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少数几人还表现的气定神闲。
其中。
坐在首座的中年男人更是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
别人都在愁眉苦脸,叫苦连连,只有他还在端着茶杯细细品茶。
而且。
满屋子的锦衣华服中,只有他身上的衣服是用粗布制成的。
看上去颇为扎眼。
但实际上,他却是这众多吴人粮商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
他叫袁俊哲,来自吴国都城姑苏府!
整个长安城有两三成的粮食,都出自于他手!
袁俊哲轻轻的抿了一口茶,风轻云淡道:
“天还没塌呢,慌什么慌。”
四周的粮商见他这般气定神闲,原先慌乱的心情也都缓和了一些。
他们齐齐看向这位来自姑苏府的巨贾,请教道:
“袁公有何高见?”
袁俊哲放下茶杯,缓缓道:
“这次乾国朝廷气势汹汹,看样子是要把我们一网打尽,但实际上在我眼里,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罢了!”
都有这么多人被抓了!
还只是做做表面功夫?
众粮商一脸不解,问道:“袁公此话何解?”
袁俊哲淡淡道:“诸位可曾想过,这乾国的粮价一直处于高位,那乾国丞相一直视若无睹,为何今日忽然发难?”
“这。。。。。。”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拱手道:“我等愚钝,还请袁公教我。”
袁俊哲轻笑一声道:“无非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威望罢了。”
“诸位或许不知,前几日,这乾国丞相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出了好大的威风,并且放下狠话,三日之内一定会解决青州旱灾!”
“话已经说了,若是做不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如何看他?”
“新登基的女帝又如何看他?”
“他今日突然发难,捉拿粮商,无非是要树立威信。”
“只是!”
“乾国贫瘠,想要养活如此多的百姓,终究要靠我吴国,靠我吴商!”
“因此我说,他也只能耍耍威风,做做表面功夫!”
“只要我等将粮价稍微下降一些,给他一些台阶,他便只能作罢!”
话音落下。
粮商面面相觑,都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激动之色。
显然他们极为认可袁俊哲的话。
于是。
纷纷道:
“袁公真是真知灼见!一眼便看穿了那乾国丞相的本质!”
面对众人的恭维。
袁俊哲只是喝茶,笑而不语。
转眼间,便到了翌日。
长安城,北城,拱辰街。
粮铺前。
得知今日要降价的百姓们,早早的就在门口等候。
“都说粮食要降价,也不知道能降到多少。”
“丞相大人说了,不得超过官府所定粮价的五成,我估计能降不少!”
“丞相大人真是英明啊!”
百姓们站在粮铺前,议论纷纷。
都在期待着粮铺开门。
片刻后。
粮铺的门终于打开。
与此同时,一块标着粮价的牌子挂了出来。
“稻米,一升三十文!”
“黍米,一升二十五文!”
第16章 朝堂震动
围观的百姓见到那木牌上的粮价,全都傻眼了。
稻米,一升三十文。
黍米,一升二十五。
这不等于没降!
他们早早得在这里等候,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希望这粮价能回到正常的水平!
一升三十文的稻米,虽然比一升四十文的稻米便宜。
但他们这些穷苦百姓还是吃不起啊!
霎时间。
在这里等了许久的百姓都觉得受到了欺骗和侮辱。
一个个瞪大眼睛,怒视粮铺的伙计,不忿道:
“不是说好今日开始降价嘛!”
“为何一升稻米还要三十文钱!”
“你们到底还有没有一点诚信!”
那粮铺的伙计撇了撇嘴,不屑道:
“昨日四十文,今日三十文,这还不叫降价?”
“这点钱都不愿意出!”
“是不是把粮食送给你,你才满意!”
“什么东西!”
百姓听见这话,更加愤怒,针锋相对道:“昨日官府说的很清楚!粮食的价格上涨不得超过朝廷定价的五成!”
“三十文一升的稻米,都已经超了多少成了!”
粮铺伙计自知不占理,也不跟他们纠缠,摆摆手道:“朝廷让我们降价,我们也降了!”
“反正就这个价,你们爱买不买!”
说完,无论底下的人如何叫骂,他们都不再回一句话。
买粮的百姓见状,知道这些人是耍起了无赖,不忿道:
“简直是欺人太甚!”
“走!咱们去官府告他们!”
一行几十号人离开粮铺,浩浩荡荡的往长安府衙门走!
片刻后。
到了长安府衙门。
他们才发现。
来这里告官的远不止他们这一伙人。
此刻。
长安府衙门的大门前已经聚集了数百人。
这些人都是买粮食,发现价格不对,来告官的!
一群人挤在衙门门口,全都在嚷嚷粮价的事。
一时间,衙门门口可谓是人声鼎沸。
衙门的大堂里。
长安府尹额头上满是冷汗,来回踱步。
见捕快来禀,他忙不迭地问道:“外面聚集多少人了?”
捕快拱手道:“回大人,已有千人!”
长安府尹听到这话,冷汗直流,面露愁容,小声嘀咕道:
“报官的百姓,几乎将整個长安城的粮商都给告了。”
“本官总不能将所有粮商都抓起来吧。”
“唉呀,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话音落下,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道陌生的声音。
“府尹大人!”
捕快听见声音,寒毛直立,迅速拔出腰间的佩刀,望向某个方向。
那里。
一袭白袍伫立原地,手中折扇轻摇,潇洒倜傥!
正是上官海棠!
长安府尹见到她,像是见到了救星。
呵斥捕快道:
“这是相国府的上官先生!”
“不长眼的东西,快把刀收起来!”
“是,大人!”
捕快听是相国府的人,忙不迭地收刀。
上官海棠闲庭信步,走到长安府尹的面前,质问道:
“丞相已经下令,任何哄抬粮价之人,无论身份,都要问罪!”
“如今衙门外,如此多的百姓报官,府尹大人为何置之不理?”
“这。。。。。。”
长安府尹一脸为难,回道:“并非下官置之不理,只是这报官的人太多,几乎涉及到了城中所有的粮商。”
“若是将他们全抓了,下官怕出乱子!”
“除此之外,这涉案的粮商实在太多,即便要抓,府尹衙门的捕快也不够用。”
上官海棠冷哼一声,道:
“丞相下令,其中利害,自然已经考虑在内,你只管奉命行事,哪来的这么多顾虑!”
“至于人手,衙门的人手不够,便让相国府的人上!”
“只要是哄抬粮价,有一个抓一个,有一双抓一双!”
“你尽管去做,有什么事,丞相担着!”
长安府尹听见这话,眼中露出犹豫之色。
两害相权取其轻!
既然前后都得罪人,那就得罪势力小一些的!
不管怎样,朝堂之上还是丞相最大!
长安府尹想到这,做出了决定,行礼道:
“下官明白了!”
“下官这就派人抓捕涉案嫌犯!保证一个都不放过!”
。。。。。。。。。。。。
衙门外。
报官的百姓等了许久也没见到人。
一个个的都有些心灰意冷了。
“哎,就知道这些官老爷,和粮商都是一伙的!”
“什么严查奸商,什么衙门报官,都是哄一哄我们这些老百姓。”
“真到了关键时候,他们还是向着粮商!”
有人愤懑道:“他们这么做,就不怕丞相大人治他们的罪嘛!”
“呵!那奸相抓了几个人,伱就真以为他体恤百姓了?”
“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话音刚落。
衙门的大门忽然打开。
数十名捕快冲了出来。
百姓见状,全都吓了一跳,纷纷后退。
这时,捕快们却是排成一排,在门口站定。
一个穿着官袍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大义凌然道:
“本官长安府尹赵正荣!”
“奉丞相之命,带队严查哄抬粮价之事!”
“对哄抬粮价之奸商,严惩不贷!”
话音落下,没等百姓反应过来。
他便迈步朝外面走去。
几十名捕快都是跟在他的身后。
报官的百姓怔了片刻,终于反应过来!
府尹大人竟然要亲自带队,抓捕那些奸商!
瞬间!
人群沸腾了!
“丞相大人英明!”
“府尹大人威武!”
这上千人皆是面露激动之色。
跟在赵正荣的身后,想要亲眼见证那些奸商被抓的一幕!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发,场面颇为浩大!
长安府尹放在朝堂上虽然不算什么。
但好歹也是从四品!
掌京城地方之事!
他亲自出马,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尤其是!
短短一天。
长安府尹竟然带队,抓捕了三百二十七名粮商。
近乎将长安城的粮商抓空了!
这个消息传遍长安城后。
百姓自然是欢呼雀跃,拍手称快。
高呼大快人心。
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却是大惊失色,怒不可遏!
毕竟。
这些粮商赚到的银子,有相当一部分要送到他们的府上。
粮商被抓。
等于他们的钱罐子被砸!
他们怎能不惊不怒?
除此之外。
被抓的粮商大部分都是吴人。
这一点也让他们坐立不安。
生怕吴国会因此兴师问罪。
一时间。
弹劾长安府尹的奏章,如过江之鲫般,送到了女帝的书案上!
第17章 为了什么?
翌日,皇宫,奉天殿。
早朝刚开始。
就有御史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武明空端坐在龙椅上,淡淡道:“准!”
“臣要弹劾长安府尹赵正荣滥用职权,独断专行!”
“短短一天时间,竟以莫须有的理由,抓捕京城粮商三百二十七人!致使京城百姓陷入无粮可买的境地!”
话音落下。
文武百官中又有十几人站了出来,齐声道:“臣等附议!”
龙椅上。
武明空明亮的眸子,凝视他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心里却是觉得可笑!
昨日送上来的奏章,她都看过了。
背后的缘由,她也派人调查了。
事实很明确!
长安府尹抓的每一个粮商,都是哄抬粮价的奸商!
而且证据十分充分!
这些人竟然也好意思站出来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的粮商。
实在是可笑!
无非是长安府尹抓了这些人,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才这么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对长安府尹群起而攻之!
当然。
武明空也明白。
一个小小的长安府尹,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做这种明显会被文武百官群起攻之的事。
但他偏偏这么做了。
背后的原因只有一個。
让他做这件事情的人,在他的心中,权势还要胜过这朝堂上的百官!
这样的人,放眼整个大乾,只有一位!
武明空想到这,美眸望向站在最前面的方修,嘴角勾出一抹看好戏的笑容。
“朝中百官,十个中能有三个与这些粮商勾结。”
“纵然你是权势滔天的权臣,砸了这些人的钱罐子,也必定会被群起攻之!”
“朕倒是要看看,你如何应对!”
武明空虽然对方修这次做的事情十分赞赏,也十分认同。
但不到最后一刻,她是绝不会站出来支持方修的!
原因很简单!
女人都是记仇的。
女帝也不例外。
她也想让方修体会一下被文武百官群起而攻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只有到最后一刻。
方修承受不住百官的压力,她才会站出来替方修说话。
武明空想到这,将目光转向长安府尹的身上,用充满威严的声音道:“赵卿,可有此事?”
长安府尹赵正荣站出来,躬身行礼道:“回陛下!臣昨日确实抓捕了许多粮商,但抓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理有据!”
“按照我大乾律,粮价上涨超过朝廷定价的五成,便可以问罪!超过十成,便可问斩!”
“臣抓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将这粮价哄抬至三十成,四十成!”
“臣想问一问诸位御史大人!”
“臣领长安府尹,掌京城地方之事,面对这些公然违反大乾律且屡教不改的奸商,难道连抓捕定罪的权力都没有!”
话音刚落