,幸会幸会!”
  李正脸上同样露出笑容,心里却总觉得不太对劲。
  昨天还把他们拦在外面,今天就让少卿亲自迎接,这差别未免也太大了!
  不过,看着面前一脸和善的周正。
  李正也没多想,寒暄几句,跟着他进了鸿胪寺。
  正堂。
  两人各自落座,紧接着又是一阵寒暄。
  寒暄过后。
  周正直接步入正题,开口道:“贵国使团这一次出使我大乾,所为何事?”
  经历了昨天的事。
  李正现在只想早点返京,也懒得再拐弯抹角,直白道:“贵国丞相前段时间无故斩我大吴粮商三百二十七人,吾皇派遣使团,便是要问个清楚,这些粮商何罪之有,要受此大刑!”
  周正正色道:“他们哄抬粮价,证据确凿,依律当斩!”
  李正道:“先不说证据真假,就说那些粮商皆是我吴人,即便犯下重罪,也应交由我吴国问罪,你乾国连一封文书都没送来,就将他们全部问斩!
  这等蛮横,实非礼仪之邦所为!
  你们这样做,让吾皇如何向我大吴百姓交代,如何向死去的冤魂交代!如何向他们的亲人交代!”
  说着说着。
  李正的语气变得极为严厉,几乎是在训斥周正!
  周正眉头微微皱起,冷哼一声,问道:“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李正听见这话,仍然表现得十分愤怒,心里却是一喜。
  说到底,乾国还是只敢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恶心使团。
  真遇见事,还得乖乖屈服!
  “那乾国丞相还是原来的乾国丞相,没有一丝丝的改变!”
  想到这。
  李正不再犹豫,拿出之前拟好的协定,送到了周正的面前,板着脸道:“看在我吴乾两国世代友好的份上。
  只要乾国丞相愿意亲自祭奠死去的三百二十七名冤魂,并赔款两百万两。
  这件事,吾皇可以既往不咎!”
  周正拿起那封文书,自上而下浏览了一遍。
  随后,看向李正,道:“在本官看来,这份协定有三处需要修改!”
  李正对这话早有预料,开口道:“说来听听。”
  他知道。
  谈判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想让乾国一上来就认这个亏,几乎没有可能。
  只要最后的赔款在一百万两,朝廷都能接受。
  李正这么想着
  忽然听见周正道:
  “首先,赔款的数额得改一下,依本官看,两百万太少,三百万才更合适!”
  “其次,除了赔款,还得再加一条,我大乾商品进入吴国,所缴纳的关税,应由两国共同协商!”
  “最后,协定上,乾吴两国的位置应该对调!”


第42章 让世蕃把协定签了
  李正听见前两个改动,还有点儿懵,心想:“还第一次见到有人想多赔银子,那乾国丞相莫不是个失心疯!”
  可听到第三个改动,他整個人一下子傻了。
  下意识地看向周正,惊诧道:“你说什么?”
  周正面无表情,重复了一遍:
  “本官说,协定上,乾吴两国的位置应该对调!”
  这一次,李正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他瞪大了双眼,怒道:“荒唐!”
  周正懒得跟他废话,面无表情道:“你可以不签!但十天后,我乾国王师便会南下攻吴!”
  攻吴两个字一出口。
  李正整个人又懵了。
  说实话,来鸿胪寺之前,他不是没想过,乾国可能会表现得比较强硬。
  但他认为。
  以那乾国丞相软弱的性格,再强硬,无非也就是不赔款,不谢罪。
  无论如何都没想到。
  乾人竟敢反过来向他们索要赔偿!
  非但索要赔偿,还要协定关税。
  虽说乾国也没什么商品能卖到吴国,但这个协定一旦签下,就等于是丧权辱国!
  别说是他,就算是首辅大人,乃至陛下,都要被百姓骂的狗血淋沥!
  想到这。
  他整个人一激灵,脑子清醒了一些,咬牙切齿道:“你做梦!无论如何,本官都不可能签下这协定!”
  周正面无表情道:“本官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签,十天后我大乾王师南下攻吴!”
  “就你们?”
  李正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屑道:“呵!本官怕你们连打仗的粮草都凑不齐!”
  话音刚落。
  周正忽然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李正,淡淡道:“伱可以回去了!”
  李正听见这话,面露怒色,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还没开口,就听见周正风轻云淡道:“十天后,我大乾正式攻吴!”
  周正说完,转身离开了正堂。
  至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仿佛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李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阵恍惚。
  他清楚的明白。
  乾国要是选择这个时候南下,就会与越国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如此一来,大吴危矣!
  想到这。
  李正的额头沁出冷汗,再也无法保持淡定,站起身,朝鸿胪寺外走。
  如此重要的事。
  他一个小小的副使,怎么敢做决定,最后还是要回去请示胡世蕃。
  半个时辰后。
  李正回到了酒楼,二话不说,推开胡世蕃的房间,走了进去。
  环顾一周,忽然发现。
  胡世蕃瘫坐在地上,眼神呆滞,双目无神,仿佛痴呆了一般。
  很显然。
  这个时候,胡世蕃已经清醒过来,而且恢复了昨日的记忆。
  李正看着他,想了想,还是走了上去,开口道:“胡大人,您要振作啊!”
  “使团还等着您来主持大局!”
  胡世蕃怔怔的看着前方,动都不带动弹,仿佛一颗心已经死了。
  李正见到这一幕,在心里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先把今天谈判的结果告诉他。
  “胡大人,乾国要咱们大吴赔偿三百万两银子,并且协定关税,否则就要派兵南下,下官该怎么做?这协定是签还是不签?”
  胡世蕃仍是目光呆滞。
  李正见状,焦急道:“胡大人,该怎么做,您总得给句话啊!”
  胡世蕃听见这话,总算有了一点反应。
  他看了一眼李正,嘴皮子微微动了一下。
  李正见状,面露惊喜,凑了上去:“胡大人,您说什么?”
  胡世蕃缓缓吐出一个字:“滚!”
  李正听了,表情瞬间凝固。
  到了这一步。
  他也终于明白,胡世蕃是指望不上了。
  “还有十天时间,写信给首辅大人,应该来得及!”
  李正想到这,拿起毛笔,将谈判的内容记在了纸上。
  一共写了两份,分别交给两名护卫,吩咐道:“这封信关乎到我大吴的生死存亡!务必在两天内送到首辅大人的手上!”
  两名护卫拱手道:“是,大人!”
  说完,伸手接过信,离开了酒楼。
  李正看着他俩离开,两天积攒的疲倦感忽然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终于,他再也撑不下去,眼前一黑,晕倒在了地上。
  两天后。
  吴国,皇宫,清心殿里。
  皇帝赵吉看着手里的书信,眉头拧在一起,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叹气道:“南边的战事还在焦灼,北边又出了这档子事,可该如何是好啊!”
  内阁首辅胡嵩看着赵吉,拱手道:“陛下!书信所言,不可全信!
  在臣看来,乾国即便知道南边的战事,也绝不敢贸然进犯!
  原因有三,其一,乾国粮少,一旦打仗,军户的田地就要荒废!
  而我大吴北部较为贫瘠,无法给他们提供粮草。
  一旦开战,各州府只要按兵不动,对方自己就会陷入困境!
  其二。。。。。。”
  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吉打断。
  “胡阁老,若是朕没记错,这声讨乾国丞相就是你的主意吧?
  朕早就告诉过你,与越国的战事还未结束,不要惹是生非。
  你信誓旦旦的告诉朕,以那乾国丞相的性格,一定会乖乖就范,送上钱粮。
  可结果呢?
  人家非但不送,还反过来咬了咱们一口!”
  胡嵩听见这话,张了张嘴,想为自己辩驳。
  可是,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虽然不知道乾国丞相为什么突然强硬起来,但事实就是如此,他又能说什么呢?
  赵吉见状,叹了口气,摆摆手道:“胡阁老,莫要再火上浇油了,不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实在不行从朕的内帑里出。”
  胡嵩听见这话,急了,忙道:“陛下,还有那关税呢!若是同意了乾国的要求,咱大吴的商贾如何想啊!”
  赵吉道:“乾国贫瘠,连饭都吃不起,哪有什么商品能卖,这么多年,你在京城见过乾国的商贾吗?”
  “可是。。。。。。”
  胡嵩还想要再劝。
  赵吉却是摆摆手道:“朕乏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让世蕃把协定签了吧!”
  说完,斜躺在龙椅上,小憩起来。
  胡嵩见到这一幕,知道再劝也没意义,只能叹了口气,离开了清心殿!
  又是两天后。
  李正收到了回信,只有两个字。
  “可签!”


第43章 捷报!女帝大喜
  长安城。
  皇宫,养心殿。
  夏至刚过,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
  窗外,蝉鸣声不绝于耳。
  武明空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奏章,白皙的脸庞,沁出汗水,让她的发丝略显凌乱。
  虽说养心殿里有冰块降温。
  但看到这些奏章,武明空还是觉得一阵燥热。
  一连批阅了六七个奏章,不是旱灾,就是叛乱!
  仿佛整个大乾,在她的治理下已经是乱成一团。
  成天面对这种奏章。
  她怎能不心烦,怎能不出汗?
  一旁。
  林宛儿拿着折扇,轻轻的给女帝扇风。
  片刻后,见女帝放下奏章,闭目养神起来。
  她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下个月便是您的生辰,您看要不要知会礼部,摆宴庆贺。”
  武明空听见这话,叹了口气,道:“青州旱灾还未结束,各地叛乱四起,朕哪来的心情庆贺生辰。”
  说到这,她不由想到。
  先帝还在世时。
  每次生辰。
  方修那佞臣都会举办盛大的宴会,为先帝庆贺。
  甚至,还联合六部一同上表,将先帝的生辰设为千秋节。
  规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百姓水深火热,困苦不堪,朝野上下却是声色犬马,纵情享乐!
  要是她也这么做,和先帝又有什么区别!
  武明空想到这,冷哼一声,拿起奏章,继续批阅。
  批阅了一会,她又不由自主的想到:
  “也不知道朕的生辰,那佞臣会做些什么。”
  “摆宴,还是送礼。”
  “以那佞臣的行事作风,应该会既摆宴又送礼吧?”
  “到了那时,朕是受还是不受呢?”
  “若是他什么都不做,朕是该高兴呢,还是该生气。。。。。。”
  武明空想了一会,猛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都决定不庆贺了,还想那么多干嘛。”
  一旁。
  林宛儿没听清,问道:“陛下,您说什么?”
  武明空见林宛儿发问,莫名有些心虚,道:“没什么。”
  然后,就拿起奏章,继续批阅。
  片刻后。
  批阅到蜀州刺史刘成文呈上的奏章。
  武明空瞳孔微缩!
  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将奏章猛地砸在桌上,怒道:
  “剿贼剿贼!剿了一個多月,这贼竟然越来越多!
  这样,他刘成文竟还敢给朕邀功!要奖赏剿贼的将士!他莫不是将朕当成了傻子!”
  一旁,林宛儿还是第一次见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