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宽阔的官道上。
  三辆马车,以及上百名护卫,悄然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进发。
  月光撒下,拖出数道长长的影子。
  等到武明空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躺在养心殿的龙榻上,身上盖着舒适的蚕丝被。
  这一瞬间。
  一种莫名的空虚,如潮水一般席卷而来。
  直到看见坐在龙椅上品茶的方修,一颗心才安稳下来,且充实了许多。
  “什么时辰了?”
  武明空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向方修,开口问道。
  方修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时钟,道:“还有半个时辰,杜晨安他们就要入宫商议燕国求援一事,所以陛下还可以再睡半个时辰。”
  墙上的时钟也是工程书院的最新杰作。
  还没有投入市场,目前只有宫中、相国府等少数地方有。
  不知为何。
  听他说自己还可以睡半个时辰。
  武明空觉得十分的温馨。
  虽是如此,她还是从被窝里爬了出来,道:“朕可不是赖床的人。。。。。。宛儿,为朕更衣。”
  林宛儿站在养心殿外,听见小女帝的呼唤,忙不迭推门进来。
  来到小女帝的跟前,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方修,面露犹豫之色。
  “朕都不怕他看,你还怕嘛。”
  兴许是知道昨天方修将她从宫门处,一直抱到养心殿的龙榻上,还没惊醒她。
  这一次,小女帝表现的异常的顺从和坦然。
  放在以前。
  小女帝肯定是先让方修出去,然后再让林宛儿伺候自己更衣。
  即便两人已经同床共枕不止一次,她还是会这么做。
  也不知是出于习惯,还是心底仅存的一点羞耻。
  片刻后。
  换上龙袍的武明空,走到方修的跟前,眉头一挑,道:“你坐这,朕坐哪?”
  方修装作听不懂她的意思,拍了拍自己的大腿,道:“陛下可以坐臣的腿上,臣不介意。”
  武明空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滚蛋。”
  下一秒。
  方修忽然伸出手,将小女帝揽住。
  小女帝没有反应过来,发出一声惊呼,坐在了他的腿上。
  “狗东西,放开朕!”
  武明空被吓了一跳,但没有胡乱挣扎。
  一旁。
  林宛儿见到这一幕,撅了撅嘴,都囔道:“成天这样腻歪,不知羞,呸呸呸。。。。。。”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十分的羡慕。
  这个时候。
  养心殿外传来声音。
  “上官海棠,求见陛下。”
  武明空听见上官海棠的声音,精致的脸蛋露出一抹慌乱之色,忙不迭道:“上官海棠来了,快点放开朕。”
  方修见她略显惊慌,有点儿诧异,道:“陛下堂堂的九五至尊,怕她做什么?”
  方修没好气道:“朕不是怕她,朕是怕你!被别人看到你和朕这般轻浮,他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朕?”
  “感情奴婢就不算人啊!”
  身后的林宛儿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控诉。
  方修听见小女帝的话,哑然失笑,想要说些什么,看见小女帝慌乱的模样,又咽了回去,乖乖的从龙椅上起身,把位置让给了小女帝,自己站到一边。
  “进。”
  武明空坐在龙椅上,整理了一下龙袍,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端庄而又威严,凛然不可侵犯。
  “谢陛下。”
  上官海棠的声音再次响起。
  下一秒。
  她推门走了进来,先是行礼,然后道:“陛下,丞相,根据最新的消息,欧罗人已经兵临燕国都,燕皇正在号召燕国各路人马速速勤王。”
  此话一出。
  别说是小女帝,就连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方修都是一惊,问道:“欧罗人进攻的速度怎会如此之快?”
  上官海棠解释道:“最大的原因是在燕国蔓延开来的瘟疫,让燕国上下无力应对突如其来的袭击。
  其次是欧罗人的战术,他们每个人都携带火器,辎重能不带的尽量不带,随队的只有一百多门火炮,用于攻坚。
  一路北进,遇见燕军就尽量迅速的解决,然后继续前进。。。。。。”
  话还没说完,小女帝就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携带辎重,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上官海棠回答道:“他们人数不多,加在一起只有五万人,沿途烧杀抢掠,补充的辎重,足够他们用的。”
  小女帝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道:“朕不懂兵法,却也知道,这种打法并非长久之道,只要燕军反应过来,稳住阵脚,很快就能围杀这五万人!”
  上官海棠道:“按照常理,确实如此,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燕国朝廷还没能阻止起对欧罗人的围杀。”
  这个时候。
  方修开口问道:“燕皇派去的十万骑兵呢?”
  他是跟燕国骑兵对阵过的。
  虽说轻而易举的就战胜了他们,但并不是从正面击败。
  事实上。
  即便是作为敌人,方修也由衷的认为,燕国的骑兵确实是诸国中最强的。
  普天之下,或许也就只有系统出品的玄甲骑兵能与之一战。
  而玄甲骑兵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千人。
  因而。
  方修不相信,强悍的十万燕国骑兵,会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欧罗人击败。
  除非欧罗人的火器十分先进,已经研发出了自动的火枪。
  上官海棠听见这个问题,表情变得有点奇怪,回答道:“那十万骑兵,还没到蓟州就已经折损了三成,到了蓟州能发挥出真正战力的更是只有五成。。。。。。”
  “即便如此,也不该被欧罗人如此轻易的击败。”
  方修道。
  上官海棠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问题是欧罗人压根没有与那些骑兵战斗,等燕国骑兵赶到蓟州,他们已经撤回了海上,然后坐着战舰,从另一处港口登陆,直奔燕国都!”
  此话一出。
  小女帝和方修都是有点儿发懵。
  “调虎离山,欧罗人这一招玩的不错啊!”
  方修压根没有想到,这些欧罗人竟然也是熟读兵法。
  一旁。
  小女帝听见这话,面露不解,道:“欧罗人说到底是海外之人,在燕国占据一块地盘,稳住以后,徐徐图之,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他们如今这么做,即便是攻陷了燕国都,杀了燕皇,又有何意义?
  最终还是会被赶来勤王的燕军剿灭殆尽!”
  这一次。
  上官海棠没有回答,只是道:“这也是卑职所疑惑的。”
  “没什么好疑惑的,欧罗人这么做,说明他们的目的一开始就不是占据燕国的土地。”
  方修正色道。
  武明空听见这话,面露疑惑,问道:“不占据土地,欧罗人费尽心思打这一仗做什么?”
  方修一脸认真的道:“打开燕国的市场。”
  “打开燕国的市场?”
  武明空有点儿懵,下意识的道:“至于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方修道:“对燕国来说,确实是付出了许多的代价,对欧罗人来说,却是未必,若是输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五万人全被歼灭。
  若是赢了,他们就能逼迫燕皇签下协定,赔偿他们的损失,不再施行海禁的策略。
  若是新登基的燕国皇帝是个软骨头,看见不用割地,便能让欧罗人撤兵,一定很乐意签下协定,从此以后,欧罗人就能从北边与中土诸国进行商贸,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难以估量。”
  武明空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一抹恍忽之色。
  显然,她还是不认为,有人会为了能与燕国人做生意,而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
  “欧罗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知道,如今要紧的事情是如何应对燕国的求援。”
  方修这么说着,看向上官海棠,吩咐道:“等会的议政大臣会议,你也参加,将你所了解到的情况,还有刚才本相说的,全都再说一遍。”
  “是,丞相!”
  上官海棠行了一礼,站到了一旁。
  这个时候。
  小女帝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挑,凑到了方修的跟前,压低声音道:“她怎么不喊你主人了?”
  “。。。。。。”
  方修没想到小女帝还有心情关注这些,嘴角抽动了一下,一时间无言以对。
  武明空看见方修的表情,眉头一挑,道:“怎么?现在不喜欢别人这么叫你了?换了新的癖好?说说看,现在上官海棠私底下都是如何称呼你的?”
  方修瞥了小女帝一眼,不冷不澹道:“陛下要是不关心燕国的事情,等会的议政大臣会议,陛下可以不用参加。”
  话音落下。
  小女帝知道方修是恼羞成怒,连忙的噤声,不再刺激他。
  免得真不让她参加议政大臣会议。
  到时候。
  李邀月参加。
  她没参加。
  那些大臣指不定怎么胡思乱想。
  接下来的时间。
  上官海棠又讲述了更多的细节。
  比如欧罗人的真实战力,他们使用的火器的威力,还有就是燕国的瘟疫。
  一炷香后。
  到了时间。
  方修和小女帝、上官海棠全都起身,朝着文渊阁走去。
  与此同时。
  文渊阁里。
  四名议政大臣和李邀月已经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的等着。
第342章 喜讯
  此刻。
  文渊阁摆着两张龙椅,两侧摆着五张太师椅。
  方修和小女帝迈步走进殿内。
  四名议政理事忙不迭的起身行礼:“参见陛下,参见丞相(摄政王)。”
  武明空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李邀月,收回目光,表情同样澹漠,摆摆手道:“免礼。”
  “谢陛下!”
  四名议政大臣再次行礼。
  而方修则是看向身后的侍卫,吩咐道:“再去搬一张椅子来。”
  “是!”
  侍卫领命,转身离开,片刻后搬来了一张椅子,摆在后面。
  方修、武明空、上官海棠各自落座后。
  方修首先开口:“让你们来所为何事,你们应当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燕国的实际情况可能比你们了解到的要复杂许多。”
  说到这,看向坐在最后方的上官海棠,道:“海棠,你将你所了解的说给诸位大人听。”
  “是!”
  上官海棠站了起来,神色严肃的将之前在养心殿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众人听了,表情全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欧罗人竟然真的打到了燕国都,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样的战术,压根不能支撑他们长久的留在燕国。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占据燕国的土地?
  那么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一时间,几名重臣的心里都冒出了这样的疑问。
  方修环顾一周,正色道:“情况就是这样,接下来最要紧的事情,便是接不接受燕国皇帝的求援,派兵夹击欧罗人,诸公说一说自己的意见吧。”
  几名重臣听见这话,面面相觑。
  片刻后。
  谢千站了起来,沉声道“以臣之见,朝廷还是不要趟这一趟浑水为好,原因有三,其一欧罗人的目的并非是占据燕国的土地,如此一来他们对我大乾和大周便不会产生威胁。
  其二燕皇视我大乾与大周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着入侵,虽然他如今已经迟暮,但只要还活着,就一定贼心不死,既然如此,不如让欧罗人将他铲除,另立新君。
  其三燕国有瘟疫蔓延,朝廷派兵支援,便要承担染上这一种瘟疫的风险,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得不说,谢千这番话有理有据,还是令人十分信服的。
  一旁的杜晨安听见这话,就露出了认同之色,附和道:“下官以为,谢阁老此言有理。”
  而坐在杜晨安旁边的秦兴言,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没有说话。
  方修见状,看向秦兴言,道:“秦尚书可有什么想法?”
  秦兴言见方修询问自己,忙不迭的站起身,苍老的脸上堆着笑容,道:“回方相的话,下官确实有一些想法,只是下官不知当不当说。”
  方修摆摆手道:“议政大臣会议便是让你们畅所欲言,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也要说,毕竟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是该说的还是不该说的。”
  秦兴言听见这话,不再犹豫,正色道:“那下官便说了,下官以为,朝廷应当派兵!却不是派兵夹击欧罗人,而是派兵攻占燕国南部的诸多城池!”
  此话一出。
  整个文渊阁安静了一瞬。
  早在一个多月前。
  议政大臣会议的这几人就在议论,究竟要不要北伐燕国。
  如今燕皇一封求援信,倒是打乱了他们原先的计划,让他们的思路从是否北伐,变成了是否北援。
  在秦兴言看来,欧罗人既然不打算占据燕国的土地,那便由他们来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嘛。。。。。。
  “无论是大乾还是大周,与燕国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